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薛蘅芜魁夺柳絮词

    第二日,林黛玉作东,备了几桌果酒,又发请帖将众人邀请来开诗社。

    上午八时许,一众人便陆续齐聚潇湘馆,但让贾环意外的是,竟然没有见到大脸宝,这位以往可是最积极活跃的,更何况这次还是林黛玉作东,而且他又住得近,竟然不是第一个到场的,真是奇哉怪也!

    同样怀着这个疑问的,显然不止贾环一人,只听史湘云奇道:「爱(二)哥哥怎么还不来,莫非林姐姐没请他?」

    林黛玉摇首道:「哪能漏了他,自是请了的。」

    「别不是睡过头了吧?」薛宝琴道。

    李纨笑言:「绝无可能,其他事不好说,但若提到开诗社,他必是最热忱的那个,怕不是被什么事给绊住了吧,林姑娘何不遣人到怡红院问问?」

    林黛玉便让小丫头春纤到怡红院云问,结果回来禀报说,宝二爷一早就上学去了,如今不在家中。

    众人大为惊讶,今天的太阳果真打西边出了,史湘云更是笑着打趣道:「阿弥托佛,这位总算是浪子回头了,如今发奋上进倒也不算太迟,就怕是那稻草灰烬——一阵热乎劲。」

    李纨笑道:「宝兄弟发奋读书是好事,回头大家千万莫要取笑他,既然宝兄弟上学去了,咱也不必再等了,林姑娘,这便出题吧,回头让他补作便是。」

    薛宝钗若有所思地看了贾环一眼,心想,宝兄弟突然如此反常,莫不是被刺激到了?只怕跟晴雯被姨妈撵到环兄弟屋里也有关,唉,姨妈这法子未免……

    这时,林黛玉已命紫鹃将早就准备好的盒子取出来,里面盛了许多字条,上面写的都是词牌名,大家一起拈阄,拈到什么词牌名,便用该词牌名写一首咏柳絮的词。

    史湘云笑道:「拈阄果然公平,但林姐姐未免太过促狭了些,昨日明明说好了咏柳,结果今日却变成了咏柳絮,虽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分明是捉弄人嘛,害我宿构了一晚,好不容易得了两首好词也不能用了,还得另作,真气煞人也!」

    众女都咯咯笑起来,薛宝钗伸出一根春葱似的纤纤玉指,轻点一下史湘云的脑门,取笑道:「亏你还有脸说出来,也不嫌丢人。」

    史湘云振振有词地分辩道:「宝姐姐此言差矣,有道是: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君子。人的思绪万千,变化无穷,许多念头都在一瞬间,连圣人都控制不了,更何况小女子?昨日明知诗题是咏柳,难免便构思起来,我就不信你们一点也不构思,至少我大方承认了,表里如一才是真君子,所以我是不怕丢人的。」

    林黛玉美眸如流光一转,掩嘴笑道:「瞧瞧吧,以往你们都说我的嘴厉害,不饶人,现在知道谁更厉害了?云丫头这一诡辩,连宝姐姐也成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了。」

    史湘云急忙道:「人家哪里说宝姐姐了,林姐姐忒坏,少在这里煽风点火的,宝姐姐才不会受你挑拨。」

    薛宝钗搂住史湘云,笑道:「颦儿不过是说了句顽笑话逗你,你便急成这般,反而上了她的当了。」

    史湘云笑嘻嘻地道:「上当便上当,她平时总寻不着宝姐姐的错处,如今我一时嘴快说错了话,她便赶紧拿来揶揄你,宝姐姐你素来豁达大度,反倒为她掩饰,可惜人家未必领你的情。」

    贾环暗叫糟糕,史湘云心直口快,但这话说得有点过了,以林黛玉的性子哪受得了,只怕要甩脸,忙救场道:「错了错了,其实总寻宝姐姐错处的那人是我。」

    众人不由都愕住了,莺儿不解地问:「环三爷寻我家姑娘的错处作甚?」

    贾环一本正经地道:「还不是因为我们贾家欠了薛家两万两银子,我想拿点宝姐姐的把柄在手,然后少还点银子。」

    众女顿时笑得前俯后仰,但心里都明白,贾环这是在插科打诨,自然都不会当真,唯独林黛玉默不作声。

    薛宝钗不着意地看了林黛玉一眼,轻笑道:「环兄弟倒算计到我身上了,可惜不顶用,两万两银子是一文钱也不能少的,就别费那心思了,还不如想想如何作词吧。」

    「说的也是,我先来拈!」贾环趁机先从盒子里捻了一张纸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蝶恋花》。

