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视狼顾张通明
第五百六十七章 输出起义!
小
大
眼见着四下无人叶明盛心中一动,一把揽过裴智秀盈盈一握的小蛮摇,将她拉入自己的怀中,感受着怀中佳人身上的芳香,面对叶明盛不打招呼的突然袭击,裴智秀也是有些惊讶,象征性的挣扎了两下低声说道:
“别这样,还有别人呢·················”
叶明盛闻言笑着说道:
“我都看过了,现在只有你我!”
“那也不准!光天化日之下,你不害臊我还害臊呢”
裴智秀很是坚决的说道,说完她还握住叶明盛的手,防止叶明盛更进一步。
轻轻在裴智秀百嫩的脸颊上香了一口,叶明盛继续说道:
“我的好娘子,既然光天化日不行,那是不是晚上就可以了?”
听到叶明盛的话,裴智秀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故作平静的说道;
“你不是新收了一对姐妹吗?不正是最有新鲜感的时候,还来折腾我做什么?”
尽管裴智秀语气十分平静,但叶明盛还是能够感受到,她话语中那浓浓的醋味,心中明白是自己近来公务缠身怠慢了佳人,冷落了裴智秀,旋即也是开口哄道:
“她们哪有智秀你好,和智秀你在一起,才能真正水如交融如梦如幻···············”
听着情郎的话,裴智秀清冷的眼神中也是不禁流露出一抹喜色,但嘴上仍旧不依不饶的说道:
“哼!谁要和你水如交融!”
话毕裴智秀便是轻轻一闪,挣脱了叶明盛的怀抱,背着她的药箱向自己院落中走去,看着裴智秀离去曼妙的背影,叶明盛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裴智秀虽然这么说,但熟悉她性格的自己知道,自己将会有一个非常值的回味的夜晚!
作别裴智秀后,叶明盛便是返回了自己的书房中,虽然有美人相伴但是政务方面的事情也不可放松,叶明盛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千古名君,但是也不愿做一个,被手下人随意蒙骗的昏君。
见叶明盛返回了书房中,叶成又是端着一沓公文奏本,放到了叶明盛桌上开口介绍道:
“大人,这是布政司和统调处刚刚才送过来的文件,都是需要您决定和了解情况的!”
说罢叶成拿起了这沓公文中,最上面的一封文件递给了叶明盛说道:
“这是统调处送来的关于冀豫,齐鲁的情报报告,由霍处长亲自撰写是统调处二级绝密情报!”
听到“二级绝密情报”六个字,叶明盛神情也是变的认真起来,为了区别情报的重要等级,统调处将情报分为了机密情报,绝密情报两档,每档又分了一二三,三个等级,一级为最高,三级则是最低。
在奉武军中一级绝密情报只有一个,那就是奉武军的整体战略,而现在霍三将这份情报报告,定性为了奉武军二级绝密情报,足以见得这个情报头子,对这份情报的重视程度···························
叶明盛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从叶成手中拿过了这份文件,见此叶成也是躬身退出了书房,给叶明盛留出了一个安静的环境,打开文件叶明盛仔细阅读起了,文件中的内容。
一炷香之后将文件中每一个字,都仔细阅读了三遍的叶明盛,放下了信纸陷入了沉思当中。
在这份情报报告中,霍三向叶明盛详细介绍了,因为前段时间的干旱以及虫灾,导致齐鲁,冀豫两地的农作物遭遇了很大的损失。
对此高宗昌和曹长平两个人,虽然也不是什么好鸟,但这两个人能混到现在这一步,智商肯定是在平均线上的,所以也是知道下层民众,生活的已经够苦了,在剥削的话会引发民愤继而出现农民起义,所以也都是准备了一些列减税赈灾的政策。
按理来说这些减税赈灾的措施,如果全都落实到位,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实惠,那么虽然改变不了他们被割韭菜,被剥削的命运,但是差不多也能够扛过这个灾年。
但很遗憾的是,如今的大周官场已经是从根上烂透了,不是几个人贪污腐败,而是一片一片塌方式腐败,当初叶明盛为了在辽阳改变这个政治风气,拿出了极大的魄力与勇气,足足杀了三十九名大小官员,然后将一百多官员投入到了大狱当中,才勉强止住了贪污的风气,让权力部门变的高效和廉洁··················
而显然无论是曹长平还是高宗昌,他们都和当地本土派关系密切,甚至政权基就建立在本土派的支持上,所以他们拿不出像叶明盛这样的勇气与魄力,来彻底改变官场的风气。
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上,即便是这两个人现在幡然醒悟了,想要给老百姓一条活路,让他们活下去以便以后继续剥削,他们下面的人也不会这么想!这些人依旧像过往一样欺上瞒下,按照过往的税额征收银子,然后将上面减免的部分私分。
