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策命武安君为王文

大离,明宫。

治粟内史谷椁走进宣政阁右偏殿,拱手回应向他见礼的同僚,目光停留在一位年近五旬,胡子有些发白的老臣身上。

此人是中尉尉迟靖的父亲,太史令尉迟兴。

论官位,太史令的官位不如他,但看在其子尉迟靖身居中尉要职,和与他同属武安君阵营,谷椁对待太史令,就如对待朋友的父亲,一直都是礼遇有加。

“太史今日前来,可是为了昨夜飞星一事?”

尉迟兴看了眼谷椁,有点摸不清谷椁的意思,简单回道:“不错。”

“太史认为这个时候出现飞星,是好事还是坏事?”

“三星西坠,乃不祥之兆。”

“陛下信天否?”

尉迟兴有点猜到谷椁的意思,说:“陛下信与否,是陛下的事,我的职责是向陛下禀报天象。”

“天象茫茫,分解在人,”谷椁说,“我昨夜看到飞星,觉得飞星西行是吉兆,利大离。”

“有劳内史提点,据实禀报乃太史职责。”

谷椁知晓尉迟兴的性情,但见尉迟兴这个态度,还是有些无奈。他左右看了眼,继续压着声音说:“我知你忧心中尉,但征西之事已定,陛下岂会因区区几颗飞星更改?”

尉迟兴闻言顿时有些不悦,冷声道:“内史何意?吾子是否在征西之列,与我向陛下如实禀报天象有何干系?我等既为离臣,岂可因私废公?”

“是我失言,太史莫要动怒,我的意思你若是非言飞星西行是凶兆,陛下万一认为你是忧心中尉,误解了你的忠心,怎么办?”谷椁说:“太史通晓天象,当知顺天而为,是为正道。”

“据实禀报,便是正道。”

“……”

谷椁不想说话了。

这时,负责通传的侍女走过来,分别对谷椁、尉迟兴行礼,说:“禀太史,陛下让你进去。”

“有劳。”

尉迟兴对侍女随口回了一句,又对谷椁拱手,昂首大步走出偏殿,来到正殿,尉迟兴脱掉鞋子,踩在温凉的木地板上,微微垂首,急步上前,行礼。

“太史令尉迟兴拜见陛下。”

南韵正在批阅奏章,听到尉迟兴的拜见声,抬头瞥了眼,淡淡道:“免礼。”

尉迟兴保持略微垂首的状态,说:“臣今日前来,是为向陛下禀报昨夜天象,”等了两呼吸,没等到南韵回应,尉迟兴继续汇报:“昨夜亥时六刻,东有三颗飞星西坠。据臣观测,此乃大凶之兆。”

南韵头也不抬的反问:“凶在何处?”

“星坠于西,意指我征西大军,西讨匈奴,恐会遇挫。”

南韵抬头看向尉迟兴:“何为天象?”

“日月星辰显迹之象也。”

“何有日月星辰?”

“气精凝聚而成,日为阳,月为阴,星有阴阳,总表五行。”

“何为天地?”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

“太史可曾想过,你我生活的天地,日月星辰都是一球体?它们自成一体,以引力大小,有序围绕旋转?”

“此乃武安君之论。”

“武安君既与你说过,朕便不多说了,去找巧儿吧。巧儿那有一天文望远镜,可观月亮、星辰真貌。太史看后,再行思索所谓天象是否为天道示警。”

“天文望远镜?和武安君此前制作出的望远镜有何不同?”

“观日月如观手边之物,近在咫尺,唾手可触。”

南韵这话听起来有些假,但武安君命人制作出来的东西,一向远超当世,尉迟兴故而没有怀疑南韵话语的真实性,心里升起浓浓的期待,立即向南韵行礼告退。

南韵看着巴不得立即冲到任府去的尉迟兴,莞尔一笑,提笔正要继续批阅奏章,想起一事,对月冬说:“你跟巧儿说一声,不然以巧儿脾性,怕是不会给他。”

果不其然,月冬通过对讲机联系上任巧,说明事情,任巧的第一反应是不愿意。

“借给他?那等于是肉包子打狗,有借无回。之前阿兄让巧工坊的人弄出望远镜,尉迟靖跟他说了后,他就找阿兄借去一观,结果到现在都没还,完毕。”

