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巨大的蝴蝶效应
第340章 巨大的蝴蝶效应
得知老婆孩子被送来,鲁锦连忙带着侍卫和车马去接,足足一个营的骑兵和二十多辆马车。
这次被接过来的不止有鲁锦的妻儿,还有张温的老婆秦舒敏,朱寿的老婆汪静彤,也就是汪大渊的女儿,这门亲事也是之前鲁锦给他们介绍的。
其余还有大量留在和州的女眷,比如李善长和冯国用的妻儿,朱亮祖和郭子兴的家眷等等,这次也被一起接了过来。
到了建康的码头上,张温已经等在了这里,见到鲁锦亲自率队来接,连忙迎了上来。
“大帅。”
“嗯,没出什么事吧?”鲁锦策马上前问道。
张温当即笑道,“没有,女眷们听说咱们在江南连战连捷,都高兴着呢,就是有些担心前线的男人们,哦对了,大帅那辆车也运过来了,我看着好像没什么问题,现在正在楼船上呢。”
张温回头朝着楼船努了努嘴,鲁锦表示明白,顺着看过去,只见张芸绣正抱着襁褓中的孩子站在岸边,正在几个侍女的簇拥下向这边过来。
张温又道,“咱妹子可是想大帅想的紧,一直挂念着呢,还有我那外甥,满月时正赶上咱们渡江,连酒都没摆,现在再过几天就赶上百天了,大帅可得把这酒补上。”
“哈哈哈,馋酒了是吧,行,那也不用非等到百天了,明日我就摆宴请你们吃酒。”鲁锦看到妻儿过来当即笑道。
张温却是皱了皱眉,疑惑道,“我那外甥七月二十八出生,今日冬月初一,已经94天,离着百天也不差几日啊,为何这么着急,就不能等到百天那日再摆酒吗?”
鲁锦顿时面色严肃道,“华东方面军这个月十五就要东征,十几万大军出征,筹备事务繁杂,所以必须提前准备,不然等到日子了,你部队还没集结完毕,还打什么仗?
“所以我只给你们四天时间跟妻子温存,这个月初五就要开始率军向前线集结,第一集团军到丹阳集结,第二集团军到溧水集结,别等到了时间再从建康出发。”
张温顿时无奈道,“好吧,不过我们那两个炮团不是还在江北没回来吗?”
鲁锦当即道,“十五之前,我会把他们调回来的,不会耽误你们出征就是。”
张温点点头,“我明白了。”
正在这时,张芸绣也抱着孩子走了过来,“夫君。”
鲁锦立刻迎上去,将母子俩拥在怀中,“养胖了,脸比以前更好看了。”
张芸绣欣喜的将怀中的孩子举到鲁锦面前,只见那襁褓中的娃娃头发浓密黑亮,眼睫毛长的像两把小扇子,两个脸蛋肥嘟嘟的,正瞪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好奇的看着自己亲爹,也不哭闹,煞是惹人喜爱。
“钽儿可能吃了,这才三个月,已经长到了十五斤,脸是比以前圆了些。”
鲁锦闻言顿时知道张芸绣误会了,连忙笑道,“嘿嘿嘿,我没说孩子,我说的是你。”
张芸绣突然反应过来,顿时脸色一红,小心的看了眼四周的人群,然后瞪了鲁锦一眼。
鲁锦这才放开母子二人,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给张芸绣系上,然后才正经道,“城里的王府早就给你们收拾好了,先进城吧,码头上风大,别在外面受了寒,今天先回去安顿下来,明天晚上咱们给孩子办百日宴。”
张芸绣疑惑的看了鲁锦一眼,“明日就摆百日宴?”
