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难处不小

第168章难处不小

方明华叹口气,“我当然希望他能像你一样,考上名牌大学、挣到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他好像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啊!我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了。我跟他妈,都不是读书的料。”

袁淑芬看看他,干嘛拉她下水她是家里兄弟姊妹多,压根没机会读书好吧。

方健感觉承受不起满堂长辈怒其不争的目光,默默垂下了脑袋。

幺爸一回来就问成绩,搞得他跟被三堂会审似的。幺爸还是别回来的好!吃肉根本弥补不了他现在所受的伤害。

方芳看到这个情形,便也没有急着出去。好歹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这会儿就别出去落井下石了。

她的通知书上是双百分。爷爷已经说了,家里现在条件好多了。哪怕她是女娃子,只要能读书也一定供她读。方芳朝跟着自己进屋的颜颜还有康康招招手。三姐弟坐了下来,默默的听外头大人批评教育大哥。

方芳因为是女娃娃,倒是有一个单独的小房间。方康和方健住一屋。两兄弟都还小,住一屋没啥。

不过以后方健如果留在农村结婚,家里房间就不够了。除非把方明澈那间给他当婚房,那间屋比他们现在住的还大些。前世就是这么操作的!

当然,如果这一世家里有钱、能批到宅基地,还能有不同的操作。

方明澈想了一下,九年义务教育是1986年才开始实施的,还有五年多。方健今年已经三年级都读完了,按如今的学制再两年他就小学毕业了。等不到!

如果两年后考不上初中,他就没书读了。除非等四年,到1986年再去报名上初中。但如果还是这个成绩,读完义务教育阶段,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现在工厂那些招考,初中文凭就够了。但十来年后,初中文凭是够不上门槛的。十几岁的小娃儿,就从此回家扛锄头、修地球了又或者出去打工

方父道:“健娃,你爸和你幺爸,就是不读书和读书这两条不同路子的代表。你自己想想你想走哪条路你是我们方家的长孙,爷爷肯定望着你好的。你只要能读,家里怎么都会供。可前提是你得用心读书。没有是不是那块料的说法,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从来就不信,一个爹、一个妈的,智力差距会那么大。就不说你爸和你幺爸,你和方芳也是一样。黑发不为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他说着磕了磕烟杆,叹口气。

对这个大孙子,他也是感觉话说三遍淡如水。男娃子贪玩好耍是有的,有些男娃子是要到了中学才开始发力。但初中都考不上,连后期发力的机会都不会有。

这一次说过再不听,他也懒得管了。牛不喝水强按头啊他就认真的培养方康,就好像老二小时候那样。

方明澈道:“对,你自己想想你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方健挠头,他肯定想过好日子啊!好吃、好穿、好喝、好住,再讨个好看又勤劳的婆娘回来。

方明澈听了他说的,噗嗤一声笑出来,“八九岁的娃儿,就想着讨婆娘了。行吧,那咱们就假如十年后你讨了一个好看的婆娘。她问你要买菜的钱、她想吃肉,你拿什么给她只种田可供养不了家小过好日子。哦,对了,你还想找个勤劳的。找回来伺候你啊哪个当爹的舍得把自己好看又勤劳的女儿,嫁给挣不到钱的懒汉”

正好是这臭小子小学毕业没得书上的时候。可不能让他就这么到社会上去混了。

不过,上辈子方康虽然只读了小学,但一直被家里约束着。就是一辈子务农为生的。但后来生活压力大,劳碌得很。中年过后看着竟然比他这个当幺爸的还要出老相。

有一年清明给他爷爷上坟,他和自己说他后悔了。悔不该小时候逃课、不好好读书。不然不说像颜颜一样到bj大公司工作,至少能像方芳读个中师,不下岗、旱涝保收。就是像方康一样也好啊!

