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你是真舍得花钱啊

    保密和封闭是三线单位最明显的时代特征。

    单位内部都不可以讨论相互的工作,所有图纸资料不得离开指定位置,连自己的工作笔记都是编了号,下班要上交。

    最常见的段子就是某单位门口停了几辆车盖着雨布,本地人可能好奇的去想去看看,刚靠近枪口就抵头上,最后得当地县领导之类去领人。

    很多厂在地方十多二十年,当地老百姓都不知道这单位到底是干嘛的。

    这种作风下的单位,可想而知的封闭。

    外部难以窥探三线厂,厂里更难看到外面的世界。

    红光厂那样生产有色金属却完全不知道整个市场情况的,比比皆是。

    改革难度极大。

    这也是改革试点的宏观“特区”在江州的原因。

    结果让卫东绝对是无意中开启了三线工厂的改造。

    而且是去年春节后推动了西山厂的变化,今年春节后,又接出来这么个工程团。

    尤其后者,五千人啊!

    这已经类似于一个建制镇的搬迁了。

    放到四十年后都匪夷所思的事,让卫东还真是靠着江州那一堆建筑工程给接住了。

    如果不是银根紧缩,可能整个城建公司宿舍区也开建,同时动工的规模那就简直有点吓人。

    反正伍曦认真问了好几遍那个工程团具体在哪,有什么编号。

    让卫东心知肚明,那个掏空山底,可以容纳几十万人的工程肯定不可能诈尸,也绝对是最高密级,这时候就显着他跟市里要求控股,转业官兵们持有剩余股份的做法有多明智了。

    随便说给谁听,都挑不出刺来。

    坦然的说,仔细的讲,不该问的绝对说不知道,迄今都不知道老耿他们的工作细节是什么。

    老家就在乌县那一带的吴生云脸色变化,其实都在伍曦他俩的眼底。

    表明连他这个当地人都不知道细节。

    而且这传话,也太重要了。

    让卫东去江安厂那边拜访,听对方讲了个段子。

    作为五机部下属的国企,江安其实没有汽车生产资质。

    样品搞出来以后,拉到平京汇报成果,有位主持之前经济会议的大佬,亲自在办公院里开了圈,确认是很符合当下市场的家庭微型用车,就要求发了资质。

    他们说起这个还颇为自得。

    后世人却觉得有点挠头。

    尤启立也是前面两次被关押,得了zy办公室的批复,成为上过大报的名人,所以才走哪都容易被奉为座上宾,尝到甜头才想这次在商州搞个大的。

    金卓群更是凡事喜欢先攀上人,再来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

    都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方式。

    哪怕三四十年后还是有些做事不按流程,喜欢托人情找关系的陋习,有些地方还特别严重,但跟八十年代比简直不值一提。

    反正让卫东是不习惯的。

    所以他尽可能控制在只是保证公平对待,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关系上。

    能把实际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就够了。

    可能江州方面都没把这个工程基建团转业的事传递过,伍曦最后根本顾不上吃饺子。

    叫上让卫东签了协议,自己先匆匆的拿了t恤跟牛仔裤离去。

    让卫东赶紧强调自己来平京主要目的:“这个玉米工程我要做起来,得好几年的跨度,几乎掏空我所有资金,所以长远之下得有个短期运行,把那个动物血提炼sod的实验室技术一并给我,先让这部分衍生品做起来。”

    伍曦推给发小:“你这几天别到处跑,我随时找你。”

    全靠发小带着让卫东去找三处,原来这有猪血提炼,肯定属于养殖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管理,挺麻烦的。

    这边压根儿没听说过这事,如果不是有隔壁部门带来,理都懒得理。

    打电话查询交流又得花时间。

    让卫东才有点恍然,怪不得这时候办事,效率最高的反而是托人走关系。

    很多部门、机构设置跟不上改革局面。

    隐约想起来,这会儿盖章难也是出了名的弊端,开个公司前前后后几十个章。

    他第一家公司不也是靠阳光日报省站帮他在蓉都搞的,后来江州、商州都全靠直接跟市里面才能“走后门”快速开了一连串公司。

    呆着吧,反正拿签证也要时间。

    让卫东大概知道是基建团触动了什么重要点,连伍曦都不敢怠慢。

    但他比较笃定,反复思忖自己也没啥问题,工程去年就叫停了,几千人在那完全不知道干嘛,到了江州也交给了市里面国企控股,自己更是没从里面……拿了一块钱,还贴进去那么多启动工程的资金。

