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年初五小姨家之旅

大年初五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姥姥家窗户上的冰花,在碎花棉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林悦从温暖的热炕上醒来,满心都是即将前往小姨家的期待,更惦记着明日大家要齐聚自家的约定。她迅速穿上姥姥缝制的红色棉袄,指尖抚过衣摆处精致的盘扣,那细密的针脚仿佛诉说着姥姥的温柔心意。衣服上金色的花纹在晨光中微微闪烁,如同跳跃的小火苗,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暖意。

院子里,姥姥踮着脚取下屋檐下悬挂的干辣椒串,布满皱纹的双手熟练地将它们理顺。姥爷则戴着老花镜,坐在小板凳上,仔细地将柿饼逐个裹上油纸。“悦悦,把墙角那袋核桃搬过来。”姥姥的声音传来,林悦赶忙跑过去,沉甸甸的核桃袋压在手上,却不及心中的暖意。这时,院外传来大舅汽车的鸣笛声,紧接着是二舅三轮车熟悉的“突突”声,大姨、三姨两家人也陆续抵达,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

大姨夫开着自家的面包车,车斗里装满了给小姨家带的年货,有新鲜的活鱼,还有刚从镇上买的糕点。大姨家的三个姐姐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穿搭。怀孕的大姐扶着微微隆起的腹部,动作轻柔而小心,笑着叮嘱二姐和三姐别冻着;二姐晃着新做的美甲,红色的甲面上点缀着金色的花纹,得意地说要在小姨家好好展示;三姐则翻出手机里新学的拍照姿势,打算给大家拍美美的照片,还不时拉着林悦商量一会儿怎么摆造型。三姨家的弟弟举着玩具枪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对着天空“突突”几声,惹得众人忍俊不禁,他还跑到姥爷身边,非要姥爷当他的“战友”,姥爷笑着摸摸他的头,配合地举起了“武器”——一根小树枝。

大人们忙着将给小姨家带的东西装车,有姥姥新晒的笋干,装在密封的陶罐里;姥爷亲手做的豆瓣酱,用玻璃瓶装得满满当当;还有大姨买的新鲜水果、三姨带来的糕点,以及二舅自家酿的米酒,坛口用荷叶和麻绳封得严严实实。林悦也没闲着,她把自己画的几幅新年主题的水彩画和写的春联塞进书包,打算送给表弟和小姨。那几幅画里,有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的温馨场景,有孩子们在雪地中嬉戏的欢乐画面,还有烟花绽放的绚丽瞬间,每一幅都饱含着她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一路上,车里车外都是欢声笑语。二舅家的哥哥变魔术般掏出一串糖葫芦,分给车上的孩子们。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咬上一口,酸甜的滋味在口中散开。大姨夫讲起村里张大爷家的猪半夜拱开圈门乱跑的趣事,逗得全车人哈哈大笑。三姨和妈妈则凑在一起,小声讨论着到小姨家要做的拿手菜,三姨说要做红烧狮子头,妈妈打算包饺子,还商量着要给怀孕的大姐做些清淡滋补的菜肴。林悦望着窗外银装素裹的田野,远处的山峦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树梢的积雪不时被风吹落,宛如飘洒的碎玉。路边的电线杆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也在为这欢乐的行程伴奏。

远远地,就瞧见小姨家的院子张灯结彩。大门两侧贴着崭新的春联,红底金字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上联是“欢声笑语贺。大门两侧贴着崭新的春联,红底金字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上联是“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是“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吉星高照”。屋檐下吊着两串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晃,洒下一片片红色的光影。小姨和小姨夫站在门口翘首以盼,小姨系着绣着牡丹的围裙,脸上笑开了花;小姨夫搓着手,忙着招呼大家停车,还不时接过大家手中的东西,往院子里搬。表弟眼尖,一眼看到林悦,撒开腿就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姐姐!姐姐!我等你好久啦!”他手里还拿着一个精致的风车,风车在风中快速旋转,发出“呼呼”的响声。

走进院子,热闹的景象让人应接不暇。院墙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一闪一闪的,仿佛天上的星星落了下来。院子角落,小姨夫搭了一个简易的冰滑梯,几个小孩正在上面嬉笑玩耍,欢笑声回荡在整个院子。滑梯旁堆着形态各异的雪人,有的戴着草帽,围着彩色的围巾,胡萝卜鼻子俏皮地向上翘着;有的戴着墨镜,手里拿着树枝做的“宝剑”,像是守护院子的小卫士。小姨家的三只大白鹅也伸长了脖子,“嘎嘎”地叫着,似乎在欢迎大家的到来。

小姨热情地拉着大家往屋里走,“快进屋,屋里烧着暖气呢!”一进屋,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客厅的茶几上摆满了糖果、瓜子和水果,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橘子,还有晶莹剔透的果冻。墙上挂着小姨一家的合照,照片里每个人都笑得那么开心,背景是去年春天一家人去县城照相馆拍的,简单的布景却挡不住幸福的笑容。

