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4 该走的要走,该来的会来
除了错愕之外,第二个感觉就是阴谋。自己走的时候皇后还好好的,怎么就会因为中暑突然死亡了呢?会不会是某种阴谋,嫌皇后碍眼或者发现了什么秘密被灭口。
所以洪涛下达的头一个命令就是给顾问处和东厂,要求他们秘密调查皇后暴毙一案,凡是与之有关的人员无论品阶职位都可以暗中调查。
接下来就该常规流程了,皇家在生老病死方面都有成文的规定,不用他来操心。他也确实没去操心,更没拦着不让过多耗费,等于变相默许了大操大办。
这也是一种补偿,活着的时候没怎么体现出来皇后该有的尊崇,死后享受一次也算聊胜于无吧。自己能给她的也只有这么多,但愿下辈子不要再碰上穿越者了。
“陛下,谭副总参谋长上了奏折,询问阅兵式是否可以如期进行。”
王承恩腰里绑着一根白绫,把皇帝看完的奏折恭恭敬敬拿到一边整理好,再把新奏折送上,简明扼要道出内容。如果皇帝没兴趣看,或者不打算马上看,那就再换下一个。
御驾亲征、东征西讨、全胜而归,虽没有实际意义上开疆拓土,却为大明商品打开了向西的通道,又消除了来自东边的潜在威胁,功绩不可谓不显赫。
然而由于皇后驾崩,皇帝下旨全国戴孝,一切庆祝活动从简或停止,军队也不例外,本来应该有的阅兵式只能改期。
改到什么时候呢?最近的时间点就是春节了。皇帝虽然没干涉皇后的葬礼,却把服丧的时间改成了一个月。等葬礼完毕,服丧期一过,差不多正好到年底。
“好啊,届时朕会出席。让他少弄些花里胡哨的流程,把钱省下来多买些烟花燃放。百姓们不懂军威,多看看热闹挺好。”
虽然冬季的通州挺冷,为了对军人表示出足够的敬意洪涛也不得不前往参加。不过他有要求,希望谭不明能减少流程,少让参与者受点罪,多享受一些快乐。
“礼部上奏,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奥兰治亲王、纳萨欧伯爵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殿下,于上个月抵达巴达维亚,请求前往大明帝国都城觐见陛下。”
收起总参谋部的奏疏,王承恩又换上一份,也是今天上午的最后一份。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皇帝上午会看十份奏折,然后用膳睡午觉,下午再看二十份。
而送到通政司、司礼监的奏折平均起来每天有上百份左右,其中七成被拦截了。但不是瞎拦,要依据规定。没必要由皇帝亲自过问的事情,会被分流给相关部门处理。
为了监督是否有人借机公私不分,蹴鞠队会不间断的向这两个部门派遣小太监,名为实习政务,更好的伺候皇帝,实则是监督,看谁敢胡作非为。
“呦,这可是稀客!告诉礼部派船去接下,以国王之礼隆重接待。”本来有点索然无味的洪涛听到这个名字突然来了兴致,亲自把奏折拿过去仔细看了一遍,居然笑了。
“万岁爷,这位亲王是旧故?”这一笑让王承恩有点紧张,为皇帝挑选奏折虽然有多重限制,没法厚此薄彼,但任何工作干长了都能找到窍门。
比如说通过长期细致观察,可以大体上感觉到皇帝喜欢某种话题,反感某些事或者某些人。遇到这样的奏折就别直接往上送了,要放在后面等着。啥时候皇帝露出了疲态啥时候再拿出来,通常不会引来太大的反应。
这次有关荷兰亲王觐见的奏折就被安排在最后了,原因很简单,一西一东两场战役打完,对手里都有欧洲人。荷兰虽然没参与,可也是欧洲国家,皇帝没理由喜欢看到他们的嘴脸。
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帝居然笑了,自打皇后驾崩,几个月来都没笑过这么灿烂。所以必须问清楚这位亲王的底细,如果有交情,赶紧去和相关部门打好招呼,千万别慢待。
“只闻其名不见其形!他此次前来大概率是为了西班牙的事情,如果不出意料也大概率会铩羽而归。大明与荷兰的蜜月期将会随之一去不复返,从此之后双方是敌非友啦!”
洪涛认识亨德里克亲王吗?答案是否定的,一面儿都没见过,更谈不上私人交情。看到王承恩一脸懵逼,不得不再多解释几句,或者叫提醒。
“荷兰人一向以赚银子为大,况且还与西班牙交战多年,怎会化友为敌与大明交恶,万岁爷一定要为奴婢解惑!”
这下王承恩更懵了,他一向不太喜欢欧洲人,尤其是西班牙。除了两国之间有直接利益冲突还发生过战争之外,这些年没少受奥雅妮的气也有关系。但唯独对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荷兰。
这个国家与日常见到、听到的欧洲国家好像都不太一样,不总把上帝挂在嘴边,是一群非常认真的商人。什么事儿做到极致都会发生质变,包括商人。
他们驾着帆船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在亚洲与欧洲之间来回跑,真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玩命,支持的信念只有一个,低买高卖赚差价!
且几十年来从不搞歪的斜的,更不会觊觎大明势力范围内的任何土地,乖乖窝在巴达维亚等几座小城里,日复一日的倒腾着各种货物。
银子确实没少赚,可就如皇帝所讲,做生意不能吃独食,若想让生意长远就必须允许别人赚钱,且赚的越多越好。
大明帝国这些年的海上贸易发展速度有目共睹,首先要拜皇帝英明,制定出了适合商人的政策;其次就得说荷兰商人的带领,若是没有他们冲在前面打样儿,大明海商不至于说不敢跑太远,可发展速度却会慢很多。
而销往欧洲的商品七成多都是通过荷兰人的商船运走的,在这七成多里面属于大明商人的货物又占了八成以上。
也就是说荷兰商船成了大明商人雇的运输工具,即便要付出很高的运费依旧还是有很多钱赚。没有荷兰人,想把货物卖到欧洲去难度会大很多倍,成本还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