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火腿肠厂现状
小
大
寒风呼啸!
当李毅来到县城的时候,已经快要十点钟了。
由于婚礼是在两天后举办,而黄立行和陈楚红夫妻俩下午才能到青山县,所以李毅决定先去看看姜龙城和叶建华两人,顺便了解一下火腿肠厂和方便面厂的发展情况。
毕竟这可是两个市场潜力都在千亿以上的产业,可别被这两个家伙给搞砸了。
火腿肠厂位于县城的东面,距离李毅现在的位置较近,所以他便让杨志文直接将车子开往那边。
车子刚到门口,就被保安拦了下来。
看得出这里的安保状况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不会让陌生人随便进入厂区。
更为重要的是,门口的保安态度还算不错,没有趾高气昂,也没有踩高捧低。
由此可见,管理还是很不错的。
李毅说明身份和来意之后,对方当即打电话确认。
很快,李毅就看到姜龙城带着两个年轻人急匆匆的来到了门口。
看到李毅之后,姜龙城一脸激动的说道:“我的好妹夫啊,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这段时间可愁死我了!”
一年多不见,姜龙城的变化肉眼可见。
原本总爱梳得油光水滑的头发现在剪成了利落的平头,眼角添了几道细纹,但眼神比从前更加沉稳锐利。
只是眉宇间那抹愁色,怎么也藏不住。
“ 不就是产品销路不好吗,有啥好愁的!”李毅笑着说道。
“你小子说的轻巧,你知道我们这几个月亏损了多少钱吗,想想就肉疼...”
不等这家伙诉苦,李毅便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行了,厂子里的的事情稍后再说,先带我参观一下厂子吧!”
“没问题!”
说着姜龙城便带着李毅等人走进了厂区,刚进厂区,一股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
不同于县里的其它工厂企业的陈旧老气,青山火腿肠厂的建筑宽敞明亮,颇有几分现代化气息。
姜龙城指了指正面的几排高大的建筑说道:“这里是生产区,主要负责火腿肠的生产和包装,旁边是原料加工区,包括生猪检疫、屠宰以及冷冻,那边是仓库区,负责产品的储存和运输...”
沿着工厂转了一圈,大致了解了火腿肠厂的布局之后,李毅便跟随就成了来到了生产车间里。
生产车间很大,工人很多,很是忙碌,但并不乱。
最让李毅满意的是,这些工人们全都身着整洁且统一的工作服,显然是经过严格的培训过的。
此时巨大的搅拌机正匀速转动,新鲜的猪肉在其中翻滚搅拌,与各种调味料充分融合,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传送带上,成型的火腿肠整齐排列,正朝着下一道工序前进。
蒸煮区内,蒸汽弥漫,经过高温蒸煮,火腿肠变得更加紧实、美味。
质检区域,工作人员仔细地检查着每一根火腿肠的外观和质量,确保它们符合出厂标准。
整套生产流程看下来,情况还算不错,李毅最担心的卫生问题并没有出现,很显然他之前叮嘱的事情,姜龙城确实是放在了心上。
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徐海涛的功劳,在厂子创办之初,李毅就把他派到这边帮忙,不久前才调回京城。
随后,李毅等人来到仓库区。
只见一箱箱包装精美的火腿肠堆积如山,这里还配备了完善的冷链系统,以保证火腿肠在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而在仓库区的另一端,几辆大卡车正在忙碌的装着货。
虽然车辆并不是很多,而且从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货物量也能看得出来,厂子的销量有点差强人意,但李毅却依旧觉得很满意。
接着,李毅便结束参观,跟着姜龙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进门口,姜龙城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说道:“妹夫,你先坐,我给你倒水!”
“好!”
趁着姜龙城冲茶倒水的时候,李毅打量起了他的办公室。
与之前国棉二厂的办公室相比,眼前的这个办公室实在是有些“朴素”。
没错,就是朴素。
李毅记的当初姜龙城在国棉二厂的时候,他的办公室那叫一个骚气,宽大的实木办公桌,真皮座椅,后面还附庸风雅的搞了一个大大的书柜,上面摆满了几乎从来不看的各种书籍。
就连墙上也都挂满了各种字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到了那个省部级大领导的书房呢。
但眼前的办公室却很素净,除了简单的办公桌椅外,也就只有一部电话。
而墙上也没有什么名人字画,但却贴着火腿肠的生产流程图,角落里还堆着几箱火腿肠,包装上"青山牌"三个字崭新锃亮。
茶杯里的热气袅袅上升,李毅看了姜龙城一眼,然后说道:“说说吧,厂里到底是啥情况?”
姜龙城略作沉思,然后说道:“从去年十月投产到现在,已经亏了四百五十万。”
“亏损原因呢,找到了吗?”李毅再次问道。
姜龙城搓了把脸,手指在小茶几上敲了敲,然后有些无奈的说道:“主要是老百姓不认这玩意儿,供销社压着货不肯要,说这红彤彤的肉棍子,谁知道是什么东西,傻子才会花钱买这玩意儿...”
