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模范生
办差就要有办差的态度,虽然起的不算早,可是马寻很好的把握了时间,称得上时间管理大师。
应天府府尹这时候估计刚下朝,应该是急急忙忙的往府衙赶。
哪能是马寻这个上官去等着呢,他可以稍微迟到一点,要不然等了太久会给其他人心理负担。
旺财溜达着来了,马寻一抬脚就坐在了驴背上,“你一天天的霍霍个什么劲,骡子骡子是指望不上了,小驴也没动静。”
旺财四条小腿倒腾的厉害,一路小跑向着前方。
何大就笑着说道,“国舅爷,我觉着不急,旺财肯定能有后。这都开窍了,它的妻妾现在都准同槽了。”
马寻一下子就觉得欣慰了,“这倒也是,多努努力肯定就是有好结果。”
以前的旺财只管吃喝,没多少其他心思。而且还极度的护食,不许其他的马匹、驴子去吃它的食物,但是现在大方多了。
估计是家里的条件好了,吃香的喝辣的,以前视作珍宝的东西现在都变得普通起来。
说笑间到了应天府,旺财也不用拴在拴马石,家里的护院不能全都进府衙,自然就有人照看它。
“下官参见徐国公。”
“标下参见都督。”
称呼这东西也是要看场合、身份,现在正式的场合叫马寻‘国舅’、‘国公’、‘都督’都没问题,就看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论关系够不够亲近。
马寻直接坐在主位,看向应天府府尹,“赴试的士子应该都已经到了,最近可有一些针对士子的案子?”
应天府知府立刻回答说道,“回国公,虽有一些士子互相争风吃醋、起了些冲突,好在没有恶性的案子。”
这就好,有些勾心斗角、言语冲突不要紧,不要上升到打架斗殴就行,更不能惹出人命官司。
马寻继续问道,“那有没有士子举报舞弊?或者是官员乡绅打压、欺凌士子的?”
应天府府尹有些谄媚的说道,“街头巷尾偶有传闻,只是郑国公世子等奉国公之命详查,多是一些捕风捉影、诬告之事,那些造谣者也被世子惩处了。”
这倒是没想到啊,常茂这小子还是做了些事情。这一次打人,算是打对了,回去得好好的表扬一下!
应天府府尹继续说道,“朝廷第一次开科取士,朝野上下也都盯着,各级衙门办事也不敢有拖沓。”
对于这个回答,马寻可以说是相当满意,这就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
办事不拖沓,而且公平公正的声势也造出来了,这样可以少很多的流言蜚语,可以少很多人去说三道四。
至于事后会不会有一些落榜的士子大呼朝廷不公、科举舞弊之类的,到时候就要看情况了。
要是有着实质性的证据等等那自然好说,要是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只是在发泄情绪等,那么马寻就不会客气了,诬告在大明可是重罪。
考不上有些时候就是才学不够,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也不可能因为有些落第的学子喊了几声整个朝廷都要如临大敌。
应天府这边看起来很好的完成了他们的本职工作,这是需要肯定的。
再接再厉,这只是阶段性的一些成果而已,现如今还不能自满,必须要等到会试完美结束后再真正的松一口气。
应天府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了,马寻就对五城兵马司的人吩咐说道,“那些勋贵子弟上街巡视到底只是我的安排,你们现在就该接管这些差事了。”
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们肯定不敢有意见,这本来也就算得上是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
马寻继续说道,“明天起五城兵马司接管贡院,派出兵丁巡查,务必要做好防火防盗。饮水等,也都要安排好。”
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会试连考三场,学子们都是进了贡院直接进考舍。
这些个考舍宽大概只有一米五、高两米二,只有一米五的进深。内置平板凳一张、无抽屉平板桌一张。
也就意味着考生们就只能在这样狭小的考舍连考三场,每场是三天的时间。中间休息的时候就是将平板桌放平,蜷缩着睡着。
食物就是学子们提前带进来的,饮水则是用贡院里水井的水。
可以说这样的考试对于不少人来说是折磨,只是想要金榜题名的话,那就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些磨难。
安排好这些事情,马寻就回家了,具体的执行用不着他去操心。
刚回家就看到了邓镇,这个小马屁精很热情,“舅舅。”
马寻好奇问道,“没跟常茂去山上转转?安排了这些事情,我倒是不太放心他一个人去做。”
邓镇就回答说道,“舅舅放心就好,王弼他们都跟着过去了,真要是选郊游的地方没难处。我姐过来和舅母说话,我就跟着过来了。”
看着这小子自来熟的牵着旺财,马寻一时间反倒是觉得正常,“你爹现在在襄阳还好吗?”
