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金眼虎劫生辰纲
这说话的老者,正是大名府梁中书家,那蔡夫人的奶公谢都管。
原本从大名府出来,这谢都管一路只是装病人,连走路都不用自己来,自是轻松惬意。
却不想进了这山东地界后,天气一下变得燥热非常,这谢都管又要扮演染了瘟病的病人,每天只能躺在小车上,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任由烈日暴晒,
这两天下来,他自然已是有些受不了了。
“俺们如今装的乃是寻常百姓,这深山老林,僻静无人,夜间要么有贼匪劫道,要么就有豺狼猛兽,一般的百姓,如何敢夜间赶路?”
杨志好言相劝道:“老都管且再忍耐两天,到时,俺们便能走出山东地界,那时老都管也不用装病人了,自可下来随意走动。”
两人正说着话,一旁忽有挑担的军汉,猛地栽倒在地,便是那担子也掉落在了一旁。
杨志见状,慌忙上前,将挑担扶好,眼见里面打包的财物没有露出后,
他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却是拿起路上随手折下的柳枝条,向着倒地得军汉用劲抽去,
“你这惫懒货,这可是中书大人要送与蔡宰执的生日贺礼,若是损坏了一二,便是拿你这条狗命,也赔偿不起!”
那军汉被抽的浑身哆嗦,只能颤声哀求,
“杨提辖,俺真的走不动了,这么热的天,又捂得严严实实,俺自日头升起来后,便觉头脑发昏,真的走、走不了了......”
他话未说完,杨志手里的柳条已经劈头盖脸地抽了下去,
“莫要找借口,区区烈日,有何忍耐不得的!”
一旁得其他军汉见状,赶忙过来求情,
便是那两个梁中书派来的虞候,也有些看不过去了,开口说道,
“这么热的天,他们裹得严实,又挑着担子,八成是着了暑气,你若再打他,把人打死了,那一担东西,便你自己来担吧,俺们可不管!”
杨志听了这话,顿时冷静了不少,他仔细打量那倒地军汉的脸色,见其面皮灰白,果然并未说虚言。
其实杨志对待士卒态度恶劣,主要也是因为此次押运生辰纲,关系到他日后的前程。
他心里明白,这次若是再失败,那梁中书定饶不了他!
到时候,先得罪高坎,后得罪蔡京,这大宋朝廷,哪还有他的容身之地,至于重振天波府杨家,那自然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正因为太过关心生辰纲,杨志一路心神紧绷,自是让本就不好的脾气,越发暴戾了起来。
如今眼见这军汉似是真的着了暑气,一旦他倒下,必然误了押运之事,
杨志赶忙松口道:“这样吧,大伙都再坚持一会,就算要歇,到林子里,也总比在这大路上凉快一些!”
几个军汉扶起倒地的同伴,那人勉强挑起担子,一行人便向着山岗上得树林走去,
刚上了山岗,一众军汉,眼见这里林深叶密,虽有些气闷,却也比那岗下得黄泥路不知道凉爽了多少,
众人登时欢呼着,各自抢了一片树荫,倒下去后,便皆不肯起来了,不一会,已是鼾声四起。
杨志本想催促他们轮班值守,再午睡休息,那谢都管和两个虞候却都来相劝,
青面兽拗不过他们,只能自己拿起朴刀,在附近巡视了一下。
不想刚往前走了十来步,便听得密林中响起一阵锣声,下一刻,便涌出不知多少人影。
杨志面色大变,那些倒地休息得军汉,听到锣声,也慌慌张张得想要起来。
只是这冲出来的贼寇,又哪会给他们机会。
顷刻间,便有六七个军汉被取了性命,剩下的人哪还敢乱动,赶忙跪倒在地,祈求饶命。
“哈哈,不枉老子日日派人打探,”一个头顶光秃,穿着僧袍得大汉,手持戒刀走了出来,“识相的赶紧把生辰纲给老子留下!不然,就别怪老子大开杀戒了!”
谢都管吓得脸色发白,哪还敢说话。
杨志咬了咬牙,拱手道:“这位好汉怕是误会了,俺们只是一伙赶路的行商,哪来的什么生辰纲?”
“你这厮该就是那什么青面兽杨志吧?”僧袍大汉冷笑了一声,“老子听了公主得吩咐,已经打探半个多月了,你还想瞒老子?”
说完,他对着手下挥了挥手。
当即便有喽啰上前,将杨志等人押运的担子挑到前面,随后扯掉上面得封条,掀开了盖子。
“十万贯得金银珠宝,老子这次真是……”
僧袍大汉得话刚说到一半,忽然戛然而止,
“这、这他妈得是什么?生辰纲呢?”
这边的杨志也是瞪大了眼睛,他们押运的担子里哪装的是金银珠宝,分明是些破烂石块!
“这、这是怎么回事?”杨志赶忙看向谢都管。
“俺、俺也不知道啊,”谢都管也是一脸得茫然,“出发前一夜,俺明明亲自带人把那些金银珠宝装进担子里的。”
“中书大人莫不是另外安排了一路人马押运生辰纲?”杨志猜测道,“俺们这一路只是疑兵,真正得生辰纲莫不是由另一路人马押运得?”
“他娘得,少在老子面前装蒜!”僧袍大汉黑着脸怒道,“老子一直在打探这生辰纲得消息,怎么没听说还有一队人?”
“生辰纲定是被你们藏到哪了?快把财货交出来,不然休怪老子一个不留!”
……
山岗密林中的众人,还在为米酒争吵着,却不知距离他们一百多丈远的一处小山坡上,也有人正在瞧着他们。
“鱼儿上钩了!”
刘慧娘放下手中的千里镜,欣喜得拍了拍手。
“唉,小娘们,你如何能看到人得?”李逵憨憨得问道,“俺怎么什么都看不见?”
这“小娘们”得称呼,顿时让刘慧娘脸颊抽搐了一下,她也懒得理会这个夯货,将手中的千里镜递给了一旁的孙安。
屠龙手接过后,学着刘慧娘方才的样子,将圆筒的一端放在了自己眼前,随即便惊叹道:“此物果真神奇,竟能将百丈之外得景物放大,让人只觉百丈之外,就近在身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