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赐婚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承天命,统摄天下,继祖业,日夜谨慎。

今有忠勇卓门,其子烨,骁勇忠勤,实为国朝栋梁,少年英雄。

孔氏女楹,名门出身,淑德慧娴,实为佳偶。

昔先皇时,卓孔二家已结秦晋之好。

今二子成年,祥瑞呈现,宜成佳缘。

朕览太史奏,盛夏火德旺,宜成婚配。

择吉日,于仲夏夜行合卺礼,彰皇家德,慰先帝志。

命下,六礼备:纳采问名遵周礼,亲迎奠雁尽诚敬。赐宫锦、东珠、玉如意为妆。

婚后当如梁鸿孟光,举案齐眉,辅弼家国。

布告中外,违者抗旨论。钦哉!

大太监梁忠念完之后,孔楹愣了半天。

现下卓烨肯定已经离开了清洲城,而这一早,皇帝就下了这份圣旨,寓意何为?

孔楹眼神撇过太监梁忠身后所带来的一大队士兵,心中波澜不宁。

这圣旨她接还是不接?

青州城外荒山之处。

卓烨所带列队也被一队人马追赶并且拦下。

当大太监念完一摸一样的赐婚圣旨的时候,卓烨也陷入了沉思。

这一赐婚,表明皇帝是在示好和妥协,更多是在试探。

示好和妥协不表,很是明确,而试探则值得玩味。

倘若卓烨接了这份圣旨,说明现在的卓烨还不想跟皇帝李铭闹得太僵,那也说明卓烨暂时还是愿意听命于当今朝廷,不会彻底的造反。

只要还有底线,一切好谈。

倘若卓烨不接,那就是彻底与现在的朝廷撕破了脸。

撕破脸,那血流就能成河了。

“卓将军,昨晚这圣旨就已经递到了身在京都的卓家和孔家,双方父母可是很是喜庆呢。”大太监王齐也是标准的职业笑意,声音却带着小心的试探。

太监王齐内心很是惶恐,他这圣旨可是有送命的风险。

万一卓烨恼羞成怒,他下一瞬就会人头落地。

该死的梁忠,他轻轻松松去城内宣旨,安全轻松,而他就得来面对这活阎王。

但是,该说的话也要说,否则回去根本交不了差。(倘若还能活去,菩萨保佑啊)。

所以,刚才他那番话也是在点卓烨。

倘若不接,京都的他卓家族人,怕是性命难保。

上一世,卓家血流成河的画面再次闪现在卓烨的脑海,让他的双拳紧握,胸腔中怒火中烧。

但是,卓烨仍然压下心中之怒,道:“为何一定是孔家之女?”

她那么想要的自由,却还是因他而被束缚起来。

她定是不愿的。

“哟,将军看您这说的,您与孔家小姐的婚约那是先帝时期都已经定下的,除了她,还能有谁?再说了,孔家小姐已经接了圣旨,言明即刻启程,回京与您完婚。”

这边,孔楹跪地,双手接过圣旨,久久不语。

她聪明的知晓这一份圣旨的意义,是皇帝李铭的示好,更是试探。

试探于卓烨的底线。

再说,看今早这阵势,倘若她不接旨的话,那门前那么多的士兵怕是又要把良艺坊砸个稀巴烂。

而沈家之人,性命难保。

所以,她只能接旨。

只是她有内心觉得有些讽刺,讽刺于她以为这一世真的不一样了,奈何,还是一样。

命运的齿轮,再次转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