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太子自焚!情绪稳定长公主!(23 )

第156章太子自焚!情绪稳定长公主!(23)

鉴查院内。

黑骑送费介离开,还不到两天。

影子被陈萍萍派出去办事,也不过一天时间。

现在的陈萍萍,还不知道左膀右臂已经落入李长安手里。

他现在正和二处主办慕容燕,颇为得意的说着宫里的事情。

如果说费介和影子是陈萍萍的利刃,那么慕容燕就是陈萍萍的死党。

鉴查院二处,负责处理、收集、分析情报,然后提供给庆帝或者其他决策人。

说直白点,鉴查院收集到的海量情报,哪些能让庆帝看到,是慕容燕在决定。

所以,二处主办的地位,至关重要。

“院长,皇后宫里的宫女被打死,还正好去过广信宫,这件事是不是有些巧合了。”

陈萍萍说道,“是有些巧合了,但是这个巧合没有指向任何事实,这个巧合恰好点燃了陛下的疑心。”

“陛下早就不是当年带着五百铁骑冲击北魏大营的猛将了……”

“他太多疑,太自负,自负到只相信自己发现的事实。”

“我们杀了太医、贵人、烧了回春堂,只会让陛下更加好奇。”

慕容燕有些担忧的说道,“但是,距离您打算对付太子的时间,还有一段时日。”

陈萍萍沉吟道,“现在火已经烧起来了,想必陛下已经血洗东宫和广信宫了。”

“我考虑很久,我们在做的事情,布置非常严密,绝不可能有其他人知道。”

“太子和长公主的事情已经败露,无论如何也扯不出我们。”

“既然如此的话,就说明事情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慕容燕又拿出一沓奏折,“院长,这是李长安谋逆的罪证。”

“陛下原打算近日向李长安发难,不知道会不会有变化。”

陈萍萍将奏折揣入袖中,脸色有些阴沉的说道,“有备无患。”

慕容燕又问道,“要是处置了李长安,西秦国那边会不会有异动。”

“而且李长安擅自将两万精锐骑兵,带到了京城附近,这都是很大的变数。”

陈萍萍说道,“按陛下的意思,这次先去了李长安殊礼和京都府尹。”

“你不了解我们这位陛下,他年轻的时候就是锋芒毕露。

只有他欺负别人,哪有别人欺负他。”

“现在的李长安过于狂悖嚣张,比当年陛下做太子时还强势,陛下实在无法忍受。”

“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有事超脱他的掌控,现在的秦王就是如此。”

“至于李长安的两万精骑,京都禁军和守备师共有八万兵力,足以应对可能的变故。”

陈萍萍看着窗外,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

“京都流血夜过去二十年了,京都再次要战云密布了。”

“不过这次是皇族自相残杀,多好啊。”

东宫。

惶惶不可终日的太子,终于等到了命运的宣判。

大批内廷的侍卫和宦官,将东宫团团围住,只许进不许出。

带头的,是慈眉善目的侯公公。

侯公公的身后,几个内廷侍卫手中拎着钢刀,冷冷的盯着他。

侯公公知道,真正带头的是这些内廷侍卫,他不过是个传话的。

“太子殿下,皇后宫里丢了东西,陛下让我也来东宫看看。”

“这宫里的宫女内侍们,要带去太常寺审一审。”

他说完后,根本就没有等太子回话。

内廷侍卫们已经冲入东宫,将所有宫女太监全部控制起来,四十多人整整齐齐的跪在东宫门口。

侍卫们将这些人全部绑了起来,连带嘴巴都塞住,不让他们再开口说话。

太子的身子哆哆嗦嗦的,隐隐猜到了要发生什么。

果然,侍卫们手起刀落,四十多颗人头滚落在地上。

鲜血瞬间洒满东宫地面,血腥气充斥着宫殿。

这个时候,庆帝阴沉的着脸,缓缓走了进来。

“天亮之后,这里什么都没发生过。”

侯公公连连称是,连忙带着侍卫们开始忙活。

意思很明确,天亮之前处理好现场,打扫清理干将,换上新的一批宫女太监。

这些死人的尸体,要全部焚烧处理干净。

太子扑腾一声跪倒在地,他害怕极了,因为他做了庆帝无法原谅的事情。

庆帝看着眼前畏畏缩缩的儿子,心里的愤怒几乎无法压制。

那个从小跟在自己身后,和亲妹妹没有差别的女人,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出了很多的力。

他心里很清楚,他心有亏欠,所以对她多番纵容。

“恶心!”

