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驴 保来投
第231章驴保来投
鲁锦带着禁卫军的一众军官做了两天实验,总算把今后的训练科目定了下来。
常规战术包括‘三排战列线进攻’,‘二排战列线火力突击’,‘行进间按伍射击法’,以及‘行进间营内连级轮射战术’。
至于原地站桩三排轮射,那是和其他非火器部队进行合阵的时候,才考虑的防御战术,进攻时不需要这种战术。
还有就是营连级的方阵防御战术,和旅级的方阵防御战术,这个主要训练各部的变阵速度,以练习队列为主。
至于装填和射击,那属于火枪兵的基本功,平时就要努力训练。
另外考虑到火枪的射程并不近,最后众人商议后决定,从对敌进入三百米后开始组织行进间射击,第一轮的枪口抬高一点,用抛物线打击敌军大阵,第二轮连级轮射,就可以放平枪口瞄准打了。
这样三百米的距离,等全军四个营全都轮射两次,差不多也该走到敌军大阵跟前了,到时候再组织一轮营级齐射,即可打崩当面之敌,接着便是近战厮杀,捉俘虏追击之类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班排级的火枪战术训练,班内四人一组,组成三个战斗小组,轮番射击,主要用在最后的追歼敌军溃兵阶段和城市内的街道巷战。
四人一组的火枪小队正好可以封锁一条街巷,头尾两组分别警戒前后两个方向,第三组在中间装弹,和前后两组轮换执行任务。
确定好战术后,就可以开始正式训练了。
庐州这边,禁卫军的训练搞得如火如荼,虽然各部的火枪数量还差很多,但训练并没落下,枪不够就想土办法嘛。
朱寿已经训练火枪兵两三個月了,他的一旅火枪数量也不够,于是便想主意,弄了一些和枪管差不多粗细的竹竿当作训练器具,用黄纸包沙子当做火药,用泥丸当弹头,训练士兵装填,就连燧发机也用竹子做了个假的,能扣扳机模拟发射。
这套方法自然也被推广到了张温的二旅,现在没火枪,就多练队列和装填还有战术,实在不行就从一旅借来火枪,给二旅的士卒每个月打上几发,保持实弹射击的手感。
当然,最紧要的还是尽快加大产量,军队这边训练也开始了比武模式,以连为单位,哪个连的队列走的整齐,变阵速度快,命令执行的好,就先给哪个连换装。
如此一来,各部士卒训练也有了动力。
火枪兵这边练的卖力,陷阵营那边也没闲着,这些都是从原来的一团和六团里比武选出来的近战好手,或用刀剑,或用长枪,或擅弓箭,都算是‘武术特长生’,被挑剩下的才被分到了火枪营,毕竟火枪营会开火就行,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反而不高。
选出最精锐的近战士兵,又给他们装备最好的武器,平常擅使什么兵器,每周营内比武考核,专项兵器比武前三可以获得订制武器名额,这就极大的激发了陷阵营士兵的训练热情。
而且他们的甲胄也是全军最厚的。
圣武军的制式盔甲,是鲁锦根据后世甲胄复原设计的布面甲,算是明朝晚期的布面甲,最典型的特点是前开襟的直身甲,穿脱方便,以及那个像龙虾臂的铁臂手,另外就是头盔自带一体式的护喉,而不是明朝早期那种额外搭上去的护喉,穿戴整齐之后,全身上下只露出眼睛和鼻子,连嘴巴都可以被一体式护喉遮住,这能极大的保护面部不受伤害。
别人不知道历史,鲁锦可是对此心有余悸,元末战场死于面部中箭的人太多了,比如陈友谅,被从眼睛射穿了脑袋,明夏政权的明玉珍,被人射瞎了一只眼,傅友德的脸被射穿了腮帮子等等,因此对面部加强了防护
历史上的明军甲胄以五方五色来配发,前后左右中军各一色,而圣武军这边则是按兵种配发,普通主力团战兵用大红色,辅兵车营用靛蓝色,骑兵用白色,各地的内卫军用青蓝色,介于绿和蓝之间的一种浅色。
禁卫军这边的火枪兵用黄色,掷弹兵车营用宝蓝色,陷阵营用黑色,骑兵用黄蓝两色。
炮兵因为不需要直接和敌军近战,因此只穿红衣和黄色的半身铁甲,而且没有铁臂手,就是个露着两只红袖子的黄马甲。
只不过陷阵营和其他兵种的制式甲胄还有些区别,普通战兵的全副甲胄只有40斤重,虽然不轻,但和宋金时期的步人甲肯定没法比。
陷阵营因为要和敌军近战厮杀的缘故,鲁锦就让给他们的甲胄做的重一些,增加到了60斤重,虽然还是和七八十斤的重型扎甲没法比,但加上层压布布面和铆钉,其整体防御效果并不弱于那些重型扎甲,而且一个人就能穿脱,使用更加方便,非常受士兵喜爱。
尤其现在才刚三月份,早春的天气还比较冷,一些士兵就长期着甲在军营里活动,一是为了锻炼耐力和武艺,毕竟披甲和不披甲的体感差异还是挺大的,甲胄毕竟牺牲了一些灵活度,你平时能做的动作,穿了甲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和限制,这就需要平时就开始熟练。
二来也是为了保暖防寒,直接把甲胄当军大衣穿.