当时在老头子的坟前,方健真的是声泪俱下。不然方明澈也懒得管这么多,毕竟他亲爹、亲妈都在。他一个当叔的手伸那么长做什么

方康的年纪要比他哥小几岁,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他顺顺当当上了初中,然后读了职高被分到沿海的电子厂。

那会儿职高和沿海这些厂子有合作,要保证生源100%的就业。就输送去当廉价劳动力。之后你从厂里跑了、自谋生路,那就和学校没什么关系了。学校是给你安排了就业岗位的。

那是1995年,刚开始据说是包吃住500一个月,但经常加班。这小子干了没多久就跟着人到外头歌舞厅去当保安,一个月能挣小两千。

结果撞大运,因为英雄救美被一个比他大十一岁的丧偶女老板看上了。人家还正儿八经和他结了婚。就图他长得好看,还能提供情绪价值。还不敢在外头搞七捻三。

当然,他那跟当上门女婿也没差别,后来孩子都是跟着女方姓的。但那小子心态好,安之如怡。他物质生活其实真挺不错,回来上坟都开的几十万一辆的车。可惜,回来的只有他自己,老婆、孩子都不认方家。

不过,那车是在公司名下。他也拿不出现钱来,只能刷卡消费。一个月上限好像还挺高。

方明澈朝方芳房间看过去,方芳赶紧拿着通知书出去。

“幺爸,这是我的。”

方明澈看了看,“不错、不错。方芳是用心了的。这样,以前幺爸给你们的压岁钱,说了是给你们读书用的。但读得好,也该有奖学金才是。”

他当即掏出一张大团结,“来,方芳,这是你考双百分的奖励。上学期也是双百分,是吧”

“是的。”

方明澈又当着众人掏了一张大团结出来,一起放在方芳手心。

“爸,这奖学金你看着点,别让我哥嫂给方芳没收了。赏罚必须分明!读书是我们农家子弟最好的一条出路,也是最大的机会。”

方父点头,然后对方明华和袁淑芬道:“对,这钱你们不准没收。”

方明华道:“她这么小,怎么能自己保管这么多钱”

方父看出来这除了奖励方芳,也是做给方健看的。立即配合地道:“那我替她保管。方芳,爷爷给你攒着。学费还是用你幺爸给的压岁钱。你是自个儿挣的,留着以后!蛮好,一直考双百分,一直有奖学金拿。一学期拿一次,到小学毕业能拿十次。十次是多少”

他故意问几个小的。

方明澈看颜颜想抢答,朝她微微摇头。他家这丫头对钱敏感得很!虽然还没有正式学加减乘除,但她真的知道。

办公室还在小偏院的时候,小丫头看她妈给员工发工资。在旁边小声数数,“一十、二十.九十、十十。”

阿嫣给她纠正了是一百,不是十十,她就牢牢记住了。

颜颜看爸爸摇头,就没吭声了。

方健有些震惊地道:“一、一百块!”好大一个数目了!这就是爸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么

方康也眼睛亮亮的,可以吃好多好东西了。

方芳很有些惊喜,幺爸每年给的压岁钱能覆盖她的学费。如果她能一直从幺爸这里挣到奖学金,那以后就真的不用发愁了。嗯,幺爸的恩情她会记住的。

不过,“三年级以后语文就要写作文了。”作文是拿不到满分的。

方明澈道:“那语文能考到95分以上也作数。”

方芳道:“谢谢幺爸。”又把钱递给她爷爷,“请爷爷帮我保管。”

这样,爸妈、兄弟都没法给她用了。

“好,爷爷给你保管。”方父眉开眼笑的收起来。

方健嘟囔道:“双百分好难的!”

方明澈道:“那你下次要是能考到两科70分,我也奖励你5块钱。考到两科80分,10块钱。要是能考到两科90分,就给你20块。方芳,这不是幺爸不公平,咱们要看之前的起点在哪里。”

两科能考到70分以上,初中应该就能考得上了。毕竟只是初中,不至于刷掉太多人。但分数嘛,肯定是越高越好。

方明华对方明澈道:“老二,让你费心了!还费钱。”

别说他想不到方健这成绩还能奖学金这茬事,就是想到了他自己也没钱。

方明澈道:“我肯定希望家里孩子都能有出息啊。那将来,没准我还能靠上哪个呢。”

方明华失笑道:“甭往我脸上贴金了。不说你有颜颜还有畅畅,你们两个大学生教养出来的肯定差不了。就如今,你在首都可是混得不得了啊,连房都买了。就连明峰都要对你五体投地!”