听到庆帝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两个字,太子几乎崩溃了!

他跌坐在皇帝的身前,开始嚎哭,眼泪鼻涕涂满了整张脸。

庆帝深呼吸了几口气,强忍下杀了这个儿子的冲动。

这位毕竟是多年培养的太子,要死也要死得体面。

因为他知道,在这件事情中,如果李云睿不愿意,太子没法得逞。

症结,还在李云睿身上!

庆帝没有下旨赐死李承乾,而是缓缓走出了东宫。

东宫的大门关上了,还被内庭侍卫上了锁,留下了吓破胆的太子。

门外隐隐传来侯公公的声音,“都退远一点,谁和太子说话,杀谁的头!”

太子也是心狠手辣的人,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

他知道父皇和李云睿之间的纠葛,他知道父皇绝对动了杀心!

外面都是层层内庭侍卫,他根本没有逃出去的可能。

“我不想死……不想死的话……想办法通知奶奶!”

这个时候,只有奶奶能从盛怒的庆帝手里,救下自己。

但是现在他没法出门,那么只有一个办法。

放火烧宫!惊动整个内宫!

广信宫。

“咯咯咯……”

“陛下哥哥,你终于来了!”

空旷的广信宫里,忽然出现这么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显得异常诡异。

庆帝冷漠地看着李云睿,一字一句问道:“为什么”

李云睿皱着好看的眉头,青葱般的手指轻轻敲打着矮榻,如水般的瞳子里闪动着疑惑与无辜。

“陛下哥哥,你是问为什么妹妹三十几岁了还没有嫁人

还是问为什么妹妹十五岁时,就不知廉耻勾引状元郎

还是问为什么……妹妹要养那么多面首”

接着,李云睿又是一阵狂笑。

“还是说,问我为什么要帮伱干那多么多脏事!

这不都是为了你吗我最亲爱的哥哥!

你要青史留名,那些肮脏的东西,便必须由别人承担着。”

看着疯狂嗤笑的李云睿,庆帝缓缓说道:“你疯了。”“我没疯!”李云睿愤怒尖叫!

“以前十几年都是疯的!但今天,我没疯!”

庆帝叹了口气道,“你终归是朕的亲妹妹,是母后最心疼的人。

如果不是到了这一步,朕无论如何也会保你永世富贵。你乱朝纲、埋私兵、用明家、组君山会,哪一项不是欺君的大罪。

朕不觉得这些事情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毕竟是朕的亲妹妹。

朕不罪你,你便无罪!”

说到这里,庆帝渐渐的压不住怒气,“但是!”

“他是太子!他是朕精心培育的下代皇帝!

朕将要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要这个孩子替朕守护万年!”

李云睿嗤笑道,“我也没办法……

本宫就喜欢,玩到让你痛心,让你绝望……”

“今天才知道,你的绝望痛苦比我想像的更大,我很满意。”

庆帝木然地看着她,缓缓说道:“他喜欢你”

“不行吗”长公主绯红之色的美丽脸颊,显得格外诱惑。

“这天下不喜欢本宫的男人……有吗”

庆帝愤怒的骂道,“无耻!”

然后,他伸出右手死死扼住长公主的咽喉!

“你……不能杀我……”李云睿挣扎着说道。

“朝中总有人要制衡李长安,你恨透了太子,恨不得杀了他是吗”

“如果你废了太子,李长安就一家独大了……陛下哥哥,你还是需要我的。”

听到李长安的名字,庆帝的手忍不住松了许多。

李云睿嘴角划过一丝冷笑,“李长安,这个渐渐欺负到你头上的男人。”

“这个唯一不喜欢我的男人,你一定非常记恨他吧。”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明明那么好色,却偏偏不喜欢天下第一美人。”

庆帝的眼神,渐渐的变得凶戾,却没有阻止李云睿继续说。

“他比你年轻,比你有才华,他本来在你庇护下成长,但是他渐渐超越了你!”

