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大生产
第216章大生产
“大帅。”
杨恒回到帅府后,第一时间来找鲁锦汇报情况。
“嗯,铁厂的情况如何,火器产量能提升一倍吗”鲁锦站起身来,丢下沙盘擦了擦手,这才询问道。
“回禀大帅,铁厂如今有八座炉子能稳定产出,日产四万斤精铁,而且仍在新建炼炉,再过几个月,产量定然还能继续增高,因此材料是不缺的。
“火炮铸造和铳管卷制方面,也都不是问题,如今唯一限制产量的,是大帅对枪炮的质量要求颇高,所产枪管和炮管皆需机械精镗,但是现在铁厂镗床数量有限,这才限制了更多产出。
“臣仔细问询了工匠,他们说枪管的镗孔尚好解决,可以用增加工匠人手的方式增产,但能镗炮管的水车镗床却只有那一座,就算是再建一座,恐怕也不容易,而且需要时间。
“铁厂那边的人说,肥西那边的水渠水量有限,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建新的水车,而且新建厂房也要占用很多河边的肥田。”
“嗯”鲁锦闻言想了想才说道。
“那就先添置一些钻枪管的手动镗床吧,再从安庆路招些工匠过来,从那边原有的匠户中招人,先把火铳的产量提上去,六个月内,不,五个月的时间,起码要造一万支火枪,产量越多越好。
“至于火炮的水力镗床,可以选别的地方新建。”
鲁锦言罢转身看向沙盘,在蒸汽机诞生之前,想要搞机械化的工业,大多都会挑选在水多的地方,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水车,肥西的河流水量有限,那就选水多的地方再建几座工坊。
也不需要这些分基地能炼铁,只要他们能镗枪管炮管就行。
鲁锦看了看沙盘上的水脉,很快就选出了几个位置。
“六安的故埠镇这里,也就是前朝的霍山县,这里有淠水从山中流过,又是木材采伐基地,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工坊,架水车,专司镗炮管。
“庐州城里也可以增添一个水车工坊,梁县下游的滁水,寻一处山中落差大的地方,也可以添置一座工坊,潜山县的皖水上游,也能添置一座工坊。
“如此一来,便新添四座工坊,专司钻镗炮管,产量应该有不小提升。
“来人,去把营造司的许济川喊来,这个事让他去做。”
“是。”当即有侍卫领命而去。
但是场中的杨恒和包毓,听鲁锦一下子要新添四座工坊,还要五个月内新造一万支火铳,都很是不解,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觉得鲁锦把战斗力的提升全都押在火器上面,有点不够理智,万一实践后的效果没那么好呢
杨恒是新来的,还不敢在这种大事上反对鲁锦的意见,但是包毓就没这个顾虑了,他可是帮鲁锦阴死了赵普胜,这一起干坏事的交情,只要他不造反,说啥估计都没事。
于是包毓当即问道,“大帅,如今禁卫师已经有了一团改编的合成旅,合成旅中也不过四个火枪营,再加上两个车营,也不过六个营而已,现在合成旅已经有了两个营的火铳,将其填满也不过再需要四个营的火枪而已,不到四千支。
“既然如此,大帅为何又突然要造那许多的火枪
“还有火炮,一个炮营不过64门,即便再练一个炮营,也不过128门而已,为何又新添那许多工坊。”
鲁锦闻言也不生气,而是解释道,“禁卫军的兵力要增加,将来渡江,我不止要带上朱寿的一团,张温的六团我也要带上,所以这两支部队都要经过火器化整编,那多出一倍的产量,就是给张温的六团准备的。”
包毓闻言蹙了蹙眉,有些忧虑道,“可是这火枪方队尚且没有战绩,此种战法更是绝无仅有,前无古人,万一不能发挥出大帅想要的威力,那岂不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钱粮”
“时间反正半年内我们都不会继续向外进攻,部队闲着也是闲着,练什么不是练至于火器的威力,你以为我这次坚持带队去打安庆是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验证火器的威力
“这次我去安庆只带了十门火炮,而且其中还只有六门是野战直射炮,你知道这十门炮在战场上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吗”鲁锦当即解释道。
包毓自然是不知道这次安庆之战的细节的,只能摇了摇头。
鲁锦却伸手指向沙盘的枞阳河方向。
