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庶子开始陈证道
第496章 爆雷(上)
小
大
乾盛八年正月二十,天气依旧寒冷,贾政放衙回到家中,脚步蹒跚,精神疲惫,那颓唐的样子,仿佛老了好几岁。
贾政的政治才能平庸,要不是顶着「国丈」这块护身符,估计早就被东林党整惨了,尽管如此,这段时间贾政还是吓得够呛的,每日上朝都谨小慎微地夹着尾巴做人,当真是寝食难安,夜不成寐。
幸好,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的朝堂大清洗要告一段落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东林党人停止了舆论鼓噪,弹劾的奏本也少了许多,今日的早朝竟出奇的和谐。
另外,有几名罪名较轻的勋贵在退赃和缴纳了罚银后,竟然获得了赦免,保住了爵位,譬如南安郡王家族,一共被查出倒卖了两万引盐,获利近二十万两,主动退还赃款,又缴纳了三倍罚银,也就是六十万两银子后,成功获得了赦免。
换而言之,乾盛帝并不想赶尽杀绝。不过也有处罚得挺狠的,譬如北静郡王家族,被追查出倒卖盐引十万余引,啧啧,要知道大晋每年发行的盐引才二百万引,结果北静郡王家族倒卖了十多万引,相当于二十分之一。
当然,这是北静王家族多年累计下来所倒卖的盐引总和,并非一年倒卖那么多,但也十分夸张了,获利高达七八十万两,所以即便退了赃,又缴纳了三倍罚银,北靖郡王家族依旧有数人被抄家流放,而北静郡王本人也被降为侯爷,世袭的铁帽子王算是保不住。
言归正传,且说王夫人待周姨娘服侍完贾政更衣后,这才放下手中的念珠,小心翼翼地道:「老爷辛苦了,今日上朝可还顺利?」
贾政只是「嗯」了一声,接过周姨娘奉上来的热茶喝了一口。王夫人又试探道:「妾身听说南安郡王退了赃,缴纳了罚银就没事了,那大老爷和东府珍大爷是不是退赃,缴了罚银就可放还了?」
贾政沉吟道:「尚未可知,回头我再仔细打听打听,若是能交银子了事,自然是最好的,甭管如何,这笔银子还得早作准备为是。」
「那得多少银子?」王夫人问道。
贾政皱眉道:「日前我到牢里问过,据大老爷和珍哥儿亲口承认的,他们分别倒卖了五千引和三千引,获利三万银子左右。」
王夫人面色微变:「这么多!」
贾政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道:「若是退一罚三的话,那就是十二万两银子。」
「阿弥托佛,咱们家哪来这么多银子?真真坑死人了。」王夫人一脸震惊地道。
贾政沉声道:「实在没办法,只能变卖部份田庄了。」
「阖府上下几百口人,全靠着祖上传来的这些庄田养活,要是卖了,以后怎么办?」王夫人心里老大不舒服,凭什么大房惹的祸要带累二房,当初早该把家产分个明白才是。
贾政瞥了王夫人一眼道:「都是一家人,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王夫人垂下头道:「妾身不是这个意思,可这个时候即便要卖庄田,恐怕也来不及了吧。」
贾政闻言也犯难了,贾家虽然有十来顷良田,价值超过三十万两,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金陵,这时卖地肯定来不及了,等找到买家,再拿到钱,黄花菜都凉了。
「也罢,实在没法子,我也只能豁出老脸向别家借支一部分应急。」贾政捋须道。
