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哀家能怎么看?
白梧桐心底一惊,没想到太后竟藏着这般通透的见识。
细细想来,倒是自己思维受限了。
长久以来,她只盘算着借助两个突厥美人达成目的,却忽略了后宫其他妃嫔,同样能成为助力!
这些妃嫔背后是京城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
她们在后宫的一言一行,都与家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只要巧妙拿捏住这层利害关系,她们为了家族的荣耀与存续,必定会小心翼翼,言听计从,相较反复无常的突厥美人,确实可靠得多。
白梧桐嘴角浮起一抹笑意,由衷赞叹,“太后娘娘,您这番见解,当真是让臣妾醍醐灌顶,非寻常人可比。”
“只是……太后娘娘,您现在又是如何看待皇上的?”
“哀家能怎么看?”太后的目光越过她,望向殿外。
永寿宫的宫人们早已遵照指令退下,整个宫殿陷入一片死寂。
自被幽禁以来,这里就再没了往昔的热闹与生机。
太后原本应端坐在高位之上,接受后宫妃嫔的叩拜与孝敬,享受无上的尊荣。
可如今,却被困在这永寿宫,连宫门都难以迈出一步!
“皇帝太过薄情寡义!”太后的语气陡然变得哀怨,“哀家作为他的生母,一心为大融国的江山社稷考虑,想让皇室血脉得以延续,可最终竟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
一想到张承宴的所作所为,她心中的怨恨便如潮水般翻涌,“他竟想出那般荒唐的主意……找一个与先皇长相相似的戏子,简直荒谬!”
这正是太后对张承宴最为痛恨的地方。
帝王心思深沉,精于权谋算计,本是无可厚非的事。
但张承宴不该用一个戏子,去亵渎先皇的尊严和脸面!
先皇早年也曾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心怀天下,为大融国的繁荣立下汗马功劳。
只是在皇位上待得久了,被权势蒙蔽了双眼,逐渐迷失自我。
即便如此,先皇在太后心中,依然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不容后人这般羞辱!
那是她爱了二十余载,也抢了二十余载的男人!
白梧桐早就敏锐察觉到,太后对张承宴心怀怨恨。
准确来说,是太后对当下被幽禁的处境极度不满。
曾经她手握重权,尽享荣华,又怎能甘心被困于此!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旦尝过权势带来的尊荣,就很难再适应平淡无权的生活。
白梧桐自己就是如此,倘若让她从如今的高位跌落,变回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美人,每日在后宫中小心翼翼生存,她定然满心不甘,难以接受。
“太后娘娘,今日咱们婆媳俩,可算是推心置腹,坦诚相待了。”
严格来讲,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与太后以婆媳相称。
白梧桐有意这么说,实则是想进一步试探太后的态度,观察她的反应。
太后对此并未动怒。
如今的后宫之中,众人都忌惮张承宴的威严,对太后避之不及。
愿意陪她说话解闷,还带着孩子来看望她的,也就只有白梧桐了。
一个称呼而已,实在没必要太过计较。
“是啊,是你率先向哀家展露真诚,哀家才敞开心扉,说出这些心里话。”太后自嘲的笑了笑,“即便哀家对皇帝毫无二心,他也未必会相信。在他心中,最敬重最亲近的,是先皇的皇后,而不是生他养他的哀家!”
尽管自己是皇上的生母,可在他心中,却比不上将他抚育成人的先皇后。
这对太后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让她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换作任何一个女人,任何一个母亲,都会感到无比憋屈!
白梧桐起初确实有意拉近与太后的关系,却没料到事情进展如此顺利。
仅仅凭借孩子,就成功达成了目的。
这也印证了那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话,太后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实则深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心事。
太后的目光转向白梧桐,“皇帝什么时候回来?”
“归期尚未确定,大致会在过年前返回京城。算起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今年二月才是农历新年,时间还算充裕。
“那往后的日子,你便能多陪陪哀家了。”
白梧桐眉眼含笑,柔声回应,“臣妾求之不得。”
此后的日子里,后宫风平浪静。
白梧桐既未刁难突厥美人,也没有为难靳薇歌。
她们心里都清楚,皇上外出期间,后宫完全是白梧桐说了算,即便绞尽脑汁生事,也是自讨没趣,索性都安分守己。
白梧桐将心思放在了太后身上,带着孩子们,变着法逗她开心。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个月一晃而过,农历新年的气息愈发浓郁。
白梧桐带着精心准备的糕点和滋补汤品,来到了永寿宫。
蕴和蕴熙两个小家伙一到地方,就像脱缰的小马驹,欢笑着冲进太后怀里。
“祖母,我想吃那个白兰糕!”蕴
“祖母,我也要,您喂我嘛!”
太后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好好好,祖母喂你们,两个小机灵鬼!”
白梧桐站在一旁,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没有出声打扰。
每次来永寿宫,她大多是这般做法,甚至还常常找借口先行离开,给祖孙三人留出充足的独处时间。
但是一回到体顺堂,蕴和蕴熙就会把太后说的话,一五一十的讲给她听。
所以即便白梧桐不在场,也能知晓这里都发生了什么。
在两个孩子心中,最爱的人无疑是阿娘,就连父皇张承宴也远远比不上。
太后抱着他们,轻轻叹了口气,“皇帝是不是快回来了?”
“嗯,皇上传信说,大概七八天后就能抵达京城。此次行程有靳峙大将军保驾护航,太后娘娘不必为皇上的安危担忧。”
太后可不是担心张承宴,“皇帝一回来,哀家往后怕是不能像现在这样,经常与你和孩子们见面了。”
她最割舍不下的,当属白梧桐的几个孩子,每个都乖巧懂事,一举一动都能暖到她心坎里。
白梧桐连忙轻声安慰,“太后娘娘,臣妾往后还是能抽空来看望您的。等皇上回宫,臣妾就找个合适的机会,提起把蕴阳送来,让您抚养的事。”
“哀家可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