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气数将尽
第347章 气数将尽
突然,徐道远放下酒杯,夹起一块滚烫的豆腐吞入口中,说道:
“陈大人,薛太尉虽然出家,但他手中或许还掌握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痴
你若想扳倒太皇太后,他或许是你最大的助力。”
陈昭闻言,心中一震,连忙问道:
“您的意思是,薛太尉手中可能有太皇太后的把柄?”
徐道远点了点头,道:
“正是。薛太尉当年在朝中位高权重,手中掌握的情报绝非寻常。他若相助,此事或许还有转机。”
陈昭猛地站起身,道:“多谢徐先生指点,我这就去找他!”
徐道远摆了摆手,笑道:
“不急,不急。现在还不是时机,你现在人微言轻,在朝中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就算掌握这些证据,恐怕也难有转机。”
“时机?什么时候是时机?”
陈昭疑惑道。
徐道远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望向亭外的漫天风雪,道:
“陈大人,世间万物皆有气数。
正如这风雪,看似无序,实则自有其规律。
我夜观星象,看到太皇太后气数尚未绝尽。”
陈昭闻言,眉头微皱,质问道:
“徐先生,这世间真有气数之说?我向来不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徐道远转过头,看向陈昭,眼中带着几分神秘的笑意,道:
“陈大人,气数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有些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陈昭哑然一笑,忽然想到什么,急忙问道:
“徐先生,既然您精通命理玄学,那我哥哥陈钧如今重伤未愈,恐有生命之忧,您能否看看他的气数如何?”
徐道远闻言,神色微微一凝,沉吟片刻后,笑道:
“陈大人,气数之说虽玄妙,但也并非万能。
你哥哥的伤势,我虽无法直接断言,但你哥跟你面容一样,我可以从你的面相来推衍,他应该并非短命之人。
此次劫难虽重,但未必没有转机。”
陈昭微微一怔,连忙问道:“徐先生,您的意思是,我哥哥还有救?”
徐道远点了点头,道:“正是。不过,他的伤势需要静养,切莫让他再受刺激。”
“我明白了。”
陈昭点头。
就在他拿筷子夹食物之时,徐道远看到他的掌纹,顿时一惊,急忙一把抓住陈昭的手腕。
他的目光如电,上下打量陈昭,似乎在思索什么?
“只是你的气数……却缥缈不定,实在难以勘破。”
徐道远低声喃喃,神色凝重。
陈昭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一愣,正欲开口询问,却见徐道远的眼中骤然掠过一道雷光。
仿佛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他瞳孔深处涌动。
紧接着,徐道远左手五指飞快掐算,好像在推演天机。
突然,他身体前倾,猛地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面前的桌案。
“徐先生!”
陈昭大惊失色,连忙扶住徐道远,问道,“您怎么了?怎么会突然吐血?”
徐道远抬手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抬眸震惊地望着陈昭,道:
“真是奇怪……按理说,你在半年前应该有一生死劫,气数断绝,本该身死道消。
可如今,你不仅活得好好的,反而气运逆转,死而复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昭闻言,心中猛然一震,仿佛被雷击中一般。
半年前,正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之时。
那时的原主确实已经气绝身亡,而他却意外占据了这具身体。
“靠!这徐道远……还真有两把刷子。”
陈昭心头暗自惊叹,脸上却不动声色,笑着解释道:
“徐先生,我半年前虽然经历了一场大病,但侥幸活了下来,或许是老天眷顾吧。”
徐道远摇了摇头,道:
“不,我的推算从未出错。
你的气数确实在半年前已经断绝,按理说绝无生还可能。
可如今,你却活了下来,反而气运逆转,变得扑朔迷离……
这绝非寻常之事。”
陈昭心中一紧,生怕徐道远看出自己穿越者的身份,连忙笑道:
“徐先生,或许是您太过劳累,推算时出了差错。”
徐道远沉默片刻,摆摆手,道:
“或许吧。不过我没事的。陈大人,你的气数实在太过奇特,我生平仅见。若有机会,我定要再为你推演一番。”
陈昭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笑了笑,道:
“徐先生,你可别再吐血了。”
徐道远略作沉吟,突然哈哈一笑,道:
“演算天机,乃是逆天之事,折损精血之气,也很正常。
所谓天衍五十,遁一,也许你说得对,应该是老天眷顾吧。
或许是你行了什么善事或是有人帮你逃遁这个生死劫,才致使你气数未绝。”
陈昭忽然想起了那个牛鼻子老道。
莫非是他帮忙?
陈昭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徐先生,那我是否现在去找微山和尚探探口风?”
徐道远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道:
“你以为微山和尚没见过那封信?现在只是时机不到而已。等时机到了,有些事情自然会浮出水面。你不用操之过急了。”
陈昭拱手道:“多谢徐先生指点迷津。多谢先生的酒,我看今日也喝得差不多了。”
“去吧,我也要调息一会。”
徐道远点了点头,缓缓闭上眼睛,正在调息。
陈昭见状,轻轻退后几步,心头一震,暗道:
“这徐道远果然不简单……看来,这个世界的玄学之术也不是那么简单。”
第二天清晨,雪势稍缓,陈昭整理好行装,准备离开栖霞寺。
他刚走到马厩,牵出自己的马,正准备翻身上马时,一名僧人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件东西,道:
“陈施主,这是徐先生让我给您的,说您以后可能用得上。”
陈昭闻言,停下动作,转头看向僧人,只见他手中递过来一面铁令牌。
令牌通体黝黑,入手沉甸甸的,正面刻着一个古朴的“天”字。
背面则是一些繁复的纹路,隐隐透出一股神秘的气息。
陈昭接过令牌,仔细端详了一番,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
“这是什么东西?”
僧人摇了摇头,道:
“贫僧也不知道,只是徐先生昨夜临行前特意嘱咐,让我将此物交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