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林:蒋高明就是利益集团

在网络这片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有个名字时不时就会引发激烈讨论,那就是蒋高明。在不少玄学爱好者的眼中,他是有机农业的倡导者、生态保护的先锋;但在另一些人看来,他却是个充满争议,甚至有些歪理邪说的代表人物,被冠上了“拉黑博士”这样略显调侃的称号。

蒋高明以其臭名昭着的“六不用”生态农业理念而闻名自媒体营销圈。所谓“六不用”,即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用农膜、不用添加剂、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他在山东平邑县蒋家庄创办的弘毅生态农场便是践行这一理念的试验田。他声称农场取得了显着成效,产量可观、效益突出,还能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可这些说法在质疑者眼中,却漏洞百出。

先来说说“拉黑博士”这个称呼的由来。但凡和蒋高明在观点上稍有分歧的人,几乎无一例外会被他“拉黑”处理。在他文章的评论区,常常是一片叫好声,乍一看,仿佛他的理论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但实际上,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根本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完全被排除在了评论的大门之外。这就导致他的一些观点,哪怕在很多人看来是谬论,在他营造的这个“小圈子”里,也仿佛成了无可置疑的真理。长此以往,他听不到外界真实的声音,一味沉浸在自我的认知里,也难怪他的理论越来越偏离实际,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

再谈谈他一直力推的“六不用”。从实际操作和科学依据的角度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个理论存在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

比如,他曾闹出过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宣称吃了他“六不用”生产出来的食物,骨头拿电钻都钻不动。这样毫无科学依据的夸张言论,实在让人难以信服,更像是为了吸引眼球、炒作话题而编造出来的噱头。而且,“六不用”看似美好,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农民们不是不想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可按照“六不用”来操作,成本高得离谱,产量还不稳定,这让靠土地吃饭的农民们怎么能接受?在现实面前,“六不用”更像是空中楼阁,看着漂亮,却难以落地生根。

再把目光转向转基因这个争议焦点。蒋高明是坚定的转基因反对者,可他的很多观点却站不住脚。

就拿一种常见的农药来说,它在喷雾时容易出现漂移现象。在无风状态下能漂移一米以上,顺风时漂移距离和风力成正比,逆风时则无力漂移。要是农民给自己的小麦喷洒这种药,下风口如果有邻居家的油菜,那可千万不能喷,不然一旦造成损害,就只能和邻居协商赔偿事宜;可要是邻居家的油菜处于上风,那就可以放心使用,不会有任何问题。这种药对禾本科作物无害,原因是所有禾本科作物天生就对其有抗性,这和转基因可没有半点关系。但蒋高明却常常在转基因问题上误导大众,让反对转基因的朋友们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利益集团这个敏感话题。

在不少人眼中,“有机食品”背后的既得利益者,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益集团,而蒋高明博士,在头条上就被视为这个小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一边号召大家吃价格高昂的有机食品,像10元一斤的大米和3元一个的鸡蛋,一边从这些高价产品中获取高额利润,被指责收“智商税”发了横财。与此同时,还有像崔姓“正教授”兜售300元一只的鸡,以及将原价50元一斤的牛肉加上“xxx真牛”几个字后,就卖到300元天价的现象。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利用消费者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大肆抬高有机食品价格,背后隐藏的就是他们不可告人的利益链条。

蒋高明的种种行为和观点,无论是拉黑异见者的狭隘做法,还是漏洞百出的“六不用”理论、毫无根据的转基因反对言论,以及被质疑的利益输送,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在追求科学真理、保障食品安全和推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理论和脚踏实地的实践,而不是靠炒作、误导和利益驱动的虚假宣传。大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这些看似光鲜,实则充满问题的观点和行为所迷惑。

(作者:任志林,发表于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