王夫人闻言不作声,心里老大不乐意,十几万两可不是少数目,按照她的意思,干脆不交算了,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不过她一向是「大善人」「好媳妇」的形象,心里虽然这样想,但嘴上却不能说出来。
贾政稍歇了一会,也不等传晚饭,便命人把赖大和赖二兄弟叫来,直言道:「如今大老爷、珍哥儿和琏哥儿还在牢里受罪,有个法子或许能减罪,但要缴纳十二万两的赎罪银,平时我公务繁忙,并不管家计之事,竟不知府里还有多少银子,你们二人是两府的大管家,如今两府里还有多少余钱?」
赖大和赖二对视一眼,前者微弯着腰,小心翼翼地答道:「回老爷,如今府里的余钱不多,能动用的也就两千两左右吧。」
贾政面色微变,脱口道:「才两千余两?当真没有糊弄我?我恍惚听说上个月收上来的田庄租税也有不五千两银子。」
赖大诚惶诚恐地道:「奴才安敢糊弄老爷,老爷平日忙于公务,恐怕不知道咱们府里早就入不敷出了,前两年修建园子,还欠着六七万两的外债呢,上个月虽然收上来五千两的租税,但过年开销大,又还了部份到期的外债,如今确实只剩两千余两了,老爷要是不信,大可把林之孝叫来对账,他是银库管事,出入的账目都过他的手。」
贾政皱了皱眉,转而又问赖二道:「那东府里还剩多少余银?」
赖二讪讪地道:「能动用的只有千余两了,去年田庄失收,乌进孝缴上来的租税只有两千五百两,过年花费了一部份,同样还了部分外债,就只剩下这些了。」
贾政不由顿足叹道:「两府竟拮据到这种地步了吗?我本以为至少能拿出数万两,只这么一点,够干什么的?连退赃都不够呢。」
赖大和赖二又对视了一眼,后者陪着小心道:「恕奴才直言,府里无论如何也拿不出十二万银子,除非把园子卖了,又或者把庄田卖了。」
贾政呵斥道:「放屁,园子是贵妃娘娘临幸过的省亲别墅,如今哥儿姐儿们虽在其中住着,但到底是皇家的物业,如何能卖?再说卖庄田,此刻怕也来不及了!」
赖二讪讪地道:「奴才考虑不周。」
赖大提议道:「要不老爷找别家先借支,日后卖了庄田再还上,薛家家资百万,这笔钱应该能拿得出来。」
贾政沉吟了片刻,淡道:「再说吧,明日是休沐日,你们把两府的账本都给我送来,我得好好盘一盘账。」
赖大和赖二均是心里咯噔一下,嘴上答应了便退出书房。赖二刚走出贾政院,立即便擦了把额上的冷汗低声道:「幸好大哥有先见之明,提前……」
赖大急忙瞪了他一眼,低声道:「闭嘴!」
赖二顿时警醒,当下一言不发,各自快步离去。
…………
是夜,宝钗和宝琴陪薛姨妈吃完晚饭,又闲聊了一会,正打算回园子去,贾母屋里的一名婆子却恰好来了,笑着道:「老太太有请姨太太。」
薛姨妈虽然有点奇怪,但还是连忙换了衣服,赶到往贾母屋里。
「奇了,老太太这么晚把伯娘叫去,也不知为了何事?」薛宝琴扑闪着一对水杏般的眼眸自语道。
薛宝钗笑道:「老太太的病近日已经好转,怕不是叫妈妈去打牌吧,琴妹妹你且先回园子去吧,我再稍坐一会,若实在无其他事,我便也回去了。」
「好吧!」宝琴答应了一声,便带着自己的婢女先行回园子去了。
薛宝钗在屋里等了约莫大半个时辰,薛姨妈终于回来了,见到前者还在,便道:「我的儿,咋还在这候着呢,天寒地冻的,也不趁早回去歇着。」
薛宝钗温婉一笑道:「我不困,倒是老太太找妈妈什么事?」
薛姨妈叹了口气道:「还不是为了赦老爷和东府珍大爷的事,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还要为儿孙操心碌命,真真作孽啊!」
薛宝钗心中一动,问道:「赦老爷和珍大爷的事有准信了?」
「那倒没有准信,不过听说有几家退了赃,又缴了赎罪银便放还了。」
