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回师平叛
暴雨渐止,乌云消散,阳光再现,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天际,贾环等人小心翼翼地从山上走下来,山溪几乎恢复了平时的水位,潺潺而流,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如此一条小溪流,暴虐起来竟是那么的可怕。
一路往下,沿途都是山洪肆虐过后的痕迹,偶尔可见到一两具被卡在山石间的尸体,看服装可认得出正是那些叛兵,其中一具脑袋都被撞凹陷进去了,手脚像麻花一样扭曲,看样子骨头都折了,可见这山洪的冲击力之可怕,众人都不禁为之凛然。
以许胜为首的一众府卫,此刻望向贾环的目光都多了一丝丝敬畏,山洪固然可怕,但这位爷随机应变的能力更可怕,弹指间便让一支上百人的羽林卫精兵团灭了。
这时,贾环忽然停下脚步,停在一具尸体旁,不是别个,正是卫若兰,左腿上还插着一根箭,右腿卡在溪中两块石头间的缝隙里,身体随着水流的冲涮不停地浮沉。
贾环跟卫若兰只是有过数面之缘,说不上熟悉,更谈上任何交情,所以对他的死没多大感触,不过此人却是史湘云的未婚夫,念及此,贾环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史湘云娇憨可人的笑颜。
贾环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吩咐把卫若兰的尸首捞了上来,就近寻了一处地方掩埋安葬,又折了三根枯枝为香插在坟前,淡道:“你我本可以成为朋友,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各为前程,只有你死我活了。”
贾环说着又扬了扬手中的一只金麒麟,续道:“这只麒麟,有机会我会替你还给云姐姐的。”
这只金麒麟正是刚才埋葬卫若兰时,从他的腰间解下来的,贾环记得史湘云也有一只,跟这个一模一样,也许是两家定亲时的信物,《红楼梦》原著中也有提及,不过没有说明是怎么来的。事实上,《红楼梦》前八十回也只是提到史湘云定亲了,但男方是谁却没有明说,只是根据脂砚斋的评语推断出男方是卫若兰罢了。总之,从原著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可以肯定,史湘云最终的归宿定是与这只金麒麟有关。
“环叔,时辰不早了。”正当贾环沉吟之际,旁边的贾蔷轻声提醒道。
贾环将金麒麟收了起来,挥手道:“走吧。”
众人下山回到村子,轻易就把留守看管马匹的三名叛兵解决了,为免给村子带来麻烦,将所有痕迹处理干净,这才辞了刘姥姥一家,上马往山海关的方向驰去。
…………
京西,叠翠书院正陷入了熊熊的大火之中,张芝龙和李白度等叠翠书院的学生跪倒在山门前抱头疼哭。
原来就在半天前,太子徐文宏亲自赶到书院,邀请老山长叶高、以及山长孙承宗复出任要职,并且参与起草“清君侧”的诏书,以号召天下。
老山长叶高八十岁高龄了,乃四朝元老,德高望重,无论是在文坛,还是在官场,都有很大的号召力,他若能出山为太上皇站台,无疑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更加彰显太上皇复出“清君侧”的正义性。
而孙承宗呢,原来便是东宫辅臣,担任詹事府少詹事一职,还教导过太子徐文宏,相当于太子的老师,只是前段时间乾盛帝遣散了所有东宫辅臣,孙承宗才愤然辞官,到叠翠书院当山长教书育人。
所以,太子徐文宏以为自己亲自来请,孙承宗肯定会欣然出山辅助自己的,但出乎意料的是,不仅老山长叶高拒绝了他,就连曾经的老师孙承宗也断然拒绝了,还指着他的鼻子一通臭骂,什么“乱臣贼子,不忠不孝,大逆不道”都骂出来了。
太子徐文宏被骂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不仅下令将叶高和孙承宗二人抓起来关进大狱,还一把火将这座有数百年历史的书院给焚了。
张芝龙等书院学生痛哭流涕也于事无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书院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太上皇康平帝对于叶高不肯出山,自然十分的恼火,但没有张屠户也照样杀年猪,太上皇便让李标为首的三名内阁辅臣拟诏书,这三人为了保命也只能照办了。
