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召见

了却一桩心事,姚泓如释重负。

临别之际,他似乎又想起什么,突然叫住正欲上车的姚崇,“父王身份特殊,待在京城恐多有不便,不若就留在舅父的这栖霞营中。”

姚崇闻言欣然应允,“我儿思虑周到,此地离京城不到半日车程,但有所需,皆可派人通知我与你舅父。”说完,他又看向身旁之人。

沈云亦是面上温和,“我与你父亲多年未见,正可与他把酒言欢。”

姚泓拜别两位长辈,然后扶着林如的手上了马车。他之所以临走时搞这么一出,实际上另有深意,那就是让父亲常于沈云耳畔以言语影响之,以防止对方变节。

姚泓坐稳以后,林如向永王和沈云躬身一拜,然后掉转马头,驱车返回城中。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再一次望见城门口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驾车的林如远远看见金陵城里突然冲出一骑,如离弦之箭一般径直朝他们飞奔而来。

随着距离的拉近,他渐渐看清来人的面容,是王府的侍卫统领周焕。

“吁.....吁.....”,林如急忙拉紧缰绳,让马车缓缓停下。

车厢里的姚泓原本正在假寐,被这突如其来的刹车惊醒。他还以为是已经到府门口了,怎料掀开马车的帷幔一角,只见外面一片阔野,绿草青青,仍是郊外,他眉头微蹙:“怎么回事?”

林如还未答话,周焕已滚鞍下马,单膝跪地,额上汗珠涔涔:“殿下,方才公主和皇孙入宫了。”

“什么?”,姚泓瞳孔骤然收缩,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车帘,他紧张地看着周焕,“你把话说清楚,陛下究竟是召公主觐见,还是召公主和皇孙觐见?”

这两者看似一样,实际上差别可大了去。虽说前者公主入宫,大概率也会带上儿子,让外公见上一见。但值此非常之时,若是陛下特意下诏要见皇孙,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皇上明旨宣发,召公主和皇孙觐见!”,周焕言之凿凿,“魏公公在陈宅外宣的旨,属下听的十分清楚。”

姚泓的手指几乎要将车帘扯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明明是一个外姓之子,皇上非要赐给他姚姓,还给其取了那样一个名字。如今虞帝已然病重,却对外隐瞒病情,连自己也不例外,他究竟是要干什么?

冒天下之大不韪传位给一个外戚?

林如见姚泓如此模样,试探性地问道:“殿下,是否让周焕去栖霞营通知王爷和沈将军?”

“再等等。”姚泓并不慌乱,“先回王府再说。”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

既有圣上的旨意在前,公主的车驾这一路自是畅通无阻。

马车缓缓停下,车帘被轻轻掀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静姝那张美丽而端庄的脸庞。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宫装,身姿婀娜,气质高雅。

静姝先将怀中抱着的儿子递给站在地上的绿萝,然后才扶着宫女的手下了车。

本该只有两人的车上,忽然又下来一个童子,约莫十岁左右,身穿一袭白色的长衫,虽还未长成,但已见其风度。

陈云生生儿下了车后,并未着急离去,依旧仰头看向车内,里面还坐着一对母女。

云锦身穿一袭淡粉色的衣裙,容颜姣好,眉目如画。怀中的女儿被绸布包裹着,长得粉嘟嘟的,十分可爱。

待众人都下了车以后,静姝微笑着指着面前那座豪华的宫室,对云锦说道:“这是柔仪殿,里面环境雅致,十分适合居住。姐姐和孩子们就安心住在这里吧。”

云锦第一次进入皇宫,心中难免有些拘谨。她环顾四周,只见宫殿气势恢宏,雕梁画栋,美轮美奂。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她不禁有些紧张。

静姝见状,连忙宽慰她道:“姐姐不必如此拘谨,我父皇年事已高,宫中也无甚妃嫔,并无什么规矩,姐姐就把这当成咱们自己的家一般,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便是。”说完她又指着对面的一处居所,“那里就是永安宫,我就住在隔壁。姐姐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来找我。”

听到这话,云锦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深吸口气,感觉自己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可纵然如此,还是嘱咐生儿,“皇宫重地,不可随意走动。”

陈云生乖巧地点点头,表示明白母亲的意思。

看到生儿如此听话,云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她轻轻地摸了摸生儿的头发,然后将注意力转回到眼前的居所。

安顿好云锦母子后,静姝抱着钧儿,径直朝着虞帝所在的前殿走去。

当静姝来到虞帝所在的文楼时,发现父亲正坐在窗边,阳光洒在他身上,让他看起来格外精神焕发。

静姝不禁心中一喜,看来父皇经过前几日的调养,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虞帝看到女儿到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伸出枯瘦的手,从静姝手中接过孩子,轻轻抚摸着钧儿的头,“这孩子,长胖了不少。”

七八个月的孩子正在咿呀学语,口水流得外祖父满手都是,虞帝却对此毫不在意。

静姝在一旁盈盈下拜,关切地询问着虞帝的身体。

虞帝摆了摆手,“朕已无大碍。”他目光深邃,仍然看着手中的孩儿,“小子,快快长大吧,朕等不了太久了。”

静姝心中一紧,不知虞帝此言何意。

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太监匆匆来报:“陛下,平南王殿下求见。”

虞帝兴致被扰,眉头紧皱,“不见。”

外面刚刚返回城中的姚泓碰了钉子,面露不悦,一声不吭地返回了府中。

与此同时,姚吉率领的三千轻骑,犹如疾风一般,已经抵达滁州辖内。

胡彬动作麻利地解下系在马上的背囊,仰头猛灌了两口水,稍稍喘了口气,然后转头看向姚吉,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世子,按照我们目前的速度,今晚天黑之前就可抵达金陵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轻松和自信,似乎对这段行程已经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