至于那些拿不出银子的百姓,先是抄家再把你的地拿走,如此贪婪的做法,将不少本就不堪重负的小农家庭,弄的是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而上面送来灾区的赈灾粮食,布匹等物资,这些蛀虫都是要私自扣下来,然后拿到市场上卖掉,到了这一步如果还有一点良心的,会拿出一小部分来,买一些发霉的米,破破烂烂的布发下去应付差事。
而彻底黑心的则干脆连做样子的功夫都懒得做,直接什么也不管眼不见心不烦,任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在如此天灾和人祸的双重压榨下,百姓的怒火终于是再度爆发,在过去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根据统调处的观察,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齐鲁,冀豫两地境内出现了数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
而盘踞在各个山头的土匪,响马等组织人数也是在快速扩张,其中尤以冀豫境内的大牙山的土匪三山好发展的最为迅速,现在已经聚集了数千兵马,盘踞在大牙山上·······················
根据统调处的调查,这个绰号三山好的土匪,真名名叫做朱三山,在安和初年的时候,在洛安虎威禁军担任过都头一职,曾经多次和钦察人作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不过在安和六年的时候,因为醉酒调戏了洛安权贵的女眷,被上面下令缉拿,不过这小子提前听到了风声,躺在寿材里逃回了老家冀豫。
虽然逃回了老家,但是因为洛安方面发布了缉捕令,所以说这个朱三山也没办法,光明长大的走在人前,只能是东躲西藏生怕暴露了行踪,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后,迫于生计,朱三山只好是上山落了草,投奔了当时大牙山的土匪马金刀。
朱三山毕竟是在禁军当过都头的,不仅自身武艺过硬,领兵作战的本领在土匪当中,也都是无人可比的,很快就是得到了马金刀的赏识,连续干了几个大活,被马金刀提拔成了二当家的。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安和八年的时候,马金刀因为贪图鹰城给玉京方面的税银,所以带领着大批土匪下山抢劫,但不了这确是官军给他们布置的陷阱,这一战马金刀被俘,大牙山的土匪也都是死伤惨重。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在如此情况下,大牙山会被官军轻松剿灭的时候,朱三山却是率领着残余的土匪,利用了官军自大轻敌的弱点,深夜偷袭了官军营寨,不仅杀的官军大败而归,更是把匪首马金刀给救了回来···················
这一战朱三山在冀豫的绿林当中是彻底露了脸,不仅声威大涨更是为他自己博得了一个忠义的名号,不少土匪响马都是慕名投靠。
而马金刀因为被官军俘获后,被官军严刑拷打伤了元气,即便是被朱三山救了回来,但是也是伤重不治撑了几个月之后也就死了,在马金刀死后朱三山凭借着他的威望,也是如愿成为了大牙山新的匪首,因为为人豪爽大方很是讲义气,所以绿林上的朋友就给这个朱三山送了一个绰号“三山好”
在成为了大牙山的匪首后,朱三山率领着山上的土匪,接连干了几票大案,连续抢了几个地主老财,又是杀了几个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一时间在绿林中风光无限,但这也被豫军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豫军曾经数次对大牙山进行围剿,但是朱三山凭借着大牙山的险要的地形,以及灵活多变的战术,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让豫军是头疼不已。
而在这次的灾年,或许是感觉到了时机已到,朱三山选择了打开粮仓招募流民,在粮食的诱惑下,数以万计的流民都是向着朱三山那边涌去,而朱三山也在这些流民当中招募青壮,实力增长的非常快,原本一千多人的人马,现在扩张到了数千人的规模,隐隐有冀豫第一土匪的势头····················
除了三山好之外,冀豫和齐鲁境内其他的土匪,响马也都是在遍地流民的环境下快速扩张。
正是观察到了这种情况,霍三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奉武军在暗中给予这些土匪,响马,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农民起义军的一些支持,以此来搅乱当地的局势,消耗豫军与齐军的实力,为奉武军下一步南下做准备。
