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碗子荞麦面
清晨。
远月学园。
伴随着毕业季的来临,这里逐渐披上一层宁静而略带寂寥的面纱。
曾经熙熙攘攘的学园小径,如今只剩下落叶与偶尔掠过的微风相伴,它们轻轻摩挲着地面,
教学楼前。
那些平日里总是热闹非凡的公告板,此刻也换上新的面孔。
多了毕业季的欢送寄语和不舍留言,同时也多了一份迎接新生的期待与静默。
……
随着薙切蓟事件结束。
那些曾经遭到废除的研究协会,也都慢慢恢复过来。
此时。
在汐见研究协会。
香料教授汐见润的手指,在培养槽边缘轻轻划过,金属框架上凝结的水珠沾湿了她的白大褂下摆。
第32号实验组的香草荚苗又出现了叶片边缘泛黄的症状,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了。
“唉!”
“难道又要失败了吗?”
汐见润,不禁叹了叹口气,随后拿起一份记录表,细细查看了起来:
温度19.3℃,湿度82%,EC值1.8mS\/cm
嗯!
所有参数。
都精准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奇怪……明明环境、土壤、培育方式都没有问题,可是为什么……”
她将脸颊贴在观察窗的防雾玻璃上,呼出的气息在表面晕开一小片白雾。
只见得,培养槽底部的人造溪流正在循环,经过纳米过滤的纯水冲刷着火山岩基质,可那些本该挺立的墨绿色叶片却像被抽走了筋骨,软塌塌地伏在岩石表面。
这让她想起,去年夏天在静冈县见到的香草荚田。
那些生长在树影斑驳的溪谷中的植株,分明在湍急的水流中也能昂首向天。
“水?”
“该不会是水的问题吧?”
意识到了什么的汐见润,赶紧汐见把掌心贴在正在循环的人造溪流出口处,恒温19℃的水流温柔地抚过皮肤。
“果然,有些温和了!”
突然间,她意识到问题所在。
自然界的香草荚生长在每秒流速超过1米的溪流中,而她精心设计的循环系统,最高只能达到0.8米\/秒。
但当她连夜修改程序将流速提到1.2米\/秒后,情况反而急转直下。
……
“润。”
“我记得香草荚的培育。”
“施肥与修剪,也是很重要的,香草荚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每隔半个月施一次稀薄的液体肥,同时,要定期进行修剪,以保持植株的形态和促进新枝的长出。”
“而你似乎在这段时间,很少给它们施肥浇水,进行修剪!”
一旁,看出了汐见润的烦恼,叶山亮平静道。
“是吗?”
润,一听,脸色有些苍白。
敢情是她在诸多细节上,处理得不到位啊!
想想这段时间,她为了能培育出更优质的香草荚,可是亲自搭建了玻璃温室,并配备双层遮阳控制系统、强制通风系统和微雾降温系统等设备,以模拟其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土壤选择方面,香草荚喜欢沙质土或腐殖质土壤,有机质丰富、排水性能好的土壤更有利于其生长。
所以,她还特意将泥炭土和珍珠岩按2:1的比例混合,配成无土基质。
此外,香草荚的根系发达。
因此她还使用直径较大的花盆,进行种植,如:
5到7加仑的花盆。
以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保证香草荚的正常发育!
……
最后。
汐见润的心情,开始慢慢被一层阴云笼罩,眼神中带着几分恍惚与怀念。
她轻轻将视线从那株边缘已略显枯黄的香草荚上移开,那抹不经意间流露的哀愁,如同秋日里最后一片落叶,静静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变迁。
然而,她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张凡,嘴角处勾起一抹复杂难言的微笑。
“回想起来。”
“还是居酒屋的店主张凡,厉害呢!”
“什么都会,做的料理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感到温暖和力量也就算了,在许多香料的培育问题上,他也做得比我更出色!”