明峰可是没出五服的兄弟里最厉害的。不过,他给黑市老板开车,再挣钱也不能在族谱上浓墨重彩一笔。只有他兄弟,不但考上了名牌大学,还更能挣钱,听说上头还有人撑腰。

“大哥,你不会觉得我在首都很容易吧”方明澈苦笑。

方明华一脸的纳闷,“你都是大学生了,还自己做三门赚钱的生意。”

方父、方母和大嫂也看了过来,他们也觉得方明澈在首都的生活真的是好极了!

“两门。菜生意被人到处宣扬我用收了废品的三轮车运菜,戳脱了。其实我们的废品和菜是用不同的三轮车运输的。但这种事掰扯不清。买主都不买我批发出去的菜了,只能退出不做。”

方明华激动地道:“那你就这么算了听说一个月能挣几百块呢。不是,你真这么怂啊”

几百块是方父私下的判断,他觉得可能真有这个数。就可惜他们这里去镇上卖菜挺方便,背着背篼走几里路就到了。而且他也没有交通工具,没法依葫芦画瓢。

至于收废品,小地方的人哪有什么东西是舍得丢的

大碗茶摊就更不可能了。镇上好几家茶馆,坐在里头喝茶、打牌,一整天也才两分钱。那估计只有开在天安门广场和客流量很多的大景区才能赚到钱。

“肯定不啊。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屁,你们书读多了的人就是想得多。要是我直接抡起板砖,先把他的摊子砸了再说。我做不了这个生意,那就大家都别做了。老二,你这就是怂,找理由!”

他家老二从小遇上事儿就会避让。好学生嘛,怕打架闹事了,老师不喜欢。

方明澈看看他哥没有说话,上辈子他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不是有人想对颜颜下手,触碰到他的底线,他遇上事是一贯忍让的。

颜颜大声道:“大伯,我爸爸才不怂呢。他前些天带着几个叔叔把来我家偷车轮、吓的四个小偷都打进了医院。”

爸爸说回家不要提弟弟被吓到的事的,那样爷爷、奶奶只能干着急。差点说漏嘴了!

方父道:“那车轮很贵吧”

他以为是以前的商务车。那停在胡同里的嘛,所以他也没往小孙子被吓到上去想。

“嗯,确实不便宜。但关键是要杜绝再有人敢上门来偷。”

这回他离开十天半月,晚上同样的托了隔壁大杂院的人帮着照看下。同时让王德显也时不时过去。

大杂院的人只能放着小偷小摸,但危险不一定只来自他们。就可惜老丈人那里真住不下,不然就让阿嫣带着孩子回娘家住着。

至于让王德显去,那就能防着有异心的、眼馋他生意的一些人了。

“贼娃子该挨打!”方父恼道。

农村嘛,遇上贼娃子、人叛子之流被逮到,那至少被打个半死。而且也不曾为此付出过什么代价,法不责众。又没有打死!大家骨子里,如今压根没有法制的概念。

方明华撇嘴道:“那造你谣、戳脱你生意的人干嘛不去打”

在他看来,就还是软弱、找理由。

方明澈道:“打贼娃子大家觉得理所应当,打同行就有点过分了。真打了,我吃不了兜着走。而且旁人会怎么看待我到时候公安通报到大学里”

方父忙道:“那是不能打,商场有商场的解决办法。不能直接当贼娃子打!”

方明华嘟囔:“那你也还有两门生意嘛。”

方明澈一脸严肃地道:“废品站,以后如果河北乡党涌入首都,抱团排斥异己。我那生意也不好说的。至于旅行社,这是风险最大的。”

方母道:“为什么啊我看那个小王很好啊,一直对我跟你爸都客客气气的。还送两箱吃的过来,临走拎着腊肉笑呵呵的。”

她对王德显这个高干子弟的印象相当好,一点不摆架子。

方明澈中肯地道:“那是因为旅行社的生意能给王家提供政治、经济利益。当前主要还是政治利益。简言之,我对王家有用。”

因为他知道后头的发展,知道总设计师会说‘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他知道后世走向,所做的事就都在王家可以接受的范围。

