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精气神,情志
“嘿嘿嘿,师父虽然您说您在骂,但我一点也没感觉被骂。”
“哈哈哈,就是用这种方式叫一叫大伙,不让大伙在迷糊了嘛。”
“嘻嘻,师父,您说用因果看世间,世间没有一个可怜之人,用慈悲看世间,世间皆是可怜之辈,这算不算是一种换了视角的相啊。”
“你呀,小糊涂蛋,当你执着是相,还是执着无相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入相了。我用无相一词作比喻,只是在形容。两者我可以一起用,不管是用因果看,还是用慈悲去看。但我可以选择慈悲的去做。
只不过要随缘。
解得了谁的疑惑,救得出苦海,是他的天命如此,同样解不了,也救不出,也是他的天命如此。
我并不执着于救或不救,解或不解。只看当下我心中是否有那一缘起。
或者说,我能否看到谁内心深处有着一丝善意,若有,我就拉一手。若没看见,只看到的是思维心或欲望,那就算了。
不过丫头,不妨跟你说句实话,哈哈。
其实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只是你在胡思乱想。”
“嗯?为啥呀师父?”
“因为现在的你并不具备用因果看还是用慈悲看的这种能力。”
“不会吧师父?”
“犟嘴呀?”
“不是不是,师父我感觉我好像会了都,但是您开示说了现在还不会呢。”
“是呀,若你真会的时候,你就不问我这话了,还问我算不算相?哦吼吼,呀哈哈哈哈哈。你会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好的师父。”
“嗯呐,多看书,多明理,有些道理啊,还有你的经历体悟还不够,这个不是急的事情。慢慢来,别着急。”
“收到师父。”
“世人都只知道修行在于修心,却不知修心到底是何意。
吕祖曾在敲爻歌说;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轮回难入圣。
很多人,任督二脉冷热失衡,还妄想明心见性,拖着病怏怏的身体还妄想证得大道。都以为闭目盘腿念清静经便是修行。
心肾相交如日月合璧,十二经络都没贯通怎镇得住七情六欲?
只修心性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不通过内练达到精气神充盈,怎么去洗涤后天习性?
光靠强压心中妄念来修行大道,那不是后天识神作祟?
精气神三宝合一就是丹。
常规表明的精气神,?是指中医理论中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分别代表物质基础(精)、能量动力(气)和精神状态(神)的三位一体?,三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健康。
精?,为物质基础?:包括先天遗传的先天之精(如肾精)和后天通过饮食、呼吸等获取的后天之精。
功能?:主导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及免疫力,肾精不足会导致早衰、体力下降等问题。
肾精是储藏在肾脏中的精华物质,包含?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源自父母的生殖之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决定个体的先天禀赋和体质强弱?。
后天之精?:源于饮食中的水谷精微,经脾胃运化后转化为脏腑所需能量,剩余部分贮藏于肾,为生命活动提供持续动力?。
两者相互依存,先天之精依赖后天之精的充养,后天之精则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化生?。
肾精充盛则骨骼强健、脑髓充盈,表现为体力充沛、思维敏捷;反之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头晕耳鸣等症状?。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衰老进程。肾精充足可延缓衰老。
肾气?是肾精所化之气,是肾生理功能的动力来源。肾精不足可导致肾气虚,表现为乏力、免疫力下降?。
肾精分化为肾阴(物质基础)和肾阳(功能动力),二者失衡可引发阴虚(燥热、盗汗)或阳虚(畏寒、水肿)。
气?,为能量动力?:由精转化而来,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承担推动代谢、温煦脏腑、防御外邪等作用。
表现?:气足则体力充沛,气弱则易疲劳。可通过调息、饮食调养等方式增强。
人身五气,通常叫做;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
元气也叫(原气)?;
生成?是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化生,依赖后天水谷精气充养?。
功能?为;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激发脏腑生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特性?:元气不足表现为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
宗气?;
宗气的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聚于胸中?。
功能?:主司呼吸(行呼吸)、推动气血运行(行血气),与语言、声音及肢体活动相关?。
特性?:宗气不足可致呼吸短促、脉象虚弱?。
营气?;
营气的生成?;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
功能?:化生血液以营养全身,维持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特性?:营气与血关系密切,合称营血。
卫气?;
生成?:同源于水谷精微,但行于脉外?。
功能?:防御外邪(如风寒)、温煦体表、调节汗孔开合?。
特性?:卫气属阳(卫阳),虚弱者易感冒或受外邪侵袭?。
中气;
通常指?脾胃之气?,属于宗气生成的组成部分(脾胃运化水谷之气)?。其功能强调维持消化系统运化能力,部分语境下也指代(中焦之气)。但未被列为独立于四气之外的基本分类?。
神?;
指精神主宰?:反映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依赖精与气的充盈。神足表现为思维敏捷、情绪稳定,反之则精神萎靡。
主调控?,中医通过调神优化生命活动的自控系统,如心理调节和健康作息。
三者关系;
互动性?:精化气,气养神;神反过来调控精与气的运行。例如,肾精不足会导致元气虚弱,进而影响精神状态。
养生意义?:中医强调(积精、养气、守神),如节制欲望以护精、适度运动以行气、静心冥想以安神。
示例:若长期熬夜(伤精)、缺乏运动(气滞)、情绪焦虑(神扰),可能导致整体健康失衡,出现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这些东西知道知道就得了。
为师我不是这么修的,哈哈哈哈哈,我是抢夺了主控制权后,自然达到的七情六欲随心所控。
一直保持着身心放松,故而一直属于胎息状态。
自然达到精气神充盈。所以精力充沛。
也就是说,我并没有去深耕精气神如何,而是直接掌控了主控系统,并且调节了自己的心神状态,与情志。
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等。
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自然情绪反应;中医认为,情志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例如,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一一对应。情志的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相应脏腑的功能,导致疾病。
中医强调通过调节情志来养生,如顺应四时、调和喜怒、避免过度思虑等。
在现代生活中,情志的调节对于缓解压力、预防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反应,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其调和与否直接影响身心健康。通过中医方法调节情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我的情志为我所控,自然就能,调神控气,以护精魄。而这些还不是我特意修的,只因为内心平静,平和后,自带的情绪稳定,以及自己可以随心控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