明白这个情况后,叶明盛也是有些意动,根据统调处探查到的情报,因为奉武军的火器在战争中的表现十分优异,所以在奉武军周边像是豫军,齐军,洛安禁军,以及徐兆杰的安庆军,都是通过种种渠道获得了奉武军的破虏铳,威远铳,召集火器工匠进行研究模仿。
对于他们的这些举动,早就在叶明盛预料之中,也很难去阻止他们的做法,毕竟无论是威远铳还是破虏铳,都是批量生产的火器,生产出来的数量数以万计,如此大的规模是基本上是不可能阻止敌军获取的。
叶明盛唯一能够做的是,命令军械制造局加快新一代火铳的研发,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在质量和数量上击败对方,目前奉武军新一代的火铳的研发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试验阶段,只要试验结果一切顺利,那么便可以投入到了量产当中,在奉武军中进行大批量的列装·························
虽然叶明盛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但是奉武军火器优势的缩小,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叶明盛要在整体战略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合纵连横,确保奉武军战略上的优势。
而现在霍三的这个提议,就十分符合叶明盛的想法,接下来奉武军的大方针依旧是南下,齐鲁的曹长平,冀豫的高宗昌就是叶明盛眼中的目标。
不过因为消化幽燕地盘需要一定的时间,叶明盛短时间内还无法对他们下手,所以利用土匪,农民起义军来消耗齐军,豫军的实力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现在想法虽然是不错的,但是具体来说支持对象是谁,用什么方式进行支持,如何隐藏奉武军的身份,另外一旦被齐军,豫军发现后,面对齐军,豫军的指责该如何应对,都是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把控。
毕竟目前整个大周的天下,依旧是这些封建门阀权贵所把持,而如果支持土匪,农民起义军就等同于对抗整个统治阶级,一旦事情被暴露出来,叶明盛和奉武军在天下舆论中,是要被千夫所指的,这并不符合叶明盛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
所以整件事情还需要详细的计划,以及完善的预防措施,想到这里叶明盛在霍三这份报告中做出了重要的批示,他先是肯定了霍三的想法,赞赏霍三这个想法不错,并且要求霍三尽快拿出详细的方案,交给他进行审批·······················
“别这样,还有别人呢·················”
叶明盛闻言笑着说道:
“我都看过了,现在只有你我!”
“那也不准!光天化日之下,你不害臊我还害臊呢”
裴智秀很是坚决的说道,说完她还握住叶明盛的手,防止叶明盛更进一步。
轻轻在裴智秀百嫩的脸颊上香了一口,叶明盛继续说道:
“我的好娘子,既然光天化日不行,那是不是晚上就可以了?”
听到叶明盛的话,裴智秀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故作平静的说道;
“你不是新收了一对姐妹吗?不正是最有新鲜感的时候,还来折腾我做什么?”
尽管裴智秀语气十分平静,但叶明盛还是能够感受到,她话语中那浓浓的醋味,心中明白是自己近来公务缠身怠慢了佳人,冷落了裴智秀,旋即也是开口哄道:
“她们哪有智秀你好,和智秀你在一起,才能真正水如交融如梦如幻···············”
听着情郎的话,裴智秀清冷的眼神中也是不禁流露出一抹喜色,但嘴上仍旧不依不饶的说道:
“哼!谁要和你水如交融!”
话毕裴智秀便是轻轻一闪,挣脱了叶明盛的怀抱,背着她的药箱向自己院落中走去,看着裴智秀离去曼妙的背影,叶明盛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裴智秀虽然这么说,但熟悉她性格的自己知道,自己将会有一个非常值的回味的夜晚!
作别裴智秀后,叶明盛便是返回了自己的书房中,虽然有美人相伴但是政务方面的事情也不可放松,叶明盛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千古名君,但是也不愿做一个,被手下人随意蒙骗的昏君。
见叶明盛返回了书房中,叶成又是端着一沓公文奏本,放到了叶明盛桌上开口介绍道:
“大人,这是布政司和统调处刚刚才送过来的文件,都是需要您决定和了解情况的!”