但一旦他不能提供这样的价值了,王家完全可以换人合作。说白了,他现在其实就是王家的白手套。他要是没价值了,人家自然就不带他玩了。

就上次秦天的事情,他都是麻着胆子去说的。觉得王老爷子可能会顾念当年一通抗日的情分,不会一味拘泥于如今的政治风向。而且,如今政治风向也是吹的和平统一的风。

如果王老爷子不答应,他也是准备立即打住。之后安排秦天去自己的废品站上班的。

方明澈知道会哭的孩子才有吃。在父母、兄嫂面前他也得学会叫苦。

不然他们还以为他在首都真的是过得多容易呢!

“我一个农家子弟,哪怕考上了大学,在那些高干子弟心头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分量的。如果我不能层出不穷的体现出别人无法取代的价值,那么等待我的很可能是被踢出局。旅行社越来越赚钱了,肯定有人眼馋啊!如果别人、甚至可能直接是高干子弟能提供同样的价值,那别人仗势欺人、强行要稀释我的股份,王家未必会死拦着。”

别说什么商业规则,那些人不讲规则的。硬是要买他手头的一半股份,他又能怎么办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展现出自己不能替代的一面。这样才值得人家出手保护他的利益。就算是如此,他都担心将来万一国旅想要兼并,王家名利双收之后,直接‘劝’他接受。

方父叹口气,“老二说得没错。民不与官争啊!没有不能被替代的地方,王家也不可能重视咱。”

袁淑芬道:“那你不做大,就小富即安不可以么”

“可以啊!但赶上了这个好时候,终究还是会不甘心。”

他其实犹豫过很久的。在摆大碗茶摊的时候,看到天安门广场那么多外国游客,他就动过开涉外旅行社的心思。但后来想想自己要啥没啥,只能打消了念头。

再后来,请同学们和辅导员来家搞bbq,然后大家伙一起去逛故宫。同学们遇上外国游客问路,主动用英语和对方沟通。他又第二次萌发了念头。

原本他真的是想先开着废品站,积攒点钱。然后等1981年内地第一次托福考试开始举办,他顺势推出英语辅导班。要知道以后几十年英语成绩都是被近乎变态地重视着。

但还是不甘心啊!而且开出个新东方式的辅导学校,就不用面对这些了利益足够大,肯定会有人想来分一杯羹。那他不如干脆抓住这个机会。

所以,他主动找上王德显,利用王家的人脉把涉外旅行社开了起来。第二步再推出出海售卖非遗产品的举措。

这非得一步一步推出不可,这样王家才会觉得他下一步没准又有什么惊艳的表现。

王德显自己都说过,自从他去王家吃了年宴,不,更早,自从王老爷子因为旅行社的事被上头关注,就有很多大院的发小对这个生意很感兴趣,想要入股。

方母道:“不能这么过河拆桥吧”

方明澈道:“本来就只是各取所需的合作而已。我不能提供更多的好处了,人家和别人合作,摊薄我的利益才是正常发展。一开始的车是王家找的,在beijing饭店、友谊宾馆的房间是王家才能订到的我能提供的就是我的聪明才智而已。”

非至亲,本来就是要看人的有用性的,都是给予这个人对自己、对家族有没有用而交往。

袁淑芬皱眉道:“好复杂啊!”

方明澈下巴朝颜颜四兄妹微扬道:“我这一代如果能打下基础,他们那一代就会轻松些。一代一代的托举,才能跃升的。”

方康那小子萌萌哒的看过来,嘴里还含着颜颜分给他的一颗奶。见方明澈看着他,便露出个笑容。

方明澈失笑。这小子确实长得好看,唇红齿白的。希望这辈子,他不用去入赘也能把日子过好吧。

他家就两兄弟,阿嫣家里也只有林怿一个弟弟。如果兄弟、侄儿、侄女里有值得拉扯的,他还是很愿意扶持一把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方明华问道:“是啥”

方父白他一眼,“士农工商,我们是农。明澈考上大学,如果以后进政府部门工作,就算是士了。”

他这么一说,方明华就懂了。

方明澈道:“其实解放后这三十年,工人应该比农民的地位更高些。为了实现从农业国往工业国的跨越,之前一直是农业支持工业。”

袁淑芬点头,“对对对,工人阶级是领导者嘛。我们交那么多公粮,他们按月供应的斤数可不少。但我们自己都不一定吃饱。”

这三十年,确实农民都挺羡慕工人待遇的。她也一下子有了深刻认知。

方母道:“那现在就是士工农商咯”

方明澈苦笑,“如今是要坚持两个原则,然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是要重视经商了!”