“嗯,先回家,晚上回去我再给你说。”
“好。”
将一众女眷接上马车,鲁锦嘱咐车夫慢走,车上还有怀孕的女眷,然后带着侍卫亲自护送回城,张温则是继续留在码头这里,他得等晚上宵禁之后,再亲自把鲁锦那辆车送回王府。
回到城里,让顺天府尹纪轩将这些人安顿下,然后鲁锦马不停蹄的又回去安排军事。
十一月初一,古代也称十一月为冬月,十二月为腊月,朱亮祖的战报也是初一这天送来的。
他们十月二十七日攻克淮安,又派了偏师去进攻清河县,然后立刻给鲁锦发回了战报,直到现在才刚送来确切消息,清河县已被廖永忠亲率偏师攻克,江北战役正式结束。
赵仲中率领的东路偏师也已经到了淮安跟朱亮祖会合,同时还带了三万多部队回去,里面有近两万的义军新兵,其中就有张士诚那一万多人,另外还有近万的俘虏。
好消息是,淮安前线的朱亮祖现在不缺兵了,坏消息是新收的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连兵器甲胄都不齐全,接下来等挡住了脱脱,可得好一顿整编。
鲁锦回到帅府立刻仔细阅读朱亮祖的战报,里面先是汇报了伤亡,此次江北作战大概伤亡了两千主力,当然其中大部分是伤,都留在扬州、高邮这些后方城池养伤了,那些临时加入的俘虏和义军的战损就没算在里面
还说现在他们扩编了一大堆的临时部队,白驹场还有个叫张九四的盐贩子,领着几个兄弟募兵一万多人来投,这人跟108师的吕珍认识,他自己‘散尽家财’募兵来投,希望能得个督师的职位,问鲁锦怎么处理。
九四、九五、九六、九七,再加上白驹场,这几个关键词凑到一起,鲁锦一看,哦嚯,这不张士诚吗,居然也跑来自己部队里混饭吃了
其实吧,要说起来也很正常,因为鲁锦穿越导致的蝴蝶效应,已经将原历史改变的面目全非了。
原历史上,郭子兴是1352年二月左右在濠州起事的,结果鲁锦提前在庐州异军突起,51年的10月份就开始进攻定远和濠州,在郭子兴起事之前就把他的地盘吞了,郭子兴根本没有自己起事的机会,就被鲁锦收入麾下。
这次打江北也是一样,按照原历史的轨迹,张士诚是1353年三月左右在盐城起事的,结果又被鲁锦提前五个月截胡,52年的十月份就基本打下了整个淮扬地区,这下张士诚也没成长的机会了,只能投入鲁锦麾下。
真说起来,这些变化还算小的,和原历史的时间节点出入最大的,其实是鲁锦渡江的时间。
朱元璋是1355年5月渡江的,而鲁锦却是在1352年的九月,一下子提前了近三年时间,还截胡了张士诚这个最大的变数,占领了整个扬州路和高邮、淮安,这下江北再也没人会渡江南下和他争抢浙东的太湖平原了,鲁锦只要稳扎稳打,就能吞下整个太湖平原的膏腴之地。
继续这么推演下去,还会突然发现,和原历史相比,元军和红巾军之间的力量会发生惊天大逆转。
时间太长不好推演后续还会发生什么,但是短期内,就会出现和原历史走向完全不同的事件发生。
首先,没了张士诚在江南搅局,鲁锦可以完整的吞下三吴之地,不会发生原历史上朱元璋和张士诚之间的那种义军内耗,双方一二十万大军在江南打来打去,白白消耗了多少人命和粮食,现在没了内耗就能一致对外,义军会展现更强大的战斗力,也会少死很多人。
其次,这个时空很可能不会再出现脱脱‘百万大军’围攻高邮的事件了,虽然他肯定没有百万大军,战兵和民夫加起来可能也就三十多万的规模,虽然这三十多万大军仍然不是个小数目,但有一点要搞清楚。
这是三十多万个人,不是机器,人得吃粮食!那么问题来了,脱脱在原历史上,是从哪弄来这么多军粮,供养这三十多万人马的呢?答案就是江南
原历史上,徐寿辉的东征军从杭州败走后,董抟霄率领的元军将杭州烧成一片白地,之后元廷委任了一个新的江浙行省平章,名叫庆童,此人到了杭州之后,以工代赈,带领百姓重建杭州城,然后又坐镇杭州,积极搜刮江浙钱粮,源源不断的给脱脱送去当作军需。
脱脱‘百万大军’围攻高邮期间,所有的军粮都是庆童从江浙给他输送过去的。
不然你指望自己还要吃江南粮食的大都,能凭一己之力给脱脱凑出三十多万人的军粮?开什么玩笑,大都人能自己不饿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么接下来就好推演了,江淮这条运粮通道现在被鲁锦占领了,接下来再占领了整个浙东,那脱脱还能从哪弄来这么多粮食养活几十万大军?
所以只要攻占整个浙东,历史上脱脱那‘百万大军’就会不攻自破,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想到这里,鲁锦突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等他占领了整个浙东,再加上这次江北之战吞下的淮扬,相当于元廷直接失去了两淮的盐税和江浙的粮食,元廷的财政收入直接断崖式下跌。
没了江南的粮食和江淮的盐税,元廷目前仅剩的财政收入,就剩印钱还有河北的一些盐场盐税了。
说真的,那点玩意还不如没有,继续印钱只能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剩下那点盐税,估计元廷为了筹钱,只会拼命提高盐价,未来河北的盐价估计会高上天,再加上滥发纸币的通货膨胀,两相结合,那惨状简直不忍直视,估计会出现拿着一万贯宝钞买不到半斤盐的场面.