“沙河木桥的半渡而击那仗,我们两个团,加一个营的骑兵,再加上十门炮的炮队,我将炮队布置在桥头二里之外,其中两门重型榴弹炮打开弹,用来封锁桥面,效果非常好,只用两门炮轮流射击,就阻断了敌军两岸往来。
“剩下六门炮瞄准敌军大阵直射,每门炮每次炮击都打出了平均七八个人的战果,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就是说,仅仅这六门炮,一轮齐射就打死了敌军50人左右,两轮炮击就消灭一个百户,而我们的野战炮每分钟最少也能打两三轮齐射。
“这还只是六门炮的威力,要是有整整一个炮营64门炮呢,咱料敌从宽,不算太多,就算一炮只能打死四个人,全营一次齐射就能打死敌军250人上下,四轮炮击便能消灭一个千户。
“我就是隔着二里地站桩等着敌军来打,他都要硬吃我二十轮炮击。
“二十轮炮击啊!试问谁能顶着还未交战就死伤五千人的代价跟我正面对垒”
此言一出,杨恒和包毓都听的目瞪口呆,鲁锦描述的场面实在太过夸张,好似在鲁锦的眼里,战争不过就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以火炮的威力,哪怕打的是实心弹,对着人群打一炮,一炮打死四个人,多吗不多。只要成功打到人堆里,随便砸也能砸死砸伤四个吧。
所以一炮四个人,全营64门炮一轮齐射打死250人有什么夸张的以距离算敌军的行军速度,在与敌军交战之前,先打出二十轮齐射有什么不可能的
既然你能打出来,那敌人就不能真的死几千人吗咱就不扯二十轮炮击歼灭五千这么离谱的事,只要能在接战之前打死敌军两三千人,估计敌军早就崩溃了,哪还会冲到你的面前。
如此一来,那火炮真可谓战争利器!
鲁锦这么一解释,而且还有实际战例为佐证,包衡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了。
至于杨恒,他之前是安庆元军那一方的,只知道派出去的一万五千援军被鲁锦打了伏击,然后全军覆没,至于元军究竟是怎么输的,还有那场战斗的细节,实际上他并不清楚。
此时听了鲁锦的描述,才知道鲁锦这边是用炮火封锁木桥,阻断元军两岸的联系,再用火炮直射破阵打赢的那一仗。
尤其是鲁锦说的六门炮一轮炮击就打死五十人,两轮炮击打死一个百户的说法,实在太过恐怖。
战场上就算真的打死几个,可能也就旁边的人能看到,对于整个大阵而言,其实死个上百人也是不显眼的。
但是作为纯数字统计的时候,你才能突然感觉到,两轮炮击打死一个百户是多么恐怖的战绩,这要是再把火炮的数量翻上几倍,那简直.太可怕了,杨恒都不敢继续想下去。不过火炮是火炮,和火铳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步兵只装备火铳这种武器,而且还是被一整支部队当作主力武器,这还是有些让人费解。
炮兵是厉害,可再厉害也只是辅助武器,给主力部队打配合用的,你总不可能一支部队全是炮兵,没有步兵,这也是鲁锦给禁卫军步兵全装备火枪,让他们不理解的地方。
于是杨恒也好奇的问道,“大帅,那火铳呢有必要让全军换装火枪吗”
鲁锦转过身来看向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我且问你,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士卒,让你上战场和敌军对垒,你最怕敌军中的哪个兵种是刀盾兵,还是长枪兵,又或是弓弩手”
这问题问的,杨恒还真仔细想了想,他也没直接回答,继续向鲁锦问道,“那我有甲胄吗我用什么样的兵器”
“随便,本来也只是假设,你自己想想,有甲如何,没有甲又如何”
杨恒微忖片刻才说道,“若是我没有甲胄,那我肯定最怕敌军的弓弩手,不论手中拿着什么兵器,只要被敌军射中一箭,定然非死即伤,若是有甲或是盾牌,或许也能挡一挡,若是我持刀枪,敌军也持刀枪,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杀死谁还不一定。”
鲁锦当即点头赞道,“没错,战场之上,敌军的远射兵种才是最大的威胁,其实你还少说了一样,那就是手持刀枪的近战兵种,对上敌军的弓弩是根本无法还击的,只能凭借甲胄和盾牌妄图挡上一挡。
“而这种战斗恰恰是最伤士气的,任谁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被射死,自己也随时可能倒下,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却打不到敌军,想和敌军拼命而不得的那股憋屈劲,你要是在战场里,你还能有什么士气”