以后国家收到的商业税可比农业税高多了。

方明华愕然,“商人也跑前头去,那我们农民岂不是最后面了”

“农民确实承担了很多。”

方明华对方健道:“听到没有,你以后当农民可过不上好日子。别人的日子越来越好,咱们的日子就落到后头了。”

方明澈心道:国家以后也会关照农民,也不再用交公粮。但那是发展起来之后了。接下来的二十多年,农民还是比较辛苦的。

“今年不是会大丰收么”方健道。

他九岁了,农忙的时候也是要去力所能及干点活的。所以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主。只不过平时的活儿确实是方芳承担得更多。但方芳也干不了体力活。

方明华道:“那你觉得就算丰收了,我能赶得上你幺爸么算了、算了,你见识少、没太大感觉。这回暑假你真该跟着去首都看看。这村里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也没个对比。”

方健心道:有啊,咋没有对比幺爸能一张大团结、再一张大团结的掏出来,你身上掏得出来么

嗯,好像读书读出去了确实挺有好处的。好工作、高工资离得还有点远,但方芳得的高额奖学金让他挺眼馋的。他的心思终于开始有了些转变。

与此同时,秦牧的粤菜酒楼里,这会儿还依然翻台不绝。

他承接了不少军区小灶外溢的招待任务。另外还有一些像方明澈那样先富起来的人,也因为他的家庭背景来照顾生意。所以,生意真挺好的!

军区签单,他肯定是能在后勤部拿到钱的。管后勤部的跟他家关系很近!

至于先富起来,又可能对他家有所求、至少是不想得罪他家的那些人,那都是现钱,更踏实。

秦牧寻思明年把酒楼扩大化呢。当然,就开在他家里能关照到的地方,别处不去。

这会儿秦牧坐在楼上自己的办公室里,他对面则坐了一个穿v领黑t的人。

对面这个人是他亲表哥曹泽,曹姑父的职级比他爸低一些。这个表哥也跟他一样,已经不是家族核心子弟。所以准备往商场发展。但好项目不好找啊,他总不能和自己撞车。

曹泽道:“方明澈,哼!我说早点下手吧,你非说再等等看。等王家觉得方明澈也不过尔尔,并不是无可替代了再说。现在怎么样人家又搞了一出从各地收购那些手工艺品,往东京出口。这是出口创汇啊,而且用的还是在国内不怎么受重视的手工艺品。那成本很低的!卖出去换外汇,国家肯定乐意啊。”

他早就说过,方明澈有老婆、有孩子,那简直浑身都是小辫子。就不信拿捏不住他,让他乖乖的自己吐一部分股份出来。

到时候王家还是占四成,他占三成半,给方明澈那小子留两成半。还要他继续干活呢!

可现在好了,又搞了一出新名堂,这是羽翼渐丰啊。现在再下手,王家会觉得方明澈还很有利用价值,下手死保的。

秦牧道:“过年那阵,我去试探过他。一度也觉得他不过尔尔了,就是利用了王家的资源。谁知道他这又搞了个新名堂出来啊!”

他如今跟旅行社也有了利益往来。虽然说一周三桌外宾来用餐那个钱,他不是很在意。他又不是那小巷里的私人小餐馆。

但是,那些外宾有时候会用外汇结算。这他也是在给国家挣外汇了啊。到时候拿去央行上交,很给家里长脸的。为国家挣外汇,如今真的就是政治正确。

他可听家里老爷子说,国家的外汇储备已经全部完了。不然,能对那些来投资的外商、华侨、华人那么客气么

旅行社的搞法是国家最欢迎的。把外国游客吸引过来,来了就要衣食住行,参观景点又一笔门票钱。如今旅行社走出国门,不但准备招揽更多游客,还把手工艺品带到外海销售。

要不然因为能出国创汇,就算是王家去找关系,驻日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不会这么配合行动的。

他看看眼前的表哥,只打算捡别人的现成!有本事你倒是自己搞出点名堂来啊。但是没办法,他们两家肯定是得共同进退的。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啊!

