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年终军政大会(二)(求月票)
第373章 年终军政大会(二)(求月票)
刘璋将那张浸湿的盐铁券捞出来,在手里捏干,挤出多余的水分,又抖了抖,上面虽然布满褶皱,却丝毫不见损坏,再传到其他人手里,众人无不看的目瞪口呆。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等传到李善长和冯国用手里时,冯国用顿时惊奇问道,“这新钞的纸张.算了,还是不要告诉我们了,如此神奇之物,想来制法定然不简单,还是应该保密为好。”
刘璋当即道,“其实这新钞从样板,到纸张,还有这印刷,全是大帅亲自指导,我不过是帮忙找来工匠和材料,按照大帅的指示试制的而已。”
众人闻言不禁全都看向了鲁锦,这才突然想起来,自家这位大帅还有个公输氏嫡传的身份,能制出如此神奇的纸张,倒也不算稀奇。
李善长则是皱眉道,“这新钞品相甚好,纸张也很坚韧,就是不知道这造价成本?若是成本太高,岂不是印钞还要亏钱?这个能说吗?”
鲁锦当即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告诉你们一些也无妨,这新钞的纸张是由六种材料混合制作而成,都不是什么稀罕物,其中三种主料是棉花、胡麻、还有杨木,这三种就占了总数的八成,另外两成是其他三种辅料。
“木棉是很常见之物,造纸又用不了多少,总比去砍桑扒皮要强,胡麻虽然种植的不多,但庐州那边也有种的,我们只取一些无法用来织布的下脚料就够用了,杨木也不是什么名贵木材,也很常见,并且用量比较少。
“其他三种辅料,有一种是贵一些,但将来也有更便宜的东西可以替代,总的来说,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
“也正因为这种纸张主料都是棉麻,本就是织布所用之物,所以它更像布匹,而非纸张,这才能入水不散不烂,当然,能把棉麻做到这种坚韧挺阔的效果,也少不了那三种辅料和工艺的作用。
“虽然成本确实不低,但这不正是为了节省成本,这才把新钞做的那么小的吗,而且我也觉得以前的宝钞太大了,拿着使用也不甚方便,新钞这种尺寸就很合适。”
鲁锦说着还拿着一沓子新钞在手里数了起来,那唰唰唰的点钞速度,看的众人眼皮直跳,怎么感觉这位主公数钱的动作那么熟练呢
李善长闻言这才点了点头,“那看来成本应该不会太高,只是我听人说造纸通常需要少则数月,多则一年的时间,这种棉麻纸似乎做的很快?不会影响发钞速度吧?”
“这不会。”鲁锦当即解答道,“造纸时间长,主要是在沤料和漂白脱色上面,实际上打浆和抄纸反而用不了多少时间。
“而棉麻本就与成品纸浆差不多,棉花还是天生白色的,这就节省了大量自然漂白脱色的时间,所以这种印钞纸,它只需要备料,打浆,抄纸几个步骤就行,只要材料能供应上,生产还是很快的。”
这种印钞纸的配方是55%的棉花纤维,5%的亚麻纤维,20%的杨木木浆,这三种占总数的80%,另外三种鲁锦没说的辅料,其实是7%的填料(熟石灰),10%的增白型填料(高岭土),就是烧陶瓷用的那种白色瓷土,定远和六安都有产出,还有3%也是最贵的络合型干强剂,确保上面五种材料能牢固的粘合在一起,其实就是小麦预糊化淀粉.
预糊化淀粉是现代造纸工业常用的干强剂,能增加纸张强度和韧性,还能提高印刷性能。
淀粉水解后在高温中会产生糊化现象,上锅煮到五六十度,就会分解形成分子链,加在纸浆里,就能牢牢锁住其他纤维和矿物颗粒,就跟在三合土里加糯米差不多的原理,这样就能让纸张泡水不散不烂,其实就是农村里贴对联熬的浆糊
淀粉制作方式也很简单,先把小麦面粉和成面团,然后放水里揉洗,最后洗剩下的就是面筋,溶解在水里的就是淀粉,然后静置沉淀晾干,就可以得到干淀粉,不过此时还是生粉。
如果再把干淀粉兑水调开,放在盘子里上锅蒸熟,就能做成凉皮.