    接着诸女纷纷出手,湘云拈得《如梦令》,宝钗拈得《临江仙》,宝琴的是《西江月》,探春拈到《南柯子》,黛玉则是《唐多令》,香菱还不会作词,所以这次不参加,只作壁上观。

    以一炷香时间为限,林黛玉率先有了,提笔默默地写了下来,接着湘云也有了,宝钗和宝琴也先后得了。

    薛宝钗微笑道:「一炷香快烧完了,待我先瞧完你们的,再看我的。」

    贾探春急道:「喛呀,今儿这香怎么这样快,我才得了半阙,环弟你可有了?」

    贾环厚着脸皮道:「我实不擅长作词,且先看你们的,或许灵感就来了。」

    薛宝琴闻言笑嘻嘻在脸上虚划道:「羞不羞,还解元呢。」

    贾环作势要赏她一个糖炒栗子,这小妮子赶紧躲到了林黛玉的身后,可怜兮兮地道:「林姐姐救我。」

    薛小妹长相甜美可爱,嘴巴又甜,十分讨人喜欢,林黛玉把她护在身后,只笑吟吟地看着某人,某人登时便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时那炷香终于燃尽了,作为裁判的李纨道:「秋爽居士的半阙先写出来吧。」

    贾探春忙把半阙《南柯子·咏柳絮》写了出来: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来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李纨眼前一亮道:「这是佳作,可惜只得半阙,何不续上?」

    众女也纷纷点头称是,贾探春无奈地道:「才力已尽,竟无头绪,为之奈何?」

    贾环却是灵机一动,笑道:「打虎亲兄弟,作词姐弟兵,我来续!」

    一边提笔续写道: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续得好!」众女几乎异口同声地道。

    贾探春美眸泛泛,有点懊恼地道:「我咋想不到!」

    林黛玉轻笑道:「这续得固然好,但环弟你自己的《蝶恋花》可有了?」

    贾环轻咳了一声道:「暂时……未有。」

    薛宝钗好笑道:「正经你分内的又不能,这却偏有了,纵然续得好,也不算你的。」

    林黛玉嗔了贾环一眼,提笔将自己作的那首《唐多令》写出来: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林黛玉写完搁下笔,又故意斜了贾某人一眼,贾环不由暗汗,这又是一首极为「伤春悲秋」的词,这分明是向自己「示威」嘛,小女子果然不好招惹!

    李纨看完林黛玉的词,点了点头叹道:「好是固然好,只是太作悲了些。」

    下一首是是湘云的《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紧接着是宝琴的《西江月》: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李纨评道:「到底是琴丫头声调壮,"几处""谁家"这两句最妙。」



    薛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依我看,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之物,但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俗套。」

    薛宝钗一面说,一面提笔写道《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意,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众人不禁拍案叫绝:「最后一句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了。」

    林黛玉又细念了一遍,不得不露出佩服之色,薛宝钗这首《临江仙》如奇兵突起,力压群雄。

    李纨点头微笑,总结道:「这五首词,蘅芜君当属第一,若论缠绵悲戚,则让潇湘妃子;论情致妩媚,却是枕霞旧友;小薛和秋爽居士这次落第了,要受罚!」

    薛宝琴笑嘻嘻地看着贾环道:「我们自然是受罚,但那位交白卷的又怎么罚?」

    贾环十分光棍地道:「你们都写尽了,再无好句,我认罚便是。」

    话音刚下,老太太屋里的丫环玻璃笑着走进来道:「家里来了客人,老太太让姑娘们去见客。」

    李纨奇道:「哪来的贵客?」

    玻璃笑嘻嘻地道:「哪是什么贵客,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乡下贫婆子,跟太太似乎有些瓜葛,大家都叫她刘姥姥,估计是上门打秋风来了,虽然寒酸了些,但说话挺有趣的,哄得老太太开心,所以让姑娘们去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