“表弟,方明澈一周才给你带来三桌客人。以后我能做主了,我让他们拿你这儿当食堂!”

秦牧低下头,微微撇嘴。外国人那么好摆布啊一听这话就是外行。

方明澈如今一个旅行团带来尝试一下才是最合适的做法。这样才能细水长流,过犹不及!

就算真的能买到35%的股份,你也还是别掺和,跷着脚等分钱就好。

不过,谁说35%都归你啊他和秦家不该分润一部分至少20%吧。

“再看看吧,你不要贸然动手。如今治安不好,上头肯定对此很恼火。等条件充足了,一定会整顿的。咱们这样的身份,更是不能和这种事沾边。闹开了,影响太坏!就怕方明澈鱼死网破。按说现在旅行社是很缺钱的状态才是。一起吃饭的时候,王德显也玩笑地说过还没见过分红。”

不过王家更看重的肯定是政治意义啊,王老爷子受上头当众表扬啦!

曹泽道:“就他,一个读书人还敢跟我鱼死网破就连人家撬了他的蔬菜批发生意,方明澈也是脓包的就那么算了。他答应,自己还能留下两成半。不答应,看我怎么炮制他!”

秦牧摇头,“之前我也觉得他就是个军师之才。毕竟以前遇上事他也是退让居多。但那可能因为遇上的事没涉及到他的底线。这回人家吓到了他小儿子,他可是一点没客气,直接把人全打进了医院。他可不是你以为的怂包。家人应该就是他的底线!君不闻,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你可千万别去动他的家人。”

那旅行社方明澈费了那么多心思,而且财源广进。他能舍才怪!人家现在又不是求告无门。

当晚,自然是方明澈和颜颜一起睡的,就睡以前的大床。这屋里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他们回来可以直接住。应该是大嫂带着方芳给收拾的。

方明澈留意到,两个箱子里的吃的被颜颜全部收到了写字台抽屉里放着,没有拿出去大伙儿分着吃。至于两个箱子里的衣物,那小姐俩都放到了衣柜里。

他想了一下,应该是之前看到其他人把他们的两牙西瓜分着吃了,都不给堂姐和大伯母一点,小丫头不高兴了。

不然,之前出火车站的时候,她都还惦记着把半个西瓜抱出站,给爷奶和家里其他人吃。其他东西应该不至于不舍得。

算了,等她自己想通吧。不拿出去吃,她自己在火车上也吃了不少、不稀罕,难不成回头再带走啊

回头要带吃的,去了市区再现买好了。买别的东西,吃个新鲜。

反正,她私下分给堂姐和大伯母,她们俩也吃不了这么多。

方芳吃一颗,都要趁烧火的时候把纸毁尸灭迹。哪可能偷偷吃得了这么多东西她肯定会告诉颜颜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颜颜可能是有些想通了。洗漱之后,她主动抱了剩下的五包方便面出来。

方明澈笑了一下,这个其实吃了两回就不会再想吃了。

他道:“爸妈、哥嫂,这是方便面。可以不用下锅煮,直接用开水泡来就吃了。”

袁淑芬一脸的惊讶。她正在烧开水,准备煮面呢。

“煮都不煮,就直接一泡”

“对啊。你拿个瓷钵,把五包面一起放进去,然后就那么一泡。嗯,只有五包,大家尝一尝。我和颜颜煮面吃。”

五包面,七个人分吃。但里头有三个小孩,估计差也差不了多少。回头问问吃饱没,不够他煮面的时候多煮一点就是了。

袁淑芬道:“那你们吃什么面,我给你们煮吧。”

“番茄煎蛋面吧。”

袁淑芬扭头看看婆婆,方母道:“看我干啥,进去拿两个蛋,番茄去后院摘。”

