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君臣相宜,互相成就

“大过年的,陛下召见?”

许良不由皱眉。

他正跟许纯“哥俩好,六六六”呢,看着这个可爱的弟弟再来一杯就要吐。

“少废话,陛下召见,定有急事,还不快去!”

许定山目光幽幽,不知在想着什么。

许青麟瞥见老父亲神色,若有所思,颔首叮嘱:“路上小心。”

许良拱手离去,瞥了一眼许纯,笑道:“等我回来,给你们看看好耍子!”

“好耍子?”许纯满脸疑惑,“兄长,什么好耍子?”

“等我回来就知道了。”许良摆手。

他研制火药成功之前先弄成的是烟花,正准备饭后带着弟妹们一起放。

没想到被女帝临时召见……

出门之前他忽然想到一事:这大过年晚上的,女帝会跟什么人一起过年。

没了爹娘,又是女帝,所谓兄弟姊妹又都是同父异母的,没啥亲情基础……她该不会是一个人在过年吧?

这是宫中冷清了,想找个人说话解闷?

许良哈了口气,搓了搓脸,让自己冷静下来。

人说饱暖思淫欲,这话有些道理。

喝了些酒竟让他有了些许浮想。

他猛然想起原身就是因为喝了酒才胡说八道吓死的。

今天自己喝了点酒,要是管不住嘴,在女帝面前胡说八道,难保不前功尽弃。

想到这里,他赶忙折返,用冷水洗了把脸,果然清醒下来。

只是上车之前,他又鬼使神差地往车上装了些烟花。

“有备无患……”

一路灯火,冲淡了冬夜的寒冷。

可到了皇宫,他反觉得冷清。

“这便是孤家寡人所要承受的吗?”许良暗暗感叹。

看来当皇帝也没那么容易啊。

直到膳房,看到只有萧绰跟上官婉儿两人对饮,门口只有几个宫女太监时,这冷清愈发强烈。

“这……上官大人?”

许良心生诧异,拱手道,“微臣许良,参见陛下!”

“许爱卿,免礼。”萧绰抬手,“大年夜晚上将你从家人身边召来,非朕所愿。”

许良只得坐了半张椅子,欠身回道:“为陛下分忧乃臣子本分。”

萧绰点头,“过年的吉祥话且放一边,先说正事。”

“婉儿!”

上官婉儿旋即从旁边取出一封密信,递给许良,同时出声解释:“楚国皇子熊云在右相郭开跟郭夫人的支持下暗中收买了禁卫,发动政变,篡夺了皇位!”

许良目光一凝,几乎下意识脱口而出,“好机会!”

二女此时也露出会心笑容。

果然,她们想得没错,连许良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上官婉儿继续道:“楚皇熊均被幽禁,熊云登基……

韩先云一家老小丧生火海……

楚国大将军芈仲被乱军射杀,其弟芈昭在北境集结大军,举旗讨逆,正往郢都赶去。”

许良索性不看密信,快速思索对策。

待上官婉儿说完,他心底已经有了大致思路。

而萧绰也猜到许良所想,接着上官婉儿的话道:“楚国内乱,于我大乾而言正是天赐良机。

此时若不从楚国攫取利益,实在对不起数月之前的恶气!

许爱卿,如此局面,你可放手施为!”

许良点头,“遵旨!”

“微臣以为,楚国虽乱,却如病虎,余威犹在。

似韩国、越国不太可能打他的主意。

燕国距离太远,也不现实。

如今能借机对楚国出兵的,吴、齐、赵、魏、乾,以及韩先云港立的宋国。

然而齐楚、魏楚跟我大乾一样,皆有盟约,他们是趁此机会稳住楚国局面,还是想分一杯羹,暂不可知。

但可以确定,韩先云的宋跟吴国攻楚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

萧绰明显有些等不及了,“许爱卿,这等局势朕与婉儿皆清楚,你就直接说重点吧,我大乾究竟能否出兵伐楚?”

“能!”

许良肯定答复,“但我大乾出兵的理由不能是伐楚,而是帮助楚国平定叛乱。”

“这……”萧绰微怔,片刻后点头笑道,“朕明白了。

乾、楚结盟,我大乾履行盟约,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楚国……

好,很好!”

一旁上官婉儿轻叹一声。

许良来之前二人就着酒劲说了不少心里话。

萧绰刚才还说跟许良“不太可能”,二人区别太大。

可如今却是区别没怎看出来,两人使坏的心思却越来越像了!

尤其萧绰是君王,对许良的态度更是不以常规的“善恶”定义,她跟许良更有共同话题。

甚至于此时旁听二人商议国事,她浑然插不上话!

“出兵的旗号是助楚国平叛,至于平的是谁,陛下不用明说,也不用跟楚国通气,只放出消息便可。”

“为何?”萧绰疑惑,“不是该送去国书,尽快平定此事,我大乾早早跟他们谈利益吗?”

许良摇头,“陛下,如今楚国好不容易乱起来,自然是让他们越乱越好。

我大乾不说明帮谁,甚至暗中派人给双方暗示,谁赢了,我们支持谁。”

“嗯?”

萧绰凤眸升起亮色,对啊!

楚国到底谁是正统,跟大乾有个毛的关系?

只要胜出者承认大乾,愿意盟约给银子给粮就行。

“朕还担心一事。”萧绰沉声道,“我大乾对楚国出兵,其他几国肯定也坐不住会出兵,这是不可避免的。

可我大乾若真的动兵,势必也是与荆襄相近的徐进将军所部。

若巴蜀趁势瞅准机会动手,我大乾岂非得不偿失?”