每个字都从汐见润的心底缓缓流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提及张凡,她更是想起了不久前,他仅凭一人之力就打败了整个深夜料理人的势力。
这一事件,让她非常敬佩。
仿佛这世间的一切辉煌和荣誉,都应该属于张凡。
“的确。”
“自从深夜料理人事件之后。”
“张凡,他的名字在料理界是如雷鸣般响彻四方,连带着那家居酒屋也成了人们口中的佳话。”
叶山亮,深有同感道。
……
夜幕低垂。
街灯渐次亮起,为这条美食街披上了一层光辉。
而在这样一个宁静又略带凉意的夜晚,一家居酒屋悄然拉开了它欢迎的序幕,门扉轻轻开启,仿佛在低语,邀请着每一位过客停下脚步,享受片刻的闲适!
第一位踏入这温馨小店的,是一位身着简约校服、面容清秀的女孩。
她的双麻花辫在脑后跳跃着,如同夜空中最亮的两颗星辰,而那抹独特的蓝色,更是为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清新。
她。
便是田所惠。
一个原本就是险些遭到退学,但却在料理道路上不懈奋斗,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晋级的远月学生。
在晋级考试之后,她成功升学,成为高等部二年级生。
并且,随着司瑛士、小林龙胆、茜久保桃等人的毕业,她也荣耀的加入了到了新一届的远月十杰行列!
……
喜悦。
自豪!
还有,对自我努力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显然,田所惠的心情是有点复杂的,但不管怎样,她要最感谢地人就是张凡。
如果没有与他相遇,也就没有她现在的成就。
随后,她轻车熟路地走到料理台前坐下,目光温柔地扫过张凡,最终,她点了一份霓虹东北地区的特色碗子荞麦面。
一切美味,始于选材。
张凡,对于荞麦面的原料,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虽然现在系统是可以用厨币购买食材的功能,但他通常情况下,还是愿意前往市场,去挑选那些颗粒饱满、色泽均匀的荞麦。
将荞麦粒缓缓倒入石磨中,随着石磨的缓缓转动,一股淡淡的荞麦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嗯!
那是大自然最质朴的气息。
研磨好的荞麦粉,细腻如丝,色泽暗红,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礼物。
……
接下来,就是制作荞麦面的关键步骤之一,和面。
只见张凡将研磨好的荞麦粉与低筋面粉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泉水,一边加水一边用手轻轻搅拌,直至面粉与水完全融合,形成一块柔软而富有弹性的面团。
这个过程,他仿佛在与面团对话。
每一次揉捏、每一次拍打,都倾注了他对食物的热爱与对食客的责任。
慢慢的。
面团,在张凡的手中逐渐变得光滑而有弹性。
之后,便是进入擀面的阶段。
张凡将面团分成小块,用擀面杖轻轻擀开,每一下都力求均匀,力度恰到好处。
而随着面团的逐渐展开,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张凡的眼神依旧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仪式。
最终。
面团,被擀成了一张薄如蝉翼、透明可见的荞麦面皮。
将擀好的荞麦面皮轻轻叠起,用特制厨具一刀一刀地切成细如发丝的荞麦面条。
细看,每一刀都精准无误,切面平整,面条长短一致,宛如艺术品般整齐排列在案板上。
……
那深褐色的面条。
如同秋日里落叶铺就的小径,带着自然的质朴与沉稳。
一股淡淡的荞麦香扑鼻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仿佛能吸进满满的元气。
接着。
张凡拧开水龙头,细流如丝,轻拂过面条,洗去表面微尘。
沥干水分后,再将面条轻轻抖散,它们宛如一群待命的舞者,准备在沸腾的水中翩翩起舞。
此时,锅中的水已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小心翼翼把面条放入,它们瞬间被沸腾的水拥抱,随着水流旋转、跳跃,释放出更加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间居酒屋。
用筷子轻轻拨弄,防止它们粘连。
面条,不停在水中翻滚,渐渐变得透明而富有弹性。
大概5分钟后,用漏网将面条捞出,任由水珠从它们身上滑落,回到锅中快速过了一遍冷水,这一步是为了让面条更加爽滑,口感更佳。
……
要知道。
煮面的时间,至关重要。
过长则面条软糯失去嚼劲,过短则面条生硬难以下咽。
可是,张凡却能凭借多年的经验,精准掌握着火候与时间,当面条呈现出诱人的半透明状时,他迅速将其捞出,沥干水分,装入碗中。
田所惠,亲自目睹了这一切,不由在心里暗暗吃惊。
最后。
便是荞麦面的灵魂所在:调味!
