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后继有人了(下)
第215章后继有人了(下)
铛铛铛——
正在这时,铁厂里响起一阵敲钟声,一名皂衣小吏走进车间高声喊道。
“换班了、换班了,物勒工名,各班组清点产量,做好标记,早点干完早点休息,各组长注意检查自己组里的清单,做好交接,以防出错。”
小吏连喊了几遍,保证各个小组都能听到,又开始依次巡查各组的清点数目,看看有没有完成生产任务,若是完成的又快又好,并且超额完成任务的话,就会有加餐和酒水奖励,不过喝酒也只能下了班喝,上班之前是不允许喝酒的。
杨恒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外面的天空,此时还是半上午,厂里的工匠都在有序的交接工作,只热闹了几分钟的时间,就有另一批的工匠站在了工位上,许多机器甚至都没停,生产工作继续,毫无滞顿的样子,一派秩序井然。
他有些诧异的对身旁那个工匠问道,“这里一天换几次班怎么这个时候就换班休息了”
工匠连忙道,“视工种不同,比如冶炼区,现在是一昼夜出铁水12炉,炼铁炒钢,又热又累,稍有疏忽便有死伤,若是干的太累了,还容易出错,导致出产的钢铁质量不佳。
“于是大帅便让炼铁炒钢的炉前工分成六班,一共三组工匠,一班两个时辰,出铁两次,白昼三班,夜间三班。
“比如甲组当值清晨卯时和辰时(上午5点到9点),那他们就可以休息四个时辰,下一班就值酉时和戌时(下午5点到晚上9点),其余两组乙组和丙组同理,每班都是昼夜两班,到时便有人叫来换班。
“这是冶炼区的,其余的锻造组和木工组,基本是按昼夜三班制来做,每个班组当值四个时辰,然后换下一班。
“大帅说这叫冷工和热工,凡是烧炉子的就叫热工,换班就勤快一些,不烧炉子的冷工就可以做的时间久一些,因为烧炉子的烟熏火烤,出汗累的更快,厂里虽然要保质保量的生产,但也要爱惜工匠民力。”
“原来如此,那他们现在这下了班要去做什么”杨恒了然的点点头,看着成群结队下班出去的工匠问道。
那人又答道,“吃饭,吃完饭或是回宿舍睡觉,或是沐浴换洗衣物,或是回家做私活,或是去厂校里读书,也可以出去游玩,但不能走的太远。
“还有炼铁的炉前工是不允许出铁厂的,一旦高炉出了事故,或有匠人伤亡,必须立刻有另一班的人补上,总之炼铁炉绝不能停。”
杨恒闻言更是诧异道,“这里还能出去游玩”
那匠人又解释道,“咱们铁厂有大几千人,又吃得饱穿得暖,虽无甚工钱,但有时也会发些补贴,厂里的工匠也会想要买些东西自己用,于是日子久了,附近的百姓便会来这里赶集,卖东西的,唱戏的,杂耍的,甚至还有给厂里的工匠说亲的,应有尽有,工人们累了也会去大集上转转,买些零嘴之类。”
杨恒闻言大为震撼,表示对这种组织制度闻所未闻,你说铁厂组织散漫吧,它又昼夜三班倒,生产一刻不停,产出更是惊人,你说铁厂工作劳累吧,厂里的工匠甚至还有时间出去赶集看戏,去学堂读书,回家干私活
忙碌又清闲,紧张又松弛,两种完全矛盾的状态居然在这个铁厂里同时存在.