「咦,那是好事啊,可见皇上并非不念祖上旧情,就当破财挡灾了。」
薛姨妈表情有点古怪地道:「确实是好事,只是贾府里拿不出这笔钱了。」
薛宝钗轻皱了皱娥眉道:「多少?」
「你姨爹说了,估计要准备十二万两。」薛姨妈答道。
薛宝钗吓了一跳道:「这么多?」
薛姨妈拍着胸口,一脸惊容地道:「嗐,这已经算少了,听说南安郡王府一族倒卖盐引得利二十万两,退一罚三,共缴了八十万两银子。这还是好的,南安郡王总算保住了爵位,北静郡王爷更惨,退赃加上赎罪银,上缴了两百多万两,依旧被贬为侯爷,还有数名族人被抄家流放了。啧啧,两百多万两啊,把咱们薛家抄了也不值那么多,到底是郡王财大气粗。」
薛宝钗闻言亦有点花容失色,问道:「那老太太和姨爹作何打算?」
薛姨妈道:「自然是花钱消灾了,可是如今两府的银库竟然只能拿出四千两银子不到,连零头都不够呢,没想到堂堂国公府,表面如此风光,内里其实已经精穷,连咱们家也比不得。」
薛宝钗叹了口气,暗道,贾家人口太多了,两府上下加起来六七百口人,开支自然巨大,光是平日的吃穿用度就够惊人的了,偏生又不善经营,阖府上下,安富尊贵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净是贾赦贾珍贾琏之流,即便是金山银山也得败光,环兄弟倒是赚钱的一把好手,可惜年纪太轻,也轮不到他当家,至于宝玉,就更不必提了,当个富贵闲人还行,真要让他管家,根本不顶事。
薛姨妈这时又道:「刚才老太太出面,把各家主子,连同府里有些头脸的下人都叫来了。老太太带头拿出了一万两银子体己钱,然后让各家都尽一份力,宝丫头你猜结果如何?」
「结果如何?」薛宝钗反问。
薛姨妈叹了口气道:「你姨母出了两千两,大太太竟然只出一千两,还说只剩这些了,啧啧,倒是珍哥儿媳妇拿出了五千两,真心是想救他男人,没得说的,凤丫头也拿出两千两,赖嬷嬷碍于情面,也出了五百两,其他各家或一百两,或二百两都出了一份子,但全部加起来才两万八千多两,连退赃的三万两都凑不齐。
为娘想着咱人一家好歹住在这,也出一份力,便答应拿出两千两,总算凑够三万两,倒是勉强先把赃给退了吧。只是老太太又单独留下我,言下之意竟是打算向咱家暂借九万两银子,等到时卖了庄田再还给咱们。」
薛宝钗忙问道:「妈妈你答应了?」
薛姨妈苦笑道:「我那敢答应啊,而且九万银子咱们也拿不出来呀。」
薛宝钗皱眉轻道:「九万两太多了,如果是两三万两,借出去也无妨。」
薛姨妈点头道:「为娘也是这么想的,南边的生意咱们虽然结了,但银子大部份都拿来买田庄了,手头上虽说也剩个八九万两,可是北边的生意也要周转,自己日常又要开支,如何能全借出去。可是不借吧,却又显得咱们太过薄情了,更何况如今还住人家府里,真真为难死人了。」
薛宝钗轻道:「妈妈也不必苦恼,若老太太再问起,你便出借两万两吧,以后甭管他们还不还,也算是尽了情份了,剩下的他们自己想办法。」
薛姨妈闻言点了点头道:「只能如此了!」
……
第二日是休沐日,贾政并未上朝,一早起床洗漱完毕,吃完早饭后便在书房梦坡斋里候着,可是左等右等,竟不见赖大和赖二送账本来,便派人去催。
这时却有下人来禀报道:「晋商钱庄的祁掌柜来访。」
贾政愕了一下,自己跟晋商钱庄的祁掌柜并不认识,日常也无交集啊,便吩咐道:「带他到荣禧堂,我马上就来。」
贾政离开梦坡斋,匆匆赶到荣禧堂,晋商钱庄的来头不小,背后的势力很大,贾政自然不敢怠慢。
晋商钱庄的这位祁掌柜叫祁福贵,名字很俗,实际却是个商场老油条,长袖善舞,在一番客套后,取出一张两万两的借据,笑眯眯地道:「这是三年前,贵府修园子时,向本钱庄借的一笔钱款,如今也到期还本金了,还请政老爷了结一下。」