“他比你当太子的时候还强势,他已然超脱你的掌控,要渐渐的取代你,你急了!”

“陛下哥哥,你是绝不允许有人超脱你的掌控,我最懂你!”

“你可以培养三皇子,甚至更小的皇子,但是你需要我帮你制衡李长安。”

庆帝陷入了沉思,他已经安排鉴查院和陈萍萍调查李长安。

如果换做别人,陈萍萍全力出手一定能彻底扳倒。

但是这次,庆帝没有信心。

李长安太过神秘,庆帝隐隐觉得对付他没那么容易。

“陛下哥哥,松手吧,妹妹还是会帮你的……”

“哥哥,你相信我。

你看我现在,情绪很稳定,一点都不疯。”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紧张的呼喊声。

“走水了!”

“东宫走水了!”

雄雄的火焰从东宫殿宇间升腾而起,无比的炽热伴随着火焰迅即传遍了四周。

东宫起火!

李承乾事实上已经被幽禁,他没法通过正常渠道通知太后。

所以,只能点燃东宫,让宫里乱起来,太后一定会过问的。

东宫中存了大量作画的纸张,太子用这些纸画出一幅幅无脸侍女图。

还有太子作画的各种颜料,有的是西方的油性颜料,都是易燃物品。

所以,点燃颜料和纸张,引燃窗帘,火势就起来了!

这么大的事情,一定能惊动太后。

没多久,火势就起来了。

但是,那些颜料起火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太子想象。

火苗一遇到颜料,迅速变成了呼啸的火舌!

火势骤起,将附近的几盒颜料都点燃了!

“走水了!救火啊!”

太子刚喊了两声,就迅速被火焰吞没!

本来只是想引起注意的小火,变成了吞没东宫的大火。

颜料是李长安专门为李承乾准备的。

太子不是爱玩刺杀吗,让他享受一下被刺杀的快感。

太后在药物的作用下,睡眠极好,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孙子已经被烧成了炭。

因为不敢保障李承乾一定用颜料引火,所以李长安还是安排了双重保险,绝不能让太后阻扰庆帝的怒火。

广信宫里,男默女泪。

没多久,洪四庠就来报告,“陛下,太子自焚而死。”

至少从表面来看,因为忧惧而自焚,这就是事实。

“咯咯咯!”

“陛下哥哥,你把太子吓成了老鼠!”

“你挑动儿子们斗,让李长安磨砺太子,现在失算了吧!”

庆帝急火攻心,撂下李云睿转身就走,李云睿还在继续发癫。

“太子被你吓死了,李长安也超脱了掌控!”

“陛下哥哥,你也太失败了……没有我你可怎么办啊……”

庆帝去看了一眼李承乾烧焦的尸体,一言不发的回到了御书房。

太子必死!

就算他不自杀,庆帝也会帮他体面的死。

皇宫对外宣称太子暴毙,但是那一夜的火,很多人都看到了。

关于太子的各种传音,甚嚣尘上,但是没有一条说中的。

因为这一次,庆帝杀人杀的还算干净。

三天后,庆帝在御书房召见几位重臣。

李长安、大皇子、秦业、林若甫、陈萍萍、范建等六部尚书,大理寺卿、督察院左都御史。

当然,陈萍萍的接班人,鉴查院提司兼领一处主办,如今朝中炙手可热的小范大人也来了。

“诸位,今日之事是鉴查院提议。”

“因为事关重大,牵涉较广,所以请了诸位前来。”

“陈院长,你说说吧。”

陈萍萍推着轮椅,从袖中拿出一沓奏折。

“鉴查院发现,秦王李长安有篡位谋逆之举!证据确凿!”

庆帝古井无波的脸上,顿时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秦王要造反”

“他有造反的必要吗”

“他可是大庆第一功臣,陈院长可有实证”

御书房中的群臣,都是心领神会。

秦王的势力太大了,皇帝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