小儿子和小孙女回来,吃什么她都舍得的。

袁淑芬点点头,“好嘞。方芳,你把这个方便面泡上。”

“哦。”方芳拿起一包,看看后面的说明书。

颜颜道:“姐,就撕开包装袋,把调料包拿出来,面放进去,然后鲜开水倒进去,盖上泡两分钟。”

方健和方康对此也有些好奇,四兄妹就一起操作。

颜颜道:“调料包用不完的,有点咸。”

方健收了两包起来,然后道:“那我留起来,以后下面吃。”

等泡上了,散发出浓郁而诱人的香味。方康手捧着脸蛋,忍不住道:“好香哦!”

颜颜给他泼冷水,省得一会儿期望值太高了。

“只是闻着香,吃起来不会有想象的好吃。我第一次也被骗了。”

方父和方母还有方明华也都过来,看不用下锅煮的面。这样出门还真方便呢。方父和方母是知道火车上提供鲜开水的。

方母问方明澈,“这个贵吧”

“不贵,才三毛钱一包。”

方母蹙眉,三毛钱一包还不贵她看到里头压根没有浇头。面嘛,贵就贵在浇头上。素面可便宜了!

国营饭店吃一碗大肉面都要不到三毛钱。人家还真的是有大肉的!哪像这,虽然闻起来香,但肉都没看到。

不过,等颜颜说‘可以了’的时候。方母还是忍不住看过去。之前他们坐火车,没吃方便面,带了自己烙的饼。

方明澈也觉得这个不太营养,就没给他们买。他买的是蛋糕之类老年人和小孩子好消化的东西。就这次买,也是颜颜想尝尝的缘故。父女俩一起吃了五包,剩下的真不想吃了。

在火车上,其实方父、方母和康康都看到过别人吃。所以这会儿,方母也挺好奇的。

方芳用长筷子把泡好的方便面分成几碗。方健先端给爷奶,然后父母,最后才是他们三兄妹。

方父尝了尝,“确实不如之前泡着的时候想象的那么好吃。不过真挺方便,出门在火车上吃省事儿。可以换换口味。”

等吃过了,颜颜跟着堂姐出去和村里其他人玩儿。方康也一起去。

下午摘茉莉,方健和方芳都得去,但那是下午的事。这会儿方芳可以打着陪颜颜的旗号去玩一会儿。

旁边邻居问方康,“康康,今早是不是又吃你幺爸带回来的好吃的了”

上回吃了beijing烤鸭,两兄弟出门就炫耀上了。

实在是之前五包面一起泡,那香味有点霸道。都传到隔壁邻居家了。这会儿人家见到小家伙顺口问问。

康康点头,“是啊,吃了方便面。不用煮的面面!”

旁人怎么样他不知道,但方康是真挺喜欢吃方便面的。

至于方健,他破天荒的没有出去找小伙伴玩。反而是找起了期末考试的卷子。开玩笑,挣钱呢!五块钱可以买多少东西了。

70分,他以前也考过的。他准备把试卷找出来订正一下。

刷着锅的袁淑芬好笑地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方明华赶紧示意她住口,“你可别把他的积极性打击到了。合着除了打骂,还是要给钱才行啊。”

袁淑芬也挺乐见这一幕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

出去干农活的路上,就连方父都有些感慨地道:“看来对每个孩子得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啊。”

他家老二,小时候被带着去田里看大人干活,晒了几天就知道埋头苦读了。

方健,他也试过让他跟着下田,告诉他考上学校、端了铁饭碗就不用吃这个苦了。一点反应都没有!

原来对付这小子,得用钱吊着他才行。

方明华道:“是啊,打骂都没用。他已经被打骂疲了!”

方明澈在家等到邮递员登门,把汇款单签收了。就在隔壁借了辆自行车,准备去取一千块钱。他前几天就把钱汇出来了,路上要耽搁一周。这样真是不方便!

还不知道吴明举汇回来的跨国汇款单什么时候能到呢

还有,他们汇去各地的汇款单,也要耽搁一周的时间。如今别说手机支付,银行都还不能跨地区转账呢。远程付款的方法还十分的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