说罢叶成拿起了这沓公文中,最上面的一封文件递给了叶明盛说道:
“这是统调处送来的关于冀豫,齐鲁的情报报告,由霍处长亲自撰写是统调处二级绝密情报!”
听到“二级绝密情报”六个字,叶明盛神情也是变的认真起来,为了区别情报的重要等级,统调处将情报分为了机密情报,绝密情报两档,每档又分了一二三,三个等级,一级为最高,三级则是最低。
在奉武军中一级绝密情报只有一个,那就是奉武军的整体战略,而现在霍三将这份情报报告,定性为了奉武军二级绝密情报,足以见得这个情报头子,对这份情报的重视程度···························
叶明盛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从叶成手中拿过了这份文件,见此叶成也是躬身退出了书房,给叶明盛留出了一个安静的环境,打开文件叶明盛仔细阅读起了,文件中的内容。
一炷香之后将文件中每一个字,都仔细阅读了三遍的叶明盛,放下了信纸陷入了沉思当中。
在这份情报报告中,霍三向叶明盛详细介绍了,因为前段时间的干旱以及虫灾,导致齐鲁,冀豫两地的农作物遭遇了很大的损失。
对此高宗昌和曹长平两个人,虽然也不是什么好鸟,但这两个人能混到现在这一步,智商肯定是在平均线上的,所以也是知道下层民众,生活的已经够苦了,在剥削的话会引发民愤继而出现农民起义,所以也都是准备了一些列减税赈灾的政策。
按理来说这些减税赈灾的措施,如果全都落实到位,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实惠,那么虽然改变不了他们被割韭菜,被剥削的命运,但是差不多也能够扛过这个灾年。
但很遗憾的是,如今的大周官场已经是从根上烂透了,不是几个人贪污腐败,而是一片一片塌方式腐败,当初叶明盛为了在辽阳改变这个政治风气,拿出了极大的魄力与勇气,足足杀了三十九名大小官员,然后将一百多官员投入到了大狱当中,才勉强止住了贪污的风气,让权力部门变的高效和廉洁··················
而显然无论是曹长平还是高宗昌,他们都和当地本土派关系密切,甚至政权基就建立在本土派的支持上,所以他们拿不出像叶明盛这样的勇气与魄力,来彻底改变官场的风气。
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上,即便是这两个人现在幡然醒悟了,想要给老百姓一条活路,让他们活下去以便以后继续剥削,他们下面的人也不会这么想!这些人依旧像过往一样欺上瞒下,按照过往的税额征收银子,然后将上面减免的部分私分。
至于那些拿不出银子的百姓,先是抄家再把你的地拿走,如此贪婪的做法,将不少本就不堪重负的小农家庭,弄的是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而上面送来灾区的赈灾粮食,布匹等物资,这些蛀虫都是要私自扣下来,然后拿到市场上卖掉,到了这一步如果还有一点良心的,会拿出一小部分来,买一些发霉的米,破破烂烂的布发下去应付差事。
而彻底黑心的则干脆连做样子的功夫都懒得做,直接什么也不管眼不见心不烦,任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在如此天灾和人祸的双重压榨下,百姓的怒火终于是再度爆发,在过去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根据统调处的观察,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齐鲁,冀豫两地境内出现了数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
而盘踞在各个山头的土匪,响马等组织人数也是在快速扩张,其中尤以冀豫境内的大牙山的土匪三山好发展的最为迅速,现在已经聚集了数千兵马,盘踞在大牙山上·······················
根据统调处的调查,这个绰号三山好的土匪,真名名叫做朱三山,在安和初年的时候,在洛安虎威禁军担任过都头一职,曾经多次和钦察人作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不过在安和六年的时候,因为醉酒调戏了洛安权贵的女眷,被上面下令缉拿,不过这小子提前听到了风声,躺在寿材里逃回了老家冀豫。
虽然逃回了老家,但是因为洛安方面发布了缉捕令,所以说这个朱三山也没办法,光明长大的走在人前,只能是东躲西藏生怕暴露了行踪,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后,迫于生计,朱三山只好是上山落了草,投奔了当时大牙山的土匪马金刀。
朱三山毕竟是在禁军当过都头的,不仅自身武艺过硬,领兵作战的本领在土匪当中,也都是无人可比的,很快就是得到了马金刀的赏识,连续干了几个大活,被马金刀提拔成了二当家的。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安和八年的时候,马金刀因为贪图鹰城给玉京方面的税银,所以带领着大批土匪下山抢劫,但不了这确是官军给他们布置的陷阱,这一战马金刀被俘,大牙山的土匪也都是死伤惨重。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在如此情况下,大牙山会被官军轻松剿灭的时候,朱三山却是率领着残余的土匪,利用了官军自大轻敌的弱点,深夜偷袭了官军营寨,不仅杀的官军大败而归,更是把匪首马金刀给救了回来···················
