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花非花月夜
第四十六章:负帝于背,总摄国政(下)
小
大
轰!
洛新的话就像是一枚惊雷一样的炸在张嫣耳边,一阵阵的目眩,她就算是再不喜欢参与政治,但毕竟出生于留侯家族,对于负王于背的政治隐喻也是懂得。
托孤之中,最高级的就是素王那种,负王于背,完全代行王事,假天子摄政。
张嫣早就猜到若是皇帝不测,定然会让大丞相洛新辅佐刘恒,就像是高皇后让洛新辅佐刘盈一样。
但她万万想不到,刘盈竟然会直接让洛新摄政。
陛下这是在防着谁啊?
刘盈的考虑是很多的,他想起自己的母后曾经独掌大权十几年,虽然母后做的真的很好,自己也的确没有做皇帝的天赋。
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经历这个,尤其是张嫣这么年轻,凭借太后的名义能让刘恒一生郁郁寡欢。
那么在刘恒成年之前就要选择一个好的监护人,要直接拿到摄政的名义,这样才能堵死张嫣摄政。
刘盈并不是讨厌张嫣,相反,他很喜欢张嫣。
但是他知道张嫣是和他一样的人,不像他的母后有做皇帝的才能,张嫣摄政对朝廷、对刘恒、对大汉天下,都不是什么好事。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朕就觉得父皇说的真是对啊,这生死哪里是人所能操控的呢?
朕没有做皇帝的天资,是因为母后和一众大臣的支持,才能够登上这天下至尊的九五之位,又因为您和母后的天纵之才,这些年才没有搞出什么乱子。
母后宾天,朕成了大汉真正的皇帝,结果现在上天就要来收走朕的寿数了。
这难道不是命运吗?”
生与死之间大概真的有什么壁障,当死亡临近之时,人总是会感慨命运的伟大。
洛新想要做些什么安慰刘盈,却见到他缓缓闭上了眼睛,脸色满满的都是苍白之色。
顿时一惊,带着些许颤抖的轻轻伸出手。
刘盈的脉搏越来越弱,洛新心中寒意大炽,他从小看着刘盈长大,却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纵然以他坚强到极点的心智也有些难以接受。
张嫣也发现了这一点,一声尖叫之后,连忙捂上了嘴,大颗大颗的眼泪落了下来。
大殿之中立刻就是一阵的慌乱,然后在洛新的指挥下,很快就开始处理相关事宜。
皇帝的崩殂当然是有一套完整流程的,这不需要洛新操心,交给洛辰即可。
刘盈,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
大汉王朝的第二个皇帝。
崩了!
————
孝惠仁善,慈而爱民,亲戚爱之,群臣慕之,百姓念之,二十年间,海内清平,政通人和,天下大治。
东阿曰:“自古有圣明之君,然后有贤明之臣,先祖文公天纵,厉王不能用,召(昭)王用之,遂成大事。
孝惠皇帝天资英识,委吾以摄政大事,故有功勋,岂非圣君哉?”
古圣王有言,圣天子垂拱而天下治,前事不可追,今孝惠禀政,可称垂拱而治矣。——《汉书·孝惠本纪》
(本章完)
洛新的话就像是一枚惊雷一样的炸在张嫣耳边,一阵阵的目眩,她就算是再不喜欢参与政治,但毕竟出生于留侯家族,对于负王于背的政治隐喻也是懂得。
托孤之中,最高级的就是素王那种,负王于背,完全代行王事,假天子摄政。
张嫣早就猜到若是皇帝不测,定然会让大丞相洛新辅佐刘恒,就像是高皇后让洛新辅佐刘盈一样。
但她万万想不到,刘盈竟然会直接让洛新摄政。
陛下这是在防着谁啊?
刘盈的考虑是很多的,他想起自己的母后曾经独掌大权十几年,虽然母后做的真的很好,自己也的确没有做皇帝的天赋。
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经历这个,尤其是张嫣这么年轻,凭借太后的名义能让刘恒一生郁郁寡欢。
那么在刘恒成年之前就要选择一个好的监护人,要直接拿到摄政的名义,这样才能堵死张嫣摄政。
刘盈并不是讨厌张嫣,相反,他很喜欢张嫣。
但是他知道张嫣是和他一样的人,不像他的母后有做皇帝的才能,张嫣摄政对朝廷、对刘恒、对大汉天下,都不是什么好事。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朕就觉得父皇说的真是对啊,这生死哪里是人所能操控的呢?
朕没有做皇帝的天资,是因为母后和一众大臣的支持,才能够登上这天下至尊的九五之位,又因为您和母后的天纵之才,这些年才没有搞出什么乱子。
母后宾天,朕成了大汉真正的皇帝,结果现在上天就要来收走朕的寿数了。
这难道不是命运吗?”
生与死之间大概真的有什么壁障,当死亡临近之时,人总是会感慨命运的伟大。
洛新想要做些什么安慰刘盈,却见到他缓缓闭上了眼睛,脸色满满的都是苍白之色。
顿时一惊,带着些许颤抖的轻轻伸出手。
刘盈的脉搏越来越弱,洛新心中寒意大炽,他从小看着刘盈长大,却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纵然以他坚强到极点的心智也有些难以接受。
张嫣也发现了这一点,一声尖叫之后,连忙捂上了嘴,大颗大颗的眼泪落了下来。
大殿之中立刻就是一阵的慌乱,然后在洛新的指挥下,很快就开始处理相关事宜。
皇帝的崩殂当然是有一套完整流程的,这不需要洛新操心,交给洛辰即可。
刘盈,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
大汉王朝的第二个皇帝。
崩了!
————
孝惠仁善,慈而爱民,亲戚爱之,群臣慕之,百姓念之,二十年间,海内清平,政通人和,天下大治。
东阿曰:“自古有圣明之君,然后有贤明之臣,先祖文公天纵,厉王不能用,召(昭)王用之,遂成大事。
孝惠皇帝天资英识,委吾以摄政大事,故有功勋,岂非圣君哉?”
古圣王有言,圣天子垂拱而天下治,前事不可追,今孝惠禀政,可称垂拱而治矣。——《汉书·孝惠本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