如果先把生淀粉兑水上锅熬成浆糊,再重新把浆糊晾干,磨成粉,这就是预糊化淀粉,半透明的,直接加在纸浆里,不用二次加热即可起到粘结的作用。
暂时而言,小麦淀粉确实不便宜,但将来可以用更便宜的红薯淀粉和木薯淀粉来替代。
淀粉也是工业方面非常常见的基础材料,别的不说,就说包装纸箱,鞋盒之类,那种三五层瓦楞纸粘起来的纸箱子,就是用熟化淀粉粘合的,全世界每天消耗多少纸箱,又需要消耗多少淀粉?更别提纺织、制药、建筑方面的消耗,那可都是粮食!
所以哪怕不是为了吃,就算是想搞工业,也肯定要把红薯和木薯弄回来,不然廉价淀粉都没得用。
纸泡水不散可以理解,至于上面的墨为什么也能遇水不晕不染,那是因为这不是水墨,而是油墨,调和墨汁的油用亚麻籽油为基础,加入渗透力超强的松节油,能渗透纸基,染色牢固不褪色,再加入生桐油,不仅能让墨迹速干,还能形成一层保护漆膜,提亮墨色。
虽然鲁锦现在造不出变色油墨,但这种油墨印刷的字迹在太阳下也能闪闪发光,主要是桐油形成的漆膜反光效果好。
用这种调和油墨印刷的产品,只要不是长时间泡在水里,短时间泡一泡根本化不开
李善长闻言这才说道,“既然材料不贵,生产又不慢,那我没问题了,尽快印制发行吧,不然总靠实物周转,没有货币也不是个事,就拿这次抚恤赏赐来说,如果能直接发钞就更好了,这样我们也能节省大量的粮食开支。”
鲁锦点了点头,正想说什么,旁边一直没说话的秦从龙又提出个新问题。
“大帅,老臣还有一事不明,这新钞的文券我看的懂,这分、角、圆又是什么意思?为何不直接用原来的文和贯,还有这各类新钞,为何只有一三五这三种面额,怎不多印全一些。”
鲁锦朝着刘璋扬了扬下巴,这才道,“刘卿,你来回答。”
“是。”刘璋当即介绍道,“这盐铁券,也就是新钞,虽与盐铁直接绑定,但也要依托实物货币为价值标准,就好似权重,或者秤杆上的秤星一般,因此除了新钞,我们还铸了新币。
“新币分为两种,这种是新铸的‘公元通宝’,每枚等于新钞一文钱,另一种是用白金制成,圆形无孔,按公输度量来算,每枚重六钱,折合元制八钱二分,有30克重,含银九成,掺一成铜锡增加硬度,保证耐用性。”
刘璋一边说着,一边将铜钱和银圆拆开发到每个人手里,然后继续道。
“新币的兑换是,一千文为一贯,一贯兑一块银圆,当一两白银使用,至于分和角,则是依照民间使用白银的惯例。
“大帅说民间交易使用白银多有不便,百姓难以辨认成色不说,银锭太大也很难找零,过手时还要用秤称量重量,有时还须剪成碎银子使用,这种剪下来的碎银子,民间俗称银角子,因此才用角做钱数,一块银圆可以兑十角,一角兑十分,一分兑十文,全部采用十进位制,方便计算。”
旁边的汪广洋掂了掂手中的银圆,也出言问道,“只合元制八钱二分,却当一两白银用,这百姓能认吗?”
鲁锦则解释道,“用起来肯定是没问题的,民间使用白银,一是难以辨认成色,二是经常需要剪成碎银子使用,百姓需要自己承担火耗,这一来一去,一两银子他们也没法当一两用,总是要亏一些。
“而制成银圆,一来不用他们自己辨认,一圆就是一两,找零也可以用角币分币来找,不用再剪成碎银,也不用承担火耗,要比原来方便不少,如果只当钱使用,而不是拿去熔了铸成其他器物,那百姓就是不亏的,只有那些想把银圆熔铸器物的人才会亏。”
事实上民国的银圆也不到一两重,流通最广的袁大头也只有26.6克,合清朝的七钱二分,含银量89%左右,百姓不是照样使用?
