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劫生辰纲
“原来大哥是这样盘算的,”贺拆眼前顿时一亮。
“如今我担心地,反而是这伙贼寇不肯招安,”
贺重宝叹息了一声,
“若找不到机会立下功劳,我们也就只能舍弃辽国的家业了。”
贺家两兄弟虽是汉人,但从祖上投靠辽人开始,已有百余年了,
一应家业钱财,姻亲故旧全都在辽国,若不是真到了走投无路得时候,他们自然不愿舍弃这些。
“兄长,你这般冒险,万一那伙贼寇不讲道理......”贺拆担忧道。
“放心吧,”
贺重宝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我打听过,这伙梁山贼寇在山东地界声名极好,而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他们不会随意杀我的,为了咱们贺家的未来,冒这点险也值了。”
......
梁山水泊北岸,
晁渊刚处理好对影山一战中牺牲士卒的后事,
按之前定好的章程,牺牲的士卒,其家人一次性获得一百贯的抚恤钱,之后梁山各处需要人手时,优先雇佣牺牲士卒的家属。
而因战事受伤残废,以后不能从军的士卒,可一次性获得五十贯银钱,并由山寨安排些轻省的工作。
士卒之事解决完,晁渊又安顿好了新上山的两个兄弟,吕方和段景住。
前者去马军,给林冲当副手,而后者,晁渊专门在梁山之上,划了一片地,作为养马得营地,让段景住负责军马的调教驯化。
这两件事解决完,去大名府打探的时迁,也让韩伯龙传回了消息,
“哥哥,今年大名府的生辰纲,已经定下,由那杨家的后人青面兽杨志押运!”
“杨志?莫不是天波府后裔?”林冲询问道。
“没错,”韩伯龙给营帐里的众位头领简单述说了一下杨志的经历,
原来这杨志在押运花石纲翻船后,便被罢免了官位。
他本想贿赂太尉高俅,以便官复原职,却不想高俅收了杨志的贿赂后,又不知从哪听说,天波府杨家有一把家传宝刀,就在杨志手里。
这厮当时已经从汤隆那里弄到了徐宁家的软猬甲,便想再拿到杨家的宝刀,将宝刀软甲凑成一对,献与宋徽宗!
其实他若直言索要宝刀,以杨志当时一心想要官复原职,重振杨家威名的心态来说,或许直接便把宝刀交与高俅了。
但高俅这厮,经过徐宁的事,却担心杨志也不愿献出家传之物,他也不想节外生枝,便直接借着失陷花石纲的罪名,将杨志收押入狱。
杨志在狱中拜托故旧,耗尽了钱财,买通了太尉府官员,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但因他得罪的是高俅,那太尉府官员不敢留杨志在东京,便找了个借口,将他发配到了大名府。
接下来,杨志的命运,便与水浒原世界中一样了,
在大名府,这位天波府杨家后人,受到梁中书赏识,与索超一战后,两人一起被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对了,生辰纲何时出发,押运的路线,这些可都打探清楚了吗?”晁渊问道。
虽然今年的生辰纲依旧由杨志押送,但如今山东闹了瘟疫,谁也不知道他还不会走原来的路线。
“蔡京的生辰在六月十五,杨志等人当在五月下旬出发,六月初,经过山东地界,”
韩伯龙回道:“押运的路线也和往年一样,全程走陆路,从大名府出发后,经过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岗,白纱坞,野云渡,赤松林,最后到东京汴梁。”
“那押运的方式呢?”
赤须龙费保开口问道:“是和去年一样,用十来辆太平车子装财货,三五十禁军跟着吗?”
论起劫生辰纲,整个梁山谁也没有费保四兄弟有经验,
所以韩伯龙回来汇报消息时,晁渊也把龙虎熊蛟四人叫了过来,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据说那梁中书原本是有这样的打算,不过却被杨志给制止了,”
韩伯龙说道:“据俺们在梁中书府上的探子所说,那杨志建议押运的一行人伪装成染了疫病,要前往梁山水泊求医的百姓。”
“呵呵,这位青面兽倒是打得好算盘,”
晁渊好笑道:“伪装成生了疫病求医的百姓,一来可掩人耳目,二来,寻常贼寇畏惧瘟疫,见了他们绕道都来不及,又哪敢下手劫掠。”
“兄长,那我们还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琼英问道。
今年的生辰纲,晁渊势在必得,但如今梁山还在对抗瘟病,所以晁渊只想在不引起宋庭的注意下,偷偷取了生辰纲,
最好能像去年的龙虎熊蛟那样不动声色,便是取了生辰纲也没人知道。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晁渊等人商量出的办法,便是行那掉包之计,神不知鬼不觉得把生辰纲调换,
然后将真货运上山,至于假货嘛,那就不是梁山该操心的事了。
“我之前让安神医改良得蒙汗药,已经配好了,”
晁渊环视众人:“一切按之前商量好的办!”
“是!”
众头领拱手应诺!
......
贺重宝从关山镇赶到梁山水泊,已有三天了,
除了第一天见过几个梁山头领外,
其他时间,他都被关在北岸梁山军营的一处营帐中,连想要出去走走都不行。
不过虽然被囚禁了起来,贺重宝反倒是放下了心。
只要梁山水泊的贼寇,不在第一时间砍了他,那就说明这事还是有的谈的。
他却不知,与他相隔十几丈的大营中,晁盖、林冲、孙安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头领,一共十六七位,正在讨论他的事。
“今天把各位兄弟叫来,是有这么一件事......”
晁盖将贺重宝得来意与众人分说清楚,
“俺那儿子如今不在,这事到底该如何弄,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林冲先说道:“我的意思是,吾等汉人,岂能为异族卖命!”
“大郎早就说过,绝不招安!”
阮小二抢先出声道:“他连宋庭都不愿投,又更何况这外族辽人呢!”
“依俺说,这辽人定是不怀好意,”
阮小五道:“咱梁山前脚才在对影山,和他们做过一场,这些辽人心里只怕早就恨透了咱们,又哪会真怀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