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
第6章 百折不挠,终不为下(求追读!)
小
大
曹豹看不爽刘备,刘备对曹豹却心存幻想。
刘备乃是游侠出身,最重情义。 现在的曹豹与刘备也算是阵前一起扛过枪的,刘备对他还是有感情的。 后来刘备当上了徐州牧后,专门把治所迁到了下邳,还封了曹豹为下邳相。 这已经是太守级别的高官了。 很明显,刘备对于曹豹绝对是付出了感情的,他希望曹豹作为陶谦老臣,能配合自己这个新领导,打理好徐州。 但可惜,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刘备付出的真心,却并未换来曹豹的忠诚。 曹豹看不惯张飞,张飞也看不惯曹豹。 刘备夹在中间很难受,他也没能处理好新旧人的关系。 所以当刘备远征袁术时,徐州就出事了。 曹豹勾结吕布造反,一举偷袭了徐州。 颠沛流离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走上牌桌,有机会和袁曹共争天下的刘备,就这样再次无家可归。 这是刘备人生中最至暗的时刻。 刘备在丢失徐州后,等于没了补给,一路撤军,大军只能够“相食”自保! 最后如果不是徐州巨富麋竺倾尽赀财相助,刘备就已经不是战败那么简单了,而是要永远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百折不挠,终不为下。 不管你怎么看待刘备,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他的一生真的非常励志。 刘备是未来的徐州一把手,省级高官。 李翊现在是和刘备在一条船上的,他当然不能让那种事情发生。 所以这上岸第一刀,就是先斩曹豹。 陶谦死后,曹豹就是丹阳派的绝对领袖。 刘备笼络他,也是想拉拢丹阳派。 但事实已经证明了,曹豹根本不服刘备。 这也好理解,毕竟刘备一个外来户都能统治徐州,那他曹豹作为陶谦心腹,手握军权为什么不能? 尤其刘备手里还握有丹阳兵,这些本都应该是曹豹的。 曹豹对刘备有妒恨,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趁着这个机会,削弱曹豹的实力,未来丹阳派便不足为虑了。 李翊的眼光放得很长远,他知道陶谦命不久矣,也知道这老登“让徐州”是没安好心。 但李翊会帮刘备吃下整个徐州,为了老刘这张长期饭票,他必须作出这样的谋划。 刘备果然有些迟疑,“曹豹与我共御曹操,今使计害之,非丈夫所为。” 李翊挥了挥手,笑道: “非也,兵者诡道也。” “我等只使人告知曹军将退,曹豹追与不追在其自身耳,非我等所能强为也。” 唔! 好牛的论断。 此言一出,赵云与关羽皆佩服不已,李翊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 我们只是告诉你曹操撤军了,追不追是你自己的事儿,我们又没拿刀架你脖子上。 还能逼着你去追击不成?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今使曹豹追之,为曹操所败,我军复追之,必获全胜。” “一者,可削曹豹实力,为使君赢得在徐州的话语权。” “二者,曹豹兵败,使君若能救之,必得丹阳兵军心,丹阳派之众也将感恩戴德。” “三者,徐州百姓深恨曹军,今使君若能击破,必得徐州人心。” “此可谓一石三鸟之计也,今若犹豫不决,必然坐失良机!”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刘备岂有再迟疑的道理?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脾气性子那是相当火爆的,不然谥号就不会是“昭烈”了。 他是一个雄主,当手下人都把方案拟好贴到你脸上的时候,刘备是不可能迟疑不定的。 “善!” 刘备眉头蹙起,面色肃穆。 “子龙,你去调度骑兵,与陈到、田豫为先锋,听我号令行事。” “云长,你领一军去承县与益德合兵一处,配合子龙先头部队。” “我自领大军,随后便到。” 刘备此时已经三十四岁了,经过这么多件的磨炼,早已有了人主模样。 一番雷厉风行的命令下来,赵云、关羽二将齐齐拱手: “喏!” 好,这才叫领导模样。 李翊在一旁暗自点头,备备这一生也算是在不断成长。 虽然他看似屡败屡战,但纵观他的一生,其实漂亮的胜仗也打了不少。 比如历史上的博望坡之战,其实就是老刘自己打的,以少胜多。 还有后面的汉中之战,老刘第一次正面击败曹操,巩固了自己在川蜀的统治。 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历史误区,觉得老刘一直颠沛流离,屡败屡战,称帝后又有夷陵之战这样的惨败。 就下意识觉得刘备不会打仗。 就像总有人觉得刘邦就是个地痞流氓,没有韩信啥也不是似的。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刘邦一直都是秦末项羽、韩信之下的第三人。 除了项羽,刘邦在秦末基本上是见谁灭谁。 后面败给的匈奴单于冒顿,那也是整个匈奴历史上都排得上号的雄主。 刘备现在还没有进入巅峰期,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成长,而李翊会帮他弥补历史上所犯的错误。 帮他就等于是在帮自己。 现在屋里已只剩刘备与李翊二人了。 刘备恭敬地向李翊作揖道: “先生良策,备谨受教!” 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李翊,自己在徐州都快被曹操打自闭了,他太渴望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了。 “随口一言,使君过誉了。” 李翊笑着自嘲,然后又马上提醒道: “我料曹豹得知消息后,即将开拔。” “事不宜迟,使君也需尽快动身才好。” 但刘备此刻却并未显得多着急 在他心里,还有一件比击破曹军更重要的事情! 刘备正襟危坐,一脸诚恳地向李翊拱手道: “这几日与先生相处,深知先生有匡君济世之才。” “刘备恳请先生出山,教我良策。” “我必终生奉你为师,早晚聆听明诲!” 李翊微微一怔,暗想这便是三国魅魔的含金量吗? 刘备比李翊年长,地位更是比李翊高的多。 可他竟能说出“我必终身奉你为师”这种话来。 你知道一个省一把手对你说,“我一定终身认你为老师”这种话在现代是什么含金量吗? 面对刘备的请求,李翊笑着说道: “只要刘使君肯管饭,那我陪使君走一遭倒也无妨。” 刘备闻言先是一愣,旋即大笑出了声。 “管饭!当然管饭!” “任凭备再是困顿,也断不能叫先生饿了肚子!” 大堂里,响起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这一日的刘备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非常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