这天晌午,鲁锦正在庐州的军营中巡视,同时也是跟将领们商量一点事情,他左右跟着杨换和秦昭两个小子,正在跟鲁锦讨论炮营装备的问题。
“大帅,这次在安庆实战,我觉得那三种炮都挺好用的,八斤炮是我军野战炮主力,重量只有900来斤,属于威力和重量,通过性都十分均衡的型号,也是四匹马能拉动的极限,这个已经定下,没有异议。
“但是剩下两种榴弹炮,14斤短管野战榴弹炮,只有七百斤重,虽然打实心弹的射程只有600米,但打开弹的射程可以轻松超过1300米,射程还是够用的,最关键的是这炮轻便,才七百多斤,而且近距离打霰弹防守的时候,效果比八斤炮还要好一些,造价也便宜,我建议装备一些。
“还有23斤重型榴弹炮,这个炮虽然有一千七百斤重,需要六到八匹马才能拉动,但我也建议装备一些,不需要太多,哪怕一个旅只有四到六门呢,这个大炮用来攻城和打一些要点,实在是太合适了,毕竟口径和威力在那摆着,不是小口径的火炮能比的。”
杨换跟在鲁锦旁边,口若悬河的跟鲁锦建议道,旁边的秦昭虽然比他大,但也只有听着的份,毕竟这小子是全军火炮军官第一人,还是跟着鲁锦打过实战,立过功的,他的建议肯定比较中肯。
鲁锦这时停了下来,看了眼大营里一个熟悉的人影,然后才对杨换问道。
“那你觉得,炮营的64门炮的编制,这三种型号应该怎么分”
杨换显然胸有成竹,当即道,“一个营四个连,每连16门炮,我建议其中两个连装备八斤炮,一共32门,一个连装备14斤短管榴弹炮,用来打开弹或近距离打霰弹防守,最后一个连的16门,可以分成两组,八门14斤炮,八门23斤重炮。
“这样一共就是32门八斤炮,24门14斤短榴弹炮,8门23斤重炮,这样攻城的话,每个城门都能分到两门重炮,大帅以为如何”
鲁锦闻言忍不住笑了笑,这才评价道,“想的很好,但并非每个城池都是四个城门,五六个城门,七八个城门的城池多的是,再说就算只有四个城门,攻城还得围三阙一呢,怎么可能让你分那么正好,你这个炮兵指挥官的作战思想有问题。
“火炮这种大杀器,还是应该尽量集中起来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就算打不到什么,吓也能把敌军吓死。”
杨换闻言抓了抓脑袋,这才发现自己好像闹了个笑话,不过他还是追问道,“那大帅觉得该如何配置”
“配置就按你说的定吧,32门8斤炮,24门14斤短榴弹炮,8门重榴弹炮,这个配置确实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指挥和使用的问题,你们俩都要好好琢磨琢磨。”
“是,我们知道了,那现在要不要立刻确定数目,通知铁厂那边”秦昭也在一旁点头问道。“去通知铁厂吧,另外你们再和俞通渊讨论讨论,他们水师也要装备火炮,但跟你们陆军的需求还不太一样,而且他的水师是有大量的后装子母回旋炮的,伱们教水师士卒的时候得注意一点。”鲁锦对两人提醒道。
“是,知道了,那我二人就先告退了。”
“嗯,去吧。”
鲁锦看着二人结伴离去,正好这时对面也有一名身着黑色布面甲的陷阵营小军官,拿着本书走了过来,正是被鲁锦亲自招入军中的皇觉寺和尚,朱重八。
“卑职见过大帅!”朱重八来到鲁锦面前,当即抱拳见礼道。
鲁锦点点头,“濠州的朱重八,我没记错吧你这个时候不去训练,拿着本书来找我何事,莫不是要跟我研究学问”
朱重八当即指着远处解释道,“大帅,咱可没有偷懒,咱晌午刚带队操练完,训导官那边正教弟兄们识字呢,因为咱以前就识得字,训导官这才准许咱自己读书。”
鲁锦顿时了然,又问道,“真是来找我研究学问的”
朱重八这才道明来意,拿着手中那本书道,“这是大帅发给各营营官的‘速成兵法’,咱见营官们都在读,就借来看看,顿觉大帅这部书十分有用,里面都是大白话,也没甚故弄玄虚之言,都是于治军打仗的实用之学,卑职甚是喜爱,就借来自己手抄了一本,时常阅读,多有收获。”
说到这里,朱重八还偷偷看了鲁锦一眼,毕竟这是鲁锦发给营级军官学习的,并没有说要下放给低级军官,而他现在只是个班长,不知道鲁锦对他私自抄书的行为会不会怪罪。
然而鲁锦只是面无表情的样子,不喜不怒,他也不知道鲁锦什么意思。
