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一世名,万世名
秦国的野心并非是什么秘密的事情。
只是虽一直以来在对外战争中总体占据着优势,可并没有多少人会真的相信秦国真的能一统天下。
可如今,秦国大军未动,新继位的韩王竟已直接纳地献玺,将数百年的基业拱手让与秦国。
即便韩国近些年来愈发羸弱,在诸国之间地位隐隐堪称最低,可不管怎么说也还是当世最为强大的七个国家之一。
如此突兀的举国献秦,这着实令各国高层及百家有识之士都极为震动。
早先虽有些传闻,可几乎没有多少人当真。
然而此刻,这竟已成为了现实!
“不动兵戈,不伤百姓,便将整个韩国收为己有,难不成秦国真的是天命所归?”
机关城内,诸多墨家弟子很是兴奋。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若是秦国真的能够用这种方式来统一,令天下太平,那也算是契合了墨家的主张。
“秦国那位长信君不久前出使韩国,恐与此事有关!”
墨家巨子六指黑侠看着自己手中仅剩下的五根手指,语气有些唏嘘。
他本有六根手指,却因当初在赵国想救走燕丹而被大军围堵,那根多出的手指便是在那时丢掉的。
事后回想,分明一切都是那位长信君的手笔,他和燕丹恐怕从一开始就落入了算计。
“长信君吗?”
一旁的荆轲也回想起了那位令他印象深刻的秦国公子。
对他这种小人物的信息也能知之甚详,实在可怕至极。
师妹如今便在河内长信君的治下,已寻到了她所想要的安稳,上次来信时便对长信君推崇备至。
如果这件事其中有长信君的谋划,那似乎也不是那么的难以接受了。
“昔年长信君出使赵国,不仅是为秦国取得了关键城池,更是让公子赵嘉彻底无缘王位,以至如今外敌在侧却君臣不和。”
“还有燕丹……”
六指黑侠轻声一叹:“以燕丹为引,令赵国从燕国攥取了不少好处,可也致使两国之间关系更为恶劣,这些年来纷争不断,再难有联合的可能。”
“今韩国已经投秦,赵国内部奸佞当道,君臣不合,外部与燕国交恶。”
“赵国……危矣!”
越是分析,六指黑侠便越觉心惊。
那时候长信君才多大啊?
看似简单的一次出使,其影响竟如此深远!
如果这一切都是对方的刻意谋划,那此人的心机也未免太过可怕了。
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算到今日局面了吗?
“自那位长信君出使韩国以后,其局势便有诸多动荡,夜幕瓦解……”
荆轲也跟随着六指黑侠的分析补充着自己所知道的。
自从得知师妹公孙丽与名家一同前往了河内依附于长信君麾下,荆轲对于长信君的一切消息便都严密的关注着。
“魏国大司空的女儿可是一直住在长信君的府邸。”
“算算时间,似乎与信陵君和魏国大将军的死期接近……”
“还有燕国,我曾亲见雁春君对长信君讨好亲近……”
两人越是讨论,越是胆战心惊。
“好深沉的谋划,好大的野心!”
如今天下,各国局势风云变幻,这一切背后,竟似乎都有那位秦国长信君的影子?
“今日言论,你我知道便足矣。”
“切记不可说与第三人!”
六指黑侠感觉楚国春申君的事情说不定也跟长信君有点关系,但是他已不愿再谈下去了。
不管长信君有多么可怕的谋划和心机,那和墨家都没有什么干系。
作为墨家的巨子,墨家的发展和传承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即便墨家与儒家并为当世两大显学,可这种大国纷争,绝非是墨家能够掺和的事情。
“可是机关城里有不少兄弟与燕丹交好,若是将来……”
荆轲有些担忧。
燕丹很是擅长拉拢人心,在墨家声望不低。
虽然现在燕丹被送去了秦国做质子,可将来若是回来,还是有可能影响墨家的。
“唉!”
六指黑侠轻叹一声,当初收燕丹为弟子,是为了扩大墨家的影响力,谁曾想天下局势变幻如此突然。
以燕丹的身份和声望,将来若是成了墨家巨子,那必将墨家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突然,六指黑侠看着前方的荆轲,眼中好似在放光。
“既然你觉得燕丹会将墨家带入一条岔路,何不自己来呢?”
“我?”
荆轲一时有些愣神。
六指黑侠轻抚长须,越看荆轲越是觉得这个突然的决定很是靠谱。
“不错,墨家众位统领之中,如今看来也就只有你最为合适了。”
荆轲呆愣着,好像还没有从这突然的消息中反应过来。
可是,他此时的心思却有些飘忽。
“长信君府中女子各有来历,或能力了得,或身份不凡。”
“若是我成为了墨家巨子,也能给师妹提供一些助益……”
虽然师妹的信中没有明言,可他又如何能看不出那字里行间对长信君的爱慕呢?
定要助师妹一臂之力,达成夙愿!
……
不仅是墨家。
儒家,小圣贤庄,此时对韩国献秦一事也是议论不止。
“纳地献玺,举国投秦,而且并非是仅作为藩属国,真的要让渡权力,改换宗庙!”
“这位韩非师兄难道就不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
“孟子说,舍生取义,难道韩非师兄竟是个贪生怕死之人?”
儒家众弟子对此事很难理解。
深受这个时代儒家思想的熏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无惧一死,却绝不愿在后世留下个坏名声。
“师叔对此事怎么看?”
儒家掌门伏念正与荀子对弈,他轻声问道。
“一兵未损而得一国,韩非此举恐助长秦王统一之心,太平之日又近了一些!”
荀子轻捋着长须,看着眼前的棋盘,手中还摩挲着一颗光洁的棋子,似乎在考虑应当下在哪里。
伏念若有所思:“看来师叔是认可韩非的所为了。”
荀子轻轻落子,抚须轻笑:“损一世名而取太平,可得万世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