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席卷淮东(下)

江南这边,鲁锦当天做出各种决定,当晚就有快船沿着水路送回了江北。

俞通海和张德胜的40军,也收到了鲁锦同意他们从水路去打通州的讯息,并安排他们打完之后留在江北的通州练兵,东征开始后可以直接从江北渡江加入战场,这样一来就省得他们在长江两岸来回拨动了,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两人收到讯息后,立刻把白广泰叫去一起商量进兵计划。

白广泰的水师一团虽然船只不少,但直接把一个军六个团的主力水运过去也是不现实的,万一路上再遭到元军水师的攻击,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于是三人决定,主力走陆路沿着江边往东走,水师一次带一个团,先把一个团运到通州以西十里的地方,让这个团扎营固守,然后再回来运下一个团,直到把整个主力送到通州城外十里,最后再走陆路向通州进攻,之后打海门也用这种‘跳岛’战术。

计划一定,明日出发。

另一边的扬州城这里,十七晚上已经是36军主力休整的最后一天,明日天一亮大军就要继续向北进军,就在这天晚上,江南帅府的回复终于走运河送了过来。

朱亮祖和高耀两人拿到密信,高耀翻译出前面的金钥,朱亮祖再找到对应的密码本翻译成明文,廖永忠和冯胜在一旁连忙问道,“怎么样,大帅怎么说的?”

朱亮祖当即道,“108师那边出了点意外,他们比预计的多征了一万多兵,现在除了本部三个主力团,还多编了两个补充团出来,守城的兵力不缺了,于是大帅让卞元亨打完如皋,就带六个团折返去高邮镇守,通州和海门交给40军来打。”

众人闻言对视一眼,“六个团到高邮?那我们就不缺兵了啊,岂不是可以带更多主力去打宝应和淮安?”

朱亮祖摇了摇头,“大帅还说卞元亨那六个团将来会调走,不会留在江北作战,还说咱们要继续扩军,在不影响主力作战的情况,尽量以36军为底子,扩充到三十个团以上,之后要组建华北方面军。

“不过这都是后话,短时间内,咱们确实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北上。

“如此一来,之前计划在扬州留驻两个补充团的安排就可以改一改了,现在只留一个就行,反正过几天卞元亨就会去高邮,到时候让他看顾着扬州就行。”

众人都点了点头,高耀则趁机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留郑超的补充第五天守扬州吧,其他部队明日拔营向北继续进兵!”

郑超闻言一愣,看了高耀一眼,瞬间反应过来,该是因为昨天他和屠氏兄弟起了矛盾,为了避免两部再起争端,高耀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不过训导官都发话了,他也只能点头答应道,“那我留下守城。”

朱亮祖看了两人一眼,反正补充团都是新兵,留下谁都无所谓,既然高耀做了决定,他也顺势答应道,“那就这么定了,除了补充第五团,其他各部抓紧休息,安排好岗哨,让各部炊事班明日卯时初埋锅造饭,辰时初正式拔营,都回去各自休息吧。”

“是!”众将顿时轰然应诺,随即便回到各自营地开始安排。

翌日,十八日一早,已经扩编到16个团的36军主力,留下郑超的一个新兵团守扬州,主力的13个团再次拔营向北面的高邮急行军,自江北战役开始以来,朱亮祖带六个团出征,打到现在非但兵力没有减少,反而有了越打越多的趋势。

就在他们向北行军的这天,卞元亨的108师也开始向东面的如皋行军,俞通海的40军主力也在水师的运送下向着通州快速前进,江北战役的第二阶段正式打响,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而此时的高邮城中,经过两天的谣言发酵,不论是城内的守军,还是元廷的高阶官员,都已经开始人心惶惶,普通士卒担心谣言里传的那‘三十万大军’,有些人开始计划投降,有些人则计划逃跑。

而以知府李齐和平章达识帖睦迩为首的高官们,也意识到了城内已经混入了敌军细作的事实,不免更加担心起来。

显然这次圣武军的进攻是早有准备,不然不可能在他们没有察觉的时候就派了细作混进来,说明这些细作很久以前就已经潜入城了,现在就算想把城内的‘外地人’抓起来都不好抓。

“怎么样,还是没有讯息送进来吗?”看到李齐从门外进来,正在府衙内急得来回转圈达识帖睦迩当即问道。

李齐沉默的摇了摇头,顿时看的达识帖睦迩灰心丧气,李齐这才解释道。

“贼军的骑兵已经围城两日了,一直在城外截杀往来的信使,咱们的信使倒是能派出去,可却一个都没回来,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人成功突围。”

