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未知之路

在日式料理当中。

对于食材品质,食材季节性的意义是十分强调的。

自室町时代延续至今的日式料理,著名烹饪流派四条流第四十一代传人四条隆彦在他的著作中说:日式料理有一条原则,即:

其美味,不能超过材料原有的滋味。

具体而言。

就是,止于改材料所具有的滋味的最高点,禁止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所以在这基础上,日式料理对于庖丁的推崇是显而易见的,另一位日式料理研究家奥村彪生曾说:“日式料理当体现出材料所具有的真味,尽可能不用火工。”

而在他的著作《东西比较论中》也曾表示:日式料理是依仗庖丁的文化。

由此。

便是发展出了,对于刀功的细致钻研。

光是与鱼类处理相关的刀,大概就是几十种之多,对一些特别的鱼类,比如:

鳗鱼!

河豚!

鮟鱇!

金枪鱼!

在进行分解切割时,都有特别对应的刀具。

这在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

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就是切个东西嘛,有那么大讲究嘛。

一方面,日式料理是追求食材原味的,在食材基础上的调味非常简单,靠的就是食材和刀功,这一点点刀功带来的差异在高品质食材上是很明显的。

另一方面,中餐中,一样对于刀功有着极高的要求,像是文思豆腐,三套鸭等。

除去美观和摆盘的需要,一些食材必须要靠极高水平的刀功才能做好。

当然了。

也可以这么理解。

因为其他地方没有太过讲究的必要,因此只能讲究刀工了!

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不太用调料和其他调味,所以一看食材,二看刀功,三看餐具和陈设。

……

很凉。

很滑。

凉到舌尖发颤。

紧接着,更是滑到司瑛士几番想要用牙齿咬住它,却都被它狡猾溜走。

如此一来,在品尝着这份金枪鱼刺身,倒像是一番口腔中的追逐游戏:我追它逃,所到之处全留下凉凉滑滑的粘腻。

可是经过几轮的较量,司瑛士终于咬住它的时候,却发现肉质不似牛马的柔软,而是韧性劲道,牙齿深深陷在里面并没能将它切断,反而像是被诱敌深入、困在其中。

哪怕是经验老道的司瑛士,也开始一阵尴尬慌乱。

“嘎吱!”

他赶紧用舌头将受困的牙齿解救出来,再开启下一轮的战局。

最终,经过一阵旷日持久战,金枪鱼还没被我咬碎到可以吞咽的程度,但口腔里却开始渐渐漫溢着一股淡淡的……

鲜甜之气!

……

“好厉害!”

“能将普通的金枪鱼刺身,其口感和味道做到如此极致,简直是前所未见啊!”

司瑛士,忍不住惊呼起来。

他在品尝着金枪鱼刺身之后,感觉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迅速沉浸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浩瀚无垠的深海之中,四周是幽暗而深邃的海水,只有远处偶尔闪烁的微弱光芒,如同星辰点缀在夜空。

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无比,与这片海洋融为了一体。

轻!

软!

自由自在!

每一次划动,竟都带动着周围的水流,那种感觉就像是他才是这片海洋的主宰。

而在这无边的深海里,他亦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在与宁静。

突然间。

一道黑影,从远处的海水中掠过,引起了司瑛士的注意。

他好奇追了上去,发现那竟然是一条巨大的金枪鱼。

这条金枪鱼身姿矫健,游弋时身姿优雅,时不时在水中翩翩起舞。它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镶嵌着无数颗璀璨的宝石。

最终,司瑛士与金枪鱼相遇了,一人一鱼像是有着某种特殊的默契。

金枪鱼并不害怕他,反而以一种友好的姿态围绕着他游动。

司瑛士,伸出手去,轻轻触摸着金枪鱼的鳞片,感受着它那坚实的身体和温暖的气息。

这一刻。

他与金枪鱼建立了一种奇妙的联系,彼此间传递着无言的信息。

在这片深海的幻想中,司瑛士与金枪鱼共同畅游,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自在与宁静。

他们成为了这片海洋中最亲密的伙伴,共同探索着这片神秘而美丽的世界。而这份独特的体验,也让司瑛士对金枪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和升华。

……

“肉质紧实,却不失柔嫩。”

 

“每一丝纤维都在舌尖跳跃,带来层次丰富的口感。”

“至于……每一片鱼肉的切割更是精准无比,厚薄均匀,展现出张主厨高超的刀工和对食材的深刻理解。”

说完,司瑛士,忍不住又夹起一片。

细细端详,在努力寻找这份美味背后的秘密。

不得不说这份独特的金枪鱼刺身,当所有味道在舌尖汇聚时,那份和谐与平衡,绝对是展现了厨师对食材选择的严谨,也体现了对料理艺术的深刻理解。

是啊!

刺身,可不仅仅是食物。

它是自然与匠心的完美结合,是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和致敬。

因而,在这一刻,司瑛士真正感受到了刺身的魅力。

在这间充满人情味的居酒屋里,一道简单至极的刺身,却是能成为了连接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品尝它的人,都能在这片片鱼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感动。

“张……张主厨!”

抬头看向正在忙碌的厨师张凡,司瑛士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意。

每一片刺身的背后,都是对食材的精心挑选和对刀工的极致要求。而此刻,他只觉得,自己仿佛也融入了这片美味的世界,成为了这居酒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司瑛士的声音,低沉且富有磁性,感觉能穿透人心的迷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每个人或许都会有那么一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未来感到茫然无措。”

“作为一名同样在料理道路上探索的旅人,我想听听,你对刺身料理的一些看法。”

“嗯?”