李毅拿起一根火腿肠,铝箔包装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他轻轻撕开,浓郁的肉香立刻飘出来。
尝了两口之后,李毅点了点头说道:“味道没问题,用料也实诚,看来产品质量没问题,应该只是宣传没跟上。”
“不会吧!”
接着姜龙城苦笑道:“为了宣传我们的产品,县广播站天天播,街上的海报也一直没有断,但好像没什么作用啊!”
李毅咬了口火腿肠,熟悉的Q弹口感让他想起前世洛阳春都火腿肠的味道,想起了春都火腿肠厂的发展历程。
当年春都火腿肠厂刚开始的销路也不好,为了找销路,他们组织了待业女青年去洛阳街头摆地摊。
但由于人们根本没见过火腿肠,张嘴就问:同志,你这蜡烛咋卖?
后来,有个姑娘自己一天卖出去了 12 根火腿肠,全场领导都高兴坏了,就差没摆桌酒。
虽然开头比较难,但火腿肠还是逐渐打开了销路,只不过春都火腿肠爆火却是和电视广告有关。
为了提振销量,时任厂长高凤来咬咬牙去央视打了个广告, 58.9 万3 个月,隔天播一次。
就是这一次大胆的尝试,彻底让春都火腿肠走近了千家万户。
想到这里,李毅放下半截肠衣,然后说道:“县广播站影响力有限,打在多的广告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的,你不是竞拍下了春晚的广告吗,这是个机会,不过还不够!”
“不够?”
“对,除了春晚之外,你还得在央视打长期的电视广告!”李毅道。
姜龙城手里的茶杯一晃,热水洒在裤子上都忘了擦:“长期电视广告,这可不便宜啊!”
自1979年1月28日,沪城电视台播出了国内的第一条电视广告后,国内的广告产业便逐渐的活跃起来。
而央视作为全国收视率最高,最具权威的电视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因此成为了商业广告的理想投放平台。
尽管电视广告业务开展才不到五年的时间,但广告费已经很高了。
如果长期投放的话,确实需要一大笔钱。
“相比于眼下的亏损,这点广告费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听我的,这个钱是省不下的!”李毅道。
“真能行?”
“能行!”李毅语气坚定的说道。
“好,那我回头就联系央视那边,只是这广告到底该怎么拍呢?”姜龙城再次皱眉道。
李毅的脑海里瞬间响起了春都火腿肠厂的那则电视广告,火腿肠跳舞的画面时隔这么多年,太还能想起来,可见印象有多深刻。
当下李毅便说道:“广告文案我可以给你写,回头你找团队拍摄,但速度一定要快!”
“没问题...”
正说着,办公室门被推开,叶建华风风火火闯进来...
..............
当李毅来到县城的时候,已经快要十点钟了。
由于婚礼是在两天后举办,而黄立行和陈楚红夫妻俩下午才能到青山县,所以李毅决定先去看看姜龙城和叶建华两人,顺便了解一下火腿肠厂和方便面厂的发展情况。
毕竟这可是两个市场潜力都在千亿以上的产业,可别被这两个家伙给搞砸了。
火腿肠厂位于县城的东面,距离李毅现在的位置较近,所以他便让杨志文直接将车子开往那边。
车子刚到门口,就被保安拦了下来。
看得出这里的安保状况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不会让陌生人随便进入厂区。
更为重要的是,门口的保安态度还算不错,没有趾高气昂,也没有踩高捧低。
由此可见,管理还是很不错的。
李毅说明身份和来意之后,对方当即打电话确认。
很快,李毅就看到姜龙城带着两个年轻人急匆匆的来到了门口。
看到李毅之后,姜龙城一脸激动的说道:“我的好妹夫啊,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这段时间可愁死我了!”
一年多不见,姜龙城的变化肉眼可见。
原本总爱梳得油光水滑的头发现在剪成了利落的平头,眼角添了几道细纹,但眼神比从前更加沉稳锐利。
只是眉宇间那抹愁色,怎么也藏不住。
“ 不就是产品销路不好吗,有啥好愁的!”李毅笑着说道。
“你小子说的轻巧,你知道我们这几个月亏损了多少钱吗,想想就肉疼...”
不等这家伙诉苦,李毅便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行了,厂子里的的事情稍后再说,先带我参观一下厂子吧!”
“没问题!”
说着姜龙城便带着李毅等人走进了厂区,刚进厂区,一股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
不同于县里的其它工厂企业的陈旧老气,青山火腿肠厂的建筑宽敞明亮,颇有几分现代化气息。
姜龙城指了指正面的几排高大的建筑说道:“这里是生产区,主要负责火腿肠的生产和包装,旁边是原料加工区,包括生猪检疫、屠宰以及冷冻,那边是仓库区,负责产品的储存和运输...”