贾政的政治才能平庸,要不是顶着「国丈」这块护身符,估计早就被东林党整惨了,尽管如此,这段时间贾政还是吓得够呛的,每日上朝都谨小慎微地夹着尾巴做人,当真是寝食难安,夜不成寐。
幸好,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的朝堂大清洗要告一段落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东林党人停止了舆论鼓噪,弹劾的奏本也少了许多,今日的早朝竟出奇的和谐。
另外,有几名罪名较轻的勋贵在退赃和缴纳了罚银后,竟然获得了赦免,保住了爵位,譬如南安郡王家族,一共被查出倒卖了两万引盐,获利近二十万两,主动退还赃款,又缴纳了三倍罚银,也就是六十万两银子后,成功获得了赦免。
换而言之,乾盛帝并不想赶尽杀绝。不过也有处罚得挺狠的,譬如北静郡王家族,被追查出倒卖盐引十万余引,啧啧,要知道大晋每年发行的盐引才二百万引,结果北静郡王家族倒卖了十多万引,相当于二十分之一。
当然,这是北静王家族多年累计下来所倒卖的盐引总和,并非一年倒卖那么多,但也十分夸张了,获利高达七八十万两,所以即便退了赃,又缴纳了三倍罚银,北靖郡王家族依旧有数人被抄家流放,而北静郡王本人也被降为侯爷,世袭的铁帽子王算是保不住。
言归正传,且说王夫人待周姨娘服侍完贾政更衣后,这才放下手中的念珠,小心翼翼地道:「老爷辛苦了,今日上朝可还顺利?」
贾政只是「嗯」了一声,接过周姨娘奉上来的热茶喝了一口。王夫人又试探道:「妾身听说南安郡王退了赃,缴纳了罚银就没事了,那大老爷和东府珍大爷是不是退赃,缴了罚银就可放还了?」
贾政沉吟道:「尚未可知,回头我再仔细打听打听,若是能交银子了事,自然是最好的,甭管如何,这笔银子还得早作准备为是。」
「那得多少银子?」王夫人问道。
贾政皱眉道:「日前我到牢里问过,据大老爷和珍哥儿亲口承认的,他们分别倒卖了五千引和三千引,获利三万银子左右。」
王夫人面色微变:「这么多!」
贾政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道:「若是退一罚三的话,那就是十二万两银子。」
「阿弥托佛,咱们家哪来这么多银子?真真坑死人了。」王夫人一脸震惊地道。
贾政沉声道:「实在没办法,只能变卖部份田庄了。」
「阖府上下几百口人,全靠着祖上传来的这些庄田养活,要是卖了,以后怎么办?」王夫人心里老大不舒服,凭什么大房惹的祸要带累二房,当初早该把家产分个明白才是。
贾政瞥了王夫人一眼道:「都是一家人,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王夫人垂下头道:「妾身不是这个意思,可这个时候即便要卖庄田,恐怕也来不及了吧。」
贾政闻言也犯难了,贾家虽然有十来顷良田,价值超过三十万两,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金陵,这时卖地肯定来不及了,等找到买家,再拿到钱,黄花菜都凉了。
「也罢,实在没法子,我也只能豁出老脸向别家借支一部分应急。」贾政捋须道。
王夫人闻言不作声,心里老大不乐意,十几万两可不是少数目,按照她的意思,干脆不交算了,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不过她一向是「大善人」「好媳妇」的形象,心里虽然这样想,但嘴上却不能说出来。
