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撑腰
第六百章 撑腰
回到公主府,恰好赶上文秀才……不,现在应该称呼一声文县令了。
文秀才没有考举人,按照大晋的官员制度,是不得外派为官的,但没办法,现在的朝廷就如同一台老朽的机器,勉力往前迈着步子,卖官卖爵的事儿并不少见,慕岁宁举荐的人只是要一个小小芝麻官,吏部当然不会为难。
这次文秀才被派去的地方,也是慕岁宁定的,一个李朔传信回来,说发现了大片煤矿的县城,她要让文秀才去帮忙。
“去李家下聘了吗?”
慕岁宁一进门就看到文秀才苍白的脸,他身体本就不好,才会被家人放弃,差点就冻死在外。
是罗真惦记着这个好友,举荐给了慕岁宁,慕岁宁叫简术为他调理过才好些的,可为了挑拨雍王与昭明帝,舍身证明了丹丸有毒,九死一生才救回来。
“去了。”
文秀才眉眼都带着笑,“李家已经同意了,因为下官要外放,所以婚期就定在三日后。”
慕岁宁一听,便知道李家是真的不疼爱李四娘这个女儿,前头把她许给一个风流皇商,而今只是一个小小县令,或许是看出了与公主府的关系,就这么急吼吼的要把女儿出嫁。
“以后下官会好好照顾四娘。”
文秀才自己也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所以很能感同身受李四娘的不易。
他也想有一个家,一个温馨的、同舟共济的家,四娘是他好不容易才求娶来的,以后富贵也罢,贫困也罢,总归他是要携着她的手,度过这一辈子的。
但他有把握,能把日子越过越好,不叫她吃苦。
慕岁宁,“你可通知了你的家人?”
“不曾通知。”文秀才笑得淡然,“但他们不知道从何处听到了消息,前几日就找来了,不过下官已经把他们赶回去了。”
他的家人是什么德行,他再清楚不过,一群蚂蟥,早在桃源小镇时就想过来来吸血养他那不成器的弟弟,被莫三夫人带着武卫打走了。
如今得知他做了官,更是不要脸的贴了上来,老的少的在他屋外哭天抢地,一副他大不孝的模样。
可惜,公主在金陵的名声太好,周围邻里知道他是公主的人,压根就不信那几人,在他差点被气的吐血时,主动帮他把人赶走了。
慕岁宁见他拎得清,高兴点点头,“等你成婚那日,我去给你当主婚人。”
文秀才有些激动,却也没拒绝,四娘需要这样的体面,省得日后被她那些哥哥姐姐嘲讽她下嫁了一个没出息的县令。
“多谢公主。”
“你们小夫妻好好替我干活儿就行了。”
慕岁宁眨眨眼,“对了,四娘应该也学过掌家管账吧?”
她实在缺信任的人可以用,多添一个岂能弃之不用?
文秀才是知道她的,忍着笑,“四娘性子沉静,做得一手好文书,也记得一手好账。”
慕岁宁拍拍他的肩,“到时候我会给她添妆,就当辛苦费了。”
文秀才瞧着她很可惜他们不能赶紧生孩子、孩子不能立马长大替大晋效力的模样,笑着躬身,眼眶却是湿润。
他清楚,公主并非是无人能用了,她是要提拔他和四娘,要让人知道,嘉和公主很看重他们。
“多谢。”
千言万语,也只有多谢二字。
慕岁宁挥挥手,雍王案的真相,叫她喘不过气,能有事情分一分心神很好。
文秀才一走,她就开了库房,挑了满满一小匣子的东西,请了三夫人过来,让她亲自走一趟李家,送给李四娘。
三夫人现在是公主府的管家,自然也是公主府的门面,当即换了身深青色细绸的裙子,叫了马车,直奔李家。
李家在遍地宗亲权贵的金陵不显,但放在外面,也算是书香世家,代代都有至少五品以上的官,李四娘的姐姐才思敏捷,弟弟人品不咋样,文采却很不错,未来也是个官苗子。
所以对于李四娘留来留去,最后嫁了个靠关系才外放了知县的事,满府都是抱着看笑话态度的。
李四娘早就习惯了,也不觉得难过,只安静坐在房中,补绣早就绣好的嫁衣,等待三日后草草出嫁。
这日,她想着为那位文县令做两双袜子。
她对那位文县令有印象,可也仅仅是有印象,毕竟她深居内宅,既见不到人,也听不到有关一个小小的化工院的小弟子的消息,直到他试丹毒,传得沸沸扬扬,她才记起当年在天衣坊见过的清瘦男子。
“四小姐,夫人让您去前厅。”
丫环过来。
李四娘瞧了眼丫环,以前这丫环因为嫌弃自己不像姐姐和哥哥他们一样得宠,能时常给她们赏赐,出门还要被嘲讽,对自己几乎是爱答不理,今儿倒是恭谨。
李四娘性情柔怯,后来有幸得公主殿下提点,自信了些,却仍是温软宽和的性子,并未趁机嘲讽回去。
她点点头,“我这就去。”
放下袜子就要走,丫环忙道,“小姐还是换身衣裳吧。”
李四娘低头看了眼,身上穿的是条半旧的裙子。
府里也会给她做新衣,但份例很少,哥哥姐姐都是一年四季,每季八套,她一季度才一套,要留着家里聚会、参加宴会的时候穿,李四娘舍不得穿旧了,省得出门的时候惹来更多怜悯同情的目光和议论。
“不必了。”
她轻声道,“我不爱新衣,这样也很好。”
她提步往外走,丫环拦不住,只能咬着唇跟上。
出来,李四娘就见到了三夫人。
三夫人原是归德侯府寡居的夫人,出身不凡,做了公主府的管家后,因为嘉和公主而水涨船高,莫说自己娘亲,就是自己那位眼高于顶的祖母来了,也是不敢坐着跟人说话的。
李四娘有些惴惴,正欲上前行礼,就被三夫人一把拉住。
三夫人的手心干燥而温暖,笑盈盈的看着她,“我与四娘子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无需这样客气。”
一旁,李夫人见三夫人这样客气,暗自心惊,四娘如何这样得公主府的青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