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

第183章 见贤思齐

第183章 见贤思齐

要说大明开国七国公、二十八侯、三伯,现在最轻松的是刘伯温,因为已经致仕了。

其他人现在都忙,身上基本上都有本职工作。

马寻可能也是个例外,身上的官职很多、差事看起来不少,可是和其他公侯相比,他不坐衙、不理事。

看着是富贵闲人的样子,只是好像什么事情也都要掺一脚,他只是不管一些具体的政事而已。

算不上是救火队员,现在的他是哪里需要往哪搬的砖。

五十九岁的广德侯华高来到了徐王府,他是和县人,当初跟着俞通海等人在巢湖当水寇,随后投奔朱元璋。

这人早期有不小的战功,只是在开国后就变了样。

只要一遇到打仗就动辄称病不接受任务,让他练习水兵就以不习惯为由而推辞掉了。

其他的勋贵大臣现在基本上也都有任务或者巡边,唯独华高不听调遣。

朱元璋对他也无可奈何,因为华高是故旧只能宽容,也因为这人胆子看似有些小,而且没有儿子只有侄子。

现在的华高就赖在京城,请求宿卫皇城。

“国舅爷。”华高看到马寻就忍不住抱怨起来,“陛下差遣你护卫太子殿下踏青,本部兵马都还没调遣吧”

马寻都愣住了,问道,“保儿没有派遣兵马”

喜欢摸鱼的华高想了太多的理由,唯独没有想到马寻居然一脸错愕的说出这般话语。

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啊,只可惜这位徐国公是国舅,帝后和太子又都无比亲近,其他人这么做肯定是渎职,但是马寻这么做没人觉得是失职。

羡慕肯定是羡慕不来了,就算是心腹故旧,那也是臣子。

而有些人虽然是臣子,不过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

华高虽然无奈,还是解释,“曹国公忙于大都督府的事情,再者他也不好僭越。”

明明是马寻护卫太子踏青,李文忠直接安排兵马护卫,好像是有些不太合适。

马寻也不觉得尴尬,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不足,很多人都是心里清楚。

有些事情他也有自信,就算是现在自己没安排,朱元璋和马秀英肯定私下安排好了,说不定是朱标自己亲自安排。

真要是马寻大包大揽的全权负责,估计朱元璋那一家三口心里反而没底了。

“我一会儿就叫文英过来。”马寻说着就对徐蛾说道,“让何大去找一下文英,问问太子踏青的兵马护卫情况。”

徐蛾也不多说什么,这可是大事情。至于自家老爷是怎么样安排的,那就和她没有什么关系了。

华高自然的伸出右手,说道,“国舅爷,劳烦给老朽诊脉。”

麻木的马寻简单的切了切脉,问道,“广德侯,这是有什么心思总不能是想要北上吧”

华高立刻摇头,他可不想去打王保保,“早年困苦身子虚,年轻时候打仗又受了不少伤,那会儿血流的到处都是,身子一下子亏空的厉害。”

听到华高这么说,马寻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华高说的好像有些道理。

就好像是秦叔宝一般,年轻的时候确实英雄无敌。可是年纪大了之后身体迅速垮掉,说到底还是早年受伤多、没有休养好。

现在的华高就是如此,他到底是真生病还是假生病,大家心里都没底,总之只要让他办事,马上就病的起不来床。

马寻随口说道,“广德侯也无须忧虑,脉象还算不错。就是有些迟滞,估计也是岁数的原因。”

五十九,在如今这个年代不算大,但是绝对谈不上年轻。

华高热切、期盼的看着马寻,“国舅夫人有喜,还是国舅爷的法子厉害啊。”

马寻好像有些理解了,不过华高继续问道,“国舅爷,可怜老朽尚无子嗣。就看在老朽早年为上位鞍前马后、受伤无数的份上,您传我生儿子的法子好吗”

看着华高都要哭了,马寻连忙说道,“法子也没有藏着,好些人都懂。”

华高不认可的说道,“郭二都有了子嗣,汤大嘴的妻妾接连有身孕,还不是国舅和他们亲厚才传的秘籍吗!”

马寻觉得自己可能以后真的要被供在庙里了,到时候是送子观音和马皇后在正殿,他这个马国舅就是旁边的陪祀。

刘姝宁怀上了,这个事情自然没有广而告之,可是有心人通过种种线索也能分析出来。

本来这也不算什么,结婚一年、又是适龄,有了身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偏偏就是马寻那一套备孕的法子好像有些作用,让郭英、汤和这些原本子嗣有些艰难的,提前开始了厚积薄发的样子。

甚至包括朱元璋,这本身就是他自己的本事,偏偏现在有些人牵强附会,觉得那是马寻的一些法子好用。

天可怜见,真的要是百试百灵,我就不会被催了一年了!