用特制的酱油、味噌以及少量高汤,调制出一碗色泽诱人、味道醇厚的酱汁。
再将酱汁均匀地浇在面条上,再撒上一把葱花、海苔丝和几片烤制的叉烧肉,如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子荞麦面便完成了。
……
霓虹国,有三大面食:拉面、乌冬面和荞麦面。
对于大和民族来说,荞麦面是最传统,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日式料理,作为大和民族的“食之魂”,也有着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
毕竟朴实的荞麦面,丰俭由人,靠着健康、方便、接地气的风格,一直是霓虹国极受欢迎的国民美食之一。
同时。
在霓虹国。
荞麦面,有三种常见的做法:汤面、冷面和竹篓面。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地方特色的做法,比如岩手的碗子荞麦面,一般8到15碗相当于普通的一碗分量,配菜除了常见的,还会加入生鱼片、菌菇、味噌泡萝卜、鱼子等等。
碗子荞麦面,俗称“一口面”,是岩手县一种乡土料理,小漆碗中只放一口分量的面。
此时。
摆放在田所惠面前的碗子荞麦面。
面条,是其灵魂所在,它们纤细而均匀,宛如琴弦般排列在碗中,散发着淡淡的荞麦香气。
这些面条经过精心揉制与切割,保留了荞麦粉特有的筋道与弹性,当筷子轻轻夹起,面条仿佛有了生命,轻盈地跳跃在筷尖,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活力。
“哇哦!”
“这些荞麦面,做得真有筋道耶!”
只是夹起少许荞麦面,田所惠便惊呼起来。
吸溜吸溜!
吸溜吸溜!
入口那一刻,面条的滑顺与弹性在舌尖上交织出一曲美妙的乐章。
它们既不会因为过分柔软而失去嚼劲,也不会因为过于硬挺而难以吞咽。
每一根面条都像是经过精心计算,恰到好处地贴合着口腔的每一个角落,带来既满足又轻盈的口感体验。
……
如果说。
面条是碗子荞麦面的骨架,那么汤汁便是其灵魂。
霓虹国人对汤汁的讲究,几乎达到了极致,轻啜一口汤汁,首先感受到的是那份淡淡咸香,紧接着是骨汤的醇厚与蔬菜的清新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难以复制的鲜美。
这种鲜美并不张扬,而是如涓涓细流般缓缓流淌在味蕾之间,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随着品尝的深入,还能隐约感受到汤汁中那一丝丝不易察觉的甘甜,那是食材本真味道的极致展现。
葱花。
翠绿欲滴。
散发着淡淡的辛辣与清香,为面条与汤汁增添了一抹生动的气息。
海苔丝轻盈飘逸,带着海洋的咸鲜与植物的清新,为整碗面带来一丝轻盈与灵动。
芝麻,则以其特有的香气与油润,为面条增添了几分层次与深度。而特制酱汁的加入,更是点睛之笔,它那独特的辛辣与刺激,瞬间激活了味蕾,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众所周知,霓虹国人对季节的敏感与尊重,在碗子荞麦面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随着四季更迭,许多荞麦面馆会适时调整配菜与汤汁的配方,以应季食材为主打,让食客在每一口面中都能感受到季节的韵味。
春天,可能会加入嫩绿的竹笋与樱花虾,带来一丝清新的春意。
夏天,则以黄瓜丝、西红柿等清爽食材为主,搭配冰镇的汤汁,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凉意。
秋天,则会选用南瓜、栗子等秋季特有的食材,增添几分温暖与丰盈。
而到了冬天,热腾腾的汤汁中或许会融入白菜、豆腐等温补食材,为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份贴心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