贾政稍歇了一会,也不等传晚饭,便命人把赖大和赖二兄弟叫来,直言道:「如今大老爷、珍哥儿和琏哥儿还在牢里受罪,有个法子或许能减罪,但要缴纳十二万两的赎罪银,平时我公务繁忙,并不管家计之事,竟不知府里还有多少银子,你们二人是两府的大管家,如今两府里还有多少余钱?」
赖大和赖二对视一眼,前者微弯着腰,小心翼翼地答道:「回老爷,如今府里的余钱不多,能动用的也就两千两左右吧。」
贾政面色微变,脱口道:「才两千余两?当真没有糊弄我?我恍惚听说上个月收上来的田庄租税也有不五千两银子。」
赖大诚惶诚恐地道:「奴才安敢糊弄老爷,老爷平日忙于公务,恐怕不知道咱们府里早就入不敷出了,前两年修建园子,还欠着六七万两的外债呢,上个月虽然收上来五千两的租税,但过年开销大,又还了部份到期的外债,如今确实只剩两千余两了,老爷要是不信,大可把林之孝叫来对账,他是银库管事,出入的账目都过他的手。」
贾政皱了皱眉,转而又问赖二道:「那东府里还剩多少余银?」
赖二讪讪地道:「能动用的只有千余两了,去年田庄失收,乌进孝缴上来的租税只有两千五百两,过年花费了一部份,同样还了部分外债,就只剩下这些了。」
贾政不由顿足叹道:「两府竟拮据到这种地步了吗?我本以为至少能拿出数万两,只这么一点,够干什么的?连退赃都不够呢。」
赖大和赖二又对视了一眼,后者陪着小心道:「恕奴才直言,府里无论如何也拿不出十二万银子,除非把园子卖了,又或者把庄田卖了。」
贾政呵斥道:「放屁,园子是贵妃娘娘临幸过的省亲别墅,如今哥儿姐儿们虽在其中住着,但到底是皇家的物业,如何能卖?再说卖庄田,此刻怕也来不及了!」
赖二讪讪地道:「奴才考虑不周。」
赖大提议道:「要不老爷找别家先借支,日后卖了庄田再还上,薛家家资百万,这笔钱应该能拿得出来。」
贾政沉吟了片刻,淡道:「再说吧,明日是休沐日,你们把两府的账本都给我送来,我得好好盘一盘账。」
赖大和赖二均是心里咯噔一下,嘴上答应了便退出书房。赖二刚走出贾政院,立即便擦了把额上的冷汗低声道:「幸好大哥有先见之明,提前……」
赖大急忙瞪了他一眼,低声道:「闭嘴!」
赖二顿时警醒,当下一言不发,各自快步离去。
…………
是夜,宝钗和宝琴陪薛姨妈吃完晚饭,又闲聊了一会,正打算回园子去,贾母屋里的一名婆子却恰好来了,笑着道:「老太太有请姨太太。」
薛姨妈虽然有点奇怪,但还是连忙换了衣服,赶到往贾母屋里。
「奇了,老太太这么晚把伯娘叫去,也不知为了何事?」薛宝琴扑闪着一对水杏般的眼眸自语道。
薛宝钗笑道:「老太太的病近日已经好转,怕不是叫妈妈去打牌吧,琴妹妹你且先回园子去吧,我再稍坐一会,若实在无其他事,我便也回去了。」
「好吧!」宝琴答应了一声,便带着自己的婢女先行回园子去了。
薛宝钗在屋里等了约莫大半个时辰,薛姨妈终于回来了,见到前者还在,便道:「我的儿,咋还在这候着呢,天寒地冻的,也不趁早回去歇着。」
薛宝钗温婉一笑道:「我不困,倒是老太太找妈妈什么事?」
薛姨妈叹了口气道:「还不是为了赦老爷和东府珍大爷的事,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还要为儿孙操心碌命,真真作孽啊!」
薛宝钗心中一动,问道:「赦老爷和珍大爷的事有准信了?」
「那倒没有准信,不过听说有几家退了赃,又缴了赎罪银便放还了。」
「咦,那是好事啊,可见皇上并非不念祖上旧情,就当破财挡灾了。」
薛姨妈表情有点古怪地道:「确实是好事,只是贾府里拿不出这笔钱了。」
薛宝钗轻皱了皱娥眉道:「多少?」
