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彭莹玉死了

第341章 彭莹玉死了

当天晚上,鲁锦收到消息,俞通渊的炮团基本准备完毕,现在炮车已经齐了,只是还缺少马匹。

圣武军的炮车轮子都是由庐州兵工厂统一打造,和后勤辅兵营用的四轮马车车轮尺寸规格一样,战场上若是损坏了,可以直接换上马车轮子,以此保证炮车的整备率。

因此打造几十辆炮车并不难,庐州那边甚至还有库存的马车零件,把炮架和弹药车做出来,剩下的直接组装就行,现在的问题其实是缺马匹。

俞通渊的这个炮团的火炮,是直接从那三艘楼船上拆下来的重炮,其中60门23斤重榴弹炮,这个和陆军使用的一样,每门连弹药车需要八匹马牵引,剩下36门14斤炮,也是长管的野战加农炮炮型,比杨换他们那些轻型榴弹炮重一些,加上弹药车,每门炮需要最少六匹马牵引。

这96门炮加一起就需要最少700匹马,而现在俞通渊只凑出来500匹,还差两百匹的缺口。

鲁锦听完汇报后,当即命令他立刻率领重炮团,沿着运河北上淮安找朱亮祖报道,至于缺少的马匹,让朱亮祖想办法给他配齐。

一群人从六合打到淮安,扩编了那么多部队,缴获那么多物资,不可能连二百匹马都凑不出来,这样就能把杨换的炮团换回来了,现在才初一,到十五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从江北撤回镇江来。

把炮团派走之后,当日夜里宵禁后,张温也把鲁锦那辆车悄无声息的送到了王府,除了护送的亲兵外,几乎没什么人看到。

到了翌日晌午,张芸绣这个当家主母已经主持起家务,派侍女去街上采买日用品,顺便采买食材,准备在家里摆酒招待宾客,常遇春和廖永坚也是在这个时候赶到了建康。

二人之前被鲁锦派去了当涂,鲁锦还嘱咐常遇春打探南边芜湖的情况,等着自己的命令,随时准备夺取芜湖,因此这次二人刚回来汇报,鲁锦就问起了这件事情。

“芜湖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常遇春当即答道,“回禀大帅,我这阵子去了当涂之后,也联系了当地的情报处,据情报处掌握的情况来看,芜湖和繁昌还有当涂三城同属太平路,当初咱们渡江的时候,那个太平路万户纳哈出就已经把太平路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牛渚矶、采石矶,还有当涂城这些地方,芜湖和繁昌两城根本就没留多少兵。

“芜湖现在大概有两千兵力,其中咱们渡江之前就只剩一千五百人,剩下那五百还是咱们攻克当涂后,他们从城里现招的,而且根本就没有精锐,连一副盔甲也无,后面的繁昌更惨,可能兵力都不到一千,也都是孱兵,只要大帅一声令下,这两城顷刻就能拿下。

“而且自咱们渡江后,收编了许多元军降卒,还说给他们分田,芜湖离着当涂很近,再加上情报站的细作刻意传播,现在两城的元军都毫无战心,甚至有很大的机率可以直接将这两城招降。”

鲁锦点点头,这个情况他是有过预料的,主要是行政划分在那,当初纳哈出能弄出三万兵来阻挡自己渡江,想想也是,只靠当涂一个县,去哪弄那么多兵,必然是集中了全路的兵力在这,现在一波打崩之后,后面两座城自然也就形同白给了。

鲁锦看了看地图,从当涂往南,沿着长江边一路过去,还有芜湖、繁昌、铜陵、贵池、东流、建德(东至)这六座城,其中东流和建德与江对岸安庆府的望江县隔江相望,望江县也是圣武军的地盘,因此只要拿下东流和建德,就相当于从两岸同时卡死了安庆这个要害,将敌军彻底锁在江西。

从东流县沿江溯流而上,再往前一百里,就到了彭泽县,也就是江西境内了。

因此这沿江的六座城是一定要打下来的,但也不能只打沿江的城池,因为这些沿江城池背后不远处还有几座城,一旦被敌军占据,就对自己很不利,比如位于繁昌和铜陵中间的南陵,铜陵和贵池之间的青阳。

南陵和青阳就对沿江城池威胁很大,更何况这两城背后还有出宣纸和煤矿的那个泾县,太平和石埭等城池,这加起来就有十几座城池了,不打也不行,但现在的问题是,鲁锦暂时拿不出太多兵力。

于是他向两人问道,“你们俩现在的部队整训的如何了,能作战吗?”