    应该没事。

    可出来吴生云就只剩下跪服:“那个渡口里面的单位,我从小就大概听说,根本没人敢靠近,东家居然能收服他们。”

    让卫东内心暗爽,脸上云淡风轻:“这叫改制,要吃饭的……走吧,随便吃点啥。”

    既然带了吴生云,肯定本来准备请伍曦他们去吃办事处准备的菜肴。

    但最后发小都叮嘱让卫东别到处走,所以本就不喜欢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的让卫东回去厂门口麻辣烫店里,随便搞了几筷子吃食,就把精力投入到工作。

    相比北方吃食,再吃腻了麻辣烫之类,也要顺口些。

    主要还是听闻他来了,平京分公司、各高校销售团队骨干成员,就开始络绎不绝的过来汇报交流工作。

    已经在江州复刻重造全自动卫生巾生产线的五位技术专家,也顺便再把原版机器检索下,确认最急需的部分元器件、工控电脑版之类清单。

    拖拉机手他们几个都已经趁着大四末端,赶回原籍省份开拓市场去了。

    现在已经有二十一个省的销售分公司成立,是遵循之前五大公司下属二级公司架构,还是并行运营,都得探讨商量。

    不过到晚间八点过,虞晓秋肯定是顺着高校团队的消息,跟她小姨赶过来。

    吴生云光是看这美色样子,就心领神会的把所有人带走。

    反倒是有些平京高校团队的资深人手,笑谈老大哪有这闲心。

    女大十八变就是说的虞晓秋这号儿,仿佛随时随刻都在长大绽放,又多了几分风采。

    让卫东都忍不住匆匆扫了眼,确实是化了妆:“广告公司情况怎么样,准备下,估计五一节前后就要拍牛仔裤、t恤衫的广告播出。”

    牛仔裤早就开始发放给各地试销了,t恤衫才开始。

    虞晓秋惊喜的把t恤拎着正反翻看,苏大姐却递上个文件袋:“正说要打电话到江州,刚出来的大嘤公派自费留学名额,二十万,西方文学艺术专业,只要通过了语言学校考核就能免试入学,不需要之前的学历证明,刚好符合你说那位同志的情况。”

    还顺便批评自家孩子:“你看看,叫你平时学好英语,不就能抓住机会一起出去看看了?”

    虞晓秋明显是刚知道这事儿,做个鬼脸低头折衣服,但耳朵支得老高。

    让卫东凝固了下,伸手接过来翻看:“怎么只要二十万,之前去欧美都四十万吗,这不疯抢?”

    苏大姐笑:“文艺单位推荐才能拿到资格,再说二十万也不是小数目,最难的是英语必须好,这三样条件下来已经没几个人了,这是去年签下联合公报以后新开的交换生留学合作,学费全免,寄宿到对方挑选的家庭,这钱也就是逐月发给的生活费,两年。”

    让卫东只能说卧了个大槽。

    这怕是信息差的最高表现形式了。

    江州每年才个位数的出国名额,平京的机会肯定多很多。

    但也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类普通人完全难以接触到的近乎白送出国留学机会。

    好像章兰芝说过想去看罗马教堂伦敦塔的,这的确是刚刚好。

    所以点头接过:“有心了,我这边确认之后劳烦苏姐给安排照顾下,你有什么需求也可以提。”

    苏大姐就太会了:“我能有什么需求,这不都是公司自己的事吗,款项可以从广告公司走,你就别管了,安排好这位同志来找我就行,抓紧在半个月内,正好可以赶上暑假前过去熟悉情况,九月底开始上课不耽误。”

    让卫东确实更轻松,二十万对他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事儿,随便从平京公司支出就行,但愈发完善的财务系统,老婆要问起来还是略微尴尬,这完全不经手最完美不过。

    “好,接下来这些广告的打理拜托苏姐了,几家港商投资的服饰公司肯定要抓住这个夏季在全国推广,牛仔裤、t恤、女装、童装、西服,要怎么既有效果成为名牌,还不让砖儿台播出后,被人说三道四,这是个技术活儿,我们另外单开条公司线,用我在江州拿到的广告资质来做,你四我六。”

    之前让卫东就决定要跟金卓群拉开点距离,现在正好论功行赏。

    演员姐姐再有演技也喜不自禁:“一定搞好,我也能联系上导演、摄影,准保做得妥妥帖帖!”

    虞晓秋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好奇是什么人,值得他花这么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