鲁锦这个银圆重30克,比袁大头还要更厚一些呢,百姓为何不认?再说他压根就没想着银圆现在就能流通,只是当作纸币价值的锚定物罢了.
新来的财户司主事周祯也提问道,“以前的元廷宝钞都是以文为钱数,有十文,百文,一贯两贯等等,这种新钞贸然使用新单位,变成了文、分、角、圆,百姓能适应吗?”
刘璋再次介绍道,“我们也考虑了这一点,因此特意在各类新钞上写明了价值多少文,比如分币,一分面值的新钞上就写了‘当十文’,三角面值上也写了‘当三百文’,一圆上面写了‘当一千文’,百姓就算不认识分角圆,上面也写明了多少文的钱数,使用不是问题。
“而且帮助百姓分清新钞面额,文分角圆还分别使用了四种颜色,尺寸也是面额越大,纸张越大,用来帮助百姓辨认区分,这可比以前数宝钞方便多了。”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以前的宝钞全是一个模子刻的,大小尺寸颜色都一样,你直接叠成一摞来数是不行的,必须得把每张都拿出来看一遍,你才能知道上面写的是多少面额,而新钞就方便了,同颜色、同尺寸的放在一起,直接数有多少就行。刑名司主事钱用壬也跟着问道,“我看这新钞上还有泰西文字和大食数字,而且似乎每张上面都不一样,这又是作何用途?”
刘璋再次解释道,“这是大帅提出的唯一编号,以后印钞厂每一批新钞的批次,多少张,都要印上独立编号,既方便统计发钞数量,也方便追查假钞,因为每张新钞都有了唯一编号,这世上就不可能存在两张一模一样的新钞,如果有,那里面肯定只有一张是真钞,其余皆是假钞,也方便追查假钞。”
“原来如此,这倒是个好主意!”钱用壬当即赞道。
秦从龙则是继续追问,“我刚才还有个疑问,为何这新钞不如元廷的宝钞面额那么全?至元通行宝钞就有5文、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500文、一贯、两贯的面额,为何新钞却只有一三五三种面额?”
刘璋当即又解释道,“这个问题起初在下也没想到,还是大帅提示之后才明白的,大帅曾言,给元廷印制宝钞之人,肯定不通数学,给国家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此话怎讲?”秦从龙顿时一头雾水。
刘璋则说道,“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节省印钞成本,因为从数学和日常使用角度来说,在十进制单位中,日常使用的就是‘一到十’这十个数字,百姓只需凑齐这个‘十’,就能兑换更高一级的钱币。
“而在使用中,‘一’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面额,肯定是不能少的,‘五’是最节约印制成本的面额,一张就能满足十的一半,也是不能少的,而剩下的‘二三’这两个中间面额,其实只需一种即可,二三两个面额都印出来,就会造成浪费,因为平时很难用得上。
“不信大家可以试一试,用1、2、3、5这四个数字,想要凑齐十的整数,一和五不变,要么用3张一文,1张二文,1张五文;要么用两张一文,1张三文,1张五文;这两种组合方式,二和三总是不能同时出现,只印其中一种就能满足使用,多印一种完全是浪费。
“不信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前用宝钞的时候,20文和30文这两个面额,会同时使用吗?有多少同时使用的机会?当然也可以用20文,30文,50文,只需三张钞票就能凑齐十的整数,但你就没10文这个零钱可用了。
“因此,二三这两个中间面额,只选其一即可,又因为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用‘一二五’凑十的整数,最少需要五张;而用‘一三五’凑整数,则只需要四张新钞,故而用‘一三五’这个面额组合,才是最节省印钞成本的方法。
“别看只少了一张纸,但若印个几千万上亿张,就能节省两成的印钞成本,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顿时恍然大悟,秦从龙更是带头朝鲁锦拱手道,“主公精于计算,可以为吾师,受教了。”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拱手道,“受教了。”
鲁锦则摆了摆手叹息道,“这只是最寻常的数学知识,可元廷一个堂堂大国,土地广有万里,亿兆黎民,天下却无一人能发现这宝钞中的弊病吗?居然每年在宝钞印制上浪费那么多资源?