常遇春当即拍着胸脯道,“我的109师是渡江后第一批扩编整训的,骨干军官也都是我老13团的人,现在每个新兵班里至少有两三个打过多次实战的精锐老兵,兵甲也是渡江后更换的制式兵甲,全师三个团人人披甲,大帅一声命令,立刻就能拉上去作战!”

廖永坚则有些为难道,“我的107师是重建的,38团由水师军官加俘虏整编而来,39和40两个团干脆是整建制划过来的俘虏兵,现在人手充足,兵器也不缺,就是缺少甲胄,三个团各式杂七杂八的甲胄加一起也凑不出四千副,而且那些个俘虏兵真打起来,我也不知道战力如何。”

鲁锦听明白了,107师毕竟组建时间太短,没有经过磨合,说一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也不为过,这样

的部队不经过长期整训,是很难发挥出多大战力的。

于是想了想他才说道,“甲胄我暂时给你们补不上,你们也知道咱们渡江之后扩编了多少部队,华东方面军那边十几万人的兵甲,都是东挪西凑才堪堪凑出来的,甚至连十月份刚生产的甲胄也得给他们,江北的兵力现在估计也有十万多了,那些兵也缺甲胄。

“所以这个时候,你们更得打下去,不拿下芜湖的铁矿,泾县和宣城的煤矿,咱们只靠庐州一个铁厂,什么时候才能打造出那么多兵甲?”

常遇春闻言立即挺起胸膛,“大帅下命令吧,我愿做先锋!”

鲁锦点点头,这才说道,“即日起,你们两个的107师和109师,合编为43军,由常遇春担任军总管,永坚兄担任副总管。”

这个任命一出,两人都是一怔,然后互相对视一眼,常遇春是有些意外,廖永坚则是略微有些不服,毕竟他可是元老,怎么能让他给常遇春当副的呢。

鲁锦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廖永坚的资格是够老了,但水平和常遇春还是差了点,于是他只好解释道。

“这次组建43军,我对你们的期望很高,是打算以你们的43军为基础,发展成一个方面军的,就像杨璟的37军和朱亮祖的36军那样。

“你们将来要攻打的区域,包括整个华南地区,短期内是太平路和池州路,还有宁国路,等打下这些地方后,还有徽州路、饶州路、信州路、衢州路、婺州路等地,甚至打穿湖广,一直打到广州、琼州岛去的。”

二人闻言顿时激动了起来,这就是独领一路大军的意思了,有了这个战功,一个侯爵算什么,将来还怕不能封公封王吗?

鲁锦站起身,绕过桌案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你心心念念将十万兵的机会,我给你了,但我没那么多兵给你,所以你们得一边往前打,一边扩军练兵。”

“多谢大帅栽培!”常遇春连忙激动的拱手道。

鲁锦又拍了拍廖永坚的肩膀道,“永坚兄自起事以来,并没指挥过几次陆上的大战,于陆战的指挥经验不足,水战才是你擅长的领域,而打南方又肯定离不了水军,因此南方若无永坚兄坐镇,我也不放心啊。”

鲁锦先是捧了他一下,算是给了廖永坚的面子,廖永坚也心里好受了点,当即拱手道,“大帅放心,有了大帅给咱改装的那些战船,绝对不会让别家的水师占了咱们的便宜。”

“嗯,我相信你。”鲁锦点点头,这才说道。

“这次之所以让你做副总管,主要是你麾下那些新兵,暂时还无法充作主力,而你又擅长水战,所以我打算让常遇春的109师在前面打,你率107师在后面跟进,占领沿江城池,顺便我把刘传义的那三艘楼船炮舰,还有桑世杰的水师二团指挥权也给你,你不仅要守城练兵,还要用水师挡住从上游过来的元军水师,能做到吗?”

“能做到!”廖永坚当即点头道。

常遇春这时也问道,“大帅,那我们43军现在要打哪里?”

