第84章 84.家常温暖,夜话情长

张远母亲系上一条洗得发白的围裙,走进厨房忙碌起来。

她熟练地将野猪肉放在案板上,手中的菜刀上下翻飞,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很快就将野猪肉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

随后,她把切好的肉块放入水中焯去血水,随着水的翻滚,浮沫渐渐泛起,她拿起勺子,小心翼翼地将浮沫撇去。

接着,她把洗净的白菜放在案板上,白菜叶片翠绿鲜嫩,叶脉清晰可见。

她利落地将白菜切成大片,放在一旁备用。

锅里的油热了,发出“滋滋”的声响,张远母亲将切好的葱姜蒜放入锅中煸炒。

瞬间,浓郁的香味弥漫开来,刺激着人的鼻腔。

随后,她把野猪肉块倒入锅中,快速翻炒。

猪肉在锅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不一会儿,便变得色泽金黄,油光闪闪。

加入适量的水和调料后,张远母亲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厨房中,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香气。

不一会儿,厨房门打开,野猪肉炖白菜的香气如潮水般涌来,瞬间驱散屋内的寒意。

两人围坐在略显破旧的八仙桌前,桌上摆放着几双磨得光滑的筷子和两个粗瓷大碗,碗壁上还带着岁月的痕迹。

张远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递给林晓峰,热气腾腾的白雾升腾而起:

“晓峰,尝尝我妈这手艺,在这山里,就数我妈炖的野猪肉最香。”

林晓峰接过碗,热气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他想起前世在城市里从未体验过的温暖。

碗里的野猪肉色泽红亮,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白菜吸满浓郁的肉汁,白里透黄,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

他夹起一块野猪肉放入口中,鲜嫩的野猪肉入口即化,浓郁的肉香瞬间在舌尖散开。

白菜清甜可口,带着肉汁的鲜美,两者搭配相得益彰。

“阿姨这手艺,绝了!”

林晓峰由衷赞叹道,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还不忘竖起大拇指。

张远母亲在一旁听到夸赞,脸上笑开了花:“喜欢就多吃点,晓峰。”

酒过三巡,话题逐渐打开。

张远喝得脸颊微红,兴致勃勃地说道:“晓峰,你知道咱村新来的知青林瑶吗?”

林晓峰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好奇。

“这姑娘啊,从城里来,细皮嫩肉,说话文绉绉的,跟咱们山里人可不一样。”

张远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双手在空中舞动,仿佛林瑶就在眼前。

林晓峰听着,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身着碎花裙,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形象。

“那她在村里还习惯吗?我前几天在河边,见到她在洗衣服。”

林晓峰问道。

张远挠了挠头:“一开始不太习惯,不过刘萍和赵长山没少帮她,尤其是赵长山,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

听到刘萍和赵长山的名字,林晓峰心中一动。

“说到刘萍和赵长山,他俩到底啥关系啊?”

林晓峰看似随意地问道,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张远放下碗筷,神色变得有些凝重:“他俩处对象呢,不过这关系,有点复杂。”

林晓峰微微皱眉,示意张远继续说下去。

“赵长山家里条件好。刘萍家就不一样了,穷得叮当响。

按理说他俩在一起,刘萍能过上好日子,可刘萍性子倔,不愿被人说攀高枝,两人时不时就闹矛盾。”

张远一口气说完,又灌了一大口酒,酒水顺着下巴滑落,他随手用袖子一抹。

林晓峰沉思片刻,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问题。

刘萍和赵长山的关系,或许会对村子的局势产生影响。

作为重生者,他必须提前做好应对。

林晓峰心中暗自盘算,这复杂的关系说不定会成为村子发展的变数,自己得想办法应对。

随后,话题转到打猎上。

张远瞬间来了精神,站起身来,比划着各种打猎的动作:

“晓峰,打猎讲究眼疾手快,还要熟悉猎物的习性。

就拿熊瞎子来说,它们嗅觉灵敏,但视力不好。咱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置陷阱……”

张远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打猎经验,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骄傲,仿佛又置身于那片熟悉的山林,与野兽斗智斗勇。

林晓峰听得入神,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他发现,张远虽然在山上容易冲动,但在分享打猎经验时,思路清晰,考虑周全。

而且他为人豪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巧传授给别人,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窗外的月光愈发皎洁。

林晓峰看了看天色,起身告辞:“张远,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今天收获颇丰,多谢你的招待。”

张远拍了拍林晓峰的肩膀:“跟我还客气啥,以后常来!”

走出张远家,夜晚的村庄格外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林晓峰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往家走。

月光宛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在他身上,在地面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仿佛是他内心思绪的具象化。

四周的虫鸣声渐渐微弱,只有偶尔传来的夜鸟啼叫,打破这片寂静。

他的脑海中如走马灯般,不断回响着刘萍和赵长山复杂的关系,以及张远毫无保留分享的打猎经验。

刘萍的倔强、赵长山的家境,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对村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远的打猎技巧,又该如何运用到下次狩猎中?

一个个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让他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不知不觉,林晓峰来到了家门口。

屋内还亮着昏黄的灯光,在这漆黑的夜里,宛如一座温暖的灯塔。

他轻轻推开门,木门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轻响,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

母亲正坐在床边等他,昏黄的灯光映照出她脸上的担忧,额头上的皱纹仿佛又深了几分,像是岁月刻下的一道道伤痕。

“峰儿,你咋这么晚才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

母亲站起身来,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今天做了野菜粥,等了你好久,现在都凉了。”

母亲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儿子的牵挂。

林晓峰心中暗自庆幸没有回来吃饭,不然面对野菜粥,恐怕难以下咽。

嘴上却说道:“妈,我错了,下次一定注意。今天张远非要拉我去他家,一时忘了跟您说。”

说着,他走上前去,轻轻握住母亲粗糙的手,那双手布满了老茧,记录着母亲为家庭付出的点点滴滴。

母亲在儿子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笑着没有再说什么:“回来就好,快睡吧。”

那笑容里,有对儿子的宽容,也有一份难以掩饰的欣慰。

林晓峰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明月,久久无法入眠。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前,仿佛为他铺上了一层银霜。

他的思绪飘向远方,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