看到华高都要哭出来的样子,马寻只能说道,“法子一会儿我整理一番,让人送去您府上。只是说好,有没有用不能确保。”

这只是优生优育的法子,这可不是百分之百的确定。几百年后在电线杆子上还贴有很多小广告呢,医学发展那么快,依然有人因为这些事情困扰着。

华高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我迟迟不愿出去,就是怕断了香火传承,要不然也无颜去见列祖列宗。”

没有儿子,这对于不少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可是华高也不能这么认为吧。

他是没儿子不假,可是有侄子。不过爵位这东西,肯定是不能传给侄子。

这要是人没了,爵位到时候也就没了,一辈子辛辛苦苦的打拼,也只是为侄子挣了个正四品的指挥佥事。

马寻只能劝着说道,“广德侯用不着急,才五十九而已,六十多、七十的也能生。”

华高压低声音,小声问道,“那能否劳烦国舅爷去我家里看看,我肯定是没问题,说不准事情出在我那些妻妾身上。”

马寻平复心情,妻妾好几个都生不了,这事情还能赖在别人身上

“广德侯想多了。”马寻就笑着说道,“说不定就是早年忙于征战耽误了,只要现在心绪平稳一点,事情说不定有转机。”

好不容易才将想要赖着不走的华高给打发走,马寻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这叫个什么事啊,我堂堂徐国公、大明第一词人、大明第一神医,什么时候变成了主治不孕不育了

这事情虽然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不过马寻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一些备孕的法子等,他也确实没打算藏着掖着。

马秀英那边一直都是在整理成册,说到底就是这些法子不一定是百试百灵。

不过只要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那就是有了价值。

沐英带着沐春来了,“舅舅。”

“舅爷爷。”

“沐春,过来。”马寻看着胖嘟嘟的沐春,笑着招手,“快些让我看看,这是长胖了多少!”

虚岁七岁的沐春跑了过来,“舅爷爷,我也要跟着练兵!”

马寻就笑着鼓励,“先读书,再练兵。明白了一些道理才好知晓军事,现在不急着练兵。”

沐英也是能文能武的典型,虽然现在还没有爵位,可是只要给他机会,战功很快就会有的。

都说李文忠军事才华卓越,沐英也并不会逊色,他缺少的也只是一些机会。

沐英就笑着对沐春说道,“就听你舅爷爷的,让你读书总是偷懒。看看你舅爷爷,文采惊世不说,战功也卓著。再看看你二伯,他的文采多厉害!”

沐春若有所思,他的父亲就是文武全才。而他的二伯曹国公李文忠,那是天下闻名的名将,很多大儒也都喜欢这位曹国公。

包括太子叔父,更是出口成章、饱读诗书,也经常教他读书读兵法。

现在这个舅爷爷同样厉害,虽然沐春不打算学医,可是他也想要像这个舅爷爷一般诗词天下第一、战功就算不是第一也不能差了啊!

沐春一脸严肃,“我回去就好好读书,我就像舅爷爷看齐!”

沐英很开心的说道,“见贤思齐,你就该有这样的心思。身边都是些品德高洁、能力出众的长辈,又都爱护着你,就该好好学习才行!”

马寻有些宠溺的说道,“孩子还小,不说这些。踏青的时候带着他,我就是问问踏青兵马护卫的事情安排了吗”

沐英都忍不住想要吐槽了,他的这位舅舅看似公允,可是对待晚辈甚至都不算表面严厉。

岁数越小,那就越宠。

吴王殿下如此、李景隆也是这般,现在的沐春也是这样,只要岁数小怎么看都是可爱。

一旦到了少年阶段,那就是整天都要盯着,生怕有什么叛逆期、学歪了。

不过沐英还是连忙说道,“兵马护卫的事情也都安排好了,太子殿下亲自过目,二哥也觉得安排的稳妥。”

马寻点头,又问道,“是你安排的还是你二哥安排的”

沐英回答说道,“是我安排的。”

这一下马寻彻底放心了,“那就好,既然是你安排的肯定差不了。你帮我安排一下,踏青之后我要回凤阳了。”

虽然沐英的年龄大一点,可是马寻指使起来也得心应手。这个舅舅不是白当的,使唤晚辈越来越娴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