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试探的想法

第424章试探的想法

其他几位将领也与刚才说话的那位将领有同样的看法。

“公主殿下刚来秦凤路,这是我们与西夏作战以来最难打的一仗。”李焕说道。

“我们从来没见过西夏兵马有如此凶悍的一面。”

“如果他们不是想要拿下永登城,是不可能这么打仗的。”

裴乐瑶微微颔首,她自然相信李焕所分析的情况。

一个人做出判断往往是根据之前的经验

李焕也说元端方是很有谋略的将军,那么这一次他是否会反其道而行之?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裴乐瑶说道。

“我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服你们。”

“不过我可以亲自去验证。”

诸位将领面露疑惑之色,不知裴乐瑶这般说是什么意思。

“我带来一万五千兵马,五千兵马在昨日我进城之后也进了永登城。”

不过,京城带来这五千兵马昨天晚上并没有上城楼守城,而是作为后备役。

如果此时西夏兵马继续攻城,那么他们就要上战场了。

另外一万兵马是从凤仙路借调而来,这一万兵马则是留在了城外,并没有入城。

“我还留了一万兵马在城外。”

“公主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李焕神色紧张的看着裴乐瑶,他似乎想到了那个最不可能的情况。

“我带人出城,用城外的一万兵马试探西夏究竟在永登城外驻扎了多少兵力?”裴乐瑶说道。

“不行!”四皇子和李焕同时起身,齐声反对。

四皇子和李焕都是担心裴乐瑶的安危。

不过两人的担心出发的角度不同。

李焕是担心裴乐瑶出事,他要承担责任。

堂堂六公主殿下,如果在永登城出了事,他怎么可能完全没有责任。

四皇子自然是担心自己最疼爱的妹妹出事。

裴乐瑶知道李焕和四皇子会反对,所以见到他们的表现并不惊讶。

“我担心元端方会有别的图谋。”裴乐瑶说道。

永登城地理位置重要,元端方能想到,李孤勇和李焕等人自然也能想到。

即使没有她从京城和凤仙路带来的一万五千兵马,永登城原本也有一万两千精兵,此外还有其他的兵力配置,加起来也将近两万人。

再加上永登城原本就是秦凤路与西夏交界的重要城池,城墙一直在加固和修建,防御设备也在不断更新。

元端方想要用两万兵马打下永登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攻打一个城池至少要是对方三倍至五倍的兵力才可以。

可元端方一共六万兵马,还要分作两线作战。

即使元端方最终的目标是打下永登城,可他只有四万兵力,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经过这般推测,元端方应该别有图谋。

“如果我们一直留在永登城守城是不可能探查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裴乐瑶解释完之后掷地有声的说道。

“带兵打仗自然有风险。我们作为将帅有风险,那些士兵哪一个没有风险?”

“难道因为风险就不上阵杀敌了吗?”

“既然我是统帅,就早已不是公主的身份。”

“公主殿下究竟觉得元端方有什么图谋?”李焕看着裴乐瑶问道。

他觉得裴乐瑶心中定然有其他想法,要不然不会这么坚持。

“末将是觉得,将军已经得到西夏兵马攻打永登城的消息,最多三日就能赶回永登城。”

“那个时候我们再商量对策。”

裴乐瑶看着李焕说道,“或许那个时候我们已经中了元端方的圈套。”

“如果元端方的计策就是围点打援呐。”裴乐瑶说道。

“围点打援……”李焕在兵书上曾经看到过这样的兵法战略,可是在实战中运用的很少,在历史上这样的战略成功案例也少之又少。

可裴乐瑶是穿越者,在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中,围点打援的案例简直多如牛毛。

“除了永登城,还有哪一个城池值得元端方如此谋划。”李焕依然想不明白。

如果照公主殿下所说,元端方使用的是围点打援的战略,那么,那个点定然是永登城,那么援又是哪里?

“所谓的援自然不是一个城池,而是援兵,比如说他的目标是李将军。”裴乐瑶说道。

李焕的神色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那个可怕的后果李焕几乎不敢说出口。

李孤勇就是整个秦凤路的定海神针,如果此时李孤勇有所闪失,整个防线将会一溃千里。

如果孤勇真的出事,元端方再一鼓作气攻打永登城,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只是我的担忧。”裴乐瑶说道,“我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所以我需要进行试探。”

“永登城现在有守军两万人。”

“已经足够抵挡西夏兵马的进攻。”

“城外的一万兵马我可以灵活调动。”

“如果我冲入西夏的兵营,查看到他们兵马的数量,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如果他们兵马数量在五万左右,说明他们的目标是永登城,如果他们的兵马数量只在三万左右,那么他们的目标定然不是永登城,而是李将军。”

事关李孤勇的安危,李焕开始动摇。

“公主殿下,那你带兵守城,我带兵出城试探西夏兵马。”李焕说道。

“如果此时你从永登城带兵出城,永登城很危险,如果对方趁机攻打城池,永登城很有可能会失守。”

裴乐瑶有理有据的反对道,“此外,你如此大动干戈必然让对方窥探到你的意图。”

“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了。”

“而且永登城外的那一万兵马隐藏在暗处,西夏兵马并不知其存在,恰好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那就按照公主殿下的意见行事吧。”一位将领说道。

其他几位将领也纷纷附和。

李焕知道裴乐瑶的谋划是最稳妥的。

“那就有劳公主殿下了。”李焕起身,单膝跪地,抱拳向裴乐瑶行礼。

永登城的其他几位将领也跟随其后向裴乐瑶跪地行礼。

对于他们的表现,裴乐瑶颇为满意,倒不是李焕对她有多尊敬,而是说永登城的这些将领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知道在关键时刻谁更重要,谁才是他们最应该保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