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我哪有这本事

第346章 我哪有这本事

陈昭回过头,看到徐道远那熟悉的笑脸,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

“徐先生,上次还要感谢您为我指点迷津呢。走私案案正是众衙门,大理寺众人一起齐心协力而告破。”

徐道远摆了摆手,笑道: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倒是陈大人,看你神色凝重,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陈昭沉默片刻,只是摇摇头,笑而不语。

徐道远见他不语,也不催促,只是晃了晃酒葫芦,笑道:

“天寒地冻,先喝口酒暖暖身子。”

陈昭点了点头,翻身下马,跟着徐道远走到一旁的亭子中。

徐道远从怀中掏出两个酒杯,倒满酒,递给陈昭一杯。

陈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烈酒入喉,顿时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徐道远听到庙里的夜钟声,又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悠然道:

“如此雪景,甚美。不如我念诗一首,助助兴。”

陈昭闻言,微微一笑,举起酒杯,道:

“徐先生雅兴,晚辈洗耳恭听。”

徐道远清了清嗓子,缓缓吟道:

“风卷松涛远,钟敲夜色深。风雪夜归人,共饮此杯酒。”

陈昭听完,哈哈一笑,举杯道:

“徐先生果然才情横溢。”

徐道远笑道:“陈大人啊,你也来一首!”

陈昭抬头看了眼天地,略作沉思,笑道:

“那我献丑了。风雪摧山门,钟声震九霄。松涛如怒海,天地共寂寥。”

徐道远闻言,一脸惊讶,随即抚掌赞叹:

“妙!妙!陈大人果然才思敏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颇有几分豪迈之气!”

陈昭摆了摆手,笑道:

“徐先生过奖了,不过是随口胡诌,哪敢与您相比。”

徐道远摇头笑道:

“陈大人不必谦虚。此诗虽然粗陋,透着一股豪迈之气,妙也!”

陈昭笑了笑,举起酒杯,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为今晚风雪,干一杯!”

徐道远欣然举杯,与陈昭轻轻一碰,两人一饮而尽。

酒入喉中,暖意渐生。

徐道远放下酒杯,目光深邃地看着陈昭,忽然问道:

“陈大人,方才见你神色凝重,可是有什么心事?若是不介意,不妨与我说说。”

陈昭愣了会,摇摇头,道:“没什么。”

这时,僧人走来,将几道素菜和火炉摆放在亭子中央。

徐道远伸手烤了烤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目光却意味深长地看向陈昭,道:

“陈大人,你应该已经看过那封信了吧?”

陈昭闻言,心中一惊,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顿,随即故作镇定地笑道:

“徐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您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已经知道此信的内容了?”

徐道远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

“未卜先知倒谈不上。只是有一次,我找微山和尚聊天,他不在,我便想在他房间里寻些书看看,结果凑巧看到了那封信。”

陈昭眉头一皱,心中暗暗警惕,沉声道:

“徐大人,您既然知道信中的内容,为何不早说?”

徐道远收起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低声道:

“陈大人,此事跟我好像没什么关系吧。我就当听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而已。”

陈昭沉默片刻,沉声道:

“徐大人,您既然知道信中的内容,那您觉得,我该如何做?”

徐道远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拨弄了一下炭火,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一脸深沉,道:

“陈大人,此事牵涉甚广,单凭一封信,难以撼动太皇太后的根基。你需要更多的证据,更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陈昭点了点头,道:

“可如今,我手中只有这封信,如何能找到更多的证据?

更何况,太皇太后权势滔天,我若贸然行动,恐怕还未等她动手,我便已经身首异处。”

徐道远微微一笑,道:

“陈大人,你可曾想过,为何吉星海会将信交给微山和尚?”

陈昭一愣,摇摇头,道:

“我不知道,莫非……其中另有深意?”

徐道远点了点头,笑道:

“因为微山和尚的真名是薛乾。”

陈昭听到“薛乾”这个名字,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道:

“薛乾……莫非是三朝元老薛太尉?”

徐道远笑着点了点头,道:

“不错,正是他。薛太尉可是太皇太后最痛恨的人之一。”

陈昭若有所思,问道:“此话怎讲?”

徐道远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道:

“陈大人可曾听说过御龙大会?”

陈昭点了点头,道:

“略有耳闻。那是先帝在位时举办的幻术表演,只为讨好太皇太后,实则耗费无数内帑。”

徐道远冷笑一声,道:

“当时,朝中无人敢反对,唯有薛太尉,当着先帝的面,直言不讳,痛斥此举劳民伤财,毫无意义。”

陈昭一脸敬佩,道:“薛太尉果然刚正不阿。”

徐道远点头道:

“正是。他的直言让先帝不得不废止了御龙大会。然而,此事也让太皇太后对他恨之入骨。”

陈昭皱眉道:“难怪后来御龙大会停办了。那后来呢?”

徐道远放下酒杯,神色渐渐凝重,道:

“大会停办一年后,先帝突然遇刺,凶手乃是薛家的一位家仆。薛太尉因此受到牵连,虽未被处死,但也心灰意冷,最终散尽家财,选择出家为僧,隐居于这栖霞寺。”

陈昭听到这里,眼神一寒,问道:“这莫非是太皇太后的手段?”

徐道远却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谁知道呢?不过,薛太尉出家后,太皇太后确实再也没有找过他的麻烦。

或许,她认为一个出家的老和尚,已经构不成威胁了吧。”

陈昭眼神一凛,抬头看向徐道远,问道:

“徐大人,您为何告诉我这些?

您究竟是什么人?

竟然对朝局了如指掌!”

徐道远笑了笑,道:

“我只是一个寄情于山野之间的散人而已。

哪有什么了如指掌,都是些道听途说而已。”

陈昭摇头一笑,抿了口酒,道:

“我看不见得吧,当初可是您为张弛谋划这一切,莫非您在布置一盘大棋?”

徐道远哈哈一笑,伸手对陈昭指指点点,道:

“你小子胡说,我哪有这种本事啊。”

陈昭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