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檀渊之盟

因为高志之事,隆庆帝对赵仕鸿没什么好脸色。

但是赵仕鸿再怎么说也是平定了晋贼,有一定的功劳,高志投敌也不能全将过错怪在赵仕鸿身上,所以隆庆帝最后还是让赵仕鸿进来陈词。

赵姓,一个听起来就堂堂正正的姓氏!

赵仕鸿也是如此,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身正气。

一进来,赵仕鸿当即便跪下道:

“陛下,臣有要事禀奏!”

隆庆帝问:

“有何紧要之事?”

赵仕鸿将这两天京城发生的奇事诉说,又将童谣传唱。

隆庆帝听了,十分不耐烦的道:

“这种市民小事,有什么好拿出来说的?”

赵仕鸿认真道:

“陛下,这并非小事,而是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

隆庆帝闻言疑惑的问道:

“这是何意?”

赵仕鸿道:

“淮阴贼贼首方永麾下有两员大将,一人名叫牛金,一人号称马老黑,此二人辅佐淮阴贼贼首方永淮州起事,攻城略地,使我大熙损失惨重。”

“若是普通乡野愚夫,如何能有这般本领?陛下可知这二人来历?”

隆庆帝摇摇头,问道:

“此二人有何来历?”

赵仕鸿道:

“牛金出身镇国公府,是牛继宗同宗子侄,马老黑原名马庆,是马尚族弟。此二人原在太湖水师任职,只因勾结白莲教逆贼致使兵败,事后畏罪而逃。”

“镇国公府和治国公府为防止牵连,遂将这二人从族谱除名,然其名虽除,血脉却不能斩断,此二人与牛继宗、马尚血浓于水,陛下难道可以放心吗?”

隆庆帝闻言瞪大了眼睛,震惊的道:

“竟有此事,朕实不知啊!”

那时候他刚刚即位,初次改革便引发了苏州叛乱,太上皇借机夺权,苏州之乱中包括薛大瘸子之事都是由太上皇心腹首辅张庭正一手操办,隆庆帝确实是不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

赵仕鸿道:

“臣最开始亦和陛下一样不知此事,直到后来听了这童谣之后,心怀蹊跷,遂调查之,方知这一隐秘,可见上天是在借助这两位小民之手,警示陛下啊!”

“若陛下放任不管,那牛继宗和马尚手握重兵,外连草原,内结淮阴贼寇,我大熙江山社稷便将会如童谣中一般,任由马骑于背,牛拽于前,到那时,陛下再想后悔,就晚了啊!”

隆庆帝听后脸色阴晴不定。

崔枢、程范看着此幕,有心说些什么,可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放弃。

赵仕鸿一张嘴,他们就听出了是什么味的屁!

这家伙多半是投靠草原了。

这就是同为奸臣的敏锐!

但是,大熙的覆灭与他们无关。

他们只需要保证自己家族的兴盛就可以了。

就像他们知道郭白和淮阴贼有勾结却不会得罪郭白一样,对于草原,他们同样也不会得罪。

谁知道最后是谁执掌天下呢?

居庸关。

此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自古以来多少英雄将相折于关下,鲜有人能以武力破此关隘。

不过虽然防御强悍,但居庸关在历朝历代中被打开的次数却并不少。

究其原因,无非是不能从外部破关,却有人从内部破关罢了。

例如今天,是牛继宗、马尚坚守城池的第九天。

王子腾没有丝毫按计划来援的迹象。

不过好在他们还能继续坚守。

草原人无法撼动这座关隘。

城中的粮草有些不足了,牛继宗已经催人去要粮。

只要粮草足够,牛继宗有信心一直防守到冰开雪化,大雁北归!

忽然,外面传来动静。

“粮草来了?”

牛继宗面露喜色。

却听到一阵尖锐的锣声,“钦差驾到!”

牛继宗的心中咯噔一声。

德州。

今天是方永在这里休整的第三天,后方传来消息,薛蝌带着马匹赶了过来。

这是之前方永从草原忽悠过来的战马。

虽然现在看来,是方永被人家忽悠了……

薛蝌本来是从河南方向进入徐州的,不过途中听说方永北上,便带着马匹赶了过来。

方永一边派人接收马匹,一边继续准备北上之事。

经过三天的休整,士卒们的疲惫缓解了过来,是时候继续北上了。

次日,方永整齐好兵马,出德州,入直隶!

和山东相比,直隶军民对方永的抵抗力度要更大一些。

这里的百姓不像山东百姓那样受到过方永的帮助,他们对方永知之甚少,再加上朝廷的丑化,因此他们对方永的到来多有恐惧。

部分官员利用百姓的这种心理,污蔑方永为乱匪,会率兵劫掠百姓,号召百姓对方永的军队进行抵御。

对此,方永的应对方法很简单。

他一路高竖勤王大旗,严守军纪,对百姓秋毫无犯。沿途所经镇县凡有抵抗者,皆被其冠之以与异族勾结的借口覆灭,金银粮秣尽数充军,田地宅邸亦被没收。

大军一路进入河间府,张远的水军也同样赶至河间府的沧州。

沧州官吏对张远自然说不上欢迎,他们组织了不少人手在运河拦截,想要阻止张远的水军进入。

张远也是毫不留情,直接用武力强行攻破了沧州码头,占取了沧州。

城中的官吏皆被其关押起来。

如果换做其他人,如黎庶出身的周栓,此时免不了将沧州血洗一番,以免日后生乱。

但张远却不会这样做。

或许是因为他出身于朝廷将领的原因,张远对大熙官吏一般不会赶尽杀绝,而是会留其一条性命,除非有方永的直接命令除外。

张远的水军攻破沧州后,方永的陆军也紧随其后,赶到了河间城下。

河间府城是一座非常雄厚的城池,伫立在山东和直隶之间,春秋时期,是齐燕赵三国争夺之地。

昔日晋贼吴胜便是败于此地。

不过现在,方永应该是不用为这座坚城发愁了。

因为在这里,方永却遇到了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人。

“郭白拜见将军大人!”

“子升快快请起!”

方永亲切的扶起郭白。

他未见过郭白,不过却已经与其神交已久,早就看过了郭白的画像。

和天生貌丑的吴元相比,郭白是一等相貌,甲字脸,脸型略长,蓄文士胡,属于那种刻板印象中的官员形象。

而对方永来说,郭白数次为他立下大功。

昔日劲敌,纵使是方永都觉得难缠的对手,亦败亡于郭白之手。

虽然因为某种原因,方永得到天下后不可能再启用郭白,但这并不妨碍他重赏郭白。

而且郭白的儿子郭铄和侄子郭钰也都在自己的军中担任要职。

方永这个人不会卸磨杀驴。

即便是真的卸磨杀驴,也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让别人看不出来才行。

“请将军入城!”

郭白恭敬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