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准备
2月已是冬末,江州又迎来一波寒潮。
陆长歌像其他学生一样,把脑袋缩在羽绒服里顶着寒风走在校园里。
大三下学期的课程较之于前两个学期已经大幅减少,陆长歌本可以动动脑筋把一些课程给逃掉,但其实没必要。
大学生们在学校里几乎都意识不到,这几乎是大部分人这辈子为数不多能接触到教授的机会。
也因为几乎够不着,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层师生关系几乎无用。
但这并不适用于陆长歌。
他能用上。
再加上他功利心重,因此扮演一下好学生,当一下某个教授的学生,以后就是一层社会关系。
江州理工大学虽不是什么名校,但到底是一本,教师差不了。
再者说了,能到一本院校教书的教授,他的老师能差得了?
也不要觉得以后有钱了,谁的面子都不要给,这可不是入世之道,许多牛人其实不是用钱就能收服的。
像是今儿这节资料库管理课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刘文教授上的。
刘教授对于班级里有一名已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也很有兴趣,至少觉得新奇。尤其是这两三周的五六节课,人家都安安稳稳坐这儿上完了。
挺有意思,在他的概念里,一个小孩儿这么年轻挣这么多钱,竟然还有这种定力,确实少见。
并且这回下课,陆长歌还主动找上了他。
起初是请教几个课堂上谈到的问题,深入一些呢,就谈到一些网际网路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来二去之后,陆长歌已经将海澜湾的年卡塞到刘教授的口袋里了。
后来刘教授真的去游了泳,陆长歌在接到林晓薇的讯息以后,特意从外面赶了回来,亲自接待了一下刘教授,并把人带到了办公室。
“……两三个公司要经营,学校的课也没落,你这时间如何安排的?”
刘文年纪大有些地中海,洗完澡之后吹得还比较潦草,感觉就跟光秃秃的碗底耷拉了几根毛,有点搞笑的味道,啤酒肚也比较明显,要是事先不知道,谁能看出来这么个普通中年男人竟是大教授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哪边有事往哪边跑,实在赶不上的就让公司里的人事后跟我报告。”
刘文转着圈看了一下这办公室,然后坐下说:“挺不错的,就高阶游泳馆来说,你这里最有档次、也最干净。”
“欢迎教授以后常来。”
“那我肯定来,不和你客气。”他打着哈哈,继而又推了推眼镜说:“对了,我们上次讨论的那个4g网路的事情,倒是个挺有意思的点。我回去查了些资料,发现从去年2月的那篇《》提出从3g到4g平滑演进的路径开始,仅仅一年的时间已经有大量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在发表,甚至包括我们国内一些企业研究院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陆长歌心里生笑,面色则如常,“单纯的谈技术问题我肯定跟不上教授的思路。我只是占了一个身处行业内的便宜,掌握一些前沿资讯。我现在这个阶段,转眼之间也要准备写毕业论文了,而仔细想起来,其实写论文和做生意是一个道理。”
“怎么说?”刘文翘起二郎腿,几次交谈下来以后他发现这个特殊的学生很有思想,也很有意思,人家成功倒不是偶然。
“做生意么,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才有盈利的资格,写论文呢,不是单纯的为了写而写,肯定也是要解决某个问题。而这个问题解决的越大、越关键,最终产生的影响就越大。网际网路发展到今天这个形态,我已经能很清楚的看到手机有取代电脑的趋势。但这其中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包括4g技术的标准化、移动智慧装置的能耗管理、资料分流等等一系列问题。”
“你想写出这样一篇论文?”刘文不傻,毕竟还是陆长歌主动接近的他,肯定是有所求。
不过陆长歌却笑着摇头了,“教授您可太抬举我了,我只是一个本科生,肯定没那么大的本事,也没那么大的野心,时间和精力就更不用说了。我的论文只要能通得过,保证我毕业就行。至于说起那些话题,仅仅是想讨论讨论,和行业教授讨论,总比我闭门造车要强。”刘文一拍大腿笑道:“你这也是客套话。”
话虽如此,但这家伙竟然也信了。
陆长歌微汗,学校里的人到底还是相对单纯一些。
“客套的成分不能说一点没有,但让我自己选对话物件,教授和普通人,那肯定是教授。教授了解我经营的那个露芒公司吗?”
刘文立马道:“了解,怎么不了解呢?你现在出了大名了。”
“还有好多人说,我这个事很简单,就是把原来开在街头的服装店搬到网上去呢,”
“其实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其中涉及的难点不少,别的不说,光支付就是大问题了。我那个老伴,对网路购物就不太接受,付起钱来觉得麻烦还不放心。”
“的确有这个问题……”
林晓薇路过两次陆长歌办公室门口,发现里面一直在聊天,她倒不是要去偷听,而是有事情要找老板,她又不敢进去打扰,最终弄得她等了四十多分钟。
直到刘文走了,她才长舒一口气赶紧抱着档案跑过来。
“都是要我签的?”陆长歌问。
“对。”
大致瞄了一眼她的表情,陆长歌就能看出点东西,“等久了嘛?”
“还好。只是没想到陆总您会和这位大教授聊这么久。”
“他好奇行业发展,我需要他好奇行业发展,一拍即合自然就聊的多了。”陆长歌一边低头签字一边说:“晓薇,你是搞财务出身的,融资这个事情你了解的吧?”
“基本知道。”
“那等我正式开始见投资人,你和我一起吧。虽说不是海澜湾的融资,但你估计也不想只在这么一个游泳馆干下去。”
林晓薇大喜,“没问题!”
随后她又好奇,“不过,陆总您这么重视这个刘教授又是什么缘由?”
陆长歌嘴角一笑,道:“怪我自己太年轻了,真到融资的时候,我就算把行业趋势说的再怎么逻辑严密、丝丝入扣,说到底我也就是个学计算机的大三学生。就像你吧,初次见面难道没想过这小孩儿还能开公司?到现在觉得我做事还算稳重,那是因为长时间和我共事,可谈融资的时候并没有长时间共事的条件,我也不打算一谈谈个半年,所以说就得早做准备。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手握资金的投资人,你愿意信我这个仅见过几面的大学生对行业的判断,还是信一个大教授的?”
林晓薇有略微震撼,她就知道这个小老板心思从来重,做事都有一定的目的,原来是这样。
“那,刘教授有帮忙的可能吗?”
陆长歌抬头,手中转了一下笔,“应该会吧,我是他的学生,又没提过分的要求。”
林晓薇心里嘀咕,还学生呢,有哪个学生像你这样处心积虑‘算计’自己的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