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第248章 古法制作
时间到了,蒋芬也来电话来问:“回来了吗?”
沈秋知道,爸和妈要回燕京了,她们要在这里告别,而为了她的安全,爸调了一辆专机送她回安城。
沈秋看了看周吾,又看齐小梅。
她很舍不得。
虽然这次相聚,没说什么闲话,就像1v1补习,可这样宁静又祥和的坐在一起,喝着一样的茶,以后恐怕都不会再有了。
周吾站起身,揉她脑袋:“托你的福,让我放松了两个小时。”
齐小梅也起身,盯着周吾的手。
眼神很危险。
好像他抢了她的地盘,特别蠢蠢欲动,还想把他的手拍掉。
沈秋咬住下唇,起来抱了抱他。
“我等你回家。”
周吾心一下就被塞得满满的,也想到和她同床共枕的公寓。
“好。”
齐小梅快要忍不住了。
沈秋也在这时放开周吾,回过身抱住她。
“小梅姐,我等下次和你相见。”
齐小梅怔愣,下意识想推开她,但她又忍住了。
她声音僵硬:“我送了你伞,下次,你也要送我一件礼物。”
“好呀。”她抬头,一点都不怕齐小梅的死鱼眼。
对上她的眼睛,齐小梅只觉得很尬,但心里却是暖暖的。
“要你亲手做的。”
沈秋眨眼,很想说,她不太会手工,但想了想,也行吧,回头去和孔夫子学学如何雕刻印章。
“好。”
“松手。”
“好。”
她嘴里说着好,但又磨叽了好一会。
走出茶馆,老板死活说要免费,还说这是他店里的规矩,只要穿着制服来喝茶,就是最亲的人。
周吾示意高绢把钱放下就好。
沈秋撕下为茶馆写下的《从前慢》
“老板,这首歌送给你。”
老板见是纸,便接了过来,逐字逐句的念。
“记得有间小茶馆,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青石路上旧屋檐,老街小巷无行人,卖茶水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等他念完,沈秋一行人已经走远。
老板怔怔,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直到若干年后,沈秋主打的第二张专辑,里面就有这首从前慢,老板才知道,那天他接待的原来是谁。
……
回到队伍,沈秋恋恋不舍的看着爸妈上了飞机,回头又去送董老。
直到所有人都走了,她才坐上专机飞往安城。
等到公寓,天已经亮了。
还想再睡一会会,就接到老黄的电话。
“手续办妥了,你可以让人去接她回家了。”
邱芸岚么。
她惊讶:“不是说?”
老黄哈哈了几声:“齐霖给你出了点力,再加上你嫂子表现很好,酌情考虑就让她提前出来算了,但是也有规定,她人不能离开安城,每个月也要去报到。”
她知道了,挂了老黄的电话,就给齐霖打了过去。
“齐伯伯谢谢您。”
齐霖道:“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自己,还想考医学院吗?”
“想的,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那你加油,希望有一天,你能成我的学生。”
“会的。”
齐霖挂了电话嘴角上扬,虽说他一直在医院耕耘,但他还挂了医学院的职位,他是院士。
沈秋只要考进来,早晚会是他的学生,压根就不用希望。
……
人言大年初四迎财神,邱芸岚虽然不算什么财神,但总体来说,算是好事。
也因此想到那晚的梦。
梦里邱芸岚有了别的男人,在沈肃清死后,也没好好照顾周琳,甚至在周琳死前,连杯水都没给她倒。
但有句话,让她不能不承情。
她说:【你亲口让她走,还连爸的遗愿,都没让她去做,现在你又想指望她来救你了?真是恶心,快别再祸害她了吧,你也消停消停吧】
这话有争议,是好是坏,她不评判。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人性无法用纯善和纯恶去泾渭分明。
她把电话打到永乐园。
周琳亲自接的。
“喂?”
“是我。”
“哦,是秋……秋。”周琳言语停顿,然后所有的话,又消失于嘴边。
“我想了点办法,可以接邱芸岚出来了。”
周琳惊讶,脑袋有一刹那空白,立马道:“那你哥呢?你哥能出来吗?”
“他是主犯,邱芸岚只是从犯。”
周琳着急:“可他们量刑只是差了几年啊,为什么就要分个主犯从犯呢?”
沈秋皱眉:“法院不是我开的,刑法也不是我写的,你这么问,我没法回答你。”
周琳哑口无言,知道自己又说错了话,神情讪讪:“对不起,我只是以为,她没事了,你哥也可以没事。”
沈秋闭嘴,这是一回事吗?
捞一个邱芸岚,她用自己半个人生去赌,而沈楠,她就是拿这条命赌,都不可能如愿。
更何况上面也有上面的考量,女人的危害和男人危害,于社会层面的大形势来说,女人小很多。
算了,这些东西,她懒得和周琳去解释,她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我挂了,你回头让小高去接她吧。”
周琳答应,但她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更甚至很担心的回头看沈念。
儿子没出来,儿媳先出来,那以后谁能说的好呢?
如果过上几年,邱芸岚要带着儿子改嫁,她是阻止,还是不阻止?
周琳心直哆嗦。
暗暗埋怨,既然能救一个人,为什么不救沈楠,那是真正血脉至亲。
……
交待完这些事,沈秋也不想睡了,让高绢开车带她去郊外找孔夫子。
一是,明天慈善捐赠的事,要交给孔夫子来当监理。
二是,也该向孔夫子提交作业了。
别看她这段时间忙到不可开交,可还是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练过书法的。
只是进步很小。
她一进院,正在给山茶花剪枝的孔夫子看到她。
“哎!东家来了,新年好,今天可是迎财神,我说怎么喜鹊枝头喳喳叫。”
沈秋哭笑不得,安城哪来的喜鹊。
但说她是孔夫子的财神,也没毛病。
“老师新年好,但愿老师没嫌我拜年拜得晚。”
孔夫子眉开眼笑。
“怎么会,你还能念着我,就是我最大的福气了,快进来,我煮茶给你喝。”
数日不曾来,孔夫子在家里添了不少东西。
像茶道桌、仿古书桌、流沙木架、古琴、屏风……
整个大堂布置的就像古时候的学堂,处处考究,又处处花了不少心思。
孔夫子见沈秋打量,便有些腼腆。
“这……是我拿自己的钱买的,你给我那些,我还没动,不过我也不是全靠买,有些还是我自己做的,像这个流沙木架,竹笔……”
他献宝一样的展示。
像所谓的流沙木架,就是一个木框,里面装着沙子,用木耙推平,便能在上面练字写字,可重复使用。
是个好东西。
竹笔也是自己削出来,配着流沙木架用。
沈秋呃:“怪我,没交待好让人把东西准备齐,可是老师,我上次给您钱,就是让您看着置办呀,你怎么还……”
和她计较了起来。
孔夫子懂,可是穷过的人,所以在这方面很忌讳,也喜欢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让自己沾染太多是非。
“不是这样的,其实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福利院的那些孩子,有些是天残啊,光靠国家养,以后长大了也不好过,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想了很多天……”
他想除了教学识,还可以教那些孩子做些手工。
比如,竹子做的屏风、笔架……还有文房四宝什么的,古法制造他都会,甚至连摆在这的古琴,他也是会的。
只不过,达不到专业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