“看法?”

张凡闻言,不禁放下了手中的厨刀。

目光从案板上的食材收回,落在了司瑛士那双充满理解的眼睛上。

他的脸上,是写满了作为一名厨师的骄傲与近期的迷茫,那种交织的复杂情绪。

要说在原著剧情,论料理硬实力的话,幸平创真可能还真打不过司瑛士,不过最后能拿下十杰第一席,取而代之,也算是实至名归!

要知道,《食戟之灵》世界里,十杰的席位排名,并不单看料理能力,而是综合考量。

拿前几届的一席,做下对比。

四宫小次郎,在成为十杰第一席的时候,同期强手就有水原冬美。

后来,在法兰西那边开店,也是证明了他的运营能力和领导能力,虽说曾有一段迷茫期,但在堂岛的点化下也是很快就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堂岛银,同期的强手有药爹、鬼父、汐见润等人。

他的料理能力,虽不及药爹,但也是被誉为“远月史上最强的怪物”,算是一等一的强手了。

其他工作处理得非常优秀,唯独没有注意到药爹的变化,可能也因此在后面强化了引导后辈识人的能力,像是点化四宫小次郎,在住宿研修期间教导幸平等等。

可以这么说,在后面担任远月度假村主厨的时候,从管理、领导、识人等各个能力,堂岛银都是无可挑剔,可谓含金量最高。

甚至。

不夸张讲。

他,绝对算是能力最强的第一席!

而司瑛士嘛,作为当期十杰第一席,同期强手有龙胆、桃子、斋藤等人。

料理能力没得说,肯定是当期最强。

单挑的情况下没有敌手,但别的能力都很弱,平常的工作经常要让同期的同学帮忙。

所以要比料理能力的话,幸平不会是司瑛士的对手,但要以综合实力考量的话,那就是幸平强了!

……

张凡,只是淡淡一笑。

那笑容中既有自信,也有对过往自我探索的共鸣:“司瑛士,对于刺身料理,你作为第一席自然有较深的见解,所以我不想多说。”

“但是,料理应当不仅是味觉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表达。”

“当你感到迷茫时,不妨回归初心,问问自己,是什么让你最初爱上了刺身,爱上了这份将自然之美呈现给世人的工作。”

听闻此话,司瑛士不由盯着那盘刺身,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曾经,他以为只要把刀工练到极致,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可现在,毕业后的现实像一堵无形的墙,挡在他面前。

他环顾四周,发现每位食客都很幸福,都在这家居酒屋找到了归属感,都有明确的方向。

而他,却像一条迷失在深海中的鱼,找不到该游向何处。

“我到底……”

“是从什么时候就喜欢料理的?”

他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餐桌。

刺身是他的骄傲,但他知道,光靠这个无法支撑起整个未来。

他曾以为毕业后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可现在,他却连下一步该往哪里走都不知道。

“是啊,我一直以来都沉浸在刺身的刀工与食材的理解之中,但最近,我开始思考,除了技艺的精进,我的未来之路究竟该何去何从?”

……

“嗯!”

“或许。”

“你可以尝试拓宽视野,去学习不同地域的刺身文化,或是探索食材与料理的新边界。”

“有时候,一次小小的尝试,就能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再者,不妨多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交流,他们的视角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灵感。”

说到这里,张凡是拿起洁净的刀布,仔细擦拭着厨刀,继续道:“记住,无论选择哪条路,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料理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人生就像一盘精心准备的料理,每一味食材,每一次调味,都是为了最终的呈现。”

“而你,就是那位掌握火候,决定菜品灵魂的厨师。”

司瑛士,听着张凡的话语,眼中渐渐恢复了光彩,仿佛有一股暖流涌入心田,驱散了心中的迷雾。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道路上的点点星光,正引领着他向着更加广阔的料理世界迈进。

“谢谢你,张主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司瑛士的声音坚定而充满感激,两人的对话,在这温馨而又充满启发的夜晚,成为了居酒屋中最动人的篇章。

……

作为作为远月学园十杰理事会的第一席,司瑛士一直以来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以精湛的刀工、对食材的深刻理解以及无与伦比的艺术创造力,在料理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然而。

当毕业来临之时。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眼前不再是熟悉的厨房和那些等待他施展才华的食材。

他回想起在远月学园的日子,每一次与同学们并肩作战,每一次在料理台上挥洒汗水,都让他感到充实与满足。但此刻,那些曾经的荣耀似乎成了沉重的负担,让他难以释怀。

他开始质疑自己未来的方向:

是继续沿着刺身厨师的道路前行,还是尝试新的料理领域?

是留在熟悉的霓虹国,还是远赴海外寻求更广阔的舞台?

每一个选择。

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与不安。

……

在这段时间里。

司瑛士,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像以往那样充满自信与活力。

他时常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食客们的表情,试图从他们的眼神中捕捉到对美食的渴望与满足。然而,这些努力似乎并不能缓解他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在餐饮行业中,食材成本占售价的20-30%是常态,毕竟开个饭店还有人工、水电、房租等其他成本。

中餐的炒菜再怎么高利润,也得需要个会炒菜的师傅炒。

西餐半成品炸鸡、薯条买回家了,要是不懂高低油温复炸,做出来还是不好吃。

反观日料,尤其是这些刺身,几乎都是解冻即食,人工处理的技术难度无限接近于0,自己买也能做好。

加之普通消费者对刺身了解少,利用信息差以次充好、以普通食材装高级卖等现象在日料店里频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