杨恒闻言想了想,随即肯定的点点头,“的确如此,可大帅的军中似乎也并无多少弓弩手啊”
鲁锦两手一摊,“问题就在这,我自起兵以来,军中所有弓弩皆靠缴获,你让我自己造请问我该怎么造呢一把好弓需要春治筋,夏治角,秋治木,冬合和。
“造弓用的木材尚且好说,去山中砍伐就是,可我上哪去弄那么多的牛筋牛角而且即便凑足了这些材料,造一把弓也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元廷会给我那么长时间,看着我慢慢造弓吗”
杨恒当即摇了摇头,有些理解鲁锦造火枪的原因了。
“还有一个原因,即便造出弓箭来,那训练一个合格的弓手又需要多少时间就不说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即便是百步外能够十中六的弓手,又需要训练多久呢”
杨恒又被问愣了,以前还真没研究过这个问题,当即摇了摇头,“臣不知。”
鲁锦伸出三根手指,“精锐弓手需选身材精壮力大者,训练三年可称精锐,若只要十中六的中流之才,也起码需要一年,我哪有那么长时间给他们训练。”
杨恒张了张嘴,第一次知道训练弓箭需要那么长时间。
鲁锦看他惊讶的表情又道,“而火枪的好处的就多了,其一,造一支火枪只需要木头和铁两种材料,现在木铁我们都可以自产,材料不受限制,我想造多少就造多少。
“其二,火枪所用弹丸,其实要比箭矢廉价的多,箭矢需要竹木,铁簇,翎羽,而火枪子弹只需要一小块铅铁即可,相当于只要箭矢的一个箭簇。
“其三,火枪打放不需要弓箭那样拉弦开弓,不需要膂力惊人的精锐,随便找个半大孩子就能打放,降低了遴选士卒的标准。
“其四,练一个弓手,少则一年多则三年,而教会一个普通农夫打放火枪,最多三个月就能拉上战场打仗。
“其五,火枪的威力足够大,百步外可射杀无甲之人,数十步内即可洞穿甲胄,管你穿的是什么甲,就算你把金国的精锐铁浮图拉过来,到了五十步内照样给你打成蜂窝,试问弓弩有这样的威力吗或许前宋的神臂弩可以,但神臂弩又能有多少呢
“这其六嘛.”
“还有其六”杨恒听的都有点麻了,没想到一个火枪居然被鲁锦说出那么多好处,而且听起来确实有道理,跟弓弩比起来,弓弩简直一无是处。
“当然有,也是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武装一个火枪兵的价格,其实要比别的兵种节省的多。
“你有没有想过,若是一支装备刀枪弓弩的军队,那你要打造多少装备,能达到多高的战力若是刀三枪七,四千人的部队就需要一千刀牌,三千长枪,你这还没弓弩手,缺乏远射兵种,这三个兵种,无论你怎么编排,每个兵种都只有两三千,甚至几百人,对吧”
杨恒点了点头,总共就四千的话,你分成三个兵种,可不就每个兵种只有那么点人吗。
“给我拿一把火枪来。”鲁锦冲着侍卫喊了一句,当即有人送来一支火枪。
鲁锦在手中摆弄了一下,又将配套的刺刀拔出来套在枪管上,示意道。
“看到了吧,这是火枪,能当弓弩远射,若是全团都用这东西,那就是四千多弓弩手,现在再把刺刀插上,那瞬间又变成了四千多近战刀枪兵。”
杨恒看的目瞪口呆,他以为火枪只能用来射击,没想到居然还有插刺刀变成短枪的玩法。
鲁锦比划了一个刺击的动作,又做了一个用枪托砸人的动作,然后解释道。
“若是全军装备这东西,离的远了能当弓弩手射击,近了又能与敌肉搏厮杀,若是列成枪阵,便是敌军骑兵也能挡得住。
“训练一支这样的火枪部队,能远能近,还能打骑兵,再配上一个营的炮兵,五千人就能当两万人用,一种兵能当好几种兵用,岂不是非常省钱”
杨恒张了张嘴,彻底说不出话了。
鲁锦还在说道,“你们没见过火枪在战场上的威力,因此心存疑虑,但这东西是我亲自设计的,我非常明白它的用法和威力。
“再说且不论火枪的效果是否真能如我的愿,单论它能替代弓箭,材料不受限制,容易训练成军,就该多多生产,反正我找你们要弓箭,你们也造不出来,不是吗”
杨恒和包毓闻言立刻点了点头,这最后一句才是关键,别的啥都别说,目前造不出弓箭的情况下,火枪作为弓箭的替代品,自然要多生产一些了。
鲁锦摊摊手,“那不就得了,想办法提高产量,多造吧。”
“是。”两人当即拱手应诺,再也不提反对的话了。
正巧这时许济川也被人叫了过来,鲁锦立刻给他安排新建水力镗床工坊,提高火炮产量的事。
如今全军转为训练和防御,文官体系也要努力筹集各种物资,为渡江战役做准备,再加上如今已是三月初春,接下来必然是一场大生产活动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