这一战朱三山在冀豫的绿林当中是彻底露了脸,不仅声威大涨更是为他自己博得了一个忠义的名号,不少土匪响马都是慕名投靠。
而马金刀因为被官军俘获后,被官军严刑拷打伤了元气,即便是被朱三山救了回来,但是也是伤重不治撑了几个月之后也就死了,在马金刀死后朱三山凭借着他的威望,也是如愿成为了大牙山新的匪首,因为为人豪爽大方很是讲义气,所以绿林上的朋友就给这个朱三山送了一个绰号“三山好”
在成为了大牙山的匪首后,朱三山率领着山上的土匪,接连干了几票大案,连续抢了几个地主老财,又是杀了几个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一时间在绿林中风光无限,但这也被豫军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豫军曾经数次对大牙山进行围剿,但是朱三山凭借着大牙山的险要的地形,以及灵活多变的战术,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让豫军是头疼不已。
而在这次的灾年,或许是感觉到了时机已到,朱三山选择了打开粮仓招募流民,在粮食的诱惑下,数以万计的流民都是向着朱三山那边涌去,而朱三山也在这些流民当中招募青壮,实力增长的非常快,原本一千多人的人马,现在扩张到了数千人的规模,隐隐有冀豫第一土匪的势头····················
除了三山好之外,冀豫和齐鲁境内其他的土匪,响马也都是在遍地流民的环境下快速扩张。
正是观察到了这种情况,霍三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奉武军在暗中给予这些土匪,响马,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农民起义军的一些支持,以此来搅乱当地的局势,消耗豫军与齐军的实力,为奉武军下一步南下做准备。
明白这个情况后,叶明盛也是有些意动,根据统调处探查到的情报,因为奉武军的火器在战争中的表现十分优异,所以在奉武军周边像是豫军,齐军,洛安禁军,以及徐兆杰的安庆军,都是通过种种渠道获得了奉武军的破虏铳,威远铳,召集火器工匠进行研究模仿。
对于他们的这些举动,早就在叶明盛预料之中,也很难去阻止他们的做法,毕竟无论是威远铳还是破虏铳,都是批量生产的火器,生产出来的数量数以万计,如此大的规模是基本上是不可能阻止敌军获取的。
叶明盛唯一能够做的是,命令军械制造局加快新一代火铳的研发,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在质量和数量上击败对方,目前奉武军新一代的火铳的研发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试验阶段,只要试验结果一切顺利,那么便可以投入到了量产当中,在奉武军中进行大批量的列装·························
虽然叶明盛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但是奉武军火器优势的缩小,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叶明盛要在整体战略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合纵连横,确保奉武军战略上的优势。
而现在霍三的这个提议,就十分符合叶明盛的想法,接下来奉武军的大方针依旧是南下,齐鲁的曹长平,冀豫的高宗昌就是叶明盛眼中的目标。
不过因为消化幽燕地盘需要一定的时间,叶明盛短时间内还无法对他们下手,所以利用土匪,农民起义军来消耗齐军,豫军的实力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现在想法虽然是不错的,但是具体来说支持对象是谁,用什么方式进行支持,如何隐藏奉武军的身份,另外一旦被齐军,豫军发现后,面对齐军,豫军的指责该如何应对,都是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把控。
毕竟目前整个大周的天下,依旧是这些封建门阀权贵所把持,而如果支持土匪,农民起义军就等同于对抗整个统治阶级,一旦事情被暴露出来,叶明盛和奉武军在天下舆论中,是要被千夫所指的,这并不符合叶明盛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
所以整件事情还需要详细的计划,以及完善的预防措施,想到这里叶明盛在霍三这份报告中做出了重要的批示,他先是肯定了霍三的想法,赞赏霍三这个想法不错,并且要求霍三尽快拿出详细的方案,交给他进行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