这时,姥姥突然想起什么,对小姨说:“他爷爷奶奶在家不?咱们去看看。”小姨连忙点头,“在呢,一大早就盼着你们来。”于是,众人又朝着小姨夫父母家走去。小姨夫的父母家就在隔壁,是一座古朴的小院,院门上贴着崭新的春联,两侧还贴着可爱的小老虎年画。推开院门,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几株腊梅在墙角静静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小姨夫的父亲正在院子里扫雪,看到大家来了,赶紧放下扫帚迎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快进来,快进来!屋里暖和!”小姨夫的母亲从屋里走出来,拉着姥姥的手,笑得合不拢嘴,“可把你们盼来了,快屋里坐,我煮了红枣茶。”

屋内,火炕上摆着小炕桌,桌上放着热气腾腾的红枣茶和几盘自家晒的果脯,有酸甜的杏脯、香甜的桃脯,还有软糯的柿饼。大家围坐在炕上,开始聊起了家常。姥姥和小姨夫的母亲回忆起年轻时一起走二十里山路去镇上赶集的情景。

“那时候哪有什么水泥路哟,”姥姥轻轻叹了口气,布满皱纹的手摩挲着茶碗,“全是黄土地,一到下雨天,布鞋陷进泥里,拔都拔不出来。”小姨夫的母亲连连点头,眼神中泛起回忆的光芒:“可不是嘛!咱们背着自家织的粗布去换盐巴,路上渴了就喝山涧里的水,就盼着能多卖几个钱,给孩子买点稀罕物。”

姥爷和小姨夫的父亲则说起生产队的往事。“记得咱们那会儿在生产队干活,”姥爷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每到秋收,大伙儿推着独轮车,一车一车往粮仓运粮食。那时候人都实诚,干起活来一个比一个卖力。”小姨夫的父亲笑着接口:“是啊!收工后,大伙儿就坐在场院里分粮,虽说每家分的不多,但心里踏实。”

大舅说起前两年村里修水渠的事,那是全村人一起出力挖的。“挖水渠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上阵了,”大舅声音洪亮,“白天挖渠,晚上就着月光接着干。现在想想,真是不容易。”二舅则分享着村里谁家的闺女考上了中专,成了村里第一个“文化人”,这在当时可是轰动全村的大事,大家纷纷感叹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林悦和表弟一开始还坐在旁边听,后来就被院子里的小猫吸引了。那是一只白色的小猫,身上有几块橘色的斑点,蜷缩在角落里,眼神怯生生的。表弟轻轻走过去,蹲下身,伸出手慢慢靠近小猫,小猫先是往后缩了缩,然后试探着闻了闻表弟的手,不一会儿就亲昵地蹭了起来,还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林悦也凑过去,轻轻地抚摸着小猫的脑袋,小猫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在小姨夫父母家待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才回到小姨家。此时,厨房里已经香气四溢。小姨、大姨、三姨和妈妈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地穿梭着。小姨正在炖羊肉,锅里的汤汁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浓郁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羊肉在汤汁里翻滚,变得鲜嫩多汁。大姨在切酸菜,准备做酸菜炖粉条,“咚咚咚”的切菜声清脆利落,酸菜特有的酸味也弥漫开来。三姨调起了饺子馅,各种食材在她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魔力,新鲜的猪肉、翠绿的韭菜、金黄的鸡蛋,再加上各种调料,不一会儿,一碗香气四溢的饺子馅就调好了。妈妈则在包饺子,她的手十分灵巧,一张张小面皮在她手中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饺子,整齐地摆在盖帘上。

姥姥姥爷一到,也立刻加入帮忙的行列。姥爷帮忙烧火,他熟练地将柴火塞进灶膛,火苗“噼啪”作响,越烧越旺,火光映红了他的脸庞。姥姥则调起了凉菜,黄瓜、木耳、花生米在她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魔力,再加上精心调制的酱汁,不一会儿,一盘清爽可口的凉菜就端上了桌。林悦也没闲着,她负责把包好的饺子端到冰箱里冷冻,还帮忙摆好了碗筷,在每个座位前放好餐巾纸和勺子。

“开饭啦——”小姨一声吆喝,众人纷纷围坐到两张拼在一起的大桌子前。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香气扑鼻的清炖羊肉,羊肉鲜嫩多汁,汤汁浓郁醇厚,上面还撒着翠绿的香菜和葱花;有酸爽可口的酸菜炖粉条,粉条晶莹剔透,吸满了汤汁的味道,酸菜脆爽开胃;有金黄酥脆的炸耦合,咬一口,外酥里嫩,肉馅鲜香,还带着淡淡的花椒香气;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皮薄馅大,咬开后汤汁四溢,有韭菜鸡蛋馅的,有三鲜馅的,各种口味让人垂涎欲滴。此外,还有红烧鱼、清炒时蔬、酸辣土豆丝等各种菜肴,满满当当摆了一桌。