「你姨爹说了,估计要准备十二万两。」薛姨妈答道。
薛宝钗吓了一跳道:「这么多?」
薛姨妈拍着胸口,一脸惊容地道:「嗐,这已经算少了,听说南安郡王府一族倒卖盐引得利二十万两,退一罚三,共缴了八十万两银子。这还是好的,南安郡王总算保住了爵位,北静郡王爷更惨,退赃加上赎罪银,上缴了两百多万两,依旧被贬为侯爷,还有数名族人被抄家流放了。啧啧,两百多万两啊,把咱们薛家抄了也不值那么多,到底是郡王财大气粗。」
薛宝钗闻言亦有点花容失色,问道:「那老太太和姨爹作何打算?」
薛姨妈道:「自然是花钱消灾了,可是如今两府的银库竟然只能拿出四千两银子不到,连零头都不够呢,没想到堂堂国公府,表面如此风光,内里其实已经精穷,连咱们家也比不得。」
薛宝钗叹了口气,暗道,贾家人口太多了,两府上下加起来六七百口人,开支自然巨大,光是平日的吃穿用度就够惊人的了,偏生又不善经营,阖府上下,安富尊贵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净是贾赦贾珍贾琏之流,即便是金山银山也得败光,环兄弟倒是赚钱的一把好手,可惜年纪太轻,也轮不到他当家,至于宝玉,就更不必提了,当个富贵闲人还行,真要让他管家,根本不顶事。
薛姨妈这时又道:「刚才老太太出面,把各家主子,连同府里有些头脸的下人都叫来了。老太太带头拿出了一万两银子体己钱,然后让各家都尽一份力,宝丫头你猜结果如何?」
「结果如何?」薛宝钗反问。
薛姨妈叹了口气道:「你姨母出了两千两,大太太竟然只出一千两,还说只剩这些了,啧啧,倒是珍哥儿媳妇拿出了五千两,真心是想救他男人,没得说的,凤丫头也拿出两千两,赖嬷嬷碍于情面,也出了五百两,其他各家或一百两,或二百两都出了一份子,但全部加起来才两万八千多两,连退赃的三万两都凑不齐。
为娘想着咱人一家好歹住在这,也出一份力,便答应拿出两千两,总算凑够三万两,倒是勉强先把赃给退了吧。只是老太太又单独留下我,言下之意竟是打算向咱家暂借九万两银子,等到时卖了庄田再还给咱们。」
薛宝钗忙问道:「妈妈你答应了?」
薛姨妈苦笑道:「我那敢答应啊,而且九万银子咱们也拿不出来呀。」
薛宝钗皱眉轻道:「九万两太多了,如果是两三万两,借出去也无妨。」
薛姨妈点头道:「为娘也是这么想的,南边的生意咱们虽然结了,但银子大部份都拿来买田庄了,手头上虽说也剩个八九万两,可是北边的生意也要周转,自己日常又要开支,如何能全借出去。可是不借吧,却又显得咱们太过薄情了,更何况如今还住人家府里,真真为难死人了。」
薛宝钗轻道:「妈妈也不必苦恼,若老太太再问起,你便出借两万两吧,以后甭管他们还不还,也算是尽了情份了,剩下的他们自己想办法。」
薛姨妈闻言点了点头道:「只能如此了!」
……
第二日是休沐日,贾政并未上朝,一早起床洗漱完毕,吃完早饭后便在书房梦坡斋里候着,可是左等右等,竟不见赖大和赖二送账本来,便派人去催。
这时却有下人来禀报道:「晋商钱庄的祁掌柜来访。」
贾政愕了一下,自己跟晋商钱庄的祁掌柜并不认识,日常也无交集啊,便吩咐道:「带他到荣禧堂,我马上就来。」
贾政离开梦坡斋,匆匆赶到荣禧堂,晋商钱庄的来头不小,背后的势力很大,贾政自然不敢怠慢。
晋商钱庄的这位祁掌柜叫祁福贵,名字很俗,实际却是个商场老油条,长袖善舞,在一番客套后,取出一张两万两的借据,笑眯眯地道:「这是三年前,贵府修园子时,向本钱庄借的一笔钱款,如今也到期还本金了,还请政老爷了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