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大结局(1)
“陛下,臣以为,贸然间加收如此之多的赋税,是不是有些...太操之过急了?
臣以为,可以缓慢实施征收赋税的种类,先从人口税开始。
实施几年之后,再增加婚税,以及不育税。”荀彧躬身说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随后,一众臣子纷纷附议。
王炎沉默一瞬。
他又何尝不知道循序渐进的道理呢?
可问题是,三年之后就要开启新副本了,他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行。
“诸位爱卿,你们说的朕都知道,循序渐进的道理朕也清楚。
但...来不及了!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三年之后,我大炎帝国四周的异族疆域就要开启。
南面的南越、南蛮。
西面的西羌、西域。
北面的乌桓、鲜卑、匈奴。
以及东面的三韩、倭国。
九大区域一旦开启,就会与我大炎国成为死敌,不死不休!
赢了,那自然是开疆拓土,为我大炎帝国增添疆域。
可若是打输了,其后果你们应该知道吧?
国土丢失,百姓沦为奴隶。
这样的后果谁能承担得起?就连朕都承担不起!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要加强税赋的征收,更多的积攒财富,用以发展民生,以及征召军队、锻造装备之用。
朕的打算是,九大区域,每个区域都派遣一支军队前往。
九支军团根据对手的强弱,派遣不同数量的兵卒。
并且士兵的精锐程度也有所差别。
尤其是特殊兵种,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还有攻城器械、战船等等,都需要一大笔的钱财。
没钱...能行吗?
现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的是。
朕还有其他新政没有实施呢。
再者说了,我大炎国的百姓富庶,哪怕是最普通的农民,也都能负担得起这些赋税。
别忘了,朕是一年一缴纳,又不是让他们一个月一缴纳。
多吗?
此事就这么定了,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而后交给尚书省实施。
三天之内,必须要下达旨意,尽快传达各州、郡、县。
第一次税收的日期定在两个月后,各地官府务必要妥善处理。
尽快将税收征收起来,而后交由各地的驻军负责运送,尽快运送到京城。”
“臣,遵旨。”
点了点头,王炎继续说道:“这第二件事,就是建立学堂一事。
大汉的百姓愚昧,绝大多数的百姓都不识字,甚至连最基本的算数都不懂。
如此怎么能行?
日后百姓们赚了钱,岂不是连花出去多少,收回来多少都不知道?
所以,朕决定在各州、郡、县、镇、乃至村子内,都建立学堂,让百姓们学习知识之用。
村子里面建立一个启蒙学堂,专门教导那些三岁到六岁的稚童启蒙之用。
六岁之时,经过考核毕业,发放启蒙学堂毕业证书。
七岁之后,各村通过考试的学子前往镇子,进入初级学堂学习。
每个镇子最少建造三所初级学堂,用以各村镇的学子学习之用。
初级学堂教习五年,从七岁到十一岁,传授基础的教育知识,礼信仁德等。
通过考试之后,发放初级学堂毕业证书。
通过考试的,则是进入中级学堂学习。
每个镇子、县、郡内,都设有中级学堂,方便学子入学学习。
中级学堂共有四年,从十二岁到十五岁,学习进一步的文化知识。
中级学堂毕业后,进入高级学府学习。
高级学府只有县城、郡城、以及州府设有,属于高端学府。
高级学府三年的时间,从十六岁到十九岁,学习高深的知识,以及治国理念、武艺骑术等等。
高级学府毕业之后,便可以选择担任启蒙学堂、小学、以及中学的教书先生。
高级学府之上,便是大学!
这大学乃是国家所有学子的最高学府,仅次于国子监。
大学没有期限,从二十岁开始,可以一直立下修习学业,增进知识。
大学成绩优异的学子,可以担任高级学府的教书先生。
若是完成考核,甚至可以进入国子监修习。
日后能不能担任官员,就看各个学子的能力如何。
将会由吏部与国子监共同考核选拔。
最后就是学费问题,启蒙学堂的学费为每人每年1两银子。
小学为2两,中学为3两,高级学堂为5两。
至于大学,每年10两银子,食宿不管,全由学子自行负责。
当然,若是成绩优异,可以减免全部的学费跟食宿费用。
这也是避免一些学习优异,但却家境贫寒的学子因为没钱而无法上学的情况出现。
如此一来,国家就不会埋没人才。
对于此事,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这学堂,说白了,就是为了日后的科举做准备。
现如今虽然天下统一了,但是百姓的文盲程度依旧占据大部分。
说句不好听的,排除玩家的话,99%的百姓都是文盲。
若是现在就开启科举制度,虽然也能顺利实施,但是王炎敢保证,一大半通过考试的都是那些文科生。
或者是那些经常看电视以及历史书的玩家。
他们对于治国安邦都有一定的见识,肯定可以轻轻松松的通过考试。
王炎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招收的人才,结果都变成玩家。
玩家可以招募,但是绝对不能太多。
尤其是现在国家初定的时候,更加不能增添太多的玩家官员。
听到王炎的政策,下方的百官更是议论纷纷。
许久,张昭上前一步。
“陛下,此政策固然好,但是花费巨大啊!
一所启蒙学堂的建造费用不高,只需要五两银子就能建造起一个基础的学堂。
一所小学大约需要几十两,一所中学需要数百两。
而一所高级学堂,最少也得千两起步。
至于大学,那就更高了,最少也得数千两,乃至万两银子!
全国共有十几个州,两百多个郡,数千个县。
别的不说,就光算大学,按照一万两一个的价格计算。
就需要差不多上亿两银子!
高级学堂虽然花费较小,但是数量却比大学要多,也差不多需要几千万两。
其余中级学院、初级学院、以及每个村都有的启蒙学堂,更是数不胜数。
若是都要修建学堂,只怕...最少也得超过十亿两银子啊!
这还只是修建的费用,不算教书先生的月钱、书本、桌椅板凳、修缮维护等等。
若是都算在一起,怕是二十亿都有了!
兑换成黄金,那就是两千万两。
陛下既然要耗费巨资组建军队,那就必须要精打细算才是。
臣以为,还是要经过仔细核算,确定钱财足够之后再全面实施。
若是不够,可以先从京都开始,缓慢扩散四周。
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两三年之内,总能在全国境内彻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