林悦看到怀孕的大姐,贴心地给她夹了些清淡的蔬菜和炖得软烂的羊肉,关心地说道:“大姐,多吃点这个,对宝宝好。”又帮姥爷盛了一碗羊肉汤,汤里的羊肉块很大,姥爷笑着摸摸她的头,眼中满是慈爱。饭桌上,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说说笑笑,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姨夫讲起了村里的一个笑话,说有个大爷去赶集,把手机当成遥控器,对着电视按了半天,惹得大家捧腹大笑。大姨说起了旅游时的趣事,在海边被海浪打湿了裙子,却意外拍出了很美的照片,让大家羡慕不已。

饭后,小姨拿出相机,兴奋地说:“难得聚这么齐,咱们拍张全家福,明天去悦悦家,也能让悦悦爸妈看看!”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整理衣服、捋顺头发,都想在照片中留下最美的模样。姥爷和小姨夫的父亲坐在正中间,挺直了腰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多年的情谊。姥姥和小姨夫的母亲挨着他们,嘴角微微上扬,眼神温柔,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欣慰。大舅、二舅、大姨夫、小姨夫站在后排,个个精神抖擞,挺直了腰板,他们穿着笔挺的外套,显得格外帅气。大姨、三姨、小姨和妈妈们站在一侧,笑容灿烂,姿态优雅,她们精心打扮过的头发和漂亮的衣服,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孩子们则蹲在前排,摆出各种搞怪的姿势,表弟还把玩具枪举了起来,做出瞄准的样子;二姐和三姐比着心,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林悦则搂着表弟的肩膀,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一、二、三,茄子!”随着快门声响起,这一刻的欢乐与温馨被永远定格。

下午,男人们围坐在堂屋打牌,“哗啦哗啦”的洗牌声中夹杂着争论声和欢笑声。他们时而眉头紧皱,思考着出牌策略;时而开怀大笑,为赢了一局牌而高兴。女人们坐在炕上织毛衣、聊家常,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柔和。姥姥戴着老花镜,专注地织着小毛衣,那是给大姐肚子里的孩子准备的,她的动作虽然有些缓慢,但每一针每一线都充满了期待和祝福。她不时和大姨、三姨交流针法,分享着编织的心得和经验。怀孕的大姐则靠在柔软的靠垫上,听着大家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林悦和表姐表弟们在院子里玩起了捉迷藏、打雪仗,整个院子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雪球在空中飞来飞去,有的打在身上,有的落在地上,溅起一片片雪花。表弟跑得最快,一边跑一边喊:“来抓我呀!来抓我呀!”二姐和三姐则躲在雪人后面,时不时探出头来,观察着“敌人”的动向。林悦悄悄绕到表弟身后,突然把雪球砸向他,表弟“哎呀”一声,转身就追,结果不小心摔了个屁股墩,惹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不知不觉,太阳开始西斜,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天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金色、红色和紫色,层层叠叠,美轮美奂。林悦的爸爸妈妈提醒该回家了,虽然大家都有些不舍,但想到明天还能在林悦家相聚,心里又有了期待。小姨给每个人的袋子里都装了一些自家种的蔬菜和自己腌制的咸菜,“拿回去尝尝,都是自家的东西,绿色又健康。”表弟拉着林悦的手,不舍地说:“姐姐,明天我一定早早去你家!”林悦摸摸他的头,“好,我等你,明天咱们接着玩!”

回家的路上,车里的热闹渐渐平息,大家带着满足的倦意安静下来。林悦望着车窗外渐暗的天色,路灯依次亮起,在雪地上玉米暖黄色的光晕。当汽车缓缓驶入自家的院子,熟悉的景象映入眼帘:屋檐下挂着的玉米串在风中轻轻摇晃,墙根处堆着过冬的柴火。

推开门,妈妈径直走向厨房,“我去烧壶热水,你们先歇着。”爸爸则把带回的年货一一放好。林悦回到自己的房间,轻轻放下书包,坐在床边。房间里的一切都和离开时一样,窗台上的水仙花冒出了嫩绿的芽,墙上贴着她和同学们的合照。

正发着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悦悦,我回来啦!”林悦惊喜地环顾四周,虽然房间里没有其他人,但那声音清晰又亲切,“这几天有没有想我?明天家里肯定特别热闹,我帮你想想怎么招待大家吧!”

林悦嘴角上扬,心里暖暖的。她靠在枕头上,听着那个声音絮絮叨叨地说着好玩的游戏和有趣的点子,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天大家欢聚一堂的场景。窗外,寒风依旧呼啸,但她知道,有亲人的陪伴,有这份温暖的期待,未来的每一天都会充满幸福与欢笑。在这份美好的憧憬中,林悦渐渐闭上了眼睛,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