正好这时,旁边那个镗枪管的少年方揽月也收拾完了自己的东西,背着个挎包准备下班,杨恒见他这样子,连忙追上去问道。
“方小子,你下了班又要去做什么”
方揽月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先去吃饭,吃完饭再去学堂里教书。”
“你还去学堂教书!”杨恒更加吃惊。
“嗯,我数学学的快,夫子便让我帮忙教算经。”方揽月解释道,见杨恒还一直跟着自己,便邀请道,“先生要跟小子一起去食堂用饭吗我除了做工,还兼着学堂助教的活计,有些储蓄,可以请先生吃一顿。”
“行啊,铁厂的食堂伙食如何”杨恒根本没有拒绝,立刻应了下来。
“大帅说工匠日夜劳作,十分辛苦,寻常百姓一日两餐,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季,有些贫苦人家更是一日一餐,但我们铁厂都能吃上一日三餐,肉虽不多,但饭管够,鱼肉也能经常吃上,腌菜和酱也是有的。”
“那的确算得上好日子了,想必附近想来做工的百姓不少吧”杨恒评价道。
“正是,不止想来做工的不少,来厂里说亲的更是络绎不绝。”
两人边走边说,到了食堂里打了饭坐下,说着说着,便聊到了方揽月的出身。
“我家本是六安的匠户,大帅夺取六安后,我一家没有土地,家父年纪又大,大帅又嫌我这样的年少,招兵时便没选上,恰好铁厂这边需要工匠,我一家便迁到了这里来,我在厂里做工镗枪管,家父也在木工组造马车。
“我家中虽贫,但幼时家父也曾教我读过书,是以我本来就识些字会算数,后来厂里开办学堂夜校,教了大帅的公输秘典,我学的最快,并对秘典十分痴迷。
“再后来大帅的亲传弟子孟先生来厂里,我趁机向他请教了些问题,他也与我一样,痴迷于秘典,时常与我讨论,孟先生惜我才智,便写信向大帅举荐我做弟子,但大帅没有收我,只把我算作记名弟子,但给我写了一封回信。
“小子原本名叫方七五,是大帅用秘典续篇里的那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给我赐名揽月,希望我志存高远,将来做个有用之人。”
杨恒没怎么吃东西,他此时手里正捧着一本公输子,是从方揽月这借来看的,听他这么说,立刻翻到了前面的序言。
‘入公输门下,习科学之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穷天地变化之道,格万物自然之理,假天地之力,行鬼神之能。’
‘墨者视我如仙神,腐儒视我为妖鬼,非怀天下之广,难窥经世之才,管中窥豹,只得一斑,一斑得利,则富可敌国,万民得养,九州可平.’
好大的口气,居然自比神仙妖鬼,平九州,养万民,还对墨者儒生多有鄙视,这真是.
杨恒好奇道,“你真信这书里说的东西,还有那什么石灰里炼出钙金,食盐里炼出钠金,人可以操控雷电”
方揽月皱眉抬头看向他,“为何不信,一看先生就没认真研读公输子,公输秘典第一部的公输子,其中最重要的两篇便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科学就是要大胆质疑,别人说什么不一定是真的,公输门徒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亲手实验所得才是真相。“公输秘典以数学为基,算经里有一句话说得好,这世间若有真理,那一定是数学,因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世上谁都可能骗你,便是连亲生父母也会欺骗你,只有数学不会,只要自己亲手验算出了结果,那我为何不信
“我虽然还没从石灰和食盐中炼出金属,但我用书里的法子做出了电池,发出了电,还能用电点灯,我亲自验证所得,我为何不信”
杨恒闻言只觉得面前这少年是个疯子,居然相信这样的话,但他又不知道怎么反驳,于是又好奇道。
“你既然对这公输之学如此有心得,那大帅为何没有收你为徒”
方揽月又道,“大帅给我回信中说,他那里公务繁忙,没多少时间教我,也没有教学条件,而且若把公输秘典比作武功秘籍,那物理化学就是招式,但想要习武,只学会招式是没用的,便如剑法,只学了剑招,手中却没有剑,这剑是什么就是机械,也就是公输家的机关术。
“物理化学这些只是术,想要把术使出来,就得有器,机械制造就是公输氏的器,想要学好机器,铁厂这里比帅府更加方便,所以才让我留在这里学习,若有学不会的地方,也可以向大帅写信请教。”
杨恒听着这小子的理论,还一套一套的,想要反驳,告诉他人想要上天,自比鬼神,那都是无稽之谈,但又不知该怎么反驳,更何况这还是鲁锦家传的书,自己也不能在外面公开诋毁自家主公不是
于是只能干笑两声,将书合上,“那就祝你学有所成,早日成为大帅口中的有用之才吧。”
言罢便喝完了粥,起身离去,继续视察厂中的情况。
方揽月默默拿回自己的宝贝书,看了看那篇序言,小声嘀咕道,“你就是大帅口中的那种腐儒,呸!迂腐无知之徒!”