“过几日,他若不还,我让平生再给你买一个,完毕。”

“不用过几日,他肯定不会还。阿嫂,你今天就让阿兄买,我都还没玩够,完毕。”

“好,晚上与平生说,完毕。”

……

……

明宫,左掖门。

左掖门是明宫的侧门,供大臣进宫、离宫之用。

它与任巧平时进宫走的永昌门不同之处在于,左掖门外有专门停放大臣车马的地方,和一面专门用于公布政令、朝廷要文的告示墙。

每当朝廷颁布政令、张贴要文,都会有各郡府专派于京都的人守在这里誊抄政令、要文,传回属郡。

此告示墙,不仅官吏能看、能抄,还对百姓公开,且各郡县的官吏必须第一时间告诉治下的百姓。

故而,告示墙又俗称宫门抄,誊抄下来的政令、要文,则被称为邸报。

南韵御极以来,为方便百姓知晓朝廷政令、要文,采纳任平生的建言,成立邸报台,以印制邸报,广发天下。

不过由于印刷技术的原因,政令日日更新,邸报只能保证广播,不能保证政令时效,各郡府派来的人,每日还是会第一时间聚集在告示墙,誊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烟雨阁现任大掌柜,从中发现商机,几次向乐信侯申请,请乐信侯同意烟雨阁在告示墙旁边支一个小摊,以供应誊抄人员的茶水,结果不出意外的遭到乐信侯痛批。

闲言少叙,尉迟兴快步走出左掖门,面对迎来家仆,说:“快将马车迁来,去任府。”

“主君知道了。”

尉迟兴疑惑:“何事?”

“武安君获封秦王,加九锡。”

尉迟兴惊愕道:“任巧?她怎么会被封王?还加九锡!你从哪知道此事?”

“不是女公子巧,是大将军,我适才在告示墙上看到的。”

尉迟兴下意识的看向右手边距离他至少有二十步之遥的告示墙,看到在墙边誊抄之人不是面露惊色,就是窃窃私语,看样子也是在讨论武安君获封王爵之事。

这种时候追封武安君王爵,还加九锡……且不说这样的封赏是否违反了爵律,尉迟兴更在意的是陛下的用意。

琢磨了一会,没想出个所以然出来,尉迟兴没有继续想下去,管陛下是何用意,他就一看星星、记史的跟他没关系。

不对,有关系。他的长子不务正业,不学观星、不学记史,偏要跟武安君、现在的秦王打匈奴,今又身居中尉要职,涉入朝堂太深,武安君又薨了,他这个做老子得把这里面道道琢磨清楚,以免让那小子走错了路,害了尉迟一门。

“主君,你不去看看?我看那篇告示的内容有些奇怪。大将军已经薨了,陛下却允大将军冕十旒,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上面真这样写了?”

不等家仆回答,尉迟兴快步走到告示墙前,从繁多的告示中找到策命武安君为王的制书。

制书的篇幅很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陛下陈述大离如何从一个弱国、小国,经卫君变法一步步走到强盛,最后一统天下。

第二部分是,陛下以极其激烈的言辞痛斥自英宗之后的历代先君,昏庸无能,致使国威沦丧,受辱百年。其中尤其点名太上皇,痛斥太上皇无用,听信谗言,差点致使大离覆灭,让蛮夷入主中原。

尉迟兴看到这,不由心惊肉跳、冷汗直冒。

陛下真乃百年难遇的雄主,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敢这样痛斥历代先祖,直言弊端。

继续往下看,第三部分是夸赞武安君的功绩,用尽各样的赞美之词,如“功高于伊周”“普天之下,惟公是赖”等。

尉迟兴认为陛下写的没有问题,大离能一雪国耻,扫灭匈奴,是武安君之功。但不知为何,尉迟兴从这些正正经经的字里行间,感觉这段内容有点他给自家夫人写的情文的味道,重看第二遍,这股感觉更加明显。

如此看来,陛下真如传闻那般钟意武安君。

第四部分是对武安君的奖赏,内容简短,直接贴出原文:

「特进爵为王,号秦,封于齐,赐九锡,冕十旒,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以鄣殊勋。」

