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惊

  “禀仁宗孝惠皇帝遗诏,代皇行事,摄政大丞相诏:

  

  

  

   淮南王薨逝,乃宗家之大不幸,帝甚痛惜。

  

  

  

   吾召见淮南王诸子,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流落山东,不能为朝廷所用。

  

  

  

   淮南王临终之前所悲叹的,就是庶子不能得到朝廷的恩典,没有安身立命之地。

  

  

  

   朝廷忧,淮南王亦忧。

  

  

  

   吾思及民间百姓家有余财,纵然所分不同,但依旧是各有所得,又思及太子虽然承袭皇位,但诸皇子都能封王。

  

  

  

   由此观之,无论上下,贵贱,贫富,父母之爱子,皆是如此。

  

  

  

   淮南王这样的宗家长辈,让他带着遗憾而薨逝,不是孝顺子嗣应当做的。

  

  

  

   朝廷知道了这件事,却不去弥补,是有错误的。

  

  

  

   吾不禁要问,身为大汉最尊贵的诸侯王,上不与皇室同行,下不如百姓仁孝,这难道是应该的吗?

  

  

  

   兄长贵为大王,锦衣玉食,出入成行,诸兄弟却卑微寒酸,如此这般,兄友弟恭难道不是笑话一般吗?

  

  

  

  

  

   现在朝廷发出了一个响亮的信号。

  

  

  

   这些人自然是想要奋勇向前,东阿侯府他们不敢去,但英侯府直接就被这些开国功臣的后裔踏破了。

  

  

  

   “英侯,吾对陛下一片忠心耿耿,若有战事,臣虽年老,还能披甲而战。”

  

  

  

   “……”

  

  

  

   “英侯,大丞相但凡有诏令,吾万死不辞,以报陛下啊。”

  

  

  

   甚至还有人直接通过张嫣的关系找到了宫中,张嫣对洛新无奈笑道:“大丞相,您是要对诸侯王国动刀兵吗?这些时日以来有太多勋臣人家来找予问您的意思。

  

  

  

   予不掌管军国重事,又怎么能够知道呢?

  

  

  

   实在是烦不胜烦。”

  

  

  

   洛新早就料到会是这个结局,这是他故意放纵的,那些留在长安城之中的诸侯王国使者,现在恐怕都已经非常紧张了。

  

  

  

   只见他微微一笑道:“太后莫要担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臣绝对不会妄动刀兵,尤其是和身为国家支柱的宗亲。

  

  

  

   除非出现一些妄图挑战朝廷法度,挑衅皇帝陛下威严的悖逆之辈,那样的话,臣再是和善,也只有以雷霆之怒收拾人间了。”

  

  

  

   洛新的态度很快就从张嫣这里传到了勋臣耳中,然后诸侯王的使者都知道了,这算是洛新第一次明确的表态,这番话的意思还是挺明显的。

  

  

  

   那就是和平削藩,就像是昔年的齐国,还有现在的淮南国这样,将跨郡连县的大诸侯国分成小的诸侯国。

  

  

  

   朝廷的使者到了淮南国中,宣布了这件大事,淮南王自然是脸色铁青,毕竟直接四分之三的土地都被划走了。

  

  

  

   但分割土地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洛新要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划分一些王国出来,他是要真正的让各个王国之间,再也不能聚合起来,以达成一步步削减的想法。

  

  

  

   现在削的是王国,以后削的就是郡国,再往后就是县国,直到除国。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刘沉三人就国的过程中,洛新是给予了他们资源的。

  

  

  

   尤其是刘沉这个新任的衡山王,洛新对他报以厚望,是否能够彻底拆解掉淮南国,他是最重要的棋子之一。

  

  

  

   刘沉自己也非常清楚,在离开长安之前,还特意前往长乐宫拜见洛新,言称,“定不辜负大丞相之意,淮南四王国,绝不背叛朝廷。”

  

  

  

   汉朝这么多的诸侯王,性格自然是不同的,有的诸侯王比较狂傲,自诩是高皇帝的兄弟和侄子,是当今皇帝的叔叔,身份地位高贵。

  

  

  

   这些人对于洛新的摄政本来就是不满的,对于洛新意图削藩的行为,就更是怨恨,有的人甚至公开在国中怒斥洛新。

  

  

  

   作者好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