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揽了活计

方明澈愕然,三伏天啊。这么在外奔波可不轻松。

  这读书人可别中暑了!他还不像自己,是下过田的。  “你这俩月应该也还有基本工资吧?如果毕业后肯回原学校,上学期间也能有基本工资。”  当老师有寒暑假没错,但寒暑假就只有基本工资了。  高老师道:“够干啥?”  他母亲没有工作单位,是家庭妇女。没地儿报销一半医药费啊!  要不然,他负担也不至于这么大。  方明澈道:“那可只能给你一个打包价,事情干成了才付。你的车旅费也包括在内。”  可不能到处东找西找,最后拿一堆车票回来要报销。  这样一来,肯定就会开动脑筋、用最少的钱办成事情。  高老师点头,“好。不过,这样的小本生意,真的用得上会计?”  这生意搞不好还没有茶摊的生意大呢。毕竟茶摊一开始可是摆在天安门广场上。  “以后会做大的。你当会计、管账,一个月捋一回。咱们按次收费。你不是本来就是来观摩的么,以后看看自己做点什么好了。我老婆到时候也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当出纳。”  啧,第一批大学生还没毕业,国务院都还缺大学生的当口,他的废品站居然能有三个准大学生。  高老师揽了个出差的活儿也回去了。  10块钱给他,打听清楚废纸皮、玻璃、破铜烂铁等的收购方。  如果能货比三家,打听到收购价更高的地方,还有奖金。  他回去一说,小谢也是有些心疼,“这么热?”  “农民不一样在地里干活啊。”  小谢道:“可你是读书人啊!”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何况读书人。人家小方高考成绩还比我高几十分呢,还不是做什么都放得下身段。”  一开始,高老师是连摆茶摊都觉得有些丢脸的。那会儿也真没觉得两分钱一碗,能挣多少钱。  但是,人家几个月连房都买了。以后每个月就不用再出房租。  这个废品生意,他暂时还看不出什么。但小方那样的聪明人,这里头肯定是有利可图的。  晚一点,小谢去压水井那边挑水。这种活儿,她干得比高老师还好呢。  遇上林嫣也过来挑水。水缸要见底了,她把剩下的舀出来沉淀了一下。  能用的倒出来备着套菜,下头带渣滓的部分倒到冲厕所的桶里。  那桶里装的,通常就是两家淘过菜等的水。除了浇花,用来宠厕所正好。  家里的水缸不大,两挑水就满了。  方明澈看到她换水缸,就过去门后拿扁担和水桶。  林嫣赶紧道:“你放着,澡都洗了就多歇着。省得还要再洗一次浪费水。”  方明澈知道她挑水不是问题。毕竟当年还没当上老师的时候,粪都是挑过的。  看她心疼自己大热天干了一天活,也没跟她抢着要挑水。  林嫣挑着空桶过来,就和小谢在压水井这里喜相逢了。  小谢道:“你放过来,我顺手就一起压了。”  这个不费事,林嫣也没多客气。当真把自家的桶放了过来。  小谢压了两下就满了五分之四,她再换了另一个桶过来。  林嫣用挂钩把水桶勾好,抬头看小谢脸上有些发愁的样子。  以为她是因为手头不宽裕的缘故。  于是宽慰道:“你这么勤快,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小谢道:“我倒不是为这个。如今的日子,比我在乡下好多了。我是担心,高哥成了大学生,会不会看不起我。”  大杂院的生活,真的比农村好太多了。在娘家,她一天干到晚,饭都吃不饱。如今可是天天顿顿白米饭。  她也不嫌弃婆婆,多病还经常弄脏床铺。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轮得到大字不识几个的她来给高哥当老婆?  村里人都说她好福气,是高嫁。她当然得把婆婆伺候好。  可如今高哥能去上大学了,会不会更看不上她?  林嫣其实也觉得这是个问题。  如今是高妈妈还在,高老师需要小谢帮他照顾病母。  以后高妈妈要是不在了,小谢的用处也就不那么大了。他不会负心吧?  林嫣想了想,“大字不识几个怕什么?你得空就过来,我可以一天教你认二十个字。积少成多,以后就可以自己读书看报了。”  可不能小看了一天认二十个字。  明澈不就是一天背二十个单词么。如今在家拿着王德显给的英文报纸,都能自己看了。就偶尔才拿出《英语词典》翻查一下。  高考都结束了,他还在坚持一天二十个单词,反复记诵。也在看那些英语的报刊杂志。  带动得林嫣也开始背单词了。  小谢眼睛一亮,“林老师,真的可以么?”  林嫣点头,“可以。你家高老师去出差,你料理好婆母就过来呗。不过,你怎么不跟着他学呢?”  这都过门这么久了,如果有人有心教、有人有心学,早该认得不少字了。  看来,高老师对人家小谢确实是有点不上心啊。<

/p>  就不是拿人家当不要钱的保姆了么。

  “他要复习高考、要为生计犯难。”  林嫣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  小谢道:“以后你家三天一缸水,我包了。”  她拿不出学费,甚至想送篮鸡蛋都拿不出来。就以此作为谢礼。  林嫣弯腰挑水,忙不迭道:“不用、不用。大家邻里乡亲的。”  第二天一早,高老师就出发了。小谢煮了几个鸡蛋给他带上,回头可以当午饭吃。  在外头吃太花钱了!  家里鸡蛋都是给病弱的婆母和撑门立户的男人吃,她自己是一个都不舍得吃的。  方明澈也不管高老师用什么法子,反正最后把结果告诉自己就行。  这种情况下,高老师肯定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  他戴着草帽混到收购站去了。也不找谁打听,就听排队交货的拾荒者聊天之类的。  然后再到收购站送货的司机喜欢去的国营饭店吃饭。  就坐在人家旁边那桌,或者说拼桌。  三天之后,高老师回来找到方明澈,“都打听清楚了。破铜烂铁送首钢,烂玻璃送邯郸玻璃厂,收购废纸的地方多一些......我去首钢、邯郸玻璃厂等处打听了一下收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