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千载难逢套利的机会
林栋哲从他爸妈手里拿了五万块做生意,此时他们两个已经坐上了去福省的火车。
另一边,鹏飞跟着钱进的客车,去周边的每到一个乡镇,探路、耐心地蹲点、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以及后面应该如何定价。
与此同时,黄父黄母再次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苏城。
当他们进门 一眼就见到小女儿阿玲那微微凸起的肚子时,黄母她顺手操起放在一旁扫地的扫把,二话不说便追着庄超英打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数落着。
庄超英自知理亏,只能一边躲避,一边低声解释。
在得知女儿身体状况良好,不会因怀孕而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后,老两口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了地。
两人私下里一番商量,决定这段时间就留在苏城照顾女儿,就是害怕阿玲这么长和时间不出门会不会被邻居怀疑,然后举报到计生办公室,被拉到医院做引产,他们两个都想让阿玲跟他们回常城,当然这个是最坏的打算。
黄玲说,婉舒的妈妈是妇产科医生,能帮忙,不到万不得已,还是留在苏城比较好。
月份再大些实在不行就对外邻居说她去外地出差了。
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毕竟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总不能把孩子再塞回肚子里。
到时候他们家,该交罚款就交罚款,该接受处罚接受处罚、他们向来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
此时,经过一路的奔波,栋哲和图南终于抵达了晋江火车站。
一出站,便看到表哥阿达早已等候在出站口。
阿达一见到他们,热情地挥手示意。
栋哲赶忙拉着图南走上前去,为他们互相介绍起来。一番寒暄过后,阿达领着他们坐上面包车,准备开车回家。
对于这个许久未见的表弟林栋哲,陈达心里那股高兴劲儿简直难以言表。
平日里,他经常能听到爸妈还有舅舅念叨大舅舅一家,讲述着以前大舅舅一家对他们的照顾,这些话早已在他心中种下了感恩的种子,所以他打从心底里就想着要对这个表弟好。
上次见面,还是栋哲考上大学回来祭祖的时候。
图南和栋哲并排坐在面包车的第二排,图南的书包里满满当当装的可都是钱,这一路他们的心始终悬着,神经一刻都不敢放松。
好在一路平安,钱没有出任何意外,顺利抵达了晋江。
阿达一边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一边笑着说。
“栋哲,前几天接到大舅舅电话,我爸妈开心得哟,就盼着你回来喽。”
林栋哲抱着书包,连忙回应。“我也想姑姑和叔叔,阿达哥最近家里生意还好吧。”
阿达爽朗地笑着回答。
“好,好得很哦。”
庄图南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想到四月份在魔都解放日报上看到的新闻。
上面明确决定四月二十一号,开放国债交易市场,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手里有国债的老百姓可以随意买卖了呢?
只要是有正式工作的,基本家家都有国库券,因为银行有任务指标,必须完成国库券的交易量,自己家也有不少。
这段时间,他还真就格外关注了这方面的情况,安省肥市的国库券回收价格仅为九块四,偏远乡镇有的更低,会在六块多到八块五之间,这远远低于魔都的价格,甚至都低于十块的实际面值。
如果,他说的是如果能收国库券,不仅在商品生意上能挣一笔,在国库券交易上说不定还能挣一大笔出来。
“栋哲,国库券这个事情你有没有了解?卖东西咱们可以收国库券的。你想想,市场刚放开,安省还有苏省的乡镇,压根没有可以兑换国库券的银行,老百姓手里的国库券根本没法变现。而且啊,那边回收价格低得很,和咱们这儿一对比,这里面的套利空间可太大了。”
“哥,我和小婷出去溜达的时候,看到静安寺那里已经有人在倒买倒卖国库券了。”
林栋哲瞬间就明白了图南哥的意思,嘴角上扬。“哥,你是这个想法啊,咱们这次不仅倒买倒卖小家电,还要当票贩子。”
林栋哲可是拥有二分之一福省人的基因,或许是遗传的缘故,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在做生意这方面的天赋。
就拿卖图南哥作业本这件事来说,就足以证明他的商业头脑。
他发现每年寒暑假老师留的作业几乎都是一样的,这可是个“可持续发展”的好生意。
他跟班里同学说,一个同学只要交一毛钱,就能抄作业,当然,他也没忘了给提供作业本的图南哥分成。
凭借着这股机灵劲儿,他小小的“生意”做得有模有样,还带着小婷卖牙膏皮作业本,然后就是卖塑料袋。
“哥,这次咱们肯定能挣大钱。”
林栋哲仿佛已经看到了装满钞票的口袋。
图南笑着点了点头、当鹏飞最初跟他说了想做生意的想法时,他就考虑了很久。
一方面,栋哲的姑姑和小叔有低价货源,进一些适合乡镇的小家电、小物件,不愁没有市场;另一方面,就是这个国库券中间的套利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