鲁锦让杨恒来看看怎么让铁厂把火器产量提高一倍,他来看了,枪管打造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就是镗枪管的效率提不上去,想要提高产量,只能改良技术,或是增加人工。
火铳如此,火炮也一样。
杨恒又去看了铸造区,这里的地上有三排大坑,铸炮的铁模就竖立在坑中,旁边还有用大锅炒沙子的,将沙子炒热之后,倒在铸造坑里,把整个铁模埋起来,听说这是为了保温,把铸造的生铁经过热处理,从白口铁变成可以锻造的灰口铁,这样铸出来的大炮容易车削,还不容易炸膛。
每门火炮浇铸好了之后,都要在坑里保温三天,但是只要安排好生产数量,三个坑轮流使用,每天都能有新一批的火炮铸造出来。
可现在的问题是,能给火炮镗孔的大型水力镗床,铁厂也只有这么一台,还只有少数几个熟练的工匠能够操作,大量的火炮炮胚在旁边堆着,但就是镗不过来。
若想提高火炮产量,也只能从镗孔方面下手,而火炮这么大的玩意,想要用人工镗孔恐怕也很难,只能想办法造新的镗床。
查明了铁厂的情况,杨恒这才回去跟鲁锦交差。
元帅府这边,鲁锦正在二进的院子里拿铲子和泥,旁边放着一张巨大的桌案,上面用麻线拉出了许多方格,包毓拿着一摞资料侍立在一旁,两人正在按照最新搜集的情报制作长江东岸的沙盘。
“你是说牛渚矶在采石矶外面,咱们无法直接进攻到采石矶是吧”
“正是如此,许是之前大帅对江东的地形不熟,把外面那个当成了采石矶。”包毓抽出一张草图,又来到沙盘前解释道。
“所谓的采石矶,实际上是一个港口码头,但采石这处港口又分为内港和外港,采石矶其实是内港,外面沿江的一线有滩涂和山脉丘陵阻挡,是无法直接登陆到采石矶的。
“然内港外面又有外港,这一条沿江丘陵山地中有一个缺口,形成一片临江的平地,这里便是牛渚矶。
“牛渚矶身为外港,扼守内港采石矶的门户,只有先夺取牛渚矶,大军才能涌入采石矶。”
鲁锦看着沙盘一阵无语,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突然发现被历史上的虚假宣传给骗了。
倒也不能说是完全虚假,也可能是史书记载的太省略了,或者写史书的文人压根没有到实地考察地形。
历史上常遇春先登采石矶的事情大概是真的,但就算拿下采石,也肯定是在牛渚矶登的陆,然后再杀到里面的采石,不然外港没破,怎么拿下的内港
鲁锦站在沙盘前打量半晌,脑海中模拟了一遍登陆战的过程,有火炮加持的情况下,除非敌军在牛渚矶的滩头筑起厚实的高墙,否则绝对挡不住他的步兵登岸。
但筑墙这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千里长江,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防,除非敌军沿着长江修一道长城出来,不过那就更离谱了。
所以登陆不是问题,关键是登上东岸,控制采石矶之后,下一步该怎么打
按照包毓搜集的情报,浙西地区保守估计也有十万兵力,这还是在鲁锦判断成功,江浙主力南下反攻徐宋,江浙空虚的情况下,如果江浙主力不离开的话,那就得做好面对二十万敌军的准备。
鲁锦这时又看向采石矶南边的当涂县城,“从采石矶到当涂城有多远”
“大概16公里,30里左右,若从采石登岸,走陆路前往当涂,途中就要过两条河,到了当涂城下,还要面对当涂的护城河。”
鲁锦闻言面色顿时严峻了起来,当涂城的护城河可是有上百米宽的,宽的离谱,从陆路一侧进攻,绝非易事,另外就是采石矶到当涂的距离,若是行军速度太慢,估计到城下就得一天时间,所以怎么拿下东岸这第一座城池,还得好好合计一番。
正在这时,杨恒从铁厂回来了,有侍卫进来禀报,“大帅,武院后勤司的杨掌司求见。”
“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