“嗐,但愿他们能把讯息送出去吧。”达识帖睦迩叹了口气,突然闭上眼睛坐进椅子里。

自从十六日傍晚之时,郑用带骑兵主力前来围城之后,高邮就断绝了一切对外联络。

高邮城中现在有两万守军,除了原来的兵力,还有李齐前两天刚刚招募,准备用于反攻扬州的,现在全被困在城里了,高邮城池又没扬州那么大,守城的兵力暂时是足够的,可他们现在急需确认两件讯息。

一,扬州到底有没有被打下来?城外的这股骑兵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如果扬州还没被攻克,那么这股骑兵会不会是贼军派来牵制高邮,防止他们出兵破坏贼军攻打扬州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李齐完全可以集结高邮城中的精锐,抱成一团强行突破封锁,只要自己的步兵大阵不散开,再沿着运河河岸行动,城外那些敌军估计也破不开他们的大阵,那这牵制也就不起作用了。

可正因为李齐不敢确定扬州的真实情况,所以才迟迟不敢冒险。

二,如果扬州已经被攻克的话,那就得赶紧通知去丁溪募兵的刘子仁,以及泰州的李华甫,让他们集结了兵力之后先不要过来,以免正好撞上贼军的主力,被击溃于城外。

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让刘子仁先带领新募之兵去北面的宝应或是淮安,寻找更多的元军主力,再南下来给他们解围。

李齐等人到现在还不知道李华甫已经在泰州起事了,还想着给李华甫报信,别让他冒失的闯过来呢.可是就这两件事,他们既无法收到扬州的讯息,也没办法派人去给刘子仁和李华甫报信。

这两天时间,李齐多次派人突围,什么办法都想了,可都没起作用,走陆路出城计程车卒全被贼军骑兵截住。

甚至还有更离谱的,派出去传令计程车卒,可能是信了城里投圣武军就能分田的谣言,刚出城就在城头守军的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找城外的圣武军骑兵投降了那人大机率在城中也没什么亲眷,气的李齐想宰了那个士卒的家眷惩罚都做不到。

经过这事一闹,城内的元廷高官彻底断了从陆路派人突围的想法,又开始想办法从水路突围。

高邮城是个四方形的城池,东南西北各一道城门,其中西城门外就是运河,运河再往西还有新开湖,也就是后世高邮湖的前身,不过元末时江淮的洪水还没泛滥,后世的高邮湖还未形成,洪泽湖的面积也远远不如后世。

但其实他们是可以走西门出城,直接走运河的水路出城联络的,这个想法是不错,只可惜闵子顺预判了他们的预判。闵子顺作为江北情报站的主官,主要经营点就在高邮,对这一带的地形可谓了如指掌,如今大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那他也不用藏了,干脆直接光明正大的现身,组织情报站的一些外围人员,又发动运河两岸的纤夫和船伕,封锁了高邮这一段的运河。

如今的高邮西城外,日夜都有船只和纤夫在运河沿线巡逻,李齐如果派大军出城,这些纤夫和船伕当然挡不住,但只派出去几个信使的话,根本没有一个能从水路突围出去.就这样折腾了三天后,城里的元军高官们也彻底死心了,高邮万户亦剌思也说道。

“不用想办法确认了,扬州肯定已经没了。”

达识帖睦迩皱了皱眉,“你为何这么肯定?”

亦剌思当即道,“如果只是为了让骑兵牵制高邮的兵力,不让咱们去干扰他们攻打扬州,那他们完全没必要把高邮封锁的那么严。

“还有城里那些潜伏已久的细作,这些人都是好不容易费了一番力气才安插进来的,人人都有固定的住处和营生,根本就不是‘外地人’,查了几天,抓了几十个‘外地人’,也没查出来一个真正的细作,可见这些细作并不一般,如果只是牵制高邮兵力的话,他们也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让细作冒险现身,散布谣言。

“既然他们已经决定在高邮散布谣言,打击我们计程车气,那就说明他们已经动了彻底攻破高邮的打算,这些细作继续潜伏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不是吗。

“如果扬州没被攻克,他们又有什么信心一定能来打高邮呢?”

众人闻言想了想,好像还真是那么个道理,就算他们不想承认,但也找不到反驳的借口。

高邮府达鲁花赤玉昔帖木儿则是直接问道,“若扬州已经沦陷,那我们这里又该怎么办?”

李齐张嘴想了想,但最后还是没敢说出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达识帖睦迩见状当即问道,“李府尹,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有什么办法都说出来吧,说错了也不怪你。”

李齐这才无奈说道。

“既然贼军早有攻城的准备,扬州又被他们一两日攻克,说明贼军主力一定不少,如今城内又有贼军细作,守军军心动摇,我看这高邮怕是很难守住了。”

达鲁花赤玉昔帖木儿和万户亦剌思,闻言顿时瞪向了李齐,一副看你敢说逃跑的模样。

可李齐还是咬了咬牙说道,“之前我们计划,只要坚定守住高邮,等到丞相率大军南下,贼军一定会自行退兵的判断,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贼军一定会在丞相的大军到来之前攻下高邮。

“我身为朝廷钦命的高邮知府,自当有守土之责,与此城共存亡,可平章大人却不能身陷此城啊,还是应该想办法留得有用之身,退往宝应或是淮安。

“召集刘子仁的新募之军,以及泰州的李华甫,统合江北行省一切能调动的兵力,将贼军挡在淮安以南,这样等丞相来了,好歹也能给丞相留一个方便渡河的城池,也方便朝廷的大军反攻回去啊。”

亦剌思和玉昔帖木儿这才瞥了他一眼,表示放过他,而平章达识帖睦迩则是有些心动,但最后还是叹了口气。

“你说的我又岂能不知,但现在连斥候都出不去城,我又如何能安全撤往宝应,这不是跟没说一样?现在也不用想着撤军了,还是想想怎么守城吧,若是这城守不住,恐怕今日堂中的你我,都要与这高邮共存亡了。”

李齐闻言顿时一阵沉默,然后也没再说什么。

其实他最开始是想说,反正现在肯定守不住,干脆大家一起想办法逃跑得了,等逃到淮安再想办法反攻,现在留在城里只有死路一条,可是看到亦剌思和玉昔帖木儿不善的目光,于是话到嘴边又变成了自己要与高邮共存亡,让达识帖睦迩先走。

不过达识帖睦迩说的也对,现在恐怕谁也走不了了,说那些也没什么意义。

高邮府城的一众元廷高官们,就在这样的焦虑中,于19日傍晚迎来了朱亮祖13个团的主力大军。

大军抵达高邮城下,顿时将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不过步兵主力都在东南两面,西面是运河,不好围,北面则是留着放敌军逃跑用的,只让郑用率骑兵团在城北游弋,准备截杀逃敌。

十三个团,加起来近六万大军,在高邮城外铺开,那真叫一个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光是营地都蔓延出好几里去,一眼望不到头,如此威势,更加印证了城里前几天开始流传的那个‘二三十万大军’的谣言。

人一过万,无边无沿,反正不管是六万还是二十六万,同样都是数不过来,对于城内守军来说能有什么区别.大军抵达的当天傍晚,闵子顺便带着当地的情报站起来会合,并且提供了高邮城的详细地图,朱亮祖也没闲着,立刻命令那些新编的补充团去城外的东南和东北两个角筑造炮台,并且在东门和南门部署野战炮,还让闵子顺帮他们找了足够的向导,准备给主攻部队带路。

36军诸将经过扬州一战,已经彻底掌握了鲁锦的攻城战要领,火炮压制,护送先登部队夺门,主攻部队带着山炮进城,跟着向导快速分割包围城内守军,最后巷战结束战斗,都已经打出经验来了。

城内的李齐等人站在城头,看到城外圣武军的规模,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也看不出城外的军队到底有多少人,但觉得十万人恐怕只多不少,这他娘还打个毛啊,众人心中都打起了小心思。

到了翌日天一亮,早晨吃过朝食,火炮开始搬上炮台,各主攻部队也安排好了进攻序列,朱亮祖一声令下,杨换开始试炮。

轰轰轰轰的炮声响彻全城,这下更印证了城里那个天兵下界降妖除魔,必有雷霆天罚降世的离谱谣言,许多从没见过大炮计程车卒顿时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经过几轮火炮试射后,炮团开始全力压制城头,顿时给守城士卒造成极大的伤亡,看到那些飞到城头二次爆炸,将人直接炸的四分五裂的炮弹,守城的元军哪里还有胆子继续站在城头,任凭亦剌思那些蒙古将领如何催促,都没人敢继续登城防守。

趁着城内守军被压制的时机,36军主力再次使出老一套的招数,招数虽老,可他架不住好用啊,甚至在敌军想出有效的应对办法前,这个战术可以一直用下去。

十团的王弼已经打过几次先登,不能总让他占着这个功劳,于是这次的先登任务就轮到了李睿忠,也就是原来的李普胜,李睿忠一手持盾,一手持刀,嘴里叼着火绳,腰里别着两颗手榴弹,带着突击队一次就从东城门附近顺利登城,几轮手榴弹将城墙里面的元军炸溃,很快从里面开启了东门,将主力部队从东门接引入城。

36军连更加难打,守军更多的扬州都打下来了,高邮又怎么可能挡得住他们,更何况高邮这里的守军还提前几天就受到了谣言的影响,士气更比不上扬州那边,20日当天便被朱亮祖一鼓而下。

打下高邮府城之后,朱亮祖再次留下一个补充团守城,主力马不停蹄的又继续北上,朝着下一站宝应攻了过去。

而圣武军在江北如此狂暴的攻势,也终于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注意。

徐州的芝麻李,还有盐城的某个盐枭,几乎同时收到了圣武军已经攻克扬州和高邮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