许良摇头:“不会,巴蜀两地的王子正在角逐封王权,在结果出来之前他们没工夫去管其他事。

当然,若他们愿意出兵,陛下到时只需一道圣旨调他们从西面顺流而下,强占楚国城池即可。

一面是对朝廷用兵,属于谋反。

一面是顺陛下之命,合理扩张疆域。

只要巴蜀各地的王子们不傻,他们知道该怎么选。”

上官婉儿忍不住道:“可如此一来,巴蜀两地的疆域扩大,等若扩充了他们的封地。

若他们抢占了足够多的疆域,岂不是解了你的封王计?”

许良不慌不忙,淡淡笑道:“无妨。”

“无妨?”

“巴蜀情况特殊,两地是‘留王设相’,此举对中央……陛下的皇权是个挑战,也不利于大乾统一管理。

但这只是内部矛盾,大乾迟早能解决。

在彻底解决掉两地的治权问题之前,朝廷其实可以把很多问题推到两地身上。”

“这……”

上官婉儿皱眉不语,觉得许良说得有些难懂。

倒是萧绰沉吟片刻后凤眸更亮。

她神采奕奕,笑道:“你的意思是朕以朝廷的名义宣称帮助楚国平叛。

既然是‘帮’,就不能索要太过离谱的利益。

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齐国、魏国的野心。

而巴蜀则可以作为实际攫取利益的暗手。

就算列国指责,朕只将‘不听号令’搪塞便是。

巴蜀占据的疆域,从法理上已经算是我大乾的领地。

届时我大乾再派兵前往,就没有任何异议了。”

说到这里,萧绰目光已经满是兴奋,“如你所说,朕现在最该做的其实是让巴、蜀两地尽快落实封王人选跟封地,并授意他们东进,强占领地!

同时,朕还得正告齐、魏、赵等国,趁火打劫不是仁义之举……”

“这……”许良愣住。

他没想到萧绰都会抢答了!

“陛下圣明!”

上官婉儿嘴角抽搐。

她已然看出,喝酒状态下的萧绰越来越像许良了!

两人现在一样的狡猾、算计,以及……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然而萧绰显然不满足可预见的利益,她目光幽幽看着许良,“许爱卿,这些举措可是朕都能想到的,你再想想,能否攫取更多的好处?”

“这……”许良面露犹豫,“陛下,微臣秉性纯良,奉行儒家仁义之道……”

“婉儿,给他!”

被忽然点名的上官婉儿愣了一下,“啊?”

只是不等她给钱,许良就搓了搓手,“这怎么好意思……”

萧绰不耐摆手,“到底有没有?”

“有!”

“说!”

“若陛下能舍得……些许面子不要,可直接支持楚皇其他儿子为帝,在遣人到百越、三苗等地游说,挑唆他们造反,让他们各自立国。

而且我大乾支持他们立国。

只要他们立国,我大乾就跟他们建交、结盟。”

萧绰皱眉,“可若他国用同样的法子怂恿巴、蜀两地立国呢?”

许良笑道:“他们不是已经立国了?”

“这……原来如此!”萧绰反应过来,接连拍案,“好好好,此计甚妙,甚妙!

婉儿,拟旨,召张居中、甪里言、顾春来、谭敏、陈庆之、李源、张士全等进宫!”

上官婉儿起身拱手,“遵旨!”

许良暗自感慨,女帝是个果决之人!

他不确定旁人是如何做臣子的,反正他觉得在女帝跟前做臣子还是很舒服的。

出计策给银子不说,关键是他的计策基本上女帝都是不打折扣的采纳,甚至会跟上官婉儿细细推敲,补足细节再去执行。

不仅如此,女帝还给他专门搭了一套朝臣班子!

顾春来,虽未下旨封官,却已经在兵部挂名,开始接触兵部诸事。

谭敏,年纪三十五六岁,没有什么背景,此前只是户部下的一个主事,如今却被提拔为户部右侍郎,接管了许良老爹许青麟的绝大部分事务。

上官婉儿曾暗中透露给许良,谭敏对于“以法治国”的大乾十分推崇,甚至主张将此观念推至天下。

他虽没有明确的对外扩张主张,却是在此前魏、楚逼迫中,是为数不多的主张强硬还击的人之一!

若非上官婉儿几次跟户部对接伐韩粮草调度的事宜,还不知道他对许良的诸多用计、主张那般推崇。

至于陈庆之,不消多说,已经成了许良狂热的拥趸者。

而李源、张士全能从幕后走到朝堂,也是经历了执行许良封王计的一事后才完成转变的。

再算上镇国公府在军中的影响力、张居中对许良的赞赏,可以说他已经具备影响朝堂走向的实力了!

从许良的认知来看,萧绰算是一个明君!

在她手下为臣,不浪费他穿越这一遭。

细想之下,许良破觉感慨。

刚穿越那会他差点就被动重启。

亏得萧绰自己就是女帝登基,有悖常理,能够推己及人,以宽容之心接受非常规的人和事。

否则,单以他背后非议天子的罪名就够处死的了。

也正因为女帝萧绰的宽容,这才有了如今的中书许侍郎!

当然,也正因为有了许侍郎,才有的如今大乾一改颓势,傲视列国。

女帝也因为大乾形势一片利好而帝位稳固……

他跟女帝萧绰,属于互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