这么推演下去,元廷很有可能会出现比历史上更快的垮塌式崩溃!
那么原历史上,元廷是怎么在脱脱死后,还坚持了那么多年,并且和刘福通的北伐军打的有来有回的呢?答案还是张士诚和浙东。
因为张士诚被元廷招安后,虽然听宣不听调,但这货却一直在给小铁锅输送江南的粮食,虽然不多,但好歹每年十几万石,几十万石还是有的,这些足以支撑危如累卵的元廷继续维持。
但这个时空,江淮的盐税,江南的粮食,朱元璋和张士诚的内耗,一下子都没了。
鲁锦突然双手捂脸,使劲的搓了搓,因为他又想到了一个后果,如果元廷暴死,死的太快,自己跟徐寿辉还在湖南决战的时候,刘福通北伐偷鸡,成功占领了大都,在大都扶韩林儿登基称帝会发生什么?再搞出一个南北朝?不不不不南北朝太扯了,绝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得想个办法,在刘福通之前攻占大都,这北伐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大功,绝不能被刘福通抢了去!
鲁锦双肘拄着桌案,两手捂脸闭目深思,推演着未来的天下走势,正巧这时冯国用和新来的夏煜走了进来,两人正想问一下鲁锦对江北的安排,结果一进屋就见到了这一幕。
冯国用顿时关心道,“大帅?大帅这阵子可是累了,还是刚把夫人和公子接来,想早点回府?要是累了不如早点回府歇息。”
鲁锦当即抬起头来看着两人,“不,我在想事情,正好你们这两个通兵略的也在,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夏煜连忙躬身做聆听状,这个新来的想要好好表现表现。
“主公请说。”
“你们说,元廷的财政收入是什么?”
“这,印制宝钞,河北和江淮的盐税,还有江南的粮米?”夏煜试探的说道。
鲁锦点点头,“可是江淮现在被咱们打下来了,元廷的盐税最多还有河北的长芦盐场,其他地方产盐都不上规模,然后再等我们打下浙东,切断了大都的漕粮供给,等于元廷的财税收入断崖式下跌。
“剩下的印制宝钞,但你们也知道,纸币这东西若没有实物做本钱,那就根本不是印钱,而是在制作毒药,最后就仅剩一个长芦盐场,可是这么一个盐场的收入,还足够支撑一个国家吗?
“你们说,元廷没了财政收入,一旦再遭受一场大败,会不会突然崩溃性暴毙,而那个时候,我们恐怕还没将南方一统,万一刘福通从中原北伐,扶着韩林儿在大都登基称了帝.”
夏煜和冯国用二人俱是一愣,然后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慌,因为鲁锦推演的这种假设,它是真有可能发生的啊。
“绝不能让刘福通抢了北伐之功!”
“对,也不能再出现一个南北朝!”
二人一人一句的说道。
开玩笑,一个成功北伐赶走鞑子,还收复了丢失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的北朝,那政治影响力该有多大?
为什么后来人都说朱元璋的大明得国最正?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啊。
如果被刘福通、韩林儿抢到了这个‘得国最正’的称号,对于将来鲁锦一统天下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阻力。
见到两人如此反应,鲁锦反而安慰起他们来,“时间还早着呢,就算咱们真攻占了浙东,元廷也不会亡的那么快,总要经历几场大败,把最后那点家底打光了,元廷才会彻底崩溃。
“而且就算他们在大都坚持不下去了,也不会直接死,而是有可能退往上都草原,继续遥控指挥关内的各路元军围剿我们,你们别忘了,草原才是那群鞑子的老家,所以我们还有时间谋划和准备。”
两人闻言这才冷静下来,夏煜分析了一下鲁锦说的可能,这才说道。
“主公不必着急,刘福通虽然在我们以北,可他们现在也只停留在黄河以南,我们最北面也打到了黄河边的淮安,双方现在都在一条线上,只要主公北线的大军再吞下齐鲁,就算是兵临河北大都了。
“而中原的刘福通想要北伐攻打大都,他们还得先打下秦晋再说,三晋表里河山,太行山居高临下俯瞰大都,而且秦晋之地的人口也不算少,兵力强盛,如果刘福通不管秦晋的元军,主力直奔大都,那秦晋元军就能切断其后路粮道,将其在河北平原上歼灭,所以他们就算想要北伐也没那么容易。