沿着工厂转了一圈,大致了解了火腿肠厂的布局之后,李毅便跟随就成了来到了生产车间里。
生产车间很大,工人很多,很是忙碌,但并不乱。
最让李毅满意的是,这些工人们全都身着整洁且统一的工作服,显然是经过严格的培训过的。
此时巨大的搅拌机正匀速转动,新鲜的猪肉在其中翻滚搅拌,与各种调味料充分融合,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传送带上,成型的火腿肠整齐排列,正朝着下一道工序前进。
蒸煮区内,蒸汽弥漫,经过高温蒸煮,火腿肠变得更加紧实、美味。
质检区域,工作人员仔细地检查着每一根火腿肠的外观和质量,确保它们符合出厂标准。
整套生产流程看下来,情况还算不错,李毅最担心的卫生问题并没有出现,很显然他之前叮嘱的事情,姜龙城确实是放在了心上。
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徐海涛的功劳,在厂子创办之初,李毅就把他派到这边帮忙,不久前才调回京城。
随后,李毅等人来到仓库区。
只见一箱箱包装精美的火腿肠堆积如山,这里还配备了完善的冷链系统,以保证火腿肠在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而在仓库区的另一端,几辆大卡车正在忙碌的装着货。
虽然车辆并不是很多,而且从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货物量也能看得出来,厂子的销量有点差强人意,但李毅却依旧觉得很满意。
接着,李毅便结束参观,跟着姜龙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进门口,姜龙城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说道:“妹夫,你先坐,我给你倒水!”
“好!”
趁着姜龙城冲茶倒水的时候,李毅打量起了他的办公室。
与之前国棉二厂的办公室相比,眼前的这个办公室实在是有些“朴素”。
没错,就是朴素。
李毅记的当初姜龙城在国棉二厂的时候,他的办公室那叫一个骚气,宽大的实木办公桌,真皮座椅,后面还附庸风雅的搞了一个大大的书柜,上面摆满了几乎从来不看的各种书籍。
就连墙上也都挂满了各种字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到了那个省部级大领导的书房呢。
但眼前的办公室却很素净,除了简单的办公桌椅外,也就只有一部电话。
而墙上也没有什么名人字画,但却贴着火腿肠的生产流程图,角落里还堆着几箱火腿肠,包装上"青山牌"三个字崭新锃亮。
茶杯里的热气袅袅上升,李毅看了姜龙城一眼,然后说道:“说说吧,厂里到底是啥情况?”
姜龙城略作沉思,然后说道:“从去年十月投产到现在,已经亏了四百五十万。”
“亏损原因呢,找到了吗?”李毅再次问道。
姜龙城搓了把脸,手指在小茶几上敲了敲,然后有些无奈的说道:“主要是老百姓不认这玩意儿,供销社压着货不肯要,说这红彤彤的肉棍子,谁知道是什么东西,傻子才会花钱买这玩意儿...”
李毅拿起一根火腿肠,铝箔包装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他轻轻撕开,浓郁的肉香立刻飘出来。
尝了两口之后,李毅点了点头说道:“味道没问题,用料也实诚,看来产品质量没问题,应该只是宣传没跟上。”
“不会吧!”
接着姜龙城苦笑道:“为了宣传我们的产品,县广播站天天播,街上的海报也一直没有断,但好像没什么作用啊!”
李毅咬了口火腿肠,熟悉的Q弹口感让他想起前世洛阳春都火腿肠的味道,想起了春都火腿肠厂的发展历程。
当年春都火腿肠厂刚开始的销路也不好,为了找销路,他们组织了待业女青年去洛阳街头摆地摊。
但由于人们根本没见过火腿肠,张嘴就问:同志,你这蜡烛咋卖?
后来,有个姑娘自己一天卖出去了 12 根火腿肠,全场领导都高兴坏了,就差没摆桌酒。
虽然开头比较难,但火腿肠还是逐渐打开了销路,只不过春都火腿肠爆火却是和电视广告有关。
为了提振销量,时任厂长高凤来咬咬牙去央视打了个广告, 58.9 万3 个月,隔天播一次。
就是这一次大胆的尝试,彻底让春都火腿肠走近了千家万户。
想到这里,李毅放下半截肠衣,然后说道:“县广播站影响力有限,打在多的广告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的,你不是竞拍下了春晚的广告吗,这是个机会,不过还不够!”
“不够?”
“对,除了春晚之外,你还得在央视打长期的电视广告!”李毅道。
姜龙城手里的茶杯一晃,热水洒在裤子上都忘了擦:“长期电视广告,这可不便宜啊!”
自1979年1月28日,沪城电视台播出了国内的第一条电视广告后,国内的广告产业便逐渐的活跃起来。
而央视作为全国收视率最高,最具权威的电视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因此成为了商业广告的理想投放平台。
尽管电视广告业务开展才不到五年的时间,但广告费已经很高了。
如果长期投放的话,确实需要一大笔钱。
“相比于眼下的亏损,这点广告费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听我的,这个钱是省不下的!”李毅道。
“真能行?”
“能行!”李毅语气坚定的说道。
“好,那我回头就联系央视那边,只是这广告到底该怎么拍呢?”姜龙城再次皱眉道。
李毅的脑海里瞬间响起了春都火腿肠厂的那则电视广告,火腿肠跳舞的画面时隔这么多年,太还能想起来,可见印象有多深刻。
当下李毅便说道:“广告文案我可以给你写,回头你找团队拍摄,但速度一定要快!”
“没问题...”
正说着,办公室门被推开,叶建华风风火火闯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