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日不落的余晖
日耳曼帝国海外远征军团在袋鼠国殖民地的军事行动非常的顺利。实际上,在袋鼠国东南部沿海地区落入日耳曼帝国的手中之后,已经算得上是将整个国家都掌控在手中了。
袋鼠国殖民地的其他地区,几乎都是没有开发的不毛之地而已。
接下来,日耳曼帝国只要在袋鼠国殖民地驻扎一定的军队,持续不断的对袋鼠国殖民地的抵抗份子进行清剿,就能够确保袋鼠国的局势平稳。甚至于,确保日耳曼帝国在这里的统治。
当然,现在袋鼠国殖民地的人口还比较稀少。如果日耳曼帝国能够向袋鼠国殖民地移民几百万人的话。那么,日耳曼帝国就能够更加容易的掌控袋鼠国殖民地了。
虽然日耳曼帝国的总人口也并不算多。但是,日耳曼帝国本土面积并不大。容纳几千万人口,已经显得很拥挤了。这个时候移民几百万到袋鼠国殖民地来,似乎并没有什么难题。
同时,日耳曼帝国还能够依靠这些移民,进一步的掌控袋鼠国殖民地。
袋鼠国殖民地的战争结束之后,日耳曼帝国内阁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移民了。
随着日耳曼帝国越来越加大对生育奖励的支持,这使得日耳曼帝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日耳曼帝国的总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当中。
日耳曼帝国已经可以向各地进行移民,以进一步的加强日耳曼帝国对这些地区的掌控了。
1719年11月,日耳曼帝国海外远征军团向毛利国殖民地发起了进攻。
相比袋鼠国殖民地,毛利国殖民地的面积要小得多。同时,人口也要少得多,只有一百多万而已。整个殖民地动员的军队,不过十余万而已。
尤其是在袋鼠国殖民地已经陷落,并且就连毛利国殖民地的总督和驻军高层都已经逃走的情况下,毛利国殖民地军队的抵抗意志就显得更加脆弱了。
当日耳曼帝国海军远东舰队的战舰将炮口对准了毛利国殖民地的沿海城市的时候,这里的守军根本就没有勇气继续抵抗下去了。
或者说,他们很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是日耳曼人的对手。
与其把自己的小命丢掉。同时,还让生活的地方被炸成一片废墟,还不如直接向日耳曼人投降算了。这样的话,好歹还能够让他们的家园免于战火的荼毒。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耳曼帝国海外远征军团很快就拿下了毛利国殖民地。
至此,日耳曼帝国海外远征军团的任务,算是彻底结束了。
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打下了这些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建立起了日耳曼帝国的海外殖民体系。
日耳曼帝国现在的海外殖民地,遍布非洲,中东,南洋和澳洲。
可以说,现在的日耳曼帝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了。
接下来,日耳曼帝国将会重点开发这些海外殖民地,利用这些海外殖民地的资源,让日耳曼帝国变得更加的强大。
日耳曼帝国,也算是暂时结束了所有的海外军事行动,将主要精力放在内政建设以及殖民地的开发利用上面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日耳曼帝国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日耳曼帝国这么做,完全就是在积蓄力量而已。
等到日耳曼帝国的国力再度得到跃升,实力变得更加强大之后,恐怕就是日耳曼帝国着手解决其他国家,进一步的稳固自己的霸权的时候了。
到时候,那些国家根本没有办法同日耳曼帝国对抗。
北美大陆,枫叶国殖民地,多伦多,王宫。
乔治五世国王正在黯然神伤。
日耳曼帝国对海外殖民地发起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损失最大的莫过于日不落帝国了。他们可谓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殖民地被日耳曼人一块接着一块的打下来啊!
这些海外殖民地,可是日本帝国的根基啊!现在,他们连根基都被日耳曼帝国给挖了,日不落帝国想要再度崛起,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了。
至于进攻本土,夺回本土,打败日耳曼帝国,那或许更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明摆着的问题。那就是,丢掉了这些殖民地之后,日不落帝国还是日不落帝国吗?
当初,日不落帝国之所以取了这个名字,是因为日
不落帝国的领地遍布世界各地。太阳将永远的照耀日不落帝国的土地,不会落下。
但现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只剩下枫叶国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已经不再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了。
“陛下,这两年来,我们从海外殖民地收拢了不少军队和人口,整个枫叶国殖民地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万了。依托这些人口,我们可以逐步的恢复实力。不过,单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要打败日耳曼人的话,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我们还是需要继续依靠灯塔国,借助于他们的力量来打败日耳曼人。如果灯塔国能够成功的话。或许,我们还有重新回到本土的机会!”内阁首相劳合乔治说道。
乔治五世点了点头。
尽管他非常的不甘心,但他也知道现在的日不落帝国无疑已经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了。
哪怕当初他们非常看不起灯塔国,认为灯塔国就是一个逆子。
但是现在,为了日不落帝国能够延续下去,他们也必须要抱紧灯塔国的粗大腿才行。
否则的话,一旦日耳曼帝国打过来,没有灯塔国的支持和帮助的话,他们根本就抵挡不住。
至于能否打败日耳曼帝国,能否重新回到本土,就要看在未来的战争当中灯塔国是否给力了。
如果灯塔国真的能够打败日耳曼帝国,那他们就能够夺回本土。
只不过,即便是那样,日不落帝国也不再是霸主了。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仰人鼻息的小国而已。
从世界霸主到别人的跟班,如此大的落差自然让日不落帝国的高层很难接受得了了。*