“让我好好跟着舅舅学本事,我娘也让我多过来。”邓镇嘴巴甜,吹捧着说道,“舅舅的医术天下皆知,只是先前还不知道舅舅的一首词能压住天下士子。”
马寻现在都有那么点麻木了,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总不至于担心杨慎出来抢版权吧,那还要近一百二十年后才会出生。
马寻笑着开口说道,“这么说就过了,有些言过其实。”
邓镇这小子在也有好处,他可能是属于一些学生当中‘最讨厌’的类型,是属于那种班主任眼里的好学生,甚至偶尔还会打小报告。
有着这样的同学可能是恨的咬牙切齿,不过作为‘班主任’的话,那就喜欢这样的学生了。
马寻喝了口茶问道,“我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你们的操练怎么样?”
邓镇老实的回答说道,“我们就算是想要偷懒都不行,保儿大哥派人盯着,文英兄长也没少让人督促我们操练。”
虽说这些勋贵人家的看似是有些底气、自信,觉得在自家府邸学一学也就够了。
可是当他们被送到马寻跟前学习的时候,那就失去了一些自由,很多的事情也只能按照马寻的安排来了。
邓镇这些小子现在就是如此,按时要出操、定时要入营练兵,即使马寻不在京城也没关系。
因为还有李文忠、沐英来安排,他们自然不会盯着这些小子,但是安排的将校可以很好的执行这些任务。
即使当时这些将校不敢处罚等等,不过他们可以记下来这些勋贵子弟的表现,马寻这个国舅一旦回来了,这些勋贵子弟落不了好。
邓镇就开始打小报告了,“舅舅,您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常茂最是偷懒了。”
马寻一点都不奇怪,直接问道,“他是不是仗着武力偷奸耍滑?”
邓镇就点头,有些抱怨的说道,“他大刀耍的好,骑术又厉害,每天队列之后他就吵着要习练军械。”
“回头他少不了一顿打。”马寻笑了起来,常茂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类型,“他没有偷懒吧?贡院那边常去吗?”
邓镇更加严肃,赶紧从袖笼里掏出一本册子,“他们应该不至于偷懒,我们入营操练,我都让护卫在街上。我记下来了不少,还请舅舅过目。”
可以说邓镇扯着虎皮当大旗,也可以说他有些喜欢‘钻营’。
不过马寻对此也不会有什么厌恶,因为邓镇的这些钻营等等不是踩着别人上位,没做什么损人利己的事情。
马寻笑着接过书册,草草看了一眼,“明天用不着你们上街了,官府的人开始办这些事情了。”
邓镇没觉得被过河拆桥,他们这段时间在京城耀武扬威,可是本身一个个的也都没有正式的认命等,大家对此也都是心里有数。
这就是在帮舅舅办事而已,就是因为他们是公侯子弟所以别人不敢去计较。
现在就功成身退了,这也正常,有些事情也就应该是朝廷去做。
和邓镇这样的半大小子聊天,马寻倒是不会觉得不耐烦,甚至会觉得和这样的一些小子们聊天反倒是一个比较轻松的事情。
邓镇他们自然不可能全无心思,只是相对来说心思比较简单,相处起来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
最主要的还是没有太多的利益纠缠等,这自然也就意味着相处起来更加的单纯了,少了太多的勾心斗角,这就是最为舒服的相处模式之一了。
在闲聊着的时候,邓氏来了,“外甥女拜见舅舅。”
马寻笑着点头说道,“老二这一回是出息了,过几天要帮他扬名了。我大明秦王公允仁善,在老家可是惩治了不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邓氏脸一红,连忙说道,“舅舅回京,外甥女只是来拜见而已,舅舅何必说其他事。”
刘姝宁和常婉就在旁边笑,邓氏来拜见马寻正常,毕竟这是才刚刚回京,既然来了肯定是要见一见这个长辈,这就是礼数了。
可是要说她没有其他的心思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太子朱标和常婉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不出意外的话,年底的时候就要考虑朱樉的婚事了,毕竟他只比朱标小一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