鲁锦这时才指着书说道,“这书原本是教人如何做一个万人将的,发给营官都算是提前让他们学习,等将来提拔上去也好胜任,不至于领着万人大军不知所措,你倒是好学,现在才一个班长就开始看这种书。
“各级军官司职不同,班排长就该努力训练战斗技巧,脑子里想的是如何打赢当面之敌,连营长官才需要考虑运用什么战术,而这本书是教师团级军官如何决策行事的,你现在看这种书还有些太早了。
“不过爱读书,多学习倒也不算错,这本书里的战术篇你可以多学学,等升到营官团指挥的时候会有大用,你来找我,可是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朱重八闻言这才长松了一口气,鲁锦没怪罪他就好,这才请教道。
“正是想要请教大帅,大帅所著的这本书是极好的,里面很多东西咱都能读懂,可是唯有决心一篇,却含糊其辞,或言六成把握即可开战,或称七成胜算才可开战,其他篇都是该做什么,让做什么,唯独这篇却没个定数,不知大帅这是何意
“还有,卑职想不明白,都说大帅善于庙算,庙算多者胜,少算者不胜,既然如此,为何不趁把握更大时再战难道八九成把握的时机再开战不好吗”
“哈哈哈哈。”鲁锦闻言顿时笑道,“原来你不解的是这个。”
朱重八愣了下才道,“可有什么不对的吗”
鲁锦摇了摇头,这才解释道,“这里没有定数,是因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不同,具体到领军打仗,便是将领的作战风格不同。
“两军交战,有的将领勇猛却鲁莽,有的善谋却犹豫不决,因此对不同的将领来说,下决心的时机也不相同,只要能打赢即可,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数。
“具体到书中所说的对胜算的把握,什么是五成胜算五成就是可能赢也可能输,五成便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就是没有胜算。
“七成是什么呢,就是大概率能赢,胜算很大,可以谨慎的,下定决心的打。
“那为什么不能八九成胜算的时候再打呢因为你对面的敌军将领也不是傻子,八九成的胜算,那就是你占据绝对优势,而敌军占据绝对劣势,这个时候傻子才会跟你对战呢,人家看到情形不对早就跑了,或者干脆直接投降,你还有什么仗打”
朱重八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究竟是六成好还是七成好”
鲁锦还是摇头道,“我说了,没有定数,如果有条件,那自然是七成最好,但这个时候也是最难把握的时候,战机稍纵即逝,也许你就是犹豫片刻,敌军便已经脚底抹油的跑了。”
“原来如此。”朱重八闻言点点头,再次陷入思索状,显然是在琢磨这里面的诀窍。
鲁锦见状干脆在旁边找个地方坐了下来,跟朱重八拉起了家常。
“重八,你上次写信给家人,可收到了消息”
朱重八闻言顿时被拉回了心思,苦着脸摇了摇头。
“前些年大灾,咱一家死的死,逃荒的逃荒,已经与家人失散数年,谁知他们是否还活着,没消息还有个念想,要是有消息,就怕,就怕是给咱报丧的.”
鲁锦拍了拍他肩膀,“肯定会没事的,你独自一人讨饭都能活下来,他们人多,又怎会全没了呢,不说这个,这人活着啊,还是要往前看,不管怎样,日子还得往下过不是。
“再说,就算说句不好听的,你家人若真是都没了,那你岂不就是家里仅剩的男丁你得活着,给你老朱家传宗接代啊。”
朱重八点点头,当即反应过来,给鲁锦深深一揖道,“多谢大帅挂念小人家眷。”
鲁锦摆摆手,并不在意,“坐下,聊聊,你们濠州过来的这一批士卒,可分到了田产拿到地契没有,你将来要过日子,那可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说起田产,朱重八顿时咧嘴笑了起来,“分到了,咱现在也有五十亩地,被分在了城西北,听说那边以前是元廷所置的庐州马场,现在马场荒废,土地就分给了咱们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