“尔等都是儒家门徒,可孔夫子还推崇君子六艺呢,礼乐射御书数,你们不会骑马驾车,不会弯弓射箭也就罢了,竟然连数学这种弄笔杆子的学问,也没几个人研究。
“汉朝虽独尊儒术,可汉时的儒生尚能文武兼修,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儒生若是还像汉唐时那么争气,何至于让鞑子占了神州?汉唐时从来都只有中国暴打周边蛮夷的份!
“孔夫子仗剑周游列国,力能举起城关,座下七十二贤徒,有多少是被他打服的强盗山贼?孔夫子若能重活于世,肯定会骂一声,当今的儒生真给儒门丢人!”
在场众人闻言都很尴尬,鲁锦指着他们的鼻子骂儒门,他们身为儒家门徒,却根本无力反驳,因为鲁锦说的都是实话,君子六艺以前是儒生的看家本事,现在早就丢到不知何处了.
鲁锦吸了口气,这才道,“今后的科举和地方教育,要逐步恢复武考和明算科,这两样不达要求的,也不能做官!我之前在建康招募炮兵,居然连个算学人才都没有,连计算火炮弹道都不会,所有的士卒都得从头教起,难道今后平定了天下,也要这样吗?”
众人闻言全都张大了嘴巴,汪广洋当即问道,“主公,科举恢复明算科尚能理解,可要全天下的士子都去习武,骑马射箭,这恐怕力有未逮吧?”
鲁锦则解释道,“读过韩非子吗?可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典故?事物是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做事不可守株待兔,也不可一味的复古,让每个士子都学骑马射箭当然不现实,但这不是儒生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理由。
“国家需要的是头脑聪明,身体强壮,能做事的官员,若是去塞北,岭南这样的地方做官,没有一副好身体怎么行?一个病秧子进士,刚到地方还没上任就病死了,国家要这样的人有何用?”
众人顿时被问的哑口无言,鲁锦则继续说道。
“因此今后的教育,不能刻板的让士子学习骑马射箭,但也要考体能,跑步,队列,火枪射击,手榴弹投掷,这些作为一个寻常士卒最基本的技能,还是要学的。
“丢石头总会吧?排队总会吧?操习火枪和短矛总会吧?大字不识的士卒都能学得会,读书的士子还学不会?这些可比骑马射箭简单多了。
“总之,新式的教育不以武艺高强为目标,而是以强身健体为准,并学会一些最基础的战阵技能,我且将其称为‘身体之教育’,简称体育!
“儒家推崇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太具体了,而我公输家推崇的是君子五德,德智体美劳,君子应该遵守道德,聪明睿智,身体强健,能辨美丑,吃苦耐劳,这五种优良品质,才是一个合格的君子。”
众人闻言大为震撼,自孔夫子之后,两千年了,终于有人给君子提出新的标准了.
“主公英明!”众人顿时齐声赞道。
鲁锦则是摆了摆手,“好了,教育的事先不说,说回发行新钞,谁还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听到鲁锦发话,一直没吭声的礼仪司掌司陶安,也出列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大帅,臣还有几个问题不明白。
“一,既然这新钞与铜钱和银圆绑定,那我们的银圆储备够用吗?我们治下现在有没有银矿,如果百姓拿着新钞找我们兑换银圆,我们给不给换,如果不给兑现,新钞会不会失去信用?
“二,新钞准备如何发行,通过什么手段发行?与物品的价格如何确定?
“三,新钞能不能与元廷的旧钞互相兑换,如果能,元廷印制大量旧钞来换我们的新钞该如何解决?
“四,新钞名为盐铁券,与实物盐铁绑定,那是不是只需兑换新钞,就能买到食盐,还是说用铜钱也能购买食盐?要不要加上限购措施?
“如果有外地商贾想要贩盐,或者需要商贾运粮去前线,那要不要用食盐开中法?还要不要发盐引?还是说这盐铁券就直接能当盐引用?只要拿到盐铁券,去哪都能买盐?”
众人闻言不禁纷纷侧目,鲁锦也忍不住看过去,“你这几个问题倒是提的有深度,看来是真的思考过,刘卿,你来给主敬先生介绍一下吧。”
“是!”刘璋当即拱手应道。
——
ps:加更求月票,晚上还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