鲁锦将两人叫到地图跟前,指着长江沿线说道。

“你刚才不是说芜湖和繁昌轻易可下吗,那先把这两城吃下再说,占领这两城后,交给永坚兄的107师和水师驻守,你带着剩下的部队,再去打铜陵、南陵、宁国路的首府宣城,这是此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一共五座城。

“打下这五座城池后,收编俘虏,扩编新军在后面驻守,把主力腾出来,然后再继续向南进攻,你去打贵池、青阳、泾县、宁国、石埭、太平、旌德,拿下这七座城和整个宁国路。“永坚兄则要带水师,还有107师主力,溯流而上,进攻东流和建德(东至),打下整个池州路,与对岸的安庆路一东一西,控扼大江,这是战役的第二阶段。

“打完第二阶段后,到时候看情况,看你们能扩编多少兵力,或者能从其他方向调出多少兵力,然后看当时的局势再做决定。”

等鲁锦说出这次的作战任务,两人这才神色严肃起来,两个师总共六个团的兵力,却要打下14座城,虽然还有水师帮忙,但水师上不了岸啊,廖永坚这时才明白,鲁锦为什么不点他为主将,真让他做主将,自己有这个本事带六个团打下那么多城池吗?

那常遇春呢?

常遇春没说话,仔细看着地图琢磨了一会才问道,“大帅说我们这个43军将来要发展成方面军,那能给我们配一支骑兵吗?”

鲁锦两手一摊,“暂时没有,你也知道咱们现在有多缺马,全军几十万人就三个骑兵团,拢共一万多骑,而且你打南边,越往南走山地越多,河流湖泊也越多,把有限的骑兵配给你,还不如留在中原河北发挥更大的作用,你说是不是?”

常遇春点点头,虽然很想反驳,但骑兵留在北方显然更有用,毕竟南船北马嘛。

“那能给我配一支炮兵吗?”

鲁锦又是两手一摊,“炮兵暂时我也拿不出来,最多允许你从刘传义那三艘楼船上拆掉一艘,他那一艘楼船上就有32门重炮,配给你的

主力用来攻城足够用了,之后等铁厂打造出新的火炮,我还会再给你补充,但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常遇春点点头,骑兵没有,炮兵暂时只有32门,攻城略地勉强够用了,但要是照着鲁锦之前打小茅山那个规模,显然还是不够的,不过好在之后还能补充。

于是他又问道,“那我还能不能得到其他的支持?”

鲁锦当即道,“有情报支持,宁国路、池州路、徽州路、饶州路、信州路、衢州路、婺州路,全都有我们的情报网覆盖,负责这一片的情报主官是徽州情报站站长贺靖川,我可以把他的联系方式交给你,今后你和他直接对接。”

常遇春闻言顿时松了口气,有了这么多细作情报网,他就能对敌军开单方面透明,这仗就好打多了,说不定等他带主力兵临城下,城里的细作还能在城中配合夺城。

“那我没问题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兵?”

鲁锦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不急,昨日张温从和州把大伙的家眷都接过来了,正好我要给我那长子办百日酒,还有你那妻子蓝彩云,永坚兄的大侄子廖升,大伙一起聚一聚,等吃了酒回去再出兵也不迟。”

常遇春闻言一愣,连忙道,“啊?大帅的公子办百日酒,怎么也没提前说一声,我这,我这来的仓促,没有备礼啊。”

“哈哈哈哈。”鲁锦顿时笑道,“都自家兄弟,说什么礼不礼的,走,一起吃酒去,正好你们也跟杨璟他们那群人见一面,这次酒吃完,你们就得各自出兵了,也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那好吧。”常遇春无奈,只得空着手去赴宴。

路上鲁锦还在跟廖永坚说着私事,问他都30多岁的人了,什么时候娶个媳妇,廖永坚则说暂时没那个打算,倒是可以将大哥留下的那个侄子廖升过继给他当儿子。

鲁锦点头应允,其实就是答应他,若是廖永坚不幸牺牲了,将来可以让廖升继承他的爵位,给他披麻戴孝,延续香火,不过鲁锦还是催着他赶紧找个老婆,自己这边若是遇到合适的人选,也帮他物色着。

两人就这么一路跟着他去了王府,许多华东方面军的将领也早就过来了,还有这次新招的许多文臣,也纷纷前来赴宴,主要是认识认识鲁锦手下那些大将,宴席还没开始,一群文臣武将就已经各自喝着茶聊了起来。