尉迟兴着重看这句话一遍又一遍,从字里行间看出两种可能。

第一种:陛下爱屋及乌,欲以这种方式厚待任氏、任巧,让任巧享尽殊荣。

第二种:武安君没死。

尉迟兴倾向于第一种,因为当日武安君消散之时,他的长子尉迟靖就在现场,亲眼看着武安君一点点消散,但不知为何,尉迟兴心里莫名有一种预感,武安君没死。

这股预感来自册立武安君为王的制书,陛下的字里行间有对大离先君的自豪、痛斥,也有对武安君的赞美、喜爱,唯独没有对武安君薨了的哀伤。

一个人的表情可以骗人,但文字无法骗人。

尉迟兴越想越觉得武安君没死。

如果武安君真的没死,陛下又选在今日宣告册立武安君为王,再加上昨夜的飞星……尉迟兴心里一跳,莫非飞星西坠,不是指大军征西会受挫,而是指大离将要被武安君以子代之?

此念一出,尉迟兴的脸色瞬间白了几分,踉跄后退。

家仆连忙扶住,关心的问:“主君,你怎么了?身体哪不适?”

“回、回去。”

尉迟兴再无去任府借天文望远镜的心思,在家仆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尉迟兴的失态,周围人都看在眼里,有人觉得是因为陛下公然违背离律,封武安君为王,有人则觉得是其他原因。不过大多人不在意作为太史令的尉迟兴的失态,众人更在意的是陛下亲手所写的《策命武安君为王文》。

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说顷刻间传遍天下,那是夸张,但制书一经张告,便在须臾间传遍京都,掀起轩然大波,令京都震动。

首当其冲的当属姚云山。

姚云山作为当朝右相,名义上是位高权重,但只有姚云山自己清楚,他这个右相,仅是徒有其表。

之前的相国有任用权、决策权、驳回权等等,而他这个相国,除了替皇帝将奏章分门别类,审阅奏章,留下批注外,没有任何权利。而且陛下是否采纳他的建议,他还要等陛下颁布政令,才会知道。

说起政令,姚云山更是满肚子牢骚。

以往皇帝颁布政令,都需先与相国商量,与相国的意见一致了,才能颁布政令。虽说皇帝有时会不顾相国建议,强行颁布一些政令,但仅是偶尔几次,并非常态。

而当今陛下御极以来,历代先君的“偶尔”成为常态。他这个右丞相,每次都要等到颁布政令,才会知道政令内容。

所以,在《策命武安君为王文》递到姚云山手里前,姚云山还很悠哉的一边喝月冬茶,一边想着该如何利用好昨夜的飞星,在换粮令上做文章。

换粮令,说实话给朝廷、百姓带来的益处不少,但对世家、官员、豪绅大户还有那些商户,是实实在在的恶令,以至于朝廷上下包括齐升派的一部分人在内,都对他很有意见。

他必须得做点什么,以让那些人知晓换粮令不是出自他手,他就是一背锅的。

不过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要做到既能给陛下添堵,又不会让陛下太过愤怒的程度,得好生思量。陛下不是太上皇,惹怒太上皇,予以大名就能逃过一劫,惹怒了陛下,没搞好就会被夷三族。

这时,专门负责传递奏章、邸报的小吏将《策命武安君为王文》递了上来,并着重点出陛下封武安君为王。

姚云山听后的第一反应和尉迟兴一样,以为陛下封任巧为王,后才知是任平生。

不过这更加让姚云山的表情严肃、凝重起来。姚云山仔细阅览《策命武安君为王文》一书,心里浮现出和尉迟兴一样的猜测。不同的是,姚云山没有尉迟兴的个人倾向,下意识的看向殿外,想去试试对门的任毅。

踌躇良久,姚云山压下心里的试探之念。

制书一发,过几日自会知晓答案。

如若真是武安君未薨……

姚云山心沉谷底。

与此同时,正在批阅奏章的任毅也收到属下递来的《策命武安君为王文》。他有点意外怎么就公布任平生还活着的消息,不意外制书内容。

封王也好,或者封其他的,都只是为了以子代离的做准备而已。

大致浏览一遍,任毅随手放到一旁,继续批阅奏章。

作为臣子,他无法为太上皇尽忠;作为父亲,他无法管教儿子。

他现在只能如任平生说的那般,庙堂事归庙堂事,家事归家事。

只是,阴阳分离,谈何容易。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