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包子作坊的大订单
“妞子,婶子今儿去猪肉公司割肉时,正好有多的,还是板正的五花肉,婶子顺带着给你割了些。还有这些鸡蛋,都是翻过腊月后家里的母鸡下的,都是新鲜的,你跟你妈拿着吃啊。”
“婶子,您这是……”
“家里还煮着菜呢,我就先回去了,改天有空来婶子家,婶子给你做饭吃啊!”
林湘看看怀里的肉蛋,再看看婶子远去的背影,正琢磨着,又来了个嫂子。
……
一个小时后,原本空荡荡的院子,这会儿已经堆了不少东西。
林母和林湘面面相觑。
“妈,我记着咱们以前跟村里这些婶子大娘的关系也没那么好啊。”
难道就因为她现在是大学生,以后前途无量,婶子们就想着讨好她?
可是不能啊!
毕竟婶子们送来的不是鸡鸭就是肉蛋的,对于没多少收入来源的农村人来说,这已经是顶好的东西了。
更何况婶子们也无法确定她将来会不会回来,现在就上赶着攀关系,明显不现实。
更何况,她们母女俩之前在村子里的口碑一直都不大好,直到林湘穿过来后做了些事儿,才慢慢改变了村里人对他们的看法。
婶子大娘们这么热情,林湘反倒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见到大队长以后,得到了解答。
林湘看着大队长怀里拎着的东西,一脸麻木的说道:“大队长叔,您别跟我说,您也是来给我们送东西的?”
“本来想着你们刚回来,估摸着来不及置办年货,我就拿了些过来,没想到你家的年货比全村人的都丰富啊。”
大队长说着和婶子们几乎如出一辙的话。
林湘无奈道:“这些都是村里的婶子大娘们送的,而且每个人的开场白都是,我们刚从京市回来,来不及准备年货,所以各家准备的时候,都替我们准备了一份儿。”
大队长看着林湘一脸无奈的模样,笑道:“都说善因结善果,这些都是你应得的啊!”
“大队长,您快别跟我打哑谜了,您知道乡亲们为啥给我们送这么些东西吗?”
“因为包子作坊。”
“包子作坊?”
要不是大队长突然提起,林湘都快要忘了包子作坊了!
她去京市这大半年,跟大队长也通过几次电话,但因为电话费太贵的缘故,每次都是她报了平安后,大队长就急匆匆地挂断了电话。
林湘还真不知道包子作坊现在的情况。
“这么说来,咱们梨花大队包子作坊现在的收益很不错?”
“岂止是不错啊,那简直是太好了!你知道咱们包子作坊现在一天要供应多少个吗?”
林湘试探着猜测:“六百个?”
她上次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有四百多个了,几个月过去,怎么着都得再增加个一百来个吧?
大队长笑着摇头,“六百?连棉纺厂的供货量都不止!”
光是棉纺厂都要六百个?
从大队长的描述中,林湘这才知道近来包子作坊的情况。
昨天从陈厂长那儿林湘已经知道,棉纺厂又续签了威尔逊和约翰的大订单,再加上之前京市的穗交会上,林湘夹带私活,又替棉纺一厂拉了几笔外汇订单,虽然比不上威尔逊和约翰二人的需求量,但加起来也有上百万。
如今棉纺一厂已经专供外汇订单了。
即便如此,所有生产线加起来也刚好勉强够运作的,而工人们也实行了三班倒的制度,在此基础上,棉纺厂对于伙食就更大方了。
身体才是第一生产要素,要是工人们的身体跟不上高强度的劳作,早晚要出问题。
早餐强制性要求每个人吃至少一个包子,除此之外,还有晚上的宵夜。
棉纺厂上千员工,后厨的几个大厨每天只能包百来个包子,根本跟不上,所以就全部承包给了梨花大队的包子作坊。
“每天上午要一千二百个,晚上要一千二百个,咱们梨花大队每个家庭,都至少派出了两个人进包子作坊参与劳作,也学工厂一样,实行了轮班制。”
大队长神秘兮兮的问林湘,“你知道现在包子作坊的员工,每个月能挣多少钱吗?”
林湘试探着猜测:“至少得三四十吧?”
“差不多,上个月基本上都在三十到三十二之间。”
三十来块钱,乍一听好像不多,可这是农村!
而且每个家庭至少派出两个人,那一个月到手至少有六十块钱,一年就是七百二!
只要棉纺厂的外汇订单一直在,只要梨花大队没有得罪林湘,让林湘和梨花大队离心,包子作坊就能一直存在。
村民们也能一直有工作。
村里人谁不知道,就是因为林湘和棉纺厂的关系好,所以他们才能沾光接到这个大订单,要不然外面有的是人要挣钱!
而且这只是棉纺厂的订单,还有食品厂,造纸厂,如今又加了个玻璃厂和橡胶厂。
虽然这几个厂子的需求量都只是一两百个,但加起来也不少呢。
“咱们梨花大队终于评上先进了!你不知道我前几天去公社开会的时候,镇上的大领导和几个公社主任,都轮番夸奖我呢!”
大队长驼了一辈子的腰,在林湘的帮助下,总算硬挺了。
所以,对于村里人来说,只是送上两只鸡,几斤肉,根本无法表达他们对林湘的感激之情。
“那我家房子,也是村里人帮忙打扫干净的呗?”
大队长的笑容淡了些,“还真不是,是你大舅一家来干的活儿。”
“我大舅?”林湘皱眉,“可我只给了您钥匙,他根本没有我家钥匙啊!”
大队长生怕林湘误会,赶忙说道:“钥匙一直在我那儿放着,我可从来没给过任何人!是你大舅和你几个表哥,翻墙进来打扫干净的。”
可怜了几个在家里从来不干家务活儿的大男人,用了好几天时间才把林湘家的房子打扫干净。
拆洗被褥他们实在是没办法,就翻墙拿回家,拿去给自家婆娘拆洗。
洗好以后又晾到半干才又翻墙进来,挂在了林家的晾衣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