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7

娘能看到查到什么,嫔妾就是什么。只有一事,嫔妾从未跟人说过——”

“嫔妾幼年在村中时,曾遇到一个过路的老人,来自黄柳庄。”

惠妃听到“黄柳庄”三字,整个人气场一下子变了。从冰冷防备,变得有了温度。

“他年纪大了,想念家乡,从大西北孤身往南方走,路过我们那里病了一场,倒在山路上。我上山捡野果子,遇到他,将他安置在一处山洞里养病。给他送果子,送山上的药材,他就给我讲故事听。讲黄柳庄那些人,讲当年打仗的事,还教我拳脚架势,和一套李家刀法。”

绯晚说到此处,走到墙边的兵器架子上,取了一柄没开刃的刀。

沉肩起势,耍了几招。

再将刀放回去时,惠妃和侍婢西风的脸色,都缓和了。

“那老人叫什么名?”惠妃问。

绯晚摇头:“他只说自己姓宋,我叫他宋爷爷。两个月左右,他身子彻底好了,就继续赶路去了。那时候我年纪小,并不知道有的离别是永远再见不着了。到现在,只记着他左眼有道疤,面容都记不清了。他教我的刀法,我也并没有坚持练习,如今只记得皮毛,让娘娘见笑。”

惠妃看向西风。

叹道:“兴许是宋扶老爷子。他离开黄柳庄十多年了,再无音讯。”

招手叫绯晚:“你过来。”

言语间已经有了亲近之意。

第271章 欺骗与信任

“娘娘。”

绯晚柔声呼唤,依言走到了惠妃身边,问:“娘娘认识那位老爷爷么,叫宋福,是福气的福吗?”

惠妃道:“是匡扶的扶。他是我家老祖宗的亲卫之一,当年那场仗,不光伤了左眼,还伤了腿,走路都不敢用力。他老家是江南的,从西北到江南那么远的路,不知他究竟走了多久,也不知腿伤复发没有……”

拉着绯晚的手,惠妃关切地问:“你仔细想想,他后来病好上路时,腿脚可灵便?右边那条腿,是不是需要拄拐杖撑着?”

绯晚一愣。

眨了眨眼,愕然道:“没有吧?宋爷爷病好了之后健步如飞,一点都不像有腿伤的样子。而且他在山溪旁洗脚时,我见过他双腿的小腿,没有伤,难道是大腿或髋骨有伤吗?或者,娘娘说的人,和我当年遇到的不是一个。”

惠妃目光微闪,和西风对视一眼。

继而对绯晚笑叹:“莫非是另一个姓宋的老头?不过,你小时候能遇到黄柳庄的人,学了点拳脚,也算福气了。”

绯晚点头同意:“是。小时候不懂,长大了再想起宋爷爷讲的故事,才知道黄柳庄住的都是英雄和英雄的后代。”

“西风,去弄些茶点来。”

惠妃让绯晚坐在自己身边的椅上,态度热络起来。

绯晚道谢入座。

知道自己抛出黄柳庄当敲门砖,算是抛对了。

其实,哪有什么小时候遇到的宋爷爷。

都是她胡编的。

宋扶老头确有其人,但她遇到他却不是十年前,而是两年后。

在边关,黄柳庄全民皆兵,最后连老弱妇孺都上了战场。除了极小的一些未成年孩童,被一队健壮妇人护着南下,为村庄保留了一点血脉,其他人,五百多口,最终全都死在了烽火硝烟中。

宋扶老头早年回南边故乡,战事起,便以八十高龄策马奔驰千里,回到了黄柳庄,率队杀敌。

只因黄柳庄并非寻常村庄。

而是李家老祖宗当年战死后,麾下一些残兵伤员脱下盔甲留在当地,开荒垦田建立起来的。

李家军没了,但战魂还在。

几十年,两三代人,敌寇侵入时,他们放下锄头拿起刀,依旧是悍不畏死的战士。

绯晚从京城逃到边疆,和马小凤、情娘等人在黄柳庄落脚一段时间。她身上一半的拳脚功夫,都是在那里学的。

她只见过宋扶老爷子两面,李家刀法并没得老爷子亲自传授。

但又有什么区别。

总之,都是李家的英魂教给她的。

也不算欺骗惠妃!

惠妃不傻,还知道言语间不动声色试探她。

宋扶哪有腿伤,她刚才若是顺着惠妃的话,说老爷子拄拐杖,就会被惠妃一下子戳穿谎言。

如今,却是真正唬住惠妃了。

“昭妃娘娘请用,这是西北的马奶酪,宋老爷子以前很喜欢吃的。”

西风端来的茶水清冽,点心甘甜,不够精致却分量十足,符合惠妃的风格。

绯晚吃着点心,和惠妃谈讲当年战事,和黄柳庄的旧事。

不消片刻,已经宾主尽欢。

惠妃竟然想留她吃午饭。

“娘娘赐饭,原不应辞。只是嫔妾还要去长乐宫拜见贤妃娘娘,消解今日误会,若是在这里用过膳再去,恐耽误了时辰,让贤妃娘娘不快。嫔妾位卑,需处处谨慎,恳请娘娘体谅。”

惠妃哼一声,笑睨绯晚:“以后少跟我绕着弯子说话,不留就直接说不留,我没耐性听你们长篇大论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