乾盛八年六月二十,亦即是乾盛帝御驾亲征刚满月这天,太上皇康平帝正式颁诏书,历数以赵明诚为首的东林党十大罪状,宣布发兵清君侧,并且派出三万大军直取山海关。
再说贾环等人离开了刘姥姥家的小山村,护送着岷王徐文厚顺利抵达了山海关。此时负责留守山海关的正是南安郡王,也是唯一没有参与造反的开国四郡王,而北静郡王、东平郡王和西宁郡王均已投靠了太上皇。
另外,太上皇为了获得足够的支持,所有因为倒卖盐引而获罪的勋贵,全部得以恢复爵位,所退的赃和赎罪银也尽数给还,那些被东林党排斥打倒的官员,亦全部官复原职。
且说南安郡王见到徐文厚和贾环,得知太上皇复出控制了京城,登时吓得魂飞魄散,一边派人飞报出关,一边加强戒备。
此刻的乾盛帝已经到了锦州城,距离最前线的广宁城仅两百里而已,突闻太上皇复辟,把家给偷了,不禁又惊又怒,据说还直接吐血晕倒,把陪驾的大臣吓得可够呛的。
抢救过来的乾盛帝倒是出其的平静,并没有大张旗鼓回撤,反而作出进攻的姿态,分别派出庆王和代王驻守义州和十三山,并命熊廷百官复原职,驻守锦州稳定军心,然后才趁夜率领京军三大营悄然回撤。
乾盛帝虽然表面镇静,实则心急如焚,率着京军十万精锐昼夜行军,终于在六月二十这天抵达山海关外。
“父皇,太上皇和太子——反了!”徐文厚迎出山海关,扑通跪倒在尘埃中,放声大哭,哭成了泪人。
乾盛帝跳下御马,看着眼前这个自己最瞧不起的肥宅废物儿子,心中升起一股温情和怜惜,一把抱起来,摸着脸红眼道:“老七,你瘦了!”
徐文厚确实瘦了些,遭逢巨变,连日来担惊受怕,竟比什么减肥良药都要灵验。
“父皇,现在怎么办?”徐文厚哭着问道。
乾盛帝目光一寒道:“自然是荡平一切反贼,老七,你要记住,刀锋最有说服力,没有什么问题是它解不了的。”
徐文厚凛然点了点头,乾盛帝轻拍了拍前者的后背,赞许地道:“你做得好,没有让朕失望。”说着目光又望向跪倒在徐文厚身后的贾环等人,淡道:“贾环,你也很不错,你们都不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臣子应该做的。”贾环“慨然”道。
乾盛帝点了点头,扬声道:“好,好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要是人人都像你贾子明一般忠心无私,何愁我大晋不兴,平身吧!”
贾环等人忙谢恩站了起来。
赵明诚等伴驾大臣,看着眼前气宇轩昂的少年,心情无疑是复杂的,这小子不得了,若皇上平叛成功,此子必将平步青云了吧。
此时,乾盛帝大手一挥,杀气腾腾地道:“进城!”
十万京军精锐浩浩荡荡地进了山海关,包括乾盛帝自己在内,进关后都长长松了口气。
太皇上突然发难,亏得贾环护送岷王及时逃出来报讯,若再稍迟几日,山海关被封锁,关外几十万大军腹背受敌,断了粮草弹药,根本不用打,十天八天恐怕就全部崩溃了,届时乾盛帝这个天子恐怕要变成死天子了。
所以说,贾环这次的功劳可不仅仅是救了岷王那么简单,往大里说,那是救了乾盛帝,救了关外数十万将士,也暂时保住了乾盛帝的江山。
当然,江山能不能彻底保住,就看乾盛帝接下来能否成功平叛,夺回被太上皇控制的京城了。
事实上,就在乾盛帝进关后不久,太上皇派来夺取山海关的三万大军便也赶到了,可惜却迟了一步。
负责领军前来的正是北静王水溶,打听到乾盛帝已经先一步入关,吓得急忙后撤至永平城中,并且紧急向太上皇康平帝求援。
太上皇显然也没料到乾盛帝竟然如此快便回师山海关,急忙再调两万人赶往永平支援,一场内战一触即发。
山海关。
乾盛帝拿着刚到手的“清群侧”诏书榜文,面色铁青无比,这份诏书不仅历数东林党的十大罪行,还处处都在显示他乾盛帝是如何的昏庸。
吱啦……
乾盛帝把榜文撕得粉碎,随手扔进了火盆中,喝道:“传朕旨意,令南安郡王一日内拿下永平,否则提头来见。”
南安郡王得了旨意,自然不敢怠慢,立即率领京军精锐直扑永平县,发动猛烈的进攻。
京军三大营的战力和装备都是最强的,尽管重型装备由于急行军都丢在了前线,但神机营的火力还是相当猛,激战半日便攻破永平县城,北静郡王率败兵急急退往开平城,接着又退往玉田,这才稳住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