“相比之下,我们反而距离大都更近,向北打到齐鲁的德州后,距离大都就只剩不到三百里了,到时说不定那元主真会逃亡上都,咱们则可趁势拿下大都,将鞑子赶往燕山以北。”
鲁锦听完瞅了他一眼,“把脱欢帖木儿放回草原?不,我可不想留着他继续在草原恶心我,最好是能把他留在关内,省得以后麻烦。”
夏煜闻言怔了下,“把元帝留在关内?那可不容易。”
鲁锦摆了摆手,正色道,“现在说这些还早,我今天说这个事,你们警醒着就是,但还不用太急,先把我们眼前的淮阳和江浙彻底吃下再说。
“来吧,咱们布置一下江北部队的调整。”
“是。”二人当即拱手应诺。
鲁锦随即将朱亮祖的战报递到两人面前,然后一一做出安排,让二人草拟军令。
朱亮祖在战报里催促,让赶紧把俞通渊的那个炮团送过去,他好把杨换跟秦昭的两个炮团换回去,别耽误了接下来的东征。
鲁锦做出安排,先让人去问俞通渊那个炮团的改装进度,催促他们加快速度。
然后江北的两个炮团,杨换跟着朱亮祖在淮安前线,那个可以先不用动,秦昭那个跟着卞元亨去了高邮,还有一个山炮营留在了通州(南通)的俞通海那边,于是鲁锦发出命令,让秦昭停在高邮的那三个炮营,先渡江回到镇江待命,通州那个山炮营就先留在俞通海那边,等着东征开始后,再跟随40军一起渡江南下。
接着朱亮祖还在战报里说了,他准备在淮河上架浮桥,主动吸引一部分脱脱的偏师过来,然后诱敌渡河,再半渡而击,寻机歼灭一部分脱脱麾下的元军。
鲁锦批复同意了他的作战计划,但嘱咐他不可贸然渡河北进,尤其要保住郑用的骑兵二团,不可让骑兵伤亡过大,只要守住现在的地盘就行。
如果徐州的芝麻李向他求援,没有帅府的命令,不可出一兵一卒,想求援就让他派人来建康找自己说。
然后朱亮祖又在战报里说了张士诚的事,这人和吕珍认识,还自募一万多兵来投,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当个督师,问鲁锦如何安排,如果不给督师,又该怎么做。
鲁锦批复可以许诺张士诚一个督师,但规矩不能变,他得把家眷妻儿送到建康来,而且张士诚自己招募的那一万多兵力,可以编为三个团,但不能让这三个团自成一师,必须得和其他部队进行混编,以免在军内形成大山头,尤其是这些后来投奔的义军,本来就不够忠诚,用可以,但不得不防。
最后朱亮祖又说,他那里现在兵力乱的一匹,各种主力团、补充团、预备团、独立团,还有好多连临时编制都没有的义军和俘虏,问鲁锦什么时候开始进行整编,如果整编的话,需要怎么编。
鲁锦做出批复,江北现有的部队,暂时还是让朱亮祖用临时番号整编,看看究竟有多少个团的兵力,另外主力部队先不要拆开,等这次将脱脱打退了,或者战事稳定了,帅府这边再派个专员过去主持整编事宜。
等冯国用草拟完了军令,鲁锦这才对他说道,“过阵子江北兵团进行整编的时候,你要亲自代表我去主持整编,到时先编好,然后把名单拿过来,再给他们发放正式任命。”
冯国用连忙道,“臣定竭力而为。”
鲁锦点点头,然后又对两人说道,“冯先生先把军令译成密文发出去,然后过问一下俞通渊的炮团改装进度,督促他们一下。
“允中你去替我传令,把107师的廖永坚廖督师,还有109师的常遇春常督师叫过来,我要给他们安排作战任务。”
“是。”
夏煜连忙拱手应诺,正准备走的冯国用闻言却连忙问道,“大帅要现在进攻太平路和池州路?”
鲁锦点点头,“常遇春那么能打,我却没把他编进东征军里,就是为了让他单独领军,去打南边的,此时江北的战事也已结束,就算脱脱打过来也有朱亮祖挡着,华东方面军也即将出征,没必要把常遇春留在家里。
“再说芜湖同属太平路,早就该打下来了,不可能一直给元廷留着,不然时间久了,这几个江边的码头城池,说不定还会被江西的元军水师利用,应当速战速决,早日拿下这些地方。
“而且太平路还有铁矿,宁国路还有煤矿,池州路还有个铜陵呢,没有铜矿铁矿,我们如何打造兵甲,铸造钱币?”
“我明白了。”冯国用这才拱手称是。
“都去各自忙吧,赶紧把常遇春和廖永坚叫来。”
“是。”二人当即领命告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