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困斗朝堂心不屈

金銮殿上,一片庄严肃穆。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王阁老和李侍郎一左一右,立于百官之首,脸上都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仿佛两头狡猾的老狐狸,等待着猎物落入陷阱。

“皇上,臣有事启奏。”王阁老上前一步,展开手中奏折,声如洪钟,“如今国库空虚,百姓困苦,臣以为当开源节流,方能解燃眉之急。臣提议,裁撤冗官,精简机构,并将节省下来的俸禄用于赈灾抚恤,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这番话冠冕堂皇,乍听之下确实是为国为民的良策,然而我却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暗藏的杀机。王阁老和李侍郎分属朝堂两大党派,多年来明争暗斗,势同水火。而我,这个异军突起的“新贵”,却成了他们眼中共同的威胁。他们此次联手,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所谓的“裁撤冗官”,分明就是冲着我来的!

我暗暗冷笑,不动声色地翻阅着手中的奏折,果然不出所料,这份“提案”中看似公平公正的条条款款,实际上都巧妙地指向了我所负责的部门,以及我提拔上来的官员。

如果我支持这项提议,就等于自断羽翼,将自己辛苦经营多年的势力拱手让人;可如果我反对,他们就会立刻给我扣上“贪恋权位”、“阻碍改革”的大帽子,让我在百官面前颜面扫地,甚至失去皇上的信任。

好一招阳谋!

我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怒火压下,大脑飞速运转,寻找着破局之法。

“鲁大人,你怎么看?”王阁老见我久久不语,似笑非笑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

我抬眸,目光扫过殿上众人,只见他们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则是一脸漠然,仿佛事不关己。

我明白,这场战斗,只能靠我自己。

“王阁老的提议自然是好的,”我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只是兹事体大,还需仔细斟酌,不可操之过急……”

“哦?那依鲁大人之见,该如何斟酌呢?”李侍郎步步紧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我顿了顿,正要开口,却听到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

“吴翰林求见!”

吴翰林?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我心中一动,难道是……

“宣!”皇帝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吴翰林快步走进大殿,向皇帝行礼后,又转向我,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我注意到他的袖口处露出了一角淡粉色丝帕,那是郑郡主的贴身之物。

看来,我的盟友们已经行动起来了。

“臣有事禀报皇上,”吴翰林不慌不忙地说道,“臣昨日偶得一批良种稻米,经试种,发现其产量比普通稻米高出三成,且口感更佳。臣以为,若能将此良种推广开来,必能有效缓解国库空虚的问题。”

他这番话看似与“裁撤冗官”无关,实则巧妙地回应了王阁老提出的“开源”之策,并且将话题引向了更有利于我的方向。

果然,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竟有此事?吴爱卿速速将此事细细道来。”

吴翰林便将“良种稻米”的来历、特点、种植方法等娓娓道来,听得皇帝频频点头。

趁着这个机会,郑郡主也悄悄派人给我递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行娟秀的小字,是她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和建议。

郑郡主心思缜密,她提出的几个方法确实可以缓解目前的困境,但也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我一边听着吴翰林的陈述,一边思考着应对之策,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

“皇上,”我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臣以为,王阁老和吴翰林所言皆有道理。开源节流,缺一不可,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王阁老和李侍郎没想到我会突然改口,都愣了一下,目光锐利地盯着我,想从我脸上看出些什么。

我坦然自若地迎着他们的目光,继续说道:“裁撤冗官,精简机构,固然可以节省开支,但也要考虑到由此可能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人才流失。臣建议,可以先从整顿吏治入手,严惩贪官污吏,提高行政效率,这样既能节省开支,又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至于开源,”我顿了顿,将目光投向吴翰林,“臣赞同吴翰林的提议,推广良种,发展农业,是长久之计。此外,臣以为还可以鼓励商业发展,减轻赋税,吸引外资,多管齐下,方能充盈国库。”

我这一番话,看似是在附和王阁老和吴翰林,实则巧妙地将“裁撤冗官”的风险和弊端摆了出来,并且提出了更加稳妥可行的方案。

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或反对任何一方,而是站在一个“为国为民”的高度,表达了自己对朝廷事务的关心和思考。

这样做,既避免了得罪任何一方,又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智慧,可谓一箭双雕。

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王阁老和李侍郎的反应。

良久,王阁老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鲁大人果然是深谋远虑,老夫佩服……”王阁老这句“佩服”说得意味深长,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咬牙切齿。我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道:“王阁老过誉了,为皇上分忧,是臣的本分。”

李侍郎见王阁老吃瘪,也忍不住跳出来,阴阳怪气道:“鲁大人说得轻巧,整顿吏治、发展商业,哪一样不需要时间?国库空虚,可是燃眉之急,等不到那么久!”

我早料到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心中已有准备,不慌不忙地答道:“李大人此言差矣,整顿吏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从严查处几个贪赃枉法的典型,便可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短期内也能充盈不少国库。至于发展商业,更是刻不容缓,只需……”

我将事先想好的几条方案娓娓道来,从税收政策到市场监管,从基础建设到人才培养,面面俱到,逻辑清晰,听得皇帝频频点头,就连一旁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孙太监也露出了几分赞赏之色。

王阁老和李侍郎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他们原本以为可以轻易地把我逼入绝境,没想到我却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总能找到他们的漏洞,并利用这些漏洞来反击。

然而,我心中却并不轻松,我知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王阁老和李侍郎都是老奸巨猾之辈,他们不会就此罢休,这场朝堂之争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我感觉到自己就像走在钢丝上,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我必须尽快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彻底打破这个困局。

“皇上,”王阁老突然再次开口,语气低沉,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老臣以为,与其坐而论道,不如……”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我和吴翰林,一字一句地说道,“眼见为实。”

王阁老话音刚落,李侍郎便立刻接口道:“王阁老所言极是!纸上谈兵终觉浅,鲁大人年轻有为,想必也愿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这番话看似是在附和,实则暗藏机锋,将我架在火上烤。

我心中冷笑,这两人一唱一和,分明是想逼我就范,让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受他们的挑战。我当然不会让他们如愿,可一时间也想不出应对之策,毕竟“眼见为实”这招太过刁钻,让我难以找到合适的理由拒绝。

“皇上,臣以为……”吴翰林刚想开口为我解围,却被王阁老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只能无奈地闭上了嘴。

我微微侧头,用余光观察着皇帝的神色。只见他眉头微蹙,似乎也在思索着王阁老的提议。我心中一沉,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否则一旦皇帝被说动,我便会陷入被动。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郑郡主突然开口了,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王阁老,李大人,你们所说的‘眼见为实’,究竟是指什么?”

她这一问,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我心中一动,一股明悟涌上心头,是啊,“眼见为实”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可以有很多种解读,只要我能抓住其中的漏洞,便可反败为胜!

我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内心的激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王阁老和李侍郎的反应,他们似乎也没料到郑郡主会突然发难,脸上都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这……”王阁老迟疑了一下,目光闪烁,似乎在组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