郭子兴也跟两个儿子郭天叙、郭天爵在一起,父子三人聚在一起说着悄悄话,主要是讨论家里两个闺女的婚事。

昨天郭子兴的老婆闺女来了之后,就跟他提过这个事情,自他带领全家投奔鲁锦之后,养女马秀英一直在服侍张芸绣,经常往帅府后院跑,听说是跟张芸绣一起帮鲁锦整理书稿,编撰那什么《公输秘典》,亲女儿郭慧蓉除了开始刚过去的时候,领了个帮鲁锦调教乐队的差事,之后就没怎么去过帅府了。

郭子兴显然还存着用联姻巩固自己地位的心思,马秀英经常往鲁锦帅府跑,又跟张芸绣走得近,再拿去跟别人联姻是肯定不行了,最好是能嫁给鲁锦,就是不知道鲁锦能不能看的上,毕竟只是个养女。

自己那个亲女儿郭慧蓉,如今也16岁了,鲁锦好像对这闺女不感兴趣的样子,那要不要换个人下手?

他现在隶属于朱寿带领的第二集团军,顶头上司朱寿还是鲁锦的亲信,肯定是个很好的联姻对象,但朱寿已经娶了正妻,还是鲁锦亲自帮他说的亲事,汪大渊家的女儿。

那华东方面军的总督杨璟呢?如今也才19岁,还未娶妻,杨璟还有个弟弟是炮兵团指挥使,也是鲁锦的亲传弟子,圣武军炮兵将领第一人,这杨氏俩兄弟简直贵不可言啊,杨璟19岁,自己女儿16岁,多般配啊!

这要是能同时和鲁锦还有杨璟联姻,以后谁还敢欺负他?

于是郭子兴就干了一件事,昨天晚上亲自拜访了李善长,给李善长送礼行贿,让李善长在鲁锦面前提一提纳妾的事,毕竟鲁锦那么年轻,只有一个正妻,儿子也才刚刚百天,身为主君,子嗣单薄,这怎么行,多纳妾多生孩子也是政治任务啊,不如考虑考虑马秀英?

顺便他自己也亲自试探试探杨璟,问问杨璟是什么态度。

不要觉得这事离谱,原历史上李善长就干过收受胡惟庸的贿赂,违规提拔胡惟庸的事.

果然,到了当日宴席上,众人正喝的尽兴,李善长就跟鲁锦提出了纳妾的事,虽然第一胎生了个公子,也算后继有人了,但鲁锦身为主君,一个孩子还是不够保险,这是政治任务。

那些新来的文官得知鲁锦如今才只有一个正妻,一位公子,感慨鲁锦这位英主‘不近女色’的同时,也跟着连连附和,建议鲁锦多纳妾室,多生孩子,不然国本不稳啊。

结果被鲁锦以大喜的日子,长子刚满百日为由拒绝,推到以后再说。

郭子兴那边,酒宴进行到一半,他亲女儿郭慧蓉也‘正巧’有事找了过来,然后郭子兴就领着她去见了杨璟,又让郭慧蓉给杨璟敬了酒,接着又问起了杨璟的家事,夸起了自己的女儿,那意思简直再明显不过

不过也被杨璟委婉推脱,说什么父母之命,还要跟父亲商议。

好吧,起码没有直接当场拒绝。

正在宴席将要结束的时候,门外的亲兵李定邦突然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二话不说来到鲁锦身边,递过来一封紧急军情。

鲁锦不动声色的打开看了看,脸色也是顿时肃然,然后立刻掩饰了过去。

一直在察言观色的李善长见状,当即问道,“大帅,可是出了什么事?”

“是有点事,不过不算大,咱们早就做过准备,江西那边,徐寿辉大败,彭莹玉战死了,江西元军腾出了手来,正调转方向进攻咱们的安庆路,江西方向的元军水师也向着安庆这边过来了。”

坐在鲁锦旁边的杨璟闻言也顿时酒醒了一半,面色严肃道,“大帅,那东征要推迟吗?”

“不,安庆防线咱们早有准备,即便兵力不够,我也能从庐州跟和州调兵支援,东征按原计划不变!”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