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石秀叔父的家,位于建康城西侧靠近城墙的一处小院中,
晁渊等人在王定六的带领下,赶到地方时,却见那小院门口围着一堆街坊四邻,都在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而那小院中,却不时响起女子的嘶吼谩骂声:“若不是你这个灾星,这个家如何会变成这样!”
“你克死了你爹你娘,如今连你叔父也克死了!”
“滚!你给老娘喝的这是什么东西?莫不是也想要再害死我?”
......
伴随着谩骂,还有碗碟砸在地上的破碎声。
“唉,石秀这孩子苦啊!摊上这么个婶娘!”
“依我看石秀就不该回来,他叔父在时,他那个婶娘就看他不顺眼,如今他叔父亡故了,那婆娘自然要借机把石秀赶出家门了!”
“这么一个眼中钉,肉中刺若不除掉,那婆娘如何能自在得与那张屠户私会!”
门口的街坊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晁渊见状,将王定六拉到一旁,低声问道,
“兄弟,这是怎么回事?”
“哥哥有所不知,石秀兄长从小父母双亡,是他叔父看他可怜,将他一手拉扯大的。”
王定六叹息了一声,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石秀少时便父母双亡,由其叔父抚养长大,又因其叔父一直无子,所以一直把石秀当成亲儿子看待。
但其叔父之妻,也就是石秀的婶娘,却对石秀怎么也看不顺眼。
以前石秀的叔父在时,她便经常对石秀百般刁难,但因有石秀的叔父在,这个家总还算是石秀的安身之处。
可半年前,石秀随着叔父前往北地倒卖羊马,其叔父身染重疾。
石秀虽得到晁渊周济,匆忙带着叔父返回南方,想要找神医安道全救治。
可惜,还未到建康府,石秀的叔父便死在了路途中。
石秀带着叔父的棺椁返回,其婶娘当天便炸了锅,竟对街坊四邻说,定是石秀克死了父母不说,如今将其叔父也克死了。
为了不被赶出家门,好给叔父守孝三年,石秀一直忍耐着,却不想其婶娘反而越发的得寸进尺了,
前两天,那女人忽然病倒,石秀日夜在床前侍疾,其婶娘却非要石秀去找神医来给她医治,
石秀找来了安道全,看过之后,却只是寻常的感染风寒,
安道全开了药方,石秀抓药、熬药,喂药,没有丝毫怠慢,但其婶娘却每日找着各种由头对他进行谩骂。
“若非石秀兄长顾念其叔父的养育之恩,又怎会受这恶妇的欺凌!”
王定六怒哼了一声,晁渊的脸色也有些阴沉,他总算知道,为什么原本的水浒世界线中,石秀在其叔父亡故后,宁愿在北地沦落到靠打柴为生,也不肯返回建康了!
原来都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恶毒的婶娘!
“对了,那张屠户是怎么回事?”
晁渊想起方才百姓所说,开口问道。
“这事我也说不清楚,”王定六摇了摇头,“只是隐约有风声,说是石秀兄长与其叔父去北地倒卖羊马时,那恶妇独自一人居于小院,寂寞难耐之下,便与西街一个姓张的杀猪屠户勾搭在了一起。”
“此事,石秀兄弟可知?”晁渊问道。
“因此事只有风声,没有证据,那恶妇又是石秀兄长的长辈,我不好开口明言,只能提醒他多留意那恶妇的动静,”王定六无奈道。
......
小院中,石秀木着脸,收拾着满地破碎的碗碟,
其婶娘还在屋中谩骂,听着那刺耳的声音,石秀强忍着怒火,只将拳头捏的咯吱作响。
就在快要忍耐不住时,他赶忙抬头看了看主屋,那里有其叔父的灵牌。
想到叔父生前对自己视若己出,只将他当作亲儿子对待,如今其死后,却无儿女守孝。
石秀为了报答叔父的养育之恩,便想要为其守孝三年,每日到灵牌前祭拜。
若非为了如此,以石秀的脾气,又如何能将那恶妇忍到现在。
想起亡故的叔父,石秀心中的愤怒终于慢慢平静了下来,就在这时,小院的木门忽然被人拍响,
“兄长,是我!你看我带谁来看你了?”
石秀自然立刻便听出了院外是王定六的声音,
他赶忙开了院门,正要说话,视线却在看到王定六身边那人后,忽地愣住,随即一脸惊喜得倒头便拜,
“石秀见过哥哥!”
“兄弟快请起来!”晁渊赶忙将其搀起。
“哥哥,你如何到这建康府来了?”石秀欢喜道,“自上次与哥哥在北地一别,俺日夜思念哥哥的恩情,原本还想着等为叔父守孝三年后,便上山为哥哥效力,却未想到,今日能在这建康府与哥哥相见!”
“哥哥既来到建康府,本该请哥哥进家中做客的,只是......”石秀面露苦笑,“婶娘不贤,哥哥若进去,只怕会受石秀连累,凭白受些闲气......也只能请哥哥到酒店中委屈一下了。”
“无妨,”
晁渊既已知他家中之事,自不会让石秀为难。
一行人沿着街道,来到了西街街口的一处酒家。
石秀殷勤招待,众人一边吃酒一边聊些江湖事,在知道王定六已经被晁渊认可,成了梁山的一份子后,
石秀脸上顿时露出了羡慕地神情:“不瞒哥哥说,自在北地与哥哥分别后,我一直都在留意着梁山的消息,便是回了建康府,但凡遇到山东过来的行人,也会与他们打听,”
说到这,石秀猛地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带着些愧疚说道,
“每次听到哥哥替天行道,杀恶绅,诛恶吏,我心中也是激动不已,恨不得能立刻到梁山为哥哥效力,只是叔父已逝,灵前又无儿女守孝,我实在是走不得......”
“兄弟为报养育之恩,自愿为叔父守孝三年,此乃孝义之举,又何须觉得愧疚?”晁渊劝慰道,“再说了,三年时间,说长也不长,待兄弟报了养育之恩,自可再来梁山相会。”
“哥哥......”石秀红着眼